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軍事會議

差不多同一時刻,瓊州府衙的會議室內,白天剛剛送別了明朝使者的衆人都聚集在這裡,商討下一步對明王朝的策略。

這邊之所以肯放那些明朝使者離開,除了探聽到兩廣總督把過年當成了某種期限外,最主要原因還是阿德已經弄到了足夠情報,再把人留着也榨不出什麼油水了,這才同意把人打發走。

“形勢比較嚴峻。”

這是阿德在第一次情況通報會上所說的第一句話。從明使那裡得來的消息五花八門,肯定要經過分析篩選之後才能拿出來作爲討論的依據——情報分析遠比情報獲取更加重要,這一點每個現代人都清楚。

阿德前一段時間就主要在做這項工作,到現在總算是大致整理出一個脈絡來。不過,他所得出的結論,卻實在不能讓人樂觀。

“先前龐雨他們的推斷沒錯,王尊德確實得到了來自雲貴川湘一帶的援兵——奢安之亂已經大部平定,明朝的南方軍隊已經可以騰出手來……收拾咱們了。”

——即將過去的崇禎三年,對於大明王朝來說還算是個不錯的年份。在上一年鬧得天翻地覆的幾處大麻煩,在這一年中先後被平息下去。在北方,滿洲人圍困了京城數月之後,於五月間徹底退出了長城沿線。而在南方,自稱“大梁王”的奢崇明,自號“四裔大長老”的安邦彥,雖有合衆十餘萬進攻永寧,貴陽等地的輝煌,猖獗一時,但也終究逐一被總督朱燮元所擒殺。

不過在這種“形勢一片大好,而且越來越好”的大背景下,海南島上某處原本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小火頭,卻是頑強的越燒越旺,到現在居然把整個瓊州府都給佔了,這就很難不引起別人的注意了。

此時的明王朝對轄下各省仍然保持着相當的控制力,還沒到後期那種完全癱瘓的地步。南方各省的武裝力量還可以接受統一調動——當總督王尊德發出調兵請求之後,通過兵部協調,西南各省的武裝力量便紛紛開往兩廣地區。

雖然有點疲於奔命的味道,但在他們想來,這回多半也會和以往歷次一樣:大軍一到,這夥膽敢佔據州縣的髡匪短毛就只有被剿滅的份兒——和其它地方動輒上十萬的反叛力量相比,海南島上這夥反賊的規模看起來可實在不怎麼樣。

首先被調回的是王尊德自己轄下的廣西軍,大名鼎鼎的“廣西狼兵”——由江水、右江一帶的瑤壯土司所組建的少數民族武裝。這支部隊當年在抗倭鬥爭中曾立下過赫赫功勳,打得東南倭寇望風而逃,到如今雖然沒有那位巾幗英雄瓦氏夫人繼續指揮了,卻也依舊堪稱精銳。

此外還有來自外省的幾路援軍,包括湘西永順、保靖一帶的土族,滇南,安南一帶的彝族……等等。雖然這些“夷兵”紀律比較渙散,擾民較重,但士兵普遍悍不畏死,敢打敢拼,其戰鬥力相當強。

有了這支部隊在手,王尊德的底氣立刻足了不少。所以他纔會發過來那麼強硬一份令諭——他不怕打仗!

“根據那些使者泄漏的情報,多方印證下來,我推算王尊德召集了大約三萬人的部隊,絕大部分是少數民族武裝。其中勢力比較大的幾個……有來自滇南阿迷州的普氏,來自安南長官州的沙氏等,都是在先前平定奢安之亂中立下大功,最能打的幾個土司頭人,直接從貴州給調過來了。”

“滇南普氏?是不是叫普名聲?安南沙氏的首領應該是叫沙定洲吧?”

老李教授忽然插口問道,阿德翻了翻資料,有些驚奇的點頭道:

“不錯,滇南阿迷土司的名字正是叫普名聲。沙氏土司名叫沙源,不過他的兒子叫沙定洲,軍中以悍勇著稱——他們在歷史上很出名麼?”

“——‘沙普之亂’,緊接在奢安之亂以後就發生的,規模更大的一場少數民族叛亂,而且叛亂者正是在先前平叛戰爭中立下大功的幾個土司頭人。這場叛亂宣告了明帝國‘以夷制夷’方針的徹底失敗,直接牽制了明朝西南諸省的軍事和經濟力量,使得西南地區無力再援助明中央政府抵禦陝西和東北的敵人,從客觀上起到了加速明帝國滅亡的作用……後來是被大西軍的李定國所鎮壓,但殘部直到康熙初年,才被平西王吳三桂徹底剿滅。”

老教授也在翻閱他的筆記本——自從來到這個時代之後,老爺子就儘量把他還記得的一些關於明末的歷史事件都記錄下來,這些都是很有用的資料,從某種意義上說甚至可算是作弊的金手指。

“要是我沒有記錯……好像是從崇禎四年就開始鬧起來了——如果他們沒被調來廣東的話。”

蝴蝶翅膀在這裡又開始輕輕扇動——正宗歷史上發動叛亂的罪魁禍首,在這個時空裡卻很有可能變成爲了維護大明疆土而英勇獻身的烈士呢——只要那兩位土司當真敢帶人向這邊發起進攻。

“切,就算他們調集了十萬人,也不可能遊過瓊州海峽吧,王尊德打算怎麼把部隊送過來?”

解席對此並不擔心,在他看來當前的局勢遠不象阿德所說那麼嚴峻——雖然對方有三萬人,可中間卻隔着一條海峽呢。

趙立德低頭看了看了資料,迴應道:

“廣東自己有一支水師力量,不過受禁海令限制規模一直不大。但最近一段時間他們的力量有所增強——因爲原來瓊州白沙水寨的戰船都逃到廣州港去了。另外,如果王尊德下定決心打登陸戰,他還可以得到福建水師的幫助,畢竟他們還是一個系統的。”

會議場中出現了短暫的沉默。大明福建水師,或者直接說:鄭家的船隊,雖然現在還沒到它的鼎盛時期,但已經是南海上規模最大的海上武裝。如果他們響應明王朝的號召,當真來找這邊的麻煩,多多少少也會造成一些困擾……

“那也沒什麼,不過增加些麻煩而已。就算有鄭家幫忙運輸,他們一次能登陸的充其量也就千把兩千人——再多了這裡的港口灘塗根本容不下。如果是在白沙口登陸,我光用三連就能把他們全打到海里去!”

解席依然信心十足。來到瓊州以後他對大明王朝的軍隊有了更多瞭解——憑這個年代的軍事技術,就連長江都能被稱爲天塹的時代,要想在對岸有阻擊力量的前提下,讓大部隊橫渡海峽進行登陸作戰,對於明朝軍隊,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也許是覺得他過份樂觀了,趙立德回頭看了看唐健:

“唐隊長也這麼認爲嗎?”

唐健想了想,部分肯定了解席的判斷:

“如果我們能在對方登陸的時候發起攻擊,那確實如此。海南島這邊沒什麼大港口,開闢不了大的登陸場。王尊德有再多的部隊,也只能幾千幾千分批運送……而且無論他們登上來多少人,擠在沙灘上沒有展開隊形之前,是完全沒有戰鬥力的。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捱上幾炮,或是幾輪排槍……以我對明朝軍隊的觀察,就此崩潰的可能性極大。”

文德嗣卻皺起眉頭,他聽出了唐健的話外之意:

“但前提條件是我們要能知道對方的登陸時間和地點,在他們最虛弱最混亂的時候發起攻擊。如果他們在我們控制不到的偏遠地區登陸,或者分兵幾路同時強攻,我們還是會面臨窘境的。”

唐健微微點頭:

“是這樣,瓊州和臨高兩處的港口我完全不擔心,澄邁的話……我們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做出反應。但其它幾個縣區就不好說了,當地官員雖然接受了我們的俸祿,也開始逐漸認可我們的統治,可如果明王朝的軍隊重新出現,很難說他們會不會投誠回去……”

“海南島的精華部分都在瓊澄臨三地,其它偏遠縣區即使勉強可以登陸集結,也絕對供養不起數萬人的軍隊。所有糧食給養依然要從大陸上運送,而這邊的對外港口從前只有瓊州白沙港一處,我們來之後才又開發了紅牌港和博鋪港。其它地方仍然只是些漁村漁港,並沒有大規模物資吞吐能力。再考慮到道路,交通等等限制……我認爲明軍在其它地方登陸的可能性很小。”

“不錯,海南島多山,眼下也沒建立起後世那麼發達的道路交通網絡。如果明軍放棄在道路最密集平坦的州府地區登陸,而跑到其它偏遠縣區上岸的話,他們的幾萬大軍就算能安然上島,也得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從山裡頭慢慢爬出來。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將隨時遭受到防守部隊的阻擊,其難度未必比直接在白沙口強渡海峽更低——如果我是明將,我恐怕不會做這樣的選擇。”

林峰和陳俊分別從經濟以及交通角度提出了他們的看法,也各有幾分道理。但凌寧隨即笑着搖頭:

“普通明軍不適應,少數民族的部隊則未必。那幫彝人苗人都是爬慣了山的,天生就是最好的山地部隊。而且他們對於後勤的要求也不高,經常是就地補給——走到哪兒搶到哪兒。明王朝根本不給這些少數民族武裝發軍餉的,就是允許他們靠搶劫和人頭來換取軍功賞賜。土司兵的士氣高,這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大家各抒己見,爭執不下。一時間,這間小小的會議室中,卻呈現出某種白熱化態勢。

第十七章 關於俘虜的新問題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間諜七六六 偵察連第三百六十七章 走馬取登州(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檢閱第十二章 軍隊的萌芽第八章 禍不單行第十六章 建設展開第四百二十三章 昭雪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任總經理第五百四十六章 溫體仁的攻擊第二百五十六章 收穫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捷”(上)第六百六十九章 實質性問題(上)第三百章 意料之外的投靠者七四八 趙立德的策略第六百七十章 實質性問題(中)第五百一十九章 尚未結束的戰爭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於找死和等死的小小差別第三百七十二章 走馬取登州(八)第一百六十二章 商業合作,正式開始第二百五十三章 登陸第五百六十六章 待遇變更(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海上精靈第四百九十三章 車與路(下)第六百零五章 不速之客與有關部門第二百五十三章 登陸第六百五十二章 疑惑(上)七三二 新瓊州(五)第六十章 時代的碰撞(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旗飄揚七三三 螺絲釘七三一 新瓊州(四)第四百三十三章 胡大媽的手段第六百五十九章 女婿們(中)第五百四十四章 分贓?第六百五十三章 疑惑(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藥第六百六十八章 還是談錢吧第六十四章 來打醬油的荷蘭人?第七百零九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四)第二百零七章 路遇第三百六十三章 三套方案第一百七十六章 別了,大明天使(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全體大會(七)七四三 莊園(三)第四百五十八章 選舉(上)第五百五十章 吃虧與佔便宜(中)第二百零三章 獵物?第五百二十五章 喬遷之喜(下)七七六 紙上談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政權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於妹子的對話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們只是在修營房……而已第五百八十七章 飛來的桃花運?第三百八十七章 拼命了!第六百八十二章 兒童營(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短毛的官府……第六百五十九章 女婿們(中)第三百零三章 “水太涼”第五百九十章 御書房中(上)第四百章 鬱悶的行營七二七 向南第二章 大明朝?第四百零二章 不服氣的遼軍與可愛的川軍(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對手的目地?第二百八十九章 還是要考!第四百五十八章 選舉(上)第八十六章 宣言第四百五十章 全體大會(一)第十六章 建設展開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斥侯對斥侯第一百四十章 酒後閒話七二六 陳濤的婚事(七)第六百一十八章 騎兵(上)第六十四章 來打醬油的荷蘭人?第七百章 鐵桿(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合流第二十九章 現代化的談判手段!第二百九十五章 指導員?第三百九十八章 看熱鬧的代價?第六百一十章 旅順口(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河口之戰(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開導第六百一十七章 死線(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肖朗的決斷(中)第二百二十四章 槍聲第二百三十六章 信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路線問題?第七百一十三章 移交與撤離(下)第六百七十六章 各自的對手(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京師(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終於打開了局面啊!第二百五十四章 前進,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三百九十九章 鄰里之間第五百四十六章 溫體仁的攻擊第六百零五章 不速之客與有關部門第五百六十二章 決戰之前第六百一十二章 旅順口(下)第一百九十章 鄭氏(上)
第十七章 關於俘虜的新問題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間諜七六六 偵察連第三百六十七章 走馬取登州(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檢閱第十二章 軍隊的萌芽第八章 禍不單行第十六章 建設展開第四百二十三章 昭雪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任總經理第五百四十六章 溫體仁的攻擊第二百五十六章 收穫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捷”(上)第六百六十九章 實質性問題(上)第三百章 意料之外的投靠者七四八 趙立德的策略第六百七十章 實質性問題(中)第五百一十九章 尚未結束的戰爭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於找死和等死的小小差別第三百七十二章 走馬取登州(八)第一百六十二章 商業合作,正式開始第二百五十三章 登陸第五百六十六章 待遇變更(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海上精靈第四百九十三章 車與路(下)第六百零五章 不速之客與有關部門第二百五十三章 登陸第六百五十二章 疑惑(上)七三二 新瓊州(五)第六十章 時代的碰撞(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旗飄揚七三三 螺絲釘七三一 新瓊州(四)第四百三十三章 胡大媽的手段第六百五十九章 女婿們(中)第五百四十四章 分贓?第六百五十三章 疑惑(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藥第六百六十八章 還是談錢吧第六十四章 來打醬油的荷蘭人?第七百零九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四)第二百零七章 路遇第三百六十三章 三套方案第一百七十六章 別了,大明天使(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全體大會(七)七四三 莊園(三)第四百五十八章 選舉(上)第五百五十章 吃虧與佔便宜(中)第二百零三章 獵物?第五百二十五章 喬遷之喜(下)七七六 紙上談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政權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於妹子的對話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們只是在修營房……而已第五百八十七章 飛來的桃花運?第三百八十七章 拼命了!第六百八十二章 兒童營(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短毛的官府……第六百五十九章 女婿們(中)第三百零三章 “水太涼”第五百九十章 御書房中(上)第四百章 鬱悶的行營七二七 向南第二章 大明朝?第四百零二章 不服氣的遼軍與可愛的川軍(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對手的目地?第二百八十九章 還是要考!第四百五十八章 選舉(上)第八十六章 宣言第四百五十章 全體大會(一)第十六章 建設展開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斥侯對斥侯第一百四十章 酒後閒話七二六 陳濤的婚事(七)第六百一十八章 騎兵(上)第六十四章 來打醬油的荷蘭人?第七百章 鐵桿(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合流第二十九章 現代化的談判手段!第二百九十五章 指導員?第三百九十八章 看熱鬧的代價?第六百一十章 旅順口(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河口之戰(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開導第六百一十七章 死線(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肖朗的決斷(中)第二百二十四章 槍聲第二百三十六章 信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路線問題?第七百一十三章 移交與撤離(下)第六百七十六章 各自的對手(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京師(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終於打開了局面啊!第二百五十四章 前進,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三百九十九章 鄰里之間第五百四十六章 溫體仁的攻擊第六百零五章 不速之客與有關部門第五百六十二章 決戰之前第六百一十二章 旅順口(下)第一百九十章 鄭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