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準備開場

楊永泰赫赫有名,此人方子達早就耳聞,雙方認識但從未深交,楊永泰現任國會參議員,是kmt的老人,和宋教仁、孫文等人私交都不錯,宋、孫二兩分道揚鑣後,孫文在日本另組革命黨,楊永泰擺出了兩不相幫的架勢,退出kmt,並漸漸淡出了同盟會各派系,這也是方子達接手kmt黨務後沒和他有過來往的主要原因。不過,楊永泰之纔是衆所周知的,此人精通法律,在財政方面也頗有見解,而且足智多謀,是難得的人才。宋孫翻臉後,雙方都花大力氣拉攏過楊永泰,就連袁世凱也幾次三番邀請楊永泰在政府任職,可都被他謝絕了,僅僅以參議員的身份在京中逍遙。沒想到,楊度居然把楊永泰給悄悄拉了過來,得知此訊的方子達頓時心中狂喜。

第二日,在楊度安排下,方子達見到了楊永泰,看着這位穿着西服,溫文爾雅的智者,方子達連忙主動上前伸手相握。

“暢卿先生,久聞大名了。”

“呵呵,鄣明先生,我也久聞你的大名。”楊永泰很輕鬆地開着玩笑,方子達微微一愣,頓時和一旁的楊度同時笑了起來。

落座後,楊永泰先打量了下方子達,這才微笑着說道:“皙子同我是老朋友了,本來依我的脾氣,如今的紛亂不怎麼想參與,但經不住皙子的連番勸說,還是勉強答應了下來。我剛纔說對鄣明先生也是久聞大名。這一半是玩笑。一半也是實話,鄣明先生自隨遁初兄北上後,這幾年裡大施拳腳,許多國家大事都出自鄣明先生的手筆,可謂讓人感嘆啊!不過今日,我想先問問鄣明先生,你覺得我們中華民國應該怎麼發展?”

楊永泰這番話讓方子達一時間不太好回答,他出的這題目實在是太大了,國家如何發展?這可不是一句兩句話能說清楚的,稍稍想了想。方子達坦言道:“如今民國雖然初建不久,但整個憲政的結構體系已經漸漸成型,各地政府自滿清後分崩離析,各派軍閥**於中央之外的情況也在中央的努力下有所改善。再加上如今歐洲大戰帶來的機會。收回了青*島、外蒙,國內工商業發展迅猛,財政在逐步好轉,這都是一些好的方面。但是,各黨各派對中央的不信任依舊存在,尤其是海外的一些黨派依舊事事喜歡以武力解決問題,這並不是什麼好事。西方有句話說的好,政治是一門妥協的藝術,既然國家要走憲政之路,那爲何不能以憲政之法來處理呢?大家有什麼分歧。坐下來好好商量,好好談談,就算是吵架甚至打罵都可以嘛。暢卿先生是參議員,想來國會中這樣的事你是經常經歷的。”

說到這,楊永泰和楊度同時笑了起來,國會中各黨派開會時候吵架打鬥簡直成了家常便飯,有時候爲了一個議題,贊成和反對的雙方吵鬧之時甚至會拳腳相加,會場經常是鞋帽四處飛舞,這已經見怪不怪了。就連楊永泰在開會時也是其中一員。既捱過打,也揍過別人。

“暢卿先生熟悉法律,瞭解西方憲政之路。其實這種打打鬧鬧這都是憲政開始的平常事,雖然瞧上去有些兒戲,但誰都不能否認。正是這種兒戲卻是憲政和民主的體現。有些人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閉着眼睛大罵中央獨裁,可反過來想想,如果中央真正獨裁的話,哪裡還會有這種事情發生?還能容得上這些人罵娘?”

聽到這,楊永泰緩緩點頭,他學貫中西,精通政治,當然明白方子達說這番話的道理。不過,他詢問的並不是這個,今天也不是和方子達討論此事來的,而是想聽聽方子達的治國看法。

“呵呵,一時間把話說偏了,暢卿先生還請不要介意。”方子達笑了笑,轉回話題道:“中華民國將來的路要怎麼走,這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楚的,如今的世界已不同千百年前,僅靠閉關鎖國,搞什麼修生養息,三十稅一之類就能讓國家富強的年代了。隨着世界格局的不同,治國的方法也要相應改變,正如我剛前所說,憲政是國家的基本保證,在這基礎上再漸漸發展工商、農業、國防等等,慢慢轉變整個國家的面貌。暢卿先生也知道,如今中央在這幾方面已經有了計劃,而且實施下來頗有成效,等第一階段的計劃完成後,中央會再考慮進行第二階段的計劃,這需要一個長時期的努力,或許五年、十年,也或許十年、二十年,不過我相信,中華的騰飛爲時不遠!”

接着,方子達向楊永泰解釋了中央對於國防軍建設、工商業扶持和地方軍政民政分離的深意,並且着重談了談財政部的貨幣政策計劃等等。

楊永泰饒有興趣地向方子達問了些具體問題,方子達不假思索地一一回答,並且根據某些問題延伸出來的情況也作了回答,楊永泰聽了連連點頭,大爲滿意。

“鄣明兄,對於各黨派和中央的矛盾,你可有解決方案?”雙方聊了半天,熟悉之後也不再以先生稱呼,直接稱兄道弟起來。

“這個我前面說過,政治還是要以政治方法來解決,暴力手段並不解決一切問題。當然,在政治解決問題的前提下,其他手段也是一種輔助,只不過是以政治爲主,其它爲輔而已。”方子達笑着答道。

這話讓楊永泰大爲認可,歷史上就是楊永泰率先提出“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的觀點,並被老蔣引爲知己。而如今,他居然發現方子達對這問題的看法居然和他不謀而合,對方子達的好感頓時更甚了許多。

就着這觀點,楊永泰連連點頭,直言說了些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方子達邊聽邊心中分析,楊永泰的確名不虛傳,在這些問題上見解獨到,眼光長遠。雙方越聊越是投機,甚至把在一旁的楊度也給忘記了,直過了好久,有些不耐煩的楊度故意咳嗽了幾聲。

“暢卿,這些事以後和你鄣明有的時間商討,今日我邀大家見面,主要還是爲了一件大事。”

“呵呵,皙子不提我還差一點兒忘記了。”楊永泰回過神笑了笑,神色一凝,向方子達問道:“關於樑燕孫之事皙子稍稍和我提了一下,鄣明兄你先說說打算吧。”

方子達點點頭,把自己收集的情報和應對準備說了一下,楊永泰靜靜聽完後並沒馬上說話,而是坐在那邊細想了一會兒。

“皙子,你看呢?”半響,楊永泰先向楊度問道。

楊度笑了笑:“我支持鄣明,關鍵還在於你有何高見?”

“鄣明兄所想我已經明白了,不過此事如此而爲,將來鄣明兄恐怕要被人責難。”楊永泰嘆了口氣道。

方子達也嘆道:“這我自然明白,事一旦到那地步就不可挽回了,樑燕孫也就罷了,關鍵還是袁雲臺。雖說大義滅親,可袁雲臺畢竟不是平常人,一旦大總統得知後病情加重……而我顧慮的也是這點。”

“如果僅僅是保住袁雲臺的話,或許可能。”楊永泰微微笑了笑。

方子達一愣:“暢卿兄有什麼妙計?”說實話,袁克定雖然膽大妄爲,可方子達對袁克定還是想放他一碼的,但這一碼並不怎麼好放,如果提前發動固然能讓此事夭折,可粱、袁一日不死心,這天下一日不太平。爲了避免事越鬧越大,方子達這才決定在最後關頭控制住局面,徹底把樑、袁兩人打倒,以保證政治的平穩。可這樣一來,方子達就在袁世凱心裡落下了六親不認的印象,這對方子達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而且袁世凱現在久病身體不好,萬一惱怒之下有個什麼三長兩短,反而壞了大事。

“如鄣明兄信得過我的話,此事就交給我辦吧。”楊永泰成竹在胸,笑着說道。

“這……。”方子達其實也有過幾個預案,準備了幾個後手。他倒不擔心楊永泰沒這能力,而是擔心萬一處理不好反而弄巧成拙,楊永泰出手擾亂了自己的計劃,使得功虧一簣。可見楊永泰一副坦然自若信心十足的樣子,再加上楊度的推崇和今日接觸下來的感覺,方子達覺得他或許可能做到。

稍稍考慮了一下,方子達決定相信楊永泰,目光往一旁的楊度身上一掃,欣然點頭同意了楊永泰的要求。

沒過幾日後,方子達下面安排的人把消息陸續傳了過來,根據報告,在離保*定百里處,第三師一旅的先鋒部隊已陸續抵達京津地區,而中央銀行護衛軍內部也有所異動,汪兆銘這些天一反常態,一直呆在軍營裡沒有入城,還召見了好幾個中層軍官。同時在京中,粱士詒、袁克定和一些人在頻繁接觸,行蹤鬼鬼祟祟,經常在一起關在屋裡不知道在秘談些什麼。見了彙總過來的報告,方子達心裡非常清楚,一場大戲馬上就要開始了。

第39章 大有可爲第66章 萬事具備第50章 西北風雲第455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306章 釘子第347章 背後第494章 莫斯科13第416章 隊長別開槍第231章 萬里長城今猶在第120章 來得意外第268章 左右爲難第179章 奉天事件第251章 驚魂第322章 中國人的善意第292章 早做預備第472章 謝羅夫之戰4第140章 老曹的勝利第11章 什麼叫專業第141章 驚問第79章 買賣第358章 走了更好第215章 強硬態度第465章 百般滋味第276章 通路子第484章 莫斯科3第208章 讓他們後悔第483章 莫斯科2第339章 偷渡第50章 西北風雲第149章 不要外傳第457章 斯大林的政治手段第365章 困獸之鬥第439章 浴火新生第338章 憤青王九光第115章 殺手第43章 拉鋸第102章 醒來第140章 老曹的勝利第170章 一針見血第28章 驚愕的消息第211章 拉鋸戰第245章 錯愕當場第226章 停戰協議第96章 意外的客人第7章 放大炮(上)第290章 炮灰第327章 發了第276章 通路子第247章 老友見面第474章 謝羅夫之戰6第448章 升官了第413章 拷打第174章 買碗第19章 太欺負人了(上)第74章 複雜的製造局第100章 針鋒相對第314章 決不允許第299章 金錢攻勢第84章 新八師第227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67章 不擾民第265章 一代梟雄第34章 暗流洶涌第446章 犬子第194章 亂戰第65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139章 服軟第487章 莫斯科6第444章 計劃提前第241章 變化第13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88章 悲催的藤田第90章 陸軍十五師第390章 偉人第99章 漸行漸近第196章 又是壞消息第270章 銀元事件第202章 搶功第432章 私下接觸第237章 驚慌失措第395章 宣傳第40章 備戰第76章 流水線第437章 對自己要狠第408章 總算值了第374章 日本人的佈局第392章 百里第244章 警告第235章 悲喜交加第233章 突發奇想第185章 抓狂的藤田第424章 譁變第173章 宣戰之後第209章 各施絕招第435章 讀春秋第242章 如何死?第342章 人來了第110章 不簡單的曹大帥第158章 建議開戰第320章 計劃背後的計劃
第39章 大有可爲第66章 萬事具備第50章 西北風雲第455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306章 釘子第347章 背後第494章 莫斯科13第416章 隊長別開槍第231章 萬里長城今猶在第120章 來得意外第268章 左右爲難第179章 奉天事件第251章 驚魂第322章 中國人的善意第292章 早做預備第472章 謝羅夫之戰4第140章 老曹的勝利第11章 什麼叫專業第141章 驚問第79章 買賣第358章 走了更好第215章 強硬態度第465章 百般滋味第276章 通路子第484章 莫斯科3第208章 讓他們後悔第483章 莫斯科2第339章 偷渡第50章 西北風雲第149章 不要外傳第457章 斯大林的政治手段第365章 困獸之鬥第439章 浴火新生第338章 憤青王九光第115章 殺手第43章 拉鋸第102章 醒來第140章 老曹的勝利第170章 一針見血第28章 驚愕的消息第211章 拉鋸戰第245章 錯愕當場第226章 停戰協議第96章 意外的客人第7章 放大炮(上)第290章 炮灰第327章 發了第276章 通路子第247章 老友見面第474章 謝羅夫之戰6第448章 升官了第413章 拷打第174章 買碗第19章 太欺負人了(上)第74章 複雜的製造局第100章 針鋒相對第314章 決不允許第299章 金錢攻勢第84章 新八師第227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67章 不擾民第265章 一代梟雄第34章 暗流洶涌第446章 犬子第194章 亂戰第65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139章 服軟第487章 莫斯科6第444章 計劃提前第241章 變化第13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88章 悲催的藤田第90章 陸軍十五師第390章 偉人第99章 漸行漸近第196章 又是壞消息第270章 銀元事件第202章 搶功第432章 私下接觸第237章 驚慌失措第395章 宣傳第40章 備戰第76章 流水線第437章 對自己要狠第408章 總算值了第374章 日本人的佈局第392章 百里第244章 警告第235章 悲喜交加第233章 突發奇想第185章 抓狂的藤田第424章 譁變第173章 宣戰之後第209章 各施絕招第435章 讀春秋第242章 如何死?第342章 人來了第110章 不簡單的曹大帥第158章 建議開戰第320章 計劃背後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