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四 猶豫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返回書頁

“怎麼可能!歷史上根本沒有這一出啊?”

可以想象,當那些自以爲了解歷史真相,知道未來將會如何發展的現代人們在忽然聽到這個消息時,他們臉上是如何的驚詫以及不可思議。

根據“人人平等”原則,瓊海號上的那一百多位乘客全都是有權力查看那本記載着明朝近幾十年歷史的“金手指寶典”的,爲了自己的小命着想,大多數人也確實都仔細閱讀過。雖然人人都知道隨着他們的介入,對歷史進程的干擾越來越多,這本“金手指寶典”已經越來越不準了,但到了這真正關係到他們自身利益和生死存亡的意外發生,以往經驗再也無法使用的時候,很多人還是難免驚慌失措。

——歷史上在崇禎七年左右,後金兵是有一次入侵,確實也是由皇太極親自率領的,但只在宣大邊境轉了一圈就離開了。皇太極那一次的攻擊重點顯然並不在明朝,而是針對蒙古的。不過在擊潰了蒙古林丹汗之後,摟草打兔子,順手試探了一下明朝西部防線的防禦能力。

結果卻發現這個王朝已經衰落到一定程度,在東面的山海關錦州防線,其實已經是他們能夠拼湊出的最強壁壘,而在草原這一帶幾乎是不設防。於是皇太極毫不客氣,之後幾年連續派遣阿濟格,多爾袞等一班小兄弟過來,搶人搶東西順帶着讓小弟們練級,活生生把明朝磨垮了。

但至少在崇禎七年這會兒,北京城還是比較安全的,後金大規模越過蒙古草原,對內地的侵攻要等到幾年之後纔會到來。若非如此,願意去北京結親家,做生意,乃至於參觀遊覽的穿越衆也不會這麼多,都差不多能佔到整個大集體的十分之一了——現代人對於“安全”的考量可一向是重中之重。

然而現在,他們卻被突然告知:有一大波僵……呃,後金兵即將襲來!

…………

且不說北京那邊是如何的兵荒馬亂,作爲距離北京最近的一處分基地,當身在威海的衆人從電報房裡拿到剛剛翻譯出的電報紙時,一幫人的詫異與震驚和其它地方的同伴並無二致。不過“第三團”這個小集體畢竟是瓊海軍諸多小團隊中最長於開拓進取,思路也最是開闊靈活的一羣人。在最初的驚愕之後,他們很快就平靜下來。果斷接受了這一現實,並且立即着手考慮應對之法。

按照大明帝國一貫的尿性,以往哪怕主動對外用兵都能把事情搞得一團糟,這回被人打了個措手不及,那更是一片混亂。北京城裡現在正兒八經的軍事情報沒得到多少,各種小道消息倒是滿飛。儘管在那邊的林漢龍,陳濤等人竭盡所能,得到的信息也依然是模糊甚至自相矛盾的。他們甚至連後金軍隊已經推進到了何處都弄不清楚,只知道對方是衝着北京來的——但是就連這消息本身是從何而來都不太清楚,只是街面上都在這麼傳。

“在北京的那幫人也太廢物了,說是人脈暢通,卻連個消息都打探不明白,我們這邊怎麼應對啊!”

聽到胡凱的抱怨,龐雨卻是苦笑了一下:

“沒辦法,說起來漢龍他們也算盡力了,都是直接從首輔周延儒,兵部尚書張鳳翼那些人手中打探的第一手資料。可是就連明帝國本身都沒搞清楚的事情,他們也不可能未卜先知。”

“說起來後金兵就算入寇,也絕無可能那麼快就暴露出自己的真實目的,可那邊街面上已經在到處傳說皇太極這一次又要打北京——很有可能只是虛晃一槍啊。”

小夥子徐磊這幾年專心搞業務,在軍事方面的嗅覺倒也挺靈敏了,一眼便看出這其中必有貓膩。對此龐雨倒是毫不意外——兩軍交戰,必然是以諜戰爲最優先。而在情報戰線上,後金可比明朝強得太多。北京這邊雖然是大明首都,估計也有不少後金諜探在彼。這種時候冒出來放個謠言,製造混亂……等等小手段不要太多。

歷史上的那次入侵,後世人看着史書,才知道皇太極只在宣大地區轉了一圈就走了。當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後金兵會打到哪兒纔會停?根本就不可預知。歷史上的北京城中是否也是這麼混亂?同樣也無從瞭解。

書上只記載了那些大的歷史進程以及結果,當時芸芸衆生的反應,升斗小民的想法……這些可都不在那本“金手指寶典”的記錄範疇之中。

也許,可能,大概——這一次皇太極的行動其實並沒有超出歷史軌道,後金兵還是會在宣府,大同一帶搶掠一陣,便心滿意足的回去了。攻打北京之說只是煙幕彈而已,北京城仍舊會安然無恙,瓊海軍在北京的那批人安全也依然會有保證——可是,誰又敢賭呢?

輕輕嘆了口氣,龐雨搖搖頭:

“無論如何,要按最壞的打算來考慮,看來我們要準備去京師地區轉一圈了——帶着部隊去。”

同樣的疑難與困惑,也同時出現在海南,臺灣,以及呂宋等地,那些收到了消息的穿越衆,只要稍有頭腦的,也大都看出了其中的蹊蹺之處。然而他們的想法卻都和龐雨差不多——身處在這大時代之中,再沒有了居高臨下,俯瞰歷史的清晰感。也許只有那些最睿智,最有天賦的偉人才能看破歷史迷霧,做出正確決斷。

然而瓊海號上這一百多遊客之中,顯然並沒有這樣的人才,他們只能按最保守,最穩妥的方式來考慮問題。而很自然的,這些人在面對安全問題時,腦海中首先浮現出的第一個概念都是:

“我們最近的軍隊在哪兒?”

——然後,他們的目光便都投向了山東,威海。

…………

龐雨這邊,很快便收到了來自後方的緊急電報,要求他用最快速度整理好部隊,第三團隨時要做好出擊的準備。

但其實在還沒收到電報之前,整個威海衛基地就都已經動員起來了。龐雨和吳南海等人當然清楚他們所處的位置,本來就是作爲北京先遣站的後援而存在。何況第三團對於戰鬥從來都無所畏懼,不久前才衝到遼東去跟後金幹了一仗,並且在那裡與對手糾纏了整整一個冬季——對於和後金作戰,他們可沒有任何迴避之意。胡凱和徐磊更是自信滿滿,打算把上一回在遼東憋出的窩囊氣好好找回來。

——事後他們攻打了對方一座城?還堆了座京觀?那隻能算開胃小點心,對付的都是些無名之輩,連個史上有名的貝勒爺都沒幹掉,那算什麼報復?

但這一回可不一樣了:皇太極親自帶隊,後金那些出了名的大小貝勒幾乎都在隨行之列,怎麼着也得留幾個下來,才讓人知道什麼叫穿越者之怒啊!

……胡凱等具體帶兵人員興沖沖的忙這忙那,反正他們到時候只需要聽從指揮,能把部隊拉得出去就行了。往哪兒打,怎麼打,自然會有人考慮的。

而負責考慮的人這會兒卻正在煩惱中——還是在那間會議室中,龐雨正盯着牆上的地圖發呆……

部隊倒是準備的很快,可你怎麼往外派呢?大陸畢竟不是海南,不是他們短毛的地盤。在大明朝廷沒有發出正式指令之前,他們不可能自說自話的把軍隊拉到北京去。這方面本就是十分敏感的問題,而值此混亂之際,只會更加敏感。

“肯定不能走陸路,只有從海上運兵前往天津,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最快的速度,也不至於引起太多麻煩。”

雖然吳南海和陳俊兩人都不負責軍事,但在這個顯而易見的問題上他們卻也能說上幾句,對此龐雨自是沒有異議——這可不僅僅只是個借道的問題,後勤補給,輜重運輸,這些後續問題纔是大頭。

以威海衛的地理位置,以及他們和大明山東官員不太融洽的關係,這些關係到瓊海軍生死存亡的生命線顯然不可能放在那些明朝官僚的地盤上。乘坐海船,自天津登陸,然後前往北京,這幾乎是唯一的選擇,只不過……

“一下子有兩三千武裝部隊在天津登陸,明朝方面會有什麼反應?”

龐雨不是肖朗,天津更不是旅順,他不可能不考慮當地主人的反應。如今的天津知府乃是王璞,算是明朝官員中與他們瓊海軍關係最好的一位,但就算是王介山,顯然也不可能允許他們就這樣輕易登陸——他畢竟還是大明的官兒。

“如果是明朝方面主動提出邀請的話,就不成問題了吧?”

陳俊皺眉道,在他想來這應該不是什麼大麻煩,畢竟這是大明朝的首都受到了威脅,這種時候難道還會把主動前來的援兵拒之門外嗎?但已經多次和明朝官僚打過交道的龐雨卻知道沒這麼簡單——歷史上李自成都打到北京城下了,崇禎皇帝的朝廷還在爭論要不要給他封個王,讓他回西安呢。

明朝的政治體制到了那一時期,已經僵化到了幾乎沒有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地步。眼下雖然不知道有沒有達到那種程度,但以他們的行政效率,就算能夠做出決斷,恐怕形勢也已經敗壞到一定程度了。

——有些人永遠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

第二百六十二章 ……旗飄揚第四章 女王的會議第六百六十八章 還是談錢吧第六百六十八章 還是談錢吧七二五 陳濤的婚事(六)第五百三十一章 吳南海的心事(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說服(上)第五百五十章 吃虧與佔便宜(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飛來的情報?第四百五十六章 全體大會(七)第六十三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六百九十七章 進擊的畢老頭(下)七六八 找爹的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一夜(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待遇變更(上)第三百一十章 四大寇?第二十九章 現代化的談判手段!第四百一十五章 南海局勢(下)第七百零六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上)第六十六章 開戰的理由?看你不順眼第八十二章 一羣十三姨……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北京(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收穫第五百三十六章 宣傳手段第一百七十章 聽證會(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第二回合第二百二十一章 馬尼拉(中)第五百八十七章 飛來的桃花運?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京城的消息第六百三十六章 京城四方(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財大氣粗第三百九十二章 你撤咱也撤!第四百三十七章 述職報告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任總經理第六百六十一章 畫樓第七百零一章 大開眼界(上)第七章 靠!突然襲擊!第五百五十一章 吃虧與佔便宜(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車與路(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兩船果蔬引起的故事(下)第三百二十章 勞逸結合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洋北洋?第七百一十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建”海南島第三章 造反!攻城!第四百章 鬱悶的行營七七零 紛至沓來第三百四十二章 北緯的經歷(下)第八十二章 一羣十三姨……第三百章 意料之外的投靠者第三百零二章 大明的使者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誤會七五二 書信第八十三章 俘虜交接第六百七十四章 各自的對手(上)第十七章 關於俘虜的新問題第二百八十六章 碰頭會與後援團第五百零二章 捲土重來的西班牙第三百七十五章 走馬取登州(十一)第二百零六章 強力黨七五七 朝廷的反應第三十五章 革命隊伍裡混進了太子黨!七七六 紙上談兵第六百五十五章 難民(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雞有點困難,換成兔子行不?第二百六十七章 良民?第三百六十章 福威(下)七六三 防禦策略第四百二十六章 友誼賽第六百七十一章 實質性問題(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路線問題?第六百一十八章 騎兵(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基地七七三 刺殺第三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七百一十一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軍的新要求第四百零三章 不服氣的遼軍與可愛的川軍(中)第六百三十一章 決斷(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突襲(上)第五百八十七章 飛來的桃花運?第三百六十四章 定策七三六 房地產業的興起(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勞軍(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歷史的巧合?第一百二十二章 商業談判?碰上一個厲害的第三章 造反!攻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我們失去……我們得到第四百六十五章 張氏兄妹的決定(下)第五十六章 夜襲與騷擾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個人的攻城戰(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忽如其來的禮物第三百八十三章 進攻!進攻!七九二 煙塵之中第四百七十一章 兩船果蔬引起的故事(中)第五百四十章 臨時性佔領?第六百七十章 實質性問題(中)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體大會(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作爲佔領軍的覺悟和計劃(下)
第二百六十二章 ……旗飄揚第四章 女王的會議第六百六十八章 還是談錢吧第六百六十八章 還是談錢吧七二五 陳濤的婚事(六)第五百三十一章 吳南海的心事(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說服(上)第五百五十章 吃虧與佔便宜(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飛來的情報?第四百五十六章 全體大會(七)第六十三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六百九十七章 進擊的畢老頭(下)七六八 找爹的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一夜(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待遇變更(上)第三百一十章 四大寇?第二十九章 現代化的談判手段!第四百一十五章 南海局勢(下)第七百零六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上)第六十六章 開戰的理由?看你不順眼第八十二章 一羣十三姨……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北京(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收穫第五百三十六章 宣傳手段第一百七十章 聽證會(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第二回合第二百二十一章 馬尼拉(中)第五百八十七章 飛來的桃花運?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京城的消息第六百三十六章 京城四方(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財大氣粗第三百九十二章 你撤咱也撤!第四百三十七章 述職報告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任總經理第六百六十一章 畫樓第七百零一章 大開眼界(上)第七章 靠!突然襲擊!第五百五十一章 吃虧與佔便宜(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車與路(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兩船果蔬引起的故事(下)第三百二十章 勞逸結合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洋北洋?第七百一十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建”海南島第三章 造反!攻城!第四百章 鬱悶的行營七七零 紛至沓來第三百四十二章 北緯的經歷(下)第八十二章 一羣十三姨……第三百章 意料之外的投靠者第三百零二章 大明的使者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誤會七五二 書信第八十三章 俘虜交接第六百七十四章 各自的對手(上)第十七章 關於俘虜的新問題第二百八十六章 碰頭會與後援團第五百零二章 捲土重來的西班牙第三百七十五章 走馬取登州(十一)第二百零六章 強力黨七五七 朝廷的反應第三十五章 革命隊伍裡混進了太子黨!七七六 紙上談兵第六百五十五章 難民(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雞有點困難,換成兔子行不?第二百六十七章 良民?第三百六十章 福威(下)七六三 防禦策略第四百二十六章 友誼賽第六百七十一章 實質性問題(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路線問題?第六百一十八章 騎兵(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基地七七三 刺殺第三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七百一十一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軍的新要求第四百零三章 不服氣的遼軍與可愛的川軍(中)第六百三十一章 決斷(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突襲(上)第五百八十七章 飛來的桃花運?第三百六十四章 定策七三六 房地產業的興起(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勞軍(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歷史的巧合?第一百二十二章 商業談判?碰上一個厲害的第三章 造反!攻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我們失去……我們得到第四百六十五章 張氏兄妹的決定(下)第五十六章 夜襲與騷擾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個人的攻城戰(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忽如其來的禮物第三百八十三章 進攻!進攻!七九二 煙塵之中第四百七十一章 兩船果蔬引起的故事(中)第五百四十章 臨時性佔領?第六百七十章 實質性問題(中)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體大會(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作爲佔領軍的覺悟和計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