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二一 陳濤的婚事(二)

而且光看那架勢,尋常人也不太敢進的所有車轎都是在外圍便被攔停下來,下來的人穿着打扮一看便非富即貴。更有不少女客在其中,一般人哪兒還敢湊上去呢?

當然這世上永遠不乏膽大妄爲不怕事的潑皮閒漢,京師裡這種人更多,但這回他們想要鬧事也不可能。因爲站在周邊負責維持秩序的竟然是錦衣衛番子和順天府衙役!甚至如果有人能靠近一點的話,還能看到內圈是綠皮短毛兵在那兒站樁子。客人們只有出示了請帖之後纔會被邀請入內,否則只能在外面看看熱鬧了。

“好大場面……話說這短毛娶媳婦,偏偏跑洋和尚廟裡來幹啥?”

在場難免有人提出了這種疑問,而旁邊恰好有個知道內情的給出了答案:

“說是這家姑娘信奉夷教,按西夷的規矩,成親要在他們的神仙面前起誓,所以要到這裡來舉辦一個儀式。”

“哈哈,頭一回聽說有跑和尚廟裡成親的……老鹹魚逗貓,那些洋和尚難道不發火?”

“不,不,他們纔不生氣呢。他們最愛的是清俊小廝……況且他們主持這種儀式也是有錢拿的,就跟咱們本土的和尚道士去人家喪事上唸經打醮一樣,屬於正常收入,名聲還好聽得多。”

“誒!老兄可可真是見聞廣博,居然知道這麼多!”

“好說好說……經常去瓊市坊裡逛逛,總能聽到些很有趣的見聞……”

這麼一幫子沒請帖,進不去,只能在外面看熱鬧的閒人自娛自樂,吹得倒也開心。旁邊兩位慢悠悠踱步過來的長袍先生聞言,不由得相視而笑。

“哈哈,短毛那些奇談怪論中,果然還是這類言辭流傳最快。”

“那是,短毛自己不也說要學它國之語,最快學到的肯定罵人話麼……我就只記得那句,叫什麼來着……*********呵呵,養翁可要當心了,這些話可不能在這邊說。”

“沒事,沒事,這是英吉利語。而這邊的湯主持聽說乃是德意志國人,非是一國,未必能聽懂。”

“還是謹慎着些好,今天大喜的日子,莫要爲一時口快惹出事端。”

“……竹兄指教的是,還是小心些好。”

說話間,兩人已到路口,旁邊那些閒人見這兩位溜溜達達一路走着過來,看穿着打扮也不像是大富大貴的,還以爲跟他們一樣也只是來看個熱鬧。卻不料這兩位走到前頭衙役看門之處,徑直掏出兩張帖子來,示意一下,便大搖大擺走了進去,着實讓旁觀者大跌眼鏡。

如果他們還能看到裡面,定然會更加吃驚進去之後,卻是胡雯親自迎上來打招呼:

“誒,兩位先生來啦,歡迎歡迎。”

陳在竹,錢養先,錢謙益家的兩位清客相公,如今都在瓊市坊這邊掛了個顧問名號的,每月一百塊閃閃發光大銀元用的那叫一個舒心暢意,這邊有事情當然也要勤快幫忙。

這回陳濤的婚事,凡有涉及到跟本地人打交道的事務,他們兩位可也是出了不少力氣的,得到兩張請柬也是理所當然。其實以他們如今的收入,完全養得起一套車馬,僱得起一班轎伕了。只是和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中產階級”一樣,雖然經濟狀況已經大爲好轉,生活上卻終究一時還改不了原本的勤儉習慣就算他們自己想要弄輛車擺個譜什麼,家裡管着錢袋子的那位不鬆口也還是白搭。

況且這兩位經常出入於錢尚書府和瓊市坊,蹭車的機會很多,也就不急於自個兒買了。這一回本來也早就說好,瓊市坊中一大早會派車去接的那些裝飾華麗的婚車就是爲親朋好友們準備的。但他們早上在錢謙益家裡會合時,卻聽說閣老家臨時又多了幾位要去觀禮的客人,而且還是女眷,這下子原本安排的那兩輛車就有點坐不開了。

做爲清客相公,這點眼色肯定是有的兩人立刻說自己一時起了興致,安步當車逛逛街也挺好的,於是便一路晃悠悠走了過來。

驗過了請帖,進入到天主堂的院子中,正主兒還沒來,但院子裡已經站了不少人。能進入到這裡的肯定都是和短毛關係密切,但地位又不是太高的那些真正有身份有地位的肯定不會提前過來,甚至都未必來參加這種西夷之禮,回頭在正宴上露個臉就算是給面子了。

但瓊海軍在京城裡的交往本就是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尤其是在這個年代不太被人看得起的商戶人家,在他們卻向來是當作同行來平等對待的陳濤自己還掛着個“明光堂”老闆的名義呢。今天陳老闆大喜之日,自有許多生意上的夥伴,或者哪怕是僅僅有過些接觸的商家前來捧場。這些人做事情都是唯恐不夠周到的,此時都早早的趕了來,等候在這裡。

胡雯作爲今天的總調度,事情繁多,匆匆跟錢陳二人打個招呼便又忙去了,這兩位作爲閣老家的清客相公身份,跟一班商人也談不到一塊去,彼此見個禮,問聲好,也就沒什麼話好說了。人家倒是想跟他們多攀談來着,但這兩位瞧不上啊雖說因爲短毛的影響,他們對商人已經不怎麼歧視。但讀書人骨子裡的清高終究難免,那些人前來巴結他們也無非是想搭上閣老家或者瓊市坊的關係,他們又何必白白做這個橋樑。

於是兩人便自顧自的到處轉悠,將這天主堂裡裡外外四下“隨喜”了一番。坦率說沒啥可看的。天主教在大明朝屬於標準外來戶,沒受到打壓已經是傳教士們竭力運作的結果,根本不可能像西方那些國度裡,傾盡整座城市之力,花費數百年時間來持續不斷地修築大教堂。

如今的宣武門天主教堂只是一座很普通的中國式庭院,只在醒目之處安放了一具十字架算是稍有特色,另外便是房屋造的比較精緻哪怕在京師之中,全部用磚石砌築的建築也算是很高檔了。而看其成色,修造的時間似乎並不太長這處天主堂乃是在萬曆三十三年纔開設,迄今房齡連三十年都不到。在百年以上老宅比比皆是的京城裡,還真能算是“新屋”。

錢陳二人一邊四處觀望,一邊又在聊天:

“……這些洋和尚的運氣倒是不錯,以前一直是徐閣老在護着他們。如今徐閣老病重,卻又搭上了短毛的邊兒。看這架勢,這一回怕是撈了不少好處。”

說到這裡時,兩人不約而同跺了跺腳下地面,臉上都顯出心領神會的笑容他們腳下這條道路看起來也平平無奇,就是一條灰色的硬質水泥地面。這在後世根本沒人會當回事不是硬質的還叫啥路呢。

但在如今的大明朝,硬質鋪地本身就代表了高技術,上檔次,以及硬實力別的不說,就是大明皇宮,紫禁城裡,至高無上的皇極殿前那片大廣場,天子召開大朝會時文武百官站立迎候的地方,鋪磚之間的縫隙中依然會經常的長出雜草來,需要花費不少人力去拔除呢。

錢謙益作爲禮部尚書,如今正分管這一塊,所以陳錢二人都知道他們的老闆曾經籌謀着,想要從短毛那裡大批購買水泥,把整個大廣場給鋪上一遍。短毛那邊倒是答應的極其爽快,但反而是大明朝廷內部在此事上扯皮不已關鍵是上一次重修三大殿工程,主持人乃是魏忠賢!

錢謙益主動提出想要修葺殿前廣場,就算他本意確實是想爲朝廷做些實事,在如今的朝政氣氛下卻很容易成爲被政敵攻訐的藉口,包括東林黨內部也不會支持他對於東林黨人來說,從天子內庫中挖錢出來纔是莫大的成績,豈有主動用外朝經費去幫皇帝修造皇宮的道理?哪怕皇極殿前的那片廣場主要是官員們在用,那也不行!

於是,在和幕僚們商議再三後,錢謙益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計劃。但作爲謀主,陳錢二人倒是對這一塊的事務熟悉了不少。此時腳下一踩到那種硬邦邦水泥地面,立即便想起這一節來。

“這腳下道路,雖不起眼,倒還真是不可或缺。聽說天津府那邊,新建的港口區域全部都將用這種灰泥鋪路……那可真是大手筆了。”

“切,這算什麼,按王介山所言,海南瓊州那邊,整座瓊州府城中,所有道路差不多都用這種水泥鋪築起來了。瓊鎮那幫人甚至還修了條水泥路,從瓊州府直通到他們起家之地臨高……這距離跟咱們京師到天津也差不離了。”

“誒,可惜是修在了那偏遠化外之地,若這條路當真是在咱們京師左近……也不求遠至天津,只要能到通州,那可真是能起大用的。”

兩人正在閒扯,忽然聽到外面鞭炮聲大作,又有鑼鼓嗩吶鼓吹敲打一併響起,不知有多少人在同聲歡呼。

然後,天主堂院子的大門轟隆一聲打開,一輛最爲華貴的鎏金大馬車停在了門口。一大羣瓊市坊裡的僕役迅速跑來,用一條長長紅毯,從院落門口一直鋪到了天主堂裡面去。

新娘子到了。

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的形勢第五百七十九章 開業大吉(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鐵桿(上)第六十八章 一邊倒的大海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宣傳手段第六百八十七章 突襲(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馬的絕技第六百六十二章 胡雯的努力第六百五十一章 一步到位(下)第五十七章 意外頻發第一百九十一章 鄭氏(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瓊州府的未來(上)七五八 居庸關下(一)七四二 莊園(二)七四七 判決第二百三十七章 備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運的緣由七六四 主力第九十章 新概念農莊第三百一十七章 脣槍舌劍(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走馬取登州(三)第七百章 鐵桿(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難民(下)第十五章 凌寧的鬱悶七一六 新的合作(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的提議第五百七十八章 開業大吉(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招待會第六十三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五百六十三章 鄭家兄弟第三十七章 強敵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們只是在修營房……而已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邊營地(上)第一百零一章 對探子們的區別對待第四百八十三章 臨高女校(中)第三百七十二章 走馬取登州(八)第五百四十八章 情理之間第五百四十四章 分贓?第四百一十八章 老傑克的建議(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好像……忘了皇帝的那份兒?(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與麻煩第二百八十七章 新·大明瓊州衛!第六百六十三章 顏好,一切都好!第三十一章 扶貧支教,以及偵察兵第七百零七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定策七四五 意料之外的勞動力第二百一十六章 撤銷第五百二十二章 大掃除行動第一百七十八章 舟中閒話第三百三十七章 藥七五六 應對策略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四百四十一章 臨別贈禮第三百零三章 “水太涼”第五百八十四章 婚姻大事(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徐總工的巧克力第六百一十七章 死線(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朝爭第一百一十六章 接觸第一百四十六章 張申嶽的決心第三百零五章 “三不”原則第三百四十六章 錢謙益的策略(二)第四百七十章 兩船果蔬引起的故事(上)第八十六章 宣言第九十八章 大大小小的美女們第六百零六章 斷流第二百八十七章 新·大明瓊州衛!第三十二章 春晚的效果第四百九十四章 福利分房第一百九十二章 鄭氏(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衣食住行(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與麻煩第二百五十五章 摸摸你的頭……七四八 趙立德的策略第五百九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八十五章 又一位名人?七七九 八里橋第六百零三章 肖朗的謀劃(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陳濤的日記(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脣槍舌劍(三)第三百零七章 露一手第四百二十章 各人的工作第四百五十六章 全體大會(七)第一百六十五章 短毛的生意經第五百七十一章 撤軍(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三套方案第五百六十章 迪亞戈的自信第一百三十五章 舊例第二百九十一章 內幕消息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六十四章 來打醬油的荷蘭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我們的來歷(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再度出馬的老解第六百零二章 北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作爲佔領軍的覺悟和計劃(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鄭家兄弟第二百五十八章 黎明(下)七六七 二里地第三百四十六章 錢謙益的策略(二)
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的形勢第五百七十九章 開業大吉(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鐵桿(上)第六十八章 一邊倒的大海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宣傳手段第六百八十七章 突襲(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馬的絕技第六百六十二章 胡雯的努力第六百五十一章 一步到位(下)第五十七章 意外頻發第一百九十一章 鄭氏(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瓊州府的未來(上)七五八 居庸關下(一)七四二 莊園(二)七四七 判決第二百三十七章 備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運的緣由七六四 主力第九十章 新概念農莊第三百一十七章 脣槍舌劍(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走馬取登州(三)第七百章 鐵桿(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難民(下)第十五章 凌寧的鬱悶七一六 新的合作(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的提議第五百七十八章 開業大吉(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招待會第六十三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五百六十三章 鄭家兄弟第三十七章 強敵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們只是在修營房……而已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邊營地(上)第一百零一章 對探子們的區別對待第四百八十三章 臨高女校(中)第三百七十二章 走馬取登州(八)第五百四十八章 情理之間第五百四十四章 分贓?第四百一十八章 老傑克的建議(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好像……忘了皇帝的那份兒?(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與麻煩第二百八十七章 新·大明瓊州衛!第六百六十三章 顏好,一切都好!第三十一章 扶貧支教,以及偵察兵第七百零七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定策七四五 意料之外的勞動力第二百一十六章 撤銷第五百二十二章 大掃除行動第一百七十八章 舟中閒話第三百三十七章 藥七五六 應對策略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四百四十一章 臨別贈禮第三百零三章 “水太涼”第五百八十四章 婚姻大事(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徐總工的巧克力第六百一十七章 死線(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朝爭第一百一十六章 接觸第一百四十六章 張申嶽的決心第三百零五章 “三不”原則第三百四十六章 錢謙益的策略(二)第四百七十章 兩船果蔬引起的故事(上)第八十六章 宣言第九十八章 大大小小的美女們第六百零六章 斷流第二百八十七章 新·大明瓊州衛!第三十二章 春晚的效果第四百九十四章 福利分房第一百九十二章 鄭氏(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衣食住行(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與麻煩第二百五十五章 摸摸你的頭……七四八 趙立德的策略第五百九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八十五章 又一位名人?七七九 八里橋第六百零三章 肖朗的謀劃(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陳濤的日記(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脣槍舌劍(三)第三百零七章 露一手第四百二十章 各人的工作第四百五十六章 全體大會(七)第一百六十五章 短毛的生意經第五百七十一章 撤軍(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三套方案第五百六十章 迪亞戈的自信第一百三十五章 舊例第二百九十一章 內幕消息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六十四章 來打醬油的荷蘭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我們的來歷(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再度出馬的老解第六百零二章 北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作爲佔領軍的覺悟和計劃(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鄭家兄弟第二百五十八章 黎明(下)七六七 二里地第三百四十六章 錢謙益的策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