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明確職責範圍

吳宗睿剛剛進入中軍帳,喬明俊就抱來了一大疊的文書。

“大人,這十份文書是從西安府城來的情報,都是有關流寇的情報,這五份文書是從京城來的情報,是關於朝廷的情報,這三份文書是從南直隸來的情報,全部都是關於漕運事宜的,這兩份文書是從海州來的情報,部分牽涉到後金韃子和漢軍,屬下分別整理出來了摘要,這是從京城來的一封信函,昨日剛到。。。”

經過了數年的經營,登萊新軍擁有的情報系統,已經較爲完善,吳宗睿所需要的主要情報,能夠得到保障,譬如說流寇的動向,南直隸的情形,漕運的情形,朝廷的異動等等,不過在獲取後金韃子情報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畢竟皇太極雖然不拘一格的吸納漢人將領和軍士,組建規模越來越大的漢軍爲己用,但是在牽涉到核心機密事宜方面,依舊是使用滿人,這讓吳宗睿無法獲取到後金韃子的機密情報。

有關流寇的情報,短時間之內無法獲取,不過吳宗睿也不是特別的擔心。

喬明俊離開中軍帳,吳宗睿拿着三份情報摘要,以及那封來自於京城的信函,進入到裡間,關上了裡間的門。

一旦吳宗睿進入到中軍帳的裡間,任何人都不能打擾,親衛會在中軍帳外面擋住所有人,除非是遇見了緊急軍情。

四份情報摘要,吳宗睿很快看完了,其中有關後金韃子的情報摘要沒有多大的意義,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內容,南直隸方面的情報,提到的依舊是漕運阻塞,影響到了漕糧的運送,這份情報,對於登萊新軍來說,倒是頗爲有利,漕運堵塞的情況之下,北方商品的供給,基本就要依靠登州貨運碼頭了。

流寇方面的情報,頗爲詳細,情報也很精細和準確。

不出吳宗睿的預料,洪承疇沒有能夠最大限度的剿滅流寇的有生力量,相反,遭遇到了大災荒的流民,大量的進入到流寇的隊伍之中,讓流寇的兵力大幅度的增加,相比較崇禎八年底的時候,流寇兵力總數擴充了近三分之一,號稱三十萬,實際的兵力也達到了二十萬。

吳宗睿看的直搖頭,儘管朝廷的塘報總是有洪承疇和盧象升大敗流寇的消息,但那些消息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朝廷大軍每次與流寇作戰,的確是取得了勝利,可是被消滅的都是那些新兵營的流寇,也就是進入流寇隊伍時間不長的流民組成的軍士,他們屬於實實在在的炮灰,而流寇老營的精銳軍士,沒有遭受到多大的損失。

李自成已經領兵進入到山西,與羅汝纔等流寇會和了,其力量迅速壯大,張獻忠等人依舊在湖廣,且有進入四川的跡象,攪得湖廣和四川都不得安寧。

洪承疇率領的大軍,跟隨進入到山西,不過他們沒有能夠抓住流寇的主力,尾隨作戰的效果不好,而且作戰的過程之中,因爲糧餉的缺乏,山西地方的衛所軍隊,一度出現譁變的情況,讓洪承疇疲於應對。

羅典明提供的情報,甚至觸及到了那些朝廷大軍軍官貪墨軍餉的事宜,征伐的軍士拿不到足夠的軍餉,根本就無心作戰。

湖廣巡撫盧象升,作戰倒是勇猛,好幾次打的張獻忠四處逃竄,可惜盧象升的兵力不足,糧餉方面也無法得到充足的保障,所以也沒有辦法徹底打敗張獻忠。

局勢發展到現在,流寇與朝廷大軍已經到了相持的局面,洪承疇和盧象升因爲諸多條件的限制,無法徹底打敗流寇,而流寇也趁着這個時機,逐漸的開始發展壯大。

這種相持的局面,對於皇上和朝廷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流寇有源源不斷的兵力,而經歷了數次的廝殺,那些存活下來的流寇,戰鬥力得到了提升,他們進入到老營之中,讓流寇的實力不斷的壯大,最終能夠與朝廷大軍直接對抗。

剿滅流寇的朝廷大軍,因爲軍餉難以足額到位等問題,士氣越來越低迷,實力逐漸下降。

此消彼長的情況之下,最終會演變成爲什麼局面,傻子都能夠知道。

有關流寇的情報,讓吳宗睿看的直搖頭,剩下的只有嘆息了。

這不能完全怪洪承疇和盧象升,不管怎麼說,兩人都是明末最爲著名的文武兼備的統領,可是沒有充足的軍餉,加之朝廷大軍中普遍存在的貪墨軍餉的情形,軍隊的士氣低迷,他們也是無可奈何,沒有辦法徹底打敗流寇。

更何況,洪承疇還要負責抵禦後金韃子侵襲,不可能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剿滅流寇之中。

吳宗睿最後打開的是信函。

這是高迎祥寫來的信函。

看完信函,吳宗睿略微的沉思了一下。

。。。

廖文儒和劉寧兩人來到了中軍帳。

劉寧雖然是萊州總兵,不過一直留在登州軍營,羅典召駐紮在萊州,負責處理萊州軍營的一切事宜。

“文儒,劉寧,這是高起潛寫來的信函,你們看看吧。”

廖文儒看完了信函,遞給了劉寧。

劉寧的學識不夠,單獨看信函有些吃力。

“文儒,將信函的內容給劉寧說說吧,劉寧,講武堂開課有一段時間了,不管如何忙碌,文化課都是要參加的。”

廖文儒看了看劉寧。

“西北五省總督洪承疇大人剿滅流寇不力,皇上不是很滿意,準備撤銷西北五省總督之職,讓大人出任五省總督,統領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和四川的軍務,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洪大人則專門負責西北的軍務,抵禦後金韃子。。。”

廖文儒剛剛說完,劉寧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

“早就該這樣了,一個西北五省總督,一個東南五省總督,其中河南、湖廣和四川還是共同管轄的,到底誰說了算數,根本就不清楚,現在好了,大人全面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很多事情都好辦了。。。”

廖文儒瞪了劉寧一眼。

“劉寧,話可不能這樣說,如果大人全面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登萊新軍需要長途跋涉,李自成和張獻忠等賊首,幾乎都在陝西、山西、湖廣和四川一帶活動,他們可不會再次到南直隸,更不會進入到山東來,大人擔任東南五省總督,流寇進入河南、山東以及江北四府,登萊新軍肯定要負責剿滅流寇,流寇在陝西、山西甚至是湖廣和四川等地,則洪大人要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

吳宗睿微微點頭,看樣子廖文儒變得真正成熟了。

劉寧搔了搔頭皮,不好意思開口說話了。

“劉寧說的有一定的道理,文儒,你的分析很不錯,其實我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天。”

“登萊新軍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若是責任不明確,容易讓流寇鑽空子,如果我是李自成或者張獻忠,我會選擇在湖廣與河南交界的地方活動,這樣能夠在夾縫中發展。”

“朝中還是有明白人,發現了問題,所以給皇上提出了建議,撤銷西北五省總督的職位設置,同時撤銷了東南五省總督的職位,單獨設立五省總督,迴歸了原來的設置,當年陳奇瑜出任五省總督,就是如此的職責。”

“高起潛寫來信函,想必皇上的聖旨馬上就要到了。”

“一旦皇上的聖旨到了,登萊新軍就必須要離開登州了,我也要離開登州,文儒是登州總兵,劉寧是萊州總兵,你們應該是掛着登州總兵和萊州總兵的職銜,跟隨我征伐,至於說五省總督的官署設立在什麼地方,那是下一步考慮的事情。”

“登萊新軍的總兵力已經有十一萬人,留守登州、萊州、旅順島、金州和皮島四萬人,其餘軍士全部開拔,這一次的出擊,與以往不一樣,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七萬餘人,需要設立新的營地,糧草需要得到保障,出動作戰的所有細節都需要考慮。”

“好了,文儒,劉寧,你們去準備,半個月的時間,做好一切的準備。”

。。。

五省總督屬於臨時設置的職位,專門爲剿滅流寇設置的,沒有固定的官署,一般都是設立臨時的官署,當年陳奇瑜的官署,隨時的變化,爾後接任的洪承疇不一樣,以三邊總督的身份兼任五省總督,有固定的官署。

現如今,吳宗睿出任五省總督,免去了登萊巡撫的職銜,同樣沒有了固定的官署。

吳宗睿不習慣,沒有了官署,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沒有了根據地,隨時的飄蕩,內心空落落的,而且五省總督主管的是五省的軍務,不能涉及民生事宜,大軍需要的糧草,也就要依靠朝廷和地方了,當然,這是皇上和朝廷故意如此做的,目的就是限制五省總督的權力,不讓其權勢過大。

登萊新軍的依靠,依舊是登州和萊州,所有糧草供應的事宜,必須是登萊巡撫衙門負責,不會依靠地方,更不會依靠朝廷,唯有這樣,吳宗睿才能夠心無旁騖的指揮大軍作戰。

應該說,吳宗睿這個五省總督,與前任的不一樣,可以完全的掌控登萊新軍,完全掌控自身的命運。

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四百三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層思考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七十三章 一網打盡第五百八十一章 瘋狂交易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九百二十章 定鼎之戰(4)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八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春節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六百零五章 憂患悄然而至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後悔莫及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六百四十五章 閒暇第五百九十九章 虛報與誤判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八百九十五章 原形畢露(2)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膽英雄(5)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花彈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十九章 算賬第九百九十五章 皇家日報(2)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鼎之戰(8)第二百六十八章 擴張之路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佔臺灣(1)第一千零三章 微服私訪(4)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一樣的態度(2)第八百七十一章 睿智的決斷(2)第二十章 應對第三十二章 彩頭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第三百零九章 兵不血刃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及時的提醒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六百三十一章 閃電戰(5)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八百九十六章 原形畢露(3)第五十二章 劉寧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一百六十章 漕運三千營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水師的任務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部署第二百二十章 從容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一百八十九章 用人不疑第一百八十三章 穩準狠(2)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權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丟車保帥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十二章 緣起緣落第六百二十四章 果然轟動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穩定南方(2)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四百一十四章 家族的事宜第四百四十章 背後的高低(2)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四百五十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東(2)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五百七十五章 錯得離譜第八百零一章 重要的來信第九百三十四章 治國策略第一百六十章 漕運三千營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的決斷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談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些遺憾第九百零八章 拋卻憐憫第一百八十章 退無可退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
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四百三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層思考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七十三章 一網打盡第五百八十一章 瘋狂交易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九百二十章 定鼎之戰(4)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八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春節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六百零五章 憂患悄然而至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後悔莫及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六百四十五章 閒暇第五百九十九章 虛報與誤判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八百九十五章 原形畢露(2)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膽英雄(5)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花彈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十九章 算賬第九百九十五章 皇家日報(2)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鼎之戰(8)第二百六十八章 擴張之路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佔臺灣(1)第一千零三章 微服私訪(4)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一樣的態度(2)第八百七十一章 睿智的決斷(2)第二十章 應對第三十二章 彩頭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第三百零九章 兵不血刃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及時的提醒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六百三十一章 閃電戰(5)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八百九十六章 原形畢露(3)第五十二章 劉寧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一百六十章 漕運三千營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水師的任務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部署第二百二十章 從容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一百八十九章 用人不疑第一百八十三章 穩準狠(2)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權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丟車保帥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十二章 緣起緣落第六百二十四章 果然轟動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穩定南方(2)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四百一十四章 家族的事宜第四百四十章 背後的高低(2)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四百五十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東(2)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五百七十五章 錯得離譜第八百零一章 重要的來信第九百三十四章 治國策略第一百六十章 漕運三千營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的決斷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談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些遺憾第九百零八章 拋卻憐憫第一百八十章 退無可退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