第383章 範景文,通州兵

吳橋,多麼熟悉的一個名字啊,這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一個讓人無法忘卻的地方,有太多人,太多事情,都與吳橋有關。

而孔有德走到現在這一步,也都是從吳橋開始的,如果當初從其他地方通過,那麼,現在他的處境定然是完全不一樣,至於是好是壞,沒有發生的事情,誰也無法預料。

關於吳橋,先是吳橋知縣畢自寅,因爲他八弟關寧巡撫畢自肅,在關寧軍譁變中悲憤交加而死,然後遷怒於同爲遼東人的孔有德所部,不光不按照公文提供糧草,還閉門罷市,不許吳橋百姓與孔有德交易。

恰好孔有德營中發生鼠疫,因爲沒有答覆願意診治,沒有得到及時救治,然後引發恐慌,最終發展爲營嘯。

畢自寅還藉此污衊孔有德,說孔有德部發生兵變,恰逢發生營嘯的步兵營千總孫龍出逃,路上還殺掉了新城名門望族的王與謙一家,因爲滅口沒有滅乾淨,讓畢自寅掌握了‘登州兵發生兵變,肆意屠戮百姓’的證據,搞得孔有德是百口莫辯。

再加上因爲營嘯軍力大損,糧草不足,大雪封路,畢自寅又請求周圍衛所軍平叛,而且還得罪了新城的王氏家族,不反抗基本就是等死的份,最終舉兵反叛。

吳橋還有個李天經,當時只知道他和孫元化熟識,其他的基本都一無所知,不過後來也打聽清楚了,當時他是時任河南右布政使,與徐光啓,孫元化等人關係匪淺,而且還參與了崇禎曆書的編纂。

現在又冒出來個範景文,還成了新任山東巡撫,負責統兵來剿滅自己,而且只用了兩天,就把李九成的一萬多人解決了。

孔有德接着看下去,這次蒐集到的信息非常多,足足有十來張紙,根據李養性所說,其中差不多有一半都是白蓮教的人提供的,他們的信徒遍佈三教九流,甚至在明軍中都有他們安排的人手,所以獲取消息的渠道更多。

看完第一張,孔有德不由得一陣苦笑,自己的猜想沒有錯,這個新任山東巡撫範景文,確實是自己招來的,他與自己並非是無冤無仇,而是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他的父親範永年死了,而且是死在自己手上。

孔有德還依稀記得,當初拿下吳橋縣城後,他準備搜刮一遍吳橋的富戶,然後回師登州,剛好給畢自寅當幕僚的秦致遠投誠,他對吳橋的富戶相當瞭解,於是就派張東和跟他一起辦這件事情。

還記得他們搜刮的第一家富戶,就是吳橋城東邊二十里的範府,範府主人就是範永年,他之前擔任過南寧知府,肯定比較有錢,結果範永年一副很拽的樣子,張東和被他徹底激怒,直接把範永年砍死,最後搜出的銀子也只有三千多兩。

事後張東和跟孔有德詳細彙報過這件事情,孔有德並沒有放在心上,認爲都已經發動兵變了,殺一個退休的官員沒什麼,沒想到卻爲自己招來了禍患。

而關於範景文的履歷,也被收集到了,而且還比較詳細。

範景文,萬曆十五年出生,恰好是抗倭明將戚繼光病逝的一年。

萬曆四十一年中進士,授東昌府推官,在任期間,致力於冤假錯案的平反工作,當時東昌府發生饑荒,

因其其功勳卓著,越級提拔爲吏部稽功司主事,又歷任文選員外郎、驗封郎中,不過得罪了崇禎老爹--泰昌皇帝朱常洛,自請去職,天啓二年起復爲文選司郎中。

崇禎元年提拔爲太常少卿,二年升任爲右僉都御史,巡撫河南,後發生己巳之變,韃子入寇京師,他率領八千兵馬進京勤王,駐守昌平,崇禎三年三月,升任爲兵部左侍郎,負責在通州練兵。

孔有德本來還有些奇怪爲什麼李九成會戰敗,現在有些明白了,範景文擊敗李九成,靠的不是王洪的天津兵,不是劉澤清的山東兵,也不是鄧玘的四川兵,而是他自己帶來的通州兵啊。

一月底的時候,天津總兵王洪,保定總兵劉國柱,通州總兵楊御藩一起抵達萊州城,但楊御藩帶來的並不是全部的通州兵,只有六千人。

隨後楊御藩和王洪按照時任山東巡撫徐從治的命,各率三千兵馬,前往萊州城東北八十里的新城鎮迎擊李九成和耿仲明。

李九成和耿仲明以接近兩萬人的兵力優勢,對戰他們的六千兵力,耗時五天時間,雖然最終將其擊潰,但損失了六千多兵馬,不可謂不慘重啊。

王洪的天津兵沒啥用,一直被吊着打,給李九成造成的殺傷很小,甚至最後還賣了楊御藩獨自逃跑,可以說這六千多人馬的損失,大部分都是楊御藩的三千通州兵打出來的,儘管裡面有很多臨時招募的新兵,但也能看出,通州兵的戰力不菲。

請報上說,這次範景文來的過程極爲隱秘,而且都沒有打出自己的旗號,他帶來的通州兵一共有八千人,這些通州兵也都是打着天津兵的旗號過來的,所以並沒有被察覺,直到五月五號將李九成部消滅之後,才變回自己的旗號。

孔有德估計,範景文這麼做,肯定是爲了示敵以弱,讓李九成產生麻痹大意的思想,估計第一天的戰鬥,雙方肯定都是試探性攻擊,範景文多半是派了王洪的天津兵出戰,大小李九成的警惕。

然後第二天上午的交戰中,可能用了些小計策,讓李九成吃了些虧,李九成怒不可遏,認爲這些明軍只會耍陰謀詭計,真正打起來不堪一擊。

於是全軍出擊,與範景文帶領的四萬多大軍硬剛,然而卻碰上了作爲主力的八千通州兵,被徹底擊敗,全軍覆沒。

關於通州兵爲什麼會這麼強,遠勝於其他三部兵馬,並且能正面擊潰李九成,孔有德根據情報也分析出來了。

最開始的通州兵,其實是徐光啓編練起來的,萬曆四十六七年,薩爾滸之戰明軍戰敗,徐光啓多次上疏請求練兵,後擢升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在通州督練新軍。

第730章 兩戰皆勝第396章 清繳行動順利結束第四十九章 打土豪,不分田地第八十一章 偵騎對決第746章 妙計第809章 雞蛋不能都放一個籃子裡第178章 戰爭動員能力第把十八章 這是一場屠殺第898章 崇禎要和談(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153章 製取精鹽第810章 給皇太極備一份大禮第665章 朕意已決第342章 島嶼上的韃子第724章 德川家光的恐懼第587章 崇禎瘋了?第139章 廣積糧,緩稱王第448章 瘋狂的敵人第508章 突擊隊的戰場第676章 多爾袞是個懦夫第714章 我也有後手第865章 目標巴達維亞第677章 互相傷害第783章 招降阿巴泰第二十章 畢自寅的野望第460章 撿了大便宜第562章 姚坊門塌了第843章 孔衍植死了第131章 白沐霖(第三更)第406章 分歧第858章 徵倭大將軍第304章 合格的隊友第223章 廷杖第614章 山東總督劉宇烈第758章 總攻開始第459章 撞沉他們第172章 工匠第386章 劉宇的無奈第502章 快放魚雷!第521章 更加完美的勝利第18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25章 各懷心思第766章 風水輪流轉第642章 追擊第823章 排隊槍斃第四十三章 錢都用來買田地了第613章 臨陣反水第490章 倭寇算不得人第665章 朕意已決第887章 攻陷南京第682章 祖大壽,錦州城第860章 老冤家第236章 劉澤清第407章 態度轉變第九十三章 戰後統計第235章 擅長偷襲的彭友謨(兩章合起4000字)第152章 以工代賑第845章 機遇和挑戰第570章 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第468章 看出身份第665章 朕意已決第775章 結盟與談判第835章 殺了多爾袞,咱們就能活第628章 大戰將至第200章 扯淡的‘百年海軍’第四十一章 招攬計劃失敗第673章 多爾袞的恐懼第203章 巡視‘土改’第493章 出乎預料的情況第495章 戰船纔是最重要的第409章 一開始是拒絕的第303章 屢試不爽的戰術第207章 駐青不足鎮人心第654章 馬世龍第487章 死性不改的倭寇第290章 孔有德的真假第888章 逼着明軍決戰第255章 孰真孰假第891章 攻入關中第776章 同盟條約第792章 大戰將臨第483章 毛利小五郎第九十八章 蠢蠢欲動的聞香教第670章 虎背熊腰第749章 我們的援軍來了第207章 駐青不足鎮人心第294章 守城戰真簡單第六十四章 焦急的餘大成第515章 破城第523章 徐爾斗的野心第878章 射擊比賽第354章 貴人第516章 爲什麼會這樣?第219章 庸臣誤國第710章 飛起來了第469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252章 沒想到吧第三章 適應新身份第五十七章 地域歧視的危害第210章 賣隊友是明軍的傳統第571章 徐文儀的野望
第730章 兩戰皆勝第396章 清繳行動順利結束第四十九章 打土豪,不分田地第八十一章 偵騎對決第746章 妙計第809章 雞蛋不能都放一個籃子裡第178章 戰爭動員能力第把十八章 這是一場屠殺第898章 崇禎要和談(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153章 製取精鹽第810章 給皇太極備一份大禮第665章 朕意已決第342章 島嶼上的韃子第724章 德川家光的恐懼第587章 崇禎瘋了?第139章 廣積糧,緩稱王第448章 瘋狂的敵人第508章 突擊隊的戰場第676章 多爾袞是個懦夫第714章 我也有後手第865章 目標巴達維亞第677章 互相傷害第783章 招降阿巴泰第二十章 畢自寅的野望第460章 撿了大便宜第562章 姚坊門塌了第843章 孔衍植死了第131章 白沐霖(第三更)第406章 分歧第858章 徵倭大將軍第304章 合格的隊友第223章 廷杖第614章 山東總督劉宇烈第758章 總攻開始第459章 撞沉他們第172章 工匠第386章 劉宇的無奈第502章 快放魚雷!第521章 更加完美的勝利第18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25章 各懷心思第766章 風水輪流轉第642章 追擊第823章 排隊槍斃第四十三章 錢都用來買田地了第613章 臨陣反水第490章 倭寇算不得人第665章 朕意已決第887章 攻陷南京第682章 祖大壽,錦州城第860章 老冤家第236章 劉澤清第407章 態度轉變第九十三章 戰後統計第235章 擅長偷襲的彭友謨(兩章合起4000字)第152章 以工代賑第845章 機遇和挑戰第570章 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第468章 看出身份第665章 朕意已決第775章 結盟與談判第835章 殺了多爾袞,咱們就能活第628章 大戰將至第200章 扯淡的‘百年海軍’第四十一章 招攬計劃失敗第673章 多爾袞的恐懼第203章 巡視‘土改’第493章 出乎預料的情況第495章 戰船纔是最重要的第409章 一開始是拒絕的第303章 屢試不爽的戰術第207章 駐青不足鎮人心第654章 馬世龍第487章 死性不改的倭寇第290章 孔有德的真假第888章 逼着明軍決戰第255章 孰真孰假第891章 攻入關中第776章 同盟條約第792章 大戰將臨第483章 毛利小五郎第九十八章 蠢蠢欲動的聞香教第670章 虎背熊腰第749章 我們的援軍來了第207章 駐青不足鎮人心第294章 守城戰真簡單第六十四章 焦急的餘大成第515章 破城第523章 徐爾斗的野心第878章 射擊比賽第354章 貴人第516章 爲什麼會這樣?第219章 庸臣誤國第710章 飛起來了第469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252章 沒想到吧第三章 適應新身份第五十七章 地域歧視的危害第210章 賣隊友是明軍的傳統第571章 徐文儀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