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看熱鬧的代價?

此後數日,自出徵以來一直處在高度緊張狀態的瓊州軍一下子悠閒起來,在大明山東行營接管了戰場之後,理論上,這場平叛戰役已經沒他們什麼事了。

朱大典派了幾個文官前往登州府探察情況,但他本人卻留了下來,行營中其他稍微有點身份地位的文臣武將也都是如此——在等着分戰功呢。眼前黃縣裡面還聚集着的那幾萬殘兵敗將,光腦袋就是一顆顆白花花的銀子啊!

至於造成這一切的瓊海軍,則被放到了徹底打醬油的位置上——明軍三面紮營,除留出往大海邊一道口子外,在所有陸地方向都對黃縣形成了嚴密的包圍網,也把瓊海軍隔絕於外。甚至朝他們這個方向還額外紮了一座營盤,將行營中戰力最強的遼東軍人馬置於其中,顯然是對他們有提防之意了。

——你猜忌別人,人家當然也猜忌你,很正常的反應。

“看來這裡已經沒咱們什麼事了,要不咱先回海邊去吧?足足吃了一個禮拜軍用口糧了,嘴巴都快淡死了!”

有人這樣提議道,但大部分人都不想走——他們還想仔細看一看大明軍的作戰方式呢。以往雖然較量過數次,但無論明軍還是叛軍,在他們面前基本沒有發揮餘地,隨便什麼兵種陣形,一通炮火過去就給炸散了,真正本時代的戰爭場景還真沒仔細看過。

最終決定部隊再留下一段時間,以便觀戰。只是他們並沒有料到大明軍的效率竟是如此之低——原以爲也就是耽擱三五天的功夫,叛軍就剩那麼一座小縣城啦,城牆再怎麼加高加寬也就一兩丈的樣子,那麼多部隊衝上去壓也壓垮了。

明軍方面的指揮官大概也是這麼想,他們在第一天還紮營未定的時候便向黃縣城牆發起了一次衝擊,大概也想來個“走馬取黃縣”。而正是這次戰鬥讓解席等人堅定了留下來繼續觀戰的決心。

那真是一次很壯觀的戰鬥——明軍是遠道而來,倉促進攻,沒做什麼專門準備,就是想憑藉銳氣試試看能不能一舉登城。數萬大明軍兵分三路,浩浩蕩蕩,從三個方向同時向黃縣縣城發起了猛攻。

只可惜三路攻擊部隊很快都被打了回來——叛軍在防線上所裝備的火銃火炮密度之大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計。要知道這支山東叛軍本也是使用火器的行家,雖然在對抗瓊海軍時,由於武器代差太大而完全無法發揮,對付同等甚至略低水平的明軍,那還是綽綽有餘的。

山東叛軍並沒有單純死守城牆,他們在城牆外緣設置了好幾道半人高的羊馬牆,與黃縣城牆一起構築成了立體防線。城下以步兵據守第一線,城牆上則以火銃,弓箭,以及大炮等進行遠程火力掩護。

攻擊部隊要想破城,首先就要突破那幾道羊馬牆防線,但他們在攻打羊馬牆的過程中卻又不停遭到來自黃縣城牆上面的遠程攻擊……即使有勇士在少數幾處位置形成突破,後方支援部隊卻往往會受到城牆上的火炮集中轟擊,從而喪失機會。

小小一座黃縣中現在擠進了幾萬叛軍,他們在任何一個方向上都不缺乏兵員。前幾次與瓊海軍交戰,都是連開火機會都沒有就被打散,這樣一來他們的弓箭火藥其實也沒怎麼消耗。

相比之下,山東行營軍的火器反而不如對方充沛,尤其是大型火器方面相當缺乏,在這次攻城戰中他們主要依靠弓箭手提供遠程支援。歷史上明軍打垮對手,乃是在野戰中依靠遼東鐵騎的衝鋒,但眼下對方是守城,騎兵就沒用了。戰力最強的遼東軍用不上,光靠朱大典自己從濟南,青州,保定一帶蒐羅來的內陸衛所兵,而且還是用這種沒什麼準備,光靠人命去填的方式,肯定是不成功的。

更不用說雙方戰意差別極大:一方是給逼到極處無路可退,拼死一個算一個;另一方卻是馬上勝利在望,就等着分賞銀的,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肯去拼命?——其實這些步兵也已經夠拼了,他們先後衝鋒了好幾次,在黃縣城牆前留下一大片屍體和傷員,但終於到達極限,再也不肯向前。

“看來還是隻能按部就班的來。”

周晟和廖勇兩人陪同瓊海軍諸位將領一起,在遠處用望遠鏡觀察了這次攻城經過,當看到明軍的猛烈攻勢被打退之後,他們倆都顯得有些無奈。

“估計短期內這場攻城戰肯定結束不了——如果你們不參與的話。”

面對解席等人詢問他明軍大概需要多少時間能結束戰鬥,廖勇給了一個頗讓人鬱悶的回答——和短毛軍依靠大炮與炸藥包橫行霸道到處搞強制拆遷不同,這個時代的軍隊對於攻城一向是很頭痛的。如果不能用突擊,偷襲等方式快速解決,那麼攻城戰多半就會成爲一樁曠日持久的苦差事。

“所謂按部就班,就是先要在城池周圍立寨,營寨周圍需要挖長壕,設鹿角,堆土成壘,以防備城中敵軍搞突然襲擊——欲攻敵城,必先固己,此乃兵家常識。”

雖然是負責偵緝百官的錦衣衛成員,廖勇卻似乎更熱衷於戰事,對於大明軍的攻城戰術非常熟悉,此時一一道來,如數家珍:

“之後就要砍伐樹木修造攻守戰具,主要是一些能夠用來快速登城的大型雲梯,還有遮護士兵,能夠使其靠近城牆的大型板車和櫓盾。等這些東西打造好之後,就可以發動一次比較正式的攻擊了。”

自唐宋以來,最傳統的攻城戰法,作戰時首先要組織一批人掘地三尺,攜帶土包去填平城牆前面的護溝戰壕,這個過程中是沒有掩護的,那些負責填壕溝的人往往需要冒絕大風險,所以通常都是讓輔兵雜役,甚至從周邊村鎮抓來的平民百姓去充數。有些殘暴的軍隊甚至會連人帶土包一起驅趕到溝壑裡填埋掉,所以這一階段也往往最是考驗防守方的決心——蒙元時期,乃至於近年來關外的滿洲軍攻城時從來都是驅民在前,甚至就是城內守軍的親屬。眼睜睜看着自己父母親族在面前被活埋的滋味可不好受,很多時候守軍承受不了這種壓力只能投降。

如果能熬過這一關,那下面纔是真正的攻城戰——由弓箭手和火銃手在後方掩護,正面用一輛輛的大板車頂在前後,每一輛板車後面都跟着幾十名登城勇士。沒有板車掩護的零散步兵則靠大盾牌,攜帶雲梯,鉤索等物,頂着如雨點般密集的鉛子矢石衝到城下。之後或是搭起雲梯強登,或是埋設火藥炸牆……種種破城之法纔好實施。

只是近年來,隨着火藥兵器的日益普及,防守一方的優勢越來越大了。以前只要把木板櫓盾做的厚實些,頂着弓箭衝到城牆下面基本沒問題。即使上面用油罐來燒,好歹也需要一定時間。但現在守軍遠程用炮轟,一發鐵彈過來再怎麼結實的車輛也頂不住;靠得近了則丟火藥桶,也是一炸一大片的利害玩意兒……

“怎麼會呢?火炮的出現可是導致城堡時代沒落的根源啊——火炮用來攻城纔是最猛的。”

聽廖勇說到這兒時,小夥子陳添禁不住插了一句嘴,但隨即就被魏艾文瞪了一眼——他們這些後世人都知道明軍在火器的發展上是誤入歧途了,着重研究火器的守城效果,而忽視了其攻擊性能。反倒是被清軍繳獲以後讓滿洲人找對了竅門,一路依靠着紅衣大炮破城拔寨,最終滅了大明。

原以爲廖勇他們不知道這些,卻不料他看看陳添,點頭笑道:

“誰都知道火炮用於攻城亦是最佳,可是我大明能用來轟塌城牆的惟有紅夷大炮,此時只有京師與關外寧遠城配屬,而且紅夷炮太過於笨重,運輸實在不便……”

想了一想,廖勇又笑道:

“對了,登州城頭上好像有一些孫初陽帶人仿造的紅夷炮,不知道能不能運過來用——當然如果你們肯插手,不要說動用那種雷神炮,就是僅用青銅小炮上場,肯定什麼麻煩都解決了。”

——按照廖勇他們的觀點,瓊海軍那種裝備了固定輪盤,可以用幾匹騾子就拉着走的火炮只能算小炮。哪怕威力很大,因爲他們認爲這更多取決於炮彈。

“不考慮我們的因素,大明軍隊作好攻城準備需要多久?”

解席只關心這個,廖勇回過頭去跟周晟,趙翼等人商量了一通,總算給了個大致時間:

“一切順利的話,旬日之間即可完成戰備,若是有所拖延,恐怕就要一月以上了。”

“至少還要半個月?我靠,這麼拖延下去糧食都快不足了。”

解席抱怨了一聲,但最終他還是發電報去登州府,通知後方趕緊運送一批糧食補給過來——拜他那句雄赳赳氣昂昂的“獨立供養”之賜,明軍是肯定不會負責他們的後勤了。但老解依然決定留下來看這場大熱鬧,哪怕要自帶乾糧也在所不惜!

第三百四十七章 錢謙益的策略(三)第五百九十一章 御書房中(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死線(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餘波第一百二十章 我們的來歷(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京城的消息第三百九十八章 看熱鬧的代價?第四百六十章 球場閒話(上)第二百六十章 射!當然射!第二十八章 黎族姑娘第一百四十八章 凱恩斯·林第五百二十九章 “推薦”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個人的攻城戰(上)七一五 新的合作(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忽如其來的禮物第一百七十九章 軍事會議第三十八章 沒有鋼筋?照做混凝土!第四百二十五章 遲到的第二艦隊第六百二十三章 這裡的船隊慢吞吞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任總經理第六百七十四章 各自的對手(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同行來了七四八 趙立德的策略第三百零二章 大明的使者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軍的新要求第一百零八章 中秋夜話第一百零三章 公主的眼淚第二百六十二章 ……旗飄揚七九零 淡定第七百零三章 大開眼界(下)第十八章 發哥周董的王八氣第六百六十二章 胡雯的努力第四百九十五章 市容第六百七十五章 各自的對手(中)第二十八章 黎族姑娘七三二 新瓊州(五)第八十七章 管理體系七五四 猶豫第一百四十章 酒後閒話第三百二十二章 意外的要求(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簽名與情報學第四百九十四章 福利分房第二百四十三章 開火!開火!第三百零五章 “三不”原則第五百八十三章 錢閣老的新建議第一百二十三章 赤膊上陣!老解發威了第四百零一章 特立獨行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政權第五百一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六百二十八章 鄭大將軍與心靈雞湯(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張申嶽的決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支部建在連上七七八 當年故智第五百六十章 迪亞戈的自信第六百八十章 確定第二百二十八章 六個人的攻城戰(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關於交還登州府的談判第六百二十章 騎兵(下)第五百六十章 迪亞戈的自信第四百四十八章 假日(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收徒風波第六百七十二章 君前奏對(上)第六十九章 咱們的大殺器第一百三十九章 嚴老頭兒的決意第二百七十四章 緣由第六百三十三章 決斷(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信心第四百零七章 攻城(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六個人的攻城戰(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瓊州府的未來(上)七三零 新瓊州(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建”海南島第四百一十一章 京師(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假日(上)第六十四章 來打醬油的荷蘭人?第六十三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忽如其來的禮物第二百三十九章 會師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碼頭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作第六百三十四章 京城四方(上)第五十章 戰前準備(下)可俺們有機械化第三十九章 老解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五章 舊例第二百一十七章 私人信件第六百二十九章 鄭大將軍與心靈雞湯(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好大一根胡蘿蔔(上)第十九章 第一次經濟危機及其解決之道第六百零九章 在廣州(下)七七四 天命第七十四章 戰俘問題第二百五十九章 火龍!火龍!第六百九十五章 進擊的畢老頭(上)第二十九章 現代化的談判手段!第四百零七章 攻城(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玫瑰盛開(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青天高三尺!第二百八十九章 還是要考!第六百四十五章 新老朋友見個面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誤會
第三百四十七章 錢謙益的策略(三)第五百九十一章 御書房中(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死線(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餘波第一百二十章 我們的來歷(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京城的消息第三百九十八章 看熱鬧的代價?第四百六十章 球場閒話(上)第二百六十章 射!當然射!第二十八章 黎族姑娘第一百四十八章 凱恩斯·林第五百二十九章 “推薦”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個人的攻城戰(上)七一五 新的合作(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忽如其來的禮物第一百七十九章 軍事會議第三十八章 沒有鋼筋?照做混凝土!第四百二十五章 遲到的第二艦隊第六百二十三章 這裡的船隊慢吞吞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任總經理第六百七十四章 各自的對手(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同行來了七四八 趙立德的策略第三百零二章 大明的使者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軍的新要求第一百零八章 中秋夜話第一百零三章 公主的眼淚第二百六十二章 ……旗飄揚七九零 淡定第七百零三章 大開眼界(下)第十八章 發哥周董的王八氣第六百六十二章 胡雯的努力第四百九十五章 市容第六百七十五章 各自的對手(中)第二十八章 黎族姑娘七三二 新瓊州(五)第八十七章 管理體系七五四 猶豫第一百四十章 酒後閒話第三百二十二章 意外的要求(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簽名與情報學第四百九十四章 福利分房第二百四十三章 開火!開火!第三百零五章 “三不”原則第五百八十三章 錢閣老的新建議第一百二十三章 赤膊上陣!老解發威了第四百零一章 特立獨行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政權第五百一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六百二十八章 鄭大將軍與心靈雞湯(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張申嶽的決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支部建在連上七七八 當年故智第五百六十章 迪亞戈的自信第六百八十章 確定第二百二十八章 六個人的攻城戰(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關於交還登州府的談判第六百二十章 騎兵(下)第五百六十章 迪亞戈的自信第四百四十八章 假日(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收徒風波第六百七十二章 君前奏對(上)第六十九章 咱們的大殺器第一百三十九章 嚴老頭兒的決意第二百七十四章 緣由第六百三十三章 決斷(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信心第四百零七章 攻城(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六個人的攻城戰(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瓊州府的未來(上)七三零 新瓊州(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建”海南島第四百一十一章 京師(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假日(上)第六十四章 來打醬油的荷蘭人?第六十三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忽如其來的禮物第二百三十九章 會師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碼頭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作第六百三十四章 京城四方(上)第五十章 戰前準備(下)可俺們有機械化第三十九章 老解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五章 舊例第二百一十七章 私人信件第六百二十九章 鄭大將軍與心靈雞湯(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好大一根胡蘿蔔(上)第十九章 第一次經濟危機及其解決之道第六百零九章 在廣州(下)七七四 天命第七十四章 戰俘問題第二百五十九章 火龍!火龍!第六百九十五章 進擊的畢老頭(上)第二十九章 現代化的談判手段!第四百零七章 攻城(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玫瑰盛開(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青天高三尺!第二百八十九章 還是要考!第六百四十五章 新老朋友見個面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