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溫體仁的攻擊

只是如今的大明內閣中卻有人一直想找他麻煩呢——當今首輔還是周延儒,他跟錢謙益有些舊怨,但後來也有互相合作互相利用的地方,到如今算是跟老錢各取所需,平時井水不犯河水。但另外一位溫體仁原本是要被踢出去的,後來費盡心思才留下來,總是跟錢謙益對着幹——這正是周延儒留他下來的原因之所在。

溫體仁也很清楚這一點,不管他內心怎麼想,至少在當前階段,對於瘋狗這個角色扮演得非常到位——不管有事沒事,三天兩頭就跟錢謙益對掐。這回自然也不例外,以往關於瓊海軍的事情向來是老錢處理,其他人不太容易插進手去。但這回溫體仁愣是把那封奏報給翻了出來,在內閣會議上拿出來作爲炮彈向錢閣老開火了……

“史憲之此議,實乃一心爲國之舉。正好日前不少地方都上書朝廷,請求撥款造船。而山東巡撫,東江總兵亦皆有奏報,欲恢復登州及東江水師,亟需新船。憲之此議正是恰逢其時哪,卻不知錢尚書爲何於此一句不提哪?”

——溫體仁要咬人可不是簡簡單單問一句話的事情,他準備好的材料也絕不僅僅只有史可法那一封奏報。作爲明帝國的中樞機構,內閣日常接受來自各地的奏報無數,也虧得他舉一反三,把幾封內容相關的奏報都湊到了一起,形成了一套打向錢謙益的組合拳。

要說大明王朝對於海上力量的認識,在早期一直是比較保守的。除了雄才大略的明成祖時期,鄭和七下西洋時擁有一支舉世無雙的龐大船隊之外,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始終對於海疆防線沒什麼概念。對於海防的政策一直在禁海和開海之間搖擺不定,似乎只要不許中國人本身出海鬧妖蛾子,海上就不會有什麼力量能威脅到中原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這樣想倒也不算錯。在西方大航海時代之前,周邊確實沒什麼勢力能夠從海上威脅到明帝國。即使一度猖獗的倭寇,主要構成者其實也是以中國海盜爲主,通過禁海,斷絕了那些海盜與大陸上的聯繫,以及他們補給和休息的渠道之後,這些海盜集團很快便衰弱下去,最終或降或滅。除了沿海地區受到騷擾之外,終究不象來自北方草原上的敵人那樣,能給明王朝帶來傷筋動骨的損害。

所以大明帝國的注意力一直都是放在北方,來自大草原的呼嘯鐵騎纔是他們最爲警惕的目標,最近又要加上遼東之敵。而對於海上力量,明朝君臣始終抱着一種極端實用化的心態:反正我中原天朝國力雄厚,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造出一支龐大海軍來——以前鄭和下西洋是爲了尋訪傳說中逃往西洋的建文皇帝;後來萬曆年間出兵支援朝鮮時也是臨時急就章出來一支海軍,不照樣在露樑海一戰中大敗日本艦隊嗎?即使最近幾年,西夷紅毛人猖獗犯境,奪佔澎湖的時候,也僅由一個福建巡撫南居益出手,憑福建一省之力便將其驅走,使得紅夷根本沒機會上陸。

——由此可見艦船這東西,需要時再造也來得及,反正靠着將士們的勇敢和統帥的謀略,以及中原王朝的龐大實力作爲後盾,到最後總能壓服對手,又何必經年累月白養着那麼一支吞金獸呢?——海軍太花錢,這一點是任誰也無法否認的。想當年正是因爲擔心那個好大喜功的憲宗皇帝堅持要重造寶船,再下西洋,兵部郎中劉大夏將先前鄭和下西洋時探來的海圖資料,船型圖紙統統付之一炬,認爲這樣可以爲國家省錢,爲百姓減負——站在他的角度來說,這樣做也不能算錯。

……

當然了,這些都是以前的老皇曆。隨着時局發展,明朝官員和士子對於海軍的認識也是在慢慢進步的,特別是最近這幾年,海南島那夥短毛異軍突起之後,他們對於海上力量的把握和運用手法,可以說是讓整個明王朝爲之震撼。尤其是不久之前,瓊州軍自海上行動,旬月之間即輕鬆平定掉登州叛亂,更是讓朝廷裡從上到下幾乎所有官員都大開眼界——原來水軍還能這麼用的?

能夠進入大明朝堂裡做官的,至少都是通過了科舉獨木橋,這其中沒笨蛋。對於瓊海軍的成功,他們除了感到羨慕之外,想要模仿也是毫不出奇——不就是幾條船嘛,咱大明地大物博,再花點錢造就是了!

故此最近一段時間,幾個沿海省份的官員首腦都有奏報上來,說是想要發展水師,請求朝廷撥款支持。不過這些奏報在被送到崇禎皇帝案頭以後,卻是引起了那位大明天子的滿腔怒火——朕這每天焦頭爛額的,不就是因爲朝廷沒錢嗎!……平定叛亂要錢,安撫百姓要錢,鞏固邊關更是要錢——你們還想要錢建那勞什子水師?別說沒錢,就是有錢也不能給啊!

想新建沒門兒,可恢復呢?——山東登州府原本是擁有一支水師力量的,不過已經在叛亂中因爲孫元化的愚蠢而喪失殆盡,幾乎所艦船都落入叛軍之手,還帶累了海峽對面的東江鎮——掌管着一半東江水師的毛承祿帶領手下過來投奔叛軍,致使東江水師實力大衰。

如今叛亂平息,登州,東江兩支水師提出要恢復原樣,倒也不能算僭越,只是朝廷同樣沒錢去滿足。登州水師倒也罷了,一時半會兒齊全不了也無所謂,反正當年設立這支水師的目標是防備倭寇,如今倭寇基本絕跡,有沒有也無所謂。

而東江鎮水師的事情就比較麻煩了——這支船隊的任務是爲至今還駐紮在遼東皮島,旅順一帶,進行“敵後遊擊作戰”的東江鎮人馬運送軍餉給養。當然明朝人沒有游擊戰概念,但他們至少知道有這麼一支部隊放在遼東,好歹可以分散後金的兵力,使其不能專心對付寧錦防線,因此在原本的東將軍主帥毛文龍死掉之後,反而增加了對皮島方面的供給。即使他們對後金作戰是屢戰屢敗,自己內部又屢屢發生兵變,卻還要儘量維持住這支部隊的存在。

如今的東江鎮皮島總兵官名叫黃龍,他對大明還算忠誠,不過治軍手段一如當時所有的明軍將領那樣拙劣——依靠剋扣下面糧餉建立起一支忠於自己的家丁隊伍,打仗時就靠這麼一小批“精銳”作爲核心,再帶上一大羣沒什麼戰鬥力的醬油衆部隊去壯聲勢。若遇到生死關頭了就把這批人頂上去,能贏下來最好。若是連這批人也輸了潰了,那剩下醬油衆部隊再多也不頂事。

不過對那些醬油衆部隊再怎麼剋扣,終歸還是要給他們吃飯的。東江鎮如今佔據着遼東半島沿海大小島嶼五十餘座,連兵員帶家屬足有好幾萬人。這些人的糧食一方面是靠朝鮮人供給,另一方面就是靠大陸上輸送。從前是由登萊巡撫負責這條後勤補給線,後來轉移到天津。如今隨着登州府漸漸恢復元氣,又有建議說要轉回登萊。

但不管怎麼安排,足夠的海上運力必不可少,而這正是當前明王朝所缺乏的。黃龍已經幾次三番發來奏報訴苦,說運來的糧食實在不能滿足需要,爲此已經發生了好幾起兵變,他自己也不得不從皮島移駐到旅順口駐紮,以免當地軍心不穩。

作爲大明帝國的統治中樞,內閣也曾多次討論過這個問題,不過對於這種情況他們也無可奈何——糧食倒是有,可運輸用的海船不夠。當前用來支撐着這條補給線的艦船還是先前瓊海軍平定登州府之後,從叛軍手裡奪回來的那批船呢,後來是被瓊海軍和鄭家瓜分了一通之後,只剩下一些歪瓜劣棗還給了大明。明帝國內部對此當然是很有些不滿的,但既然是人家搶過來的戰利品,他們也沒什麼挑肥揀瘦的餘地。

……

所有這一切,和大明帝國當前所遭遇的其它許多問題一樣,歸根結底其核心就在於兩個字:沒錢。這一點身爲閣臣的溫體仁當然也很清楚。而且就在不久前,他的態度還是旗幟鮮明附和着皇帝,對下面那些要錢的奏報大加鞭撻,指責他們不懂得體諒朝廷艱難。對於隸屬於東林一派的史可法更是沒什麼好話。

可這一刻,溫體仁卻彷彿換個人似的,一副爲國爲民,悲天憫人情懷,拿着史可法的那封奏報大加讚揚。連連誇讚這史憲之不愧爲左公弟子,政略上果有不凡之處,彷彿史可法這條建議能夠解決當前大明的所有問題一般。

而錢謙益則冷冷注視着對方,作爲一個頭腦極其靈活的大才子,他當然明白溫體仁突然這麼誇張讚譽史可法的意圖——對方要借這個機會,把當前大明所遇到的財政問題糅合在一起,化作一柄利劍,斬斷他的政治生命!

七二三 陳濤的婚事(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舟中閒話第五百二十六章 “喜慶”的紅色第四百七十二章 兩船果蔬引起的故事(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衣食住行(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女婿們(中)第六百六十六章 棋逢對手(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入京七三一 新瓊州(四)七五一 大優惠第三百七十八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一波較量:炮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可理喻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堆麻煩事(中)第二百五十三章 登陸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運的緣由第五百七十三章 邂逅第七百零八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下)第八十四章 思想政治工作——我們的大殺器七二三 陳濤的婚事(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支部建在連上第二百七十章 說服第六百一十八章 騎兵(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多花了三五吊……第三百零六章 “非正式”的代表團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外的要求(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捷”(下)第七百零一章 大開眼界(上)第七百章 鐵桿(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堆麻煩事(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納降第二百六十章 射!當然射!第一百九十二章 鄭氏(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決斷(三)第五百九十四章 分析第五百一十一章 戰俘營(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王尊德(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支部建在連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市容第三百零三章 “水太涼”第二百七十三章 戰後事宜第四十章 分歧第五百二十九章 “推薦”七四二 莊園(二)七三七 房地產業的興起(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五百二十二章 大掃除行動第六百一十六章 死線(上)第二百四十章 老臣之心第三十三章 終於理解了中宣部啊七一六 新的合作(四)第六百九十七章 進擊的畢老頭(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進擊的畢老頭(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御書房中(下)七四七 判決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後的謀劃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氣的遼軍與可愛的川軍(下)第三十五章 革命隊伍裡混進了太子黨!七八五 炮兵王武第二十七章 男人們的幻想第六百零一章 震撼第三百五十三章 宮裝麗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進貢(下)七八二 小插曲第二百二十七章 六個人的攻城戰(中)第五百六十章 迪亞戈的自信第四百五十四章 全體大會(五)第五十八章 前進!坦克第十四章 化學組的誕生第二百八十章 提案(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你撤咱也撤!第三百三十八章 瓊州府的未來(上)第五百零九章 馬尼拉防禦戰(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第二回合第二百六十七章 良民?七三九 親人再聚第五百三十三章 好大一根胡蘿蔔(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蝟第六百五十八章 女婿們(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衣食住行(上)第一百四十章 酒後閒話第四百七十九章 同行來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一百九十六章 “規矩”七二一 陳濤的婚事(二)第六十章 時代的碰撞(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別了,大明天使(上)七五零 阮鄭第六百二十章 騎兵(下)第三十七章 強敵第二十一章 水電站第二十四章 關於造反的理論性分析第五百八十九章 老麻煩與新問題第二百五十章 魔鬼與幽靈船?第五百四十三章 李代桃僵(下)第六百零八章 在廣州(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任總經理七七八 當年故智第六百八十三章 馮博士的信第二百零三章 獵物?
七二三 陳濤的婚事(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舟中閒話第五百二十六章 “喜慶”的紅色第四百七十二章 兩船果蔬引起的故事(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衣食住行(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女婿們(中)第六百六十六章 棋逢對手(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入京七三一 新瓊州(四)七五一 大優惠第三百七十八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一波較量:炮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可理喻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堆麻煩事(中)第二百五十三章 登陸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運的緣由第五百七十三章 邂逅第七百零八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下)第八十四章 思想政治工作——我們的大殺器七二三 陳濤的婚事(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支部建在連上第二百七十章 說服第六百一十八章 騎兵(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多花了三五吊……第三百零六章 “非正式”的代表團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外的要求(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捷”(下)第七百零一章 大開眼界(上)第七百章 鐵桿(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堆麻煩事(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納降第二百六十章 射!當然射!第一百九十二章 鄭氏(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決斷(三)第五百九十四章 分析第五百一十一章 戰俘營(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王尊德(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支部建在連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市容第三百零三章 “水太涼”第二百七十三章 戰後事宜第四十章 分歧第五百二十九章 “推薦”七四二 莊園(二)七三七 房地產業的興起(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五百二十二章 大掃除行動第六百一十六章 死線(上)第二百四十章 老臣之心第三十三章 終於理解了中宣部啊七一六 新的合作(四)第六百九十七章 進擊的畢老頭(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進擊的畢老頭(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御書房中(下)七四七 判決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後的謀劃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氣的遼軍與可愛的川軍(下)第三十五章 革命隊伍裡混進了太子黨!七八五 炮兵王武第二十七章 男人們的幻想第六百零一章 震撼第三百五十三章 宮裝麗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進貢(下)七八二 小插曲第二百二十七章 六個人的攻城戰(中)第五百六十章 迪亞戈的自信第四百五十四章 全體大會(五)第五十八章 前進!坦克第十四章 化學組的誕生第二百八十章 提案(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你撤咱也撤!第三百三十八章 瓊州府的未來(上)第五百零九章 馬尼拉防禦戰(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第二回合第二百六十七章 良民?七三九 親人再聚第五百三十三章 好大一根胡蘿蔔(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蝟第六百五十八章 女婿們(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衣食住行(上)第一百四十章 酒後閒話第四百七十九章 同行來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一百九十六章 “規矩”七二一 陳濤的婚事(二)第六十章 時代的碰撞(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別了,大明天使(上)七五零 阮鄭第六百二十章 騎兵(下)第三十七章 強敵第二十一章 水電站第二十四章 關於造反的理論性分析第五百八十九章 老麻煩與新問題第二百五十章 魔鬼與幽靈船?第五百四十三章 李代桃僵(下)第六百零八章 在廣州(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任總經理七七八 當年故智第六百八十三章 馮博士的信第二百零三章 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