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尸解後事,洞天世界

青山園,花紅柳綠。

衆人曲水流觴,飲酒高歌,有博帶高冠的士人,也有鶴氅道袍的隱士。

四十七歲的樑嶽屹立人羣,看似融入,又好像獨立於世外。

青山園開了二十年,二十年無數人來來往往,有人銷聲匿跡,有人與世長辭,也有人一直在此,從未離去。

樑嶽遊歷紅塵,參與歷史事件,甚至出手撥動歷史浪花,並非閒着沒事幹。

這個時代沒有宗門、沒有仙山名師、更無神仙天庭。

兩千年的歲月,太過漫長遙遠,歷史長河不會回頭,失去的人永不再來。

如何在歷史長河中當一個合格的長生者,此乃修行第一要務。

如何避免成爲石頭、如何處理七情六慾,當率性自然的神仙……。

有時也多愁善感,有時也莫名雞賊猥瑣,又或是看淡一切,或許這纔是活生生的人。

道法塑仙體,紅塵煉仙心。

宴會中途,謝玄拎着整個酒壺,率性自然,放蕩瀟灑。

“山伯,今日你似乎有些不同?”謝玄不解道。

“無事,盡情高歌。”樑嶽笑道。

此時,衆人圍觀王凝之潑墨揮毫。

隨着最後一筆落下,衆人爆發出一聲聲喝彩。

“好!”

“已有令尊之風!”

“不亞於王右軍!”

有人說其不亞於王凝之的父親王羲之。

樑嶽湊近一看,其佈局天機錯落,書法瀟灑流麗。

內容是簡單的青山園之感嘆,但書法是登峰造極。

王凝之竟成長到這種地步了?

王凝之醉醺醺看向樑嶽,傻笑道:“多謝山伯……”

他也不知道自己爲何感謝樑嶽,只是冥冥中有種預感,彷彿自己多活了很多年。

今日略有感悟,寫下這篇傳奇墨寶。

“不必多禮。”樑嶽笑道。

“百年以後,時人或已不在,青山園的故事與傳說,依然長存於世。”

正應了那一句: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宴會結束。

衆人皆散去。

從今往後,梁氏青山園在很長時間內關閉,不會再對外開宴。

後院主宅。

衆人皆已睡下,夫妻兩人還未睡去,而是在燈火之前,觀賞青山貼與顧愷之當年爲兩人畫的畫。

“青山相伴,神仙眷侶……王凝之前輩怎麼也把我們寫上去了?”祝英臺笑道。

“挺好的,以後我們可以藉此流傳千古,哈哈。”

夜燈昏暗,妻子今年四十三歲,容顏尚留一絲餘韻。

“明天出發吧,事不宜遲。”樑嶽忽然開口說道。

這一去,可能需要好幾年。

兩人本是心性灑脫之人,成婚以來多爲凡俗家庭所伴,如今下一代成長,天下初步太平,趁着還沒衰老走不動時,趕緊出去走走。

她不再說話,而是靜靜打量顧愷之的畫。

畫上,兩人身着婚服,樣貌年輕,直視前方。

這是顧愷之唯一一次畫過的題材,如今斯人已逝,這種畫作不會再有。

“山伯,當時我們都很年輕……”

“那是,記得你剛懷鶴雲,我們在會稽山陰邀請顧愷之所畫,花了我一瓶丹藥……”

燭光幽幽,畫上人面不改。

祝英臺此時回頭一笑,剎那間彷彿回到年輕時,說:“山伯,將來我老去了,看這幅畫就能想到我了。”

樑嶽讀出了其他意思,他微微一嘆,說:

“原來你都知道了。”

聽到祝英臺的話語,樑嶽便明白祝英臺知曉自己會法術。

並非自己有意隱瞞,而是枕邊人知道此事情,未免太過殘忍。

“那是你不小心,在我面前不設防,當年我半夜臨產,你一下子穿牆進來,差點把我嚇昏過去。”祝英臺樂不可支,當年之事記憶猶新。

“哈哈,我會法術,也會衰老死亡;至於下一世的自己,是否還是我,那就不得而知了。”

樑嶽正在走一條世人從未走過的路。

這條路是好是壞,一切交給時間。

“未來之事,誰能知道呢?”

深夜,兩人睡去。

清晨,陽光灑落窗臺,驅散夜間潮溼陰寒。

“走!”

祝英臺換上英姿颯爽的男裝與樑嶽一起出門。

“嘯天!金烏!”

щшш★ тt kΛn★ ¢o

唳!

隨着一聲長嘯,一條大黑狗快速跑來,金烏在天上盤旋。

樑嶽並沒有帶玄武,玄武負責監視司馬道子。

司馬道子其實也不用監視,這傢伙手腳已廢,走路都困難,即便無人看管,也突破不了鐵鏈與牢籠。

不過留下玄武看守,至少保險一點。

兩人來到梧桐園,深秋梧桐金黃,秋葉落清池。

樑景明在池邊練武,見到父母這幅打扮,頓時有些迷茫。

“爹、娘,你們這是……?”

“景明,我們要出去遊歷了。”祝英臺笑道。

“遊歷?多久回來?”

“至少要幾年吧。”樑嶽說道。

樹梢上的謝玄將目光看過來。

謝靈運放下書本,露出一副早知如此的神情。

樑景明愣了一下,沒有挽留,而是點頭,笑道:“好,二老放心遊歷,我負責照看家裡。”

一行人將夫妻兩人送到塢堡門口。

“保重!”謝玄拋下一句話,轉身回到院之中。

岳丈岳母昨天吃完飯就回到上虞祝家了。

“景明,好好看家,有事記得飛鴿傳書,鴿子會找到金烏的。”

這又不是生離死別,樑嶽並未覺得有多麼悲傷。

“好!”樑景明鄭重點頭,目送夫妻兩人背影消失在道路盡頭。

老一輩的人漸漸隱退,如今輪到下一代人接管了。

道旁樹蔭,祝英臺高冠博帶,儒雅之氣十足。

她修煉多年,沒有實戰經驗,但也有中品高手的內力。

“稍等!”

樑嶽變出兩根筷子。

砰!!

筷子落地,兩匹黑馬屹立原地。

修煉多年,淮南八法熟練度已至化境,馬匹栩栩如生,除了沒有呼吸與心跳,其他皆與正常馬匹無異。

“這個好,我還以爲要走路呢。”

祝英臺翻身上馬,策馬奔騰,消失在道路盡頭。

“山伯,我打算先去太湖書院看看!”

“好!”

樑嶽隨之上馬,大黑狗嘯天跳上馬背,坐在樑嶽身後。

駿馬跟隨着煙塵而去。

……

會稽山麓,太湖書院。

清風朗朗,烈日炎炎。

書院屹立湖邊,向來是達官貴人子弟學習文章經典之所。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書院傳來朗朗書聲,教書先生在一旁來回踱步,手持戒尺,時不時敲一下開小差的學生後背,以示警戒。

書院的山長換了一個人。

見兩位來到,山長急忙起身相迎。

“歡迎長樂郡公及夫人蒞臨……”山長是本地士族,曾有幸在青山園見過樑嶽一面。

“不必多禮。”樑嶽擺手表示不必。

他的身份不再是當初的寒門,而是大名鼎鼎的長樂郡公,當今聖上未發家之前的兄弟,山中宰相,出山即定江山的名士。

種種美譽,加諸其身。

樑嶽一來,教學秩序不復存在。

衆學生紛紛上前見禮。

“夫人竟是書院學生?”

“真乃女中豪傑。”

得知樑嶽與祝英臺曾是書院學生,甚至還是同窗,這無疑爲樑嶽個人經歷,增添一筆傳奇色彩。

樑嶽與祝英臺對視一眼,皆生起歸去之心。

樑嶽也沒想到自己的名聲竟會這麼大,看來以後不能隨便暴露真實姓名了。

隨着劉裕稱帝,其發跡之前的事蹟,亦被人廣爲傳頌。

幾人閒聊片刻,樑嶽又再次踏上去途。

下一站前往東陽。

接下來的時間,兩人走走停停,遊山玩水;路上,樑嶽感應道法衰老,研究盜天內功。

夜晚,深山密林,較寬的空地搭起帳篷,祝英臺在帳篷內睡去。

帳篷之外,樑嶽盤膝而坐,頭頂星辰,真氣運功。

體表隱隱散發微光,內心思索着道法衰退。

按照如今的速度,大概五十歲左右,內力就會入不敷出,需要服用丹藥彌補內力虧空。

這還是內力形成大循環的緣故。

五十五歲左右,內力虧空較大,丹藥消耗的量更大。

如果此時還未學盜天功,那麼就需要耗費大量資源了。

其實也沒事。

內力不過是虧空,並未達到上品變成中品,中品變成下品的衰退。

這估計是七十歲以後的事了。

樑嶽正在思索尸解後事。

這個年紀考慮尸解後事,屬於是時機剛好。若是再老一點,到了六十歲以後,神魂開始衰老,基本是擺爛等死,準備尸解了。

必須留有一定真氣,以此護道長生。

“天師六寶,六陽法陣。以此來護佑死後屍身不腐,不遭病蟲襲害。”

天師印可以儲存真氣內力,以此來進行陣法運轉。

所以寧陽子之事,可以不用擔心。

“不過尸解選址……倒是一個難題。”

樑嶽這次遊歷天下,也是爲了尸解選址。

他有三種思路,一是在家族族地尸解,畢竟只需要六十年的時間,即可太一守屍,羽化復活。

不過風險有點大,相當於把身家大事寄託在後人的情操之上。

尸解人劫之事太過縹緲,但也不得不防,萬一真有此事呢?

第二種思路是前往大禹秘境、豢龍地進行屍解煉形,此地足夠隱蔽,只要放上足夠的水、辟穀丹,死後重生,煉出內力即可。

第三種思路源於古代傳說,這些年收集的典籍,記載了不少上古洞天之事。

上古神話中的洞天不是真正的山洞,而是獨立於世外的小天地。

如果能找到這些小天地,即便它們沒有了靈氣,亦可用來守屍煉形,以待來世。

目前樑嶽掌握的線索是秦始皇陵。

根據史記記載,秦始皇陵“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銀爲四瀆、百川、五嶽九州,具地理之勢。”。

後世學者喜歡用科學角度解釋問題。

如果換成樑嶽自己的角度,秦始皇陵會不會是洞天世界?

歷史記載之中,項羽、赤眉軍、曹操摸金校尉皆嘗試過對驪山秦始皇陵進行盜掘,挖出過不少東西,但始終未探到主體地宮。

或許地宮在洞天世界。

不然大軍一直挖,翻來覆去的找,總能找出來。

樑嶽定下目標,隨後閉目修行。

“慢慢來,時間還早。”

山風涼爽,鳥鳴祥和。

世外神人,養氣煉形。

清晨,甦醒。

兩人洗漱之後,又再次踏上游歷之旅。

在鄱陽湖觀水,臨海觀滄海。

廬山看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好壯麗的景色!”

祝英臺望着好似蒼穹留下的銀瀑,高聳秀美的廬山,震驚得久久不能言語。

“好看吧?”樑嶽笑着問道。

山河壯麗,歷史古蹟,這些千百年以後,依舊不會改變。

兩人再次踏上旅途。

句容縣。

宮觀成羣,玉宇瓊樓。

葛玄圃黃袍金冠,靜坐丹爐之前。

氣質超絕,玄妙似仙。

隨着劉裕登基,靈寶派正式成爲正教,葛玄圃獲得玄妙真人稱號。

靜坐無事,葛玄圃翻閱當年在柳莊記錄下的典籍。

此乃靈寶派的源來。

當年字跡不如現在成熟,仍有一絲稚嫩;如今樣貌滄桑、書法成熟,唯一不改的是那顆九死未悔的向道之心。

此時,弟子忽然來報。

“真人,樑長樂求見!”

“嗯?快快帶我過去。”葛玄圃當即起身,親自出門迎接。

門樓之下,那人身邊跟着男裝的夫人,書生儒服,樣貌好似當年不變。

“弟子……拜見先生!拜見夫人!”

葛玄圃感慨萬千,未曾想先生親自過來。

“玄圃,你做的很好,有你和淨明,道家興盛有望。”樑嶽內心很是滿意。

沒想到當年的年輕人,竟有今日成就。

在靈寶派的帶領下,道家務虛變成務實,修仙變成養生,社會風氣大變。

淨明道以清修煉丹爲主,頗有苦修的真意。

總而言之,奢侈浪費,崇尚清談的時代過去了。

“先生所講的仙道貴生,無量度人;在下一直牢記在心。”

“那就好。”

兩人在涼亭坐下。

樑嶽隨手翻看葛玄圃記下的筆記,當年的思想隨着二十多年的研究,已經漸漸完善。

這時,他看到扉頁上的一行道家暗語。

“山嶽之靈,棟樑之寶……這是……?”

山嶽、棟樑……靈寶,不正是自己的名字?

葛玄圃撫須一笑,道:“不忘先生之恩也。”

“哈哈,此後遊歷天下,就以靈寶爲號吧。”

“山伯,我的呢?”祝英臺躍躍欲試,也想取一個代號。

“你隨便挑兩個字吧。”樑嶽將靈寶經交給妻子。

祝英臺隨手一指。

樑嶽順着手指望去。

“碧遊?也不錯。”

第103章 日月重光,死人開口第23章 天師六寶,功敗垂成第254章 萬世沉淪,歷史長河第102章 度盡劫波,神仙不老第62章 石泉子逝,長樂神醫第16章 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第260章 太陽東君,突破天神第23章 天師六寶,功敗垂成第245章 末法尸解,上古大神第86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183章 內丹大道,煉假成真第157章 渡劫之法,後世昇華。第149章 舉頭三尺,大唐道士第132章 雲中仙神,採氣餐霞第263章 五百年,塵埃落定第86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23章 天師六寶,功敗垂成第177章 造化之道,未知仙路。第106章 霸業塵土,先天時代。第167章 陸地神仙,長生歸來第243章 後人蹤跡,神山仙蹤第180章 天命之人,皇極經世第238章 封建修仙,文明修士第207章 煉形太陰,光年之外。第44章 護法天兵,神仙在世第117章 別了,魏晉南北朝第233章 大爭之世,祖師仙蹤第80章 神鴉社鼓,出山平天下。第93章 十年人間,太祖還鄉第179章 高潔隱士,前世因果第111章 神仙傳法,敕勒陰山第232章 三百年,宇宙夏季第142章 天上地下,唯我獨仙第239章 末法大盜,天庭六部第141章 靈寶降臨,神不流血。第139章 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第162章 神明食氣,古今代謝第238章 封建修仙,文明修士第90章 秦始皇陵,死後王朝第64章 武學門派,故人歸來(月票加更)第49章 豢龍之地,世外神人第137章 山伯故事,夸父神魔。第224章 百步之內,千里之外第245章 末法尸解,上古大神第77章 海外丹經,遊神鬼仙第193章 世事走馬,玉帝分寶第144章 人間稱神,十全武功第6章 高門士族,竹門朱門第117章 別了,魏晉南北朝第207章 煉形太陰,光年之外。第37章 神仙之死,長生逍遙。第207章 煉形太陰,光年之外。第3章 活到八十,義士遊俠第166章 尸解後事,神的傳說。第108章 祖宗類我,天下自取。第194章 尸解轉世,抱月登仙。第191章 人族天命,現代世界?第71章 嘯天神犬,景明太平第256章 隱遁塵世,須彌千年第175章 避世守屍,白日飛昇第18章 羽人承露,神人掌燈第170章 千秋功業,萬古長青第4章 練得身形似鶴形第51章 尸解人劫,縛龍之索第78章 七載清修,神仙歸隱第133章 三載餐霞,貞觀雲神第17章 治頭大祭酒,人間逍遙客。第224章 百步之內,千里之外第216章 當代之人,前世之神第14章 不食者,不死而神第256章 隱遁塵世,須彌千年第144章 人間稱神,十全武功第150章 既見神靈,蜉蝣青天第59章 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第89章 尸解後事,洞天世界第80章 神鴉社鼓,出山平天下。第43章 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65章 割據一方,漢家江山。第67章 末法尸解,苦熬壽命 (加更)第54章 蜉蝣見青天,井底觀明月第115章 尸解準備,千年輪迴。第143章 名揚四海,遊方天下第147章 三教合一,人仙之路。第57章 淮南之寶,梁氏後人 (求訂閱)第97章 千年孤寂,死後化蝶第134章 萬劫陰靈,亦可入聖第211章 神仙出世,歷史真相第195章 百年變數,大航海時代第41章 真假神仙,未來之人第115章 尸解準備,千年輪迴。第188章 丹道祖師, 蓬萊東王公第254章 萬世沉淪,歷史長河第41章 真假神仙,未來之人第30章 潛龍蟄伏,南海鮑靚第250章 三界正統,創造神話第80章 神鴉社鼓,出山平天下。第254章 萬世沉淪,歷史長河第57章 淮南之寶,梁氏後人 (求訂閱)第199章 後人道統,蓬萊公司第73章 五年光陰,尸解仙之路
第103章 日月重光,死人開口第23章 天師六寶,功敗垂成第254章 萬世沉淪,歷史長河第102章 度盡劫波,神仙不老第62章 石泉子逝,長樂神醫第16章 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第260章 太陽東君,突破天神第23章 天師六寶,功敗垂成第245章 末法尸解,上古大神第86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183章 內丹大道,煉假成真第157章 渡劫之法,後世昇華。第149章 舉頭三尺,大唐道士第132章 雲中仙神,採氣餐霞第263章 五百年,塵埃落定第86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23章 天師六寶,功敗垂成第177章 造化之道,未知仙路。第106章 霸業塵土,先天時代。第167章 陸地神仙,長生歸來第243章 後人蹤跡,神山仙蹤第180章 天命之人,皇極經世第238章 封建修仙,文明修士第207章 煉形太陰,光年之外。第44章 護法天兵,神仙在世第117章 別了,魏晉南北朝第233章 大爭之世,祖師仙蹤第80章 神鴉社鼓,出山平天下。第93章 十年人間,太祖還鄉第179章 高潔隱士,前世因果第111章 神仙傳法,敕勒陰山第232章 三百年,宇宙夏季第142章 天上地下,唯我獨仙第239章 末法大盜,天庭六部第141章 靈寶降臨,神不流血。第139章 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第162章 神明食氣,古今代謝第238章 封建修仙,文明修士第90章 秦始皇陵,死後王朝第64章 武學門派,故人歸來(月票加更)第49章 豢龍之地,世外神人第137章 山伯故事,夸父神魔。第224章 百步之內,千里之外第245章 末法尸解,上古大神第77章 海外丹經,遊神鬼仙第193章 世事走馬,玉帝分寶第144章 人間稱神,十全武功第6章 高門士族,竹門朱門第117章 別了,魏晉南北朝第207章 煉形太陰,光年之外。第37章 神仙之死,長生逍遙。第207章 煉形太陰,光年之外。第3章 活到八十,義士遊俠第166章 尸解後事,神的傳說。第108章 祖宗類我,天下自取。第194章 尸解轉世,抱月登仙。第191章 人族天命,現代世界?第71章 嘯天神犬,景明太平第256章 隱遁塵世,須彌千年第175章 避世守屍,白日飛昇第18章 羽人承露,神人掌燈第170章 千秋功業,萬古長青第4章 練得身形似鶴形第51章 尸解人劫,縛龍之索第78章 七載清修,神仙歸隱第133章 三載餐霞,貞觀雲神第17章 治頭大祭酒,人間逍遙客。第224章 百步之內,千里之外第216章 當代之人,前世之神第14章 不食者,不死而神第256章 隱遁塵世,須彌千年第144章 人間稱神,十全武功第150章 既見神靈,蜉蝣青天第59章 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第89章 尸解後事,洞天世界第80章 神鴉社鼓,出山平天下。第43章 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65章 割據一方,漢家江山。第67章 末法尸解,苦熬壽命 (加更)第54章 蜉蝣見青天,井底觀明月第115章 尸解準備,千年輪迴。第143章 名揚四海,遊方天下第147章 三教合一,人仙之路。第57章 淮南之寶,梁氏後人 (求訂閱)第97章 千年孤寂,死後化蝶第134章 萬劫陰靈,亦可入聖第211章 神仙出世,歷史真相第195章 百年變數,大航海時代第41章 真假神仙,未來之人第115章 尸解準備,千年輪迴。第188章 丹道祖師, 蓬萊東王公第254章 萬世沉淪,歷史長河第41章 真假神仙,未來之人第30章 潛龍蟄伏,南海鮑靚第250章 三界正統,創造神話第80章 神鴉社鼓,出山平天下。第254章 萬世沉淪,歷史長河第57章 淮南之寶,梁氏後人 (求訂閱)第199章 後人道統,蓬萊公司第73章 五年光陰,尸解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