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啊!我們又都不是IT專業的,掀翻不了幕後做那些的犯罪團伙。”
這句話讓我想起之前調查暗網卻死掉的張一回。
我可不想再有什麼朋友因爲案子而遇害,就轉過頭來,指着葉煥程說:“就照着這一條路子去查,不過我們自己來調查,不要連累人。”
“自己?你可以嗎你?你會電腦嗎?”他問。
我和張一回做了那麼久的朋友,技術肯定還是掌握一丟丟的,所以就笑道:“不是很會,不過1~65535個端口,都還是有了解到的。”
其實這些端口主要就是分爲三部分,一般黑客都會了解這些sockets。儘管我現在還不能夠確定說,暗網是利用哪個類別,或者是怎樣利用遍所有端口,但是這些也還是可以調查出來的。
用黑客的專業術語說,葉煥程就是絕對的菜鳥,一個啥都不懂的小白,所以聽到我講關於網絡的基礎知識時,立即把我當做大神一樣的膜拜。
“其實這些倒是沒有什麼的,而且我之前還有一個U盤,可以幫我快速進入暗網系統。不過裡頭貌似有一些專業的管理員,在我登錄後,一般都會清空我的瀏覽記錄這些。”
葉煥程聽完後,仔細想想,說:“我有個高中同學,大學好像是選擇了計算機專業,現在在一家企業做運維人員。沒準他能幫到我們,我們去找他吧?”
我心想不太好,會害了人。
於是我暗暗搖了搖頭,說道:“這件案子危險性極高,之前高老師他們你也瞭解到了,很可怕的。”
“是的,不過除此之外,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有,我們自己去暗網調查不就行了?”說話間,我想到之前賣那本9.9包郵的書給我的老闆,感覺他人還挺不錯的。
而且在暗網裡頭,他可算是一個老好人了,至少賣的違規商品比較正常,都是一些比較奇葩的東西。
我感覺他就像是一個隱藏世外的高人。
來到網吧藉助U盤登錄了暗網後,我就找到那個老闆,他的店竟然還沒有關閉。
“老闆,在嗎?”我衝對話框輸入這句話。
纔剛開始輸入,我就看到對面也在輸入。
坐在我旁邊的葉煥程皺緊眉頭,說:“奇怪了,他怎麼也在給你輸入?”
我這句話還沒有發過去,老闆那邊已經發話了:“不要找我,我什麼也不會幫你們的,這件事我惹不起。”
什麼鬼?他知道什麼?難不成他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嗎?
聽到這話,我立即刪除了打出來的話,轉而發了另外一句:“你怎麼知道我要找你是因爲什麼事?”
對方先是發了幾個句號,然後才又發來說道:“因爲段城家裡的監控錄像早就錄下你們,你們的談話我都看到了。”
看樣子,這個老闆還認識那個叫段城的老表。世事真的這麼巧的嗎?不過說來也不巧吧!畢竟聽說每一個圈子其實都很小,圈子裡的人大多都相互認識的。
而由此也可以確定,那個段城和暗網有關。也就是說,我和葉煥程兩個人要查的這件案子,七八成涉及到了暗網的部分。
於是我自然而然的聯想到了另外一點:之前那個黑市組織,和暗網有關聯,而這個段城或者就是一箇中間人。
我又迅速打字,問老闆說:“既然你什麼都知道,那你能不能幫我?”
想不到他竟然問了我一句很莫名其妙的話:“你平時看不看小說?”
我沉着片刻後纔回答說:“看啊,無聊的時候會看。小說那麼好看爲啥不看呢?”
話剛發出去,剎那,他就回復問說:“那你知道江湖這個東西吧?”
我不知道他想跟我表達什麼,就發消息說:“知道,那麼老闆你是想要說什麼?”
“我們這個圈子就像是江湖裡頭的一個幫派,而我是幫派的成員。你要我幫你,不就是要我窩裡反嗎?我這麼做,死一百遍都不夠。我有什麼好處?”
看到這話,葉煥程立即在我身旁說道:“要好處,那就是說這件事還是有的商量的。問他想要什麼好處?”
我心想自己現在也有錢,爲了破獲案子,給個百八十萬懸紅也行,就問了他。
這次他過了好幾分鐘纔回復,然後回答的是:“一個人。”
要一個人?!真是奇怪。
“什麼人?”我打字問道。
老闆回覆說:“只要你幫我找到一個叫秦淵的人,這事我就幫你。我現在把他的資料發給你,你看一下,能不能說句話。”
說完,他就真的發一個文檔給我。
我點開一看,發覺這裡頭僅有的線索是幾個關鍵詞:煤山區9號樓;30-40歲;信基督……
一堆莫名其妙的詞,究竟是什麼跟什麼?我看着只感覺一頭霧水。
“你要找這個人幹嘛?”我問。
想不到這老闆竟然幽默風趣的回答了一句:“他欠我錢了行嗎?反正只要你幫我找他出來,就能見我。到時候我自然會幫你。”
葉煥程立即代我打字問道:“你自己幹嘛不去找?”
老闆回答說:“因爲這不是我的專業本事兒,但是你們不是和警方交往很密嗎?找個人對你們來說估計不難。”
就當我們要打字詢問時,他那邊的暱稱暗了,這是顯示離線了。而他發來的文檔,也莫名其妙的被銷燬了。
“怎麼辦?”我轉頭問葉煥程。
葉煥程只說了兩個字:“找唄。”
“問題是剛剛那些詞我沒有記住幾個,只記住前面幾個。”
葉煥程無奈的鬆了一口長氣,說道:“我也是。”
之後我們就回到警局,查到了所謂的煤山區。其實那是十年前的叫法了,現在那裡叫金煌區。
我們兩個人來到了金煌區,找到了傳說中的九號樓,這裡現在開發改造成一幢辦公室大樓。
我們知道就算進大樓問,那也是白問,於是我們在附近一些沒有重建的舊樓、貨鋪詢問歷史。
結果只有一個年紀已經是七老八十的老頭兒知道九號樓,也知道里面曾經住着一個很相信基督教的大學生,還給我們講了那個大學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