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

十二月中旬,吳宗睿回到了登州。

劉寧留在新龍裡,春節之後,護送陳靈雁等前往京城。

春節臨近,登州變得異常熱鬧,處處透漏繁華的氣息。

廖文儒早就接到了吳宗睿的命令,對登萊新軍進行了再一次的整合,登萊新軍總兵力已經達到了十二萬人,其中騎兵營五萬人,步兵營兩萬人,水師營兩萬人,炮兵營一萬人,後勤營一萬人,斥候營三千人,執法營一千人,神機營五千人,親衛營一千人。

登萊新軍的開銷是龐大的,其主要的軍餉來源,就是登萊之地商貿賦稅。

廖文儒原來打算登萊之地留下四萬軍士,其餘八萬人悉數跟隨吳宗睿前往遼東,不過這個計劃,吳宗睿沒有同意,他計劃攜帶六萬登萊新軍的將士前往遼東,以騎兵、步卒、炮兵、水師和斥候爲主,其餘六萬軍士,悉數留在登萊之地。

登萊之地作爲登萊新軍的大本營,務必要重點保護。

今後登萊新軍調遣到遼東,以水路爲主,水師營護送將士,經過渤海灣,從登州可直達山海關,或者直達寧遠。

在吳宗睿的授意之下,廖文儒對位於登州和萊州的諸多衛所,進行了大規模的整頓和改建,大量的衛所被直接裁撤,僅僅剩下一個空架子,保留了靖海衛與英山衛,由登萊新軍步兵營和水師營負責駐紮這些衛所。

即將出發前往遼東的登萊新軍,有大量的事情需要準備,其中最爲主要的就是糧草,按照吳宗睿和廖文儒的計劃,登萊新軍將士至少攜帶維持一年左右的糧草,前往遼東,而且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將士需要的糧草都會從登州運送過去。

糧食正在籌集和裝運,這麼多的糧食,必須通過海路運送到遼東去,而運送糧食的,絕大部分都是商船,登萊新軍水師派遣戰船護衛即可。

登萊巡撫盧發軒,登州知府史可法,蓬萊知縣吳宗坤,登州商會會長曾永忠等人,同時來到軍營。

廖文儒在軍營門口等候,帶着三人進入軍營,前往中軍帳。

中軍帳內,喬明俊、特謝拉、科雷亞和亨利等人,也在等候。

吳宗睿進入中軍帳的時候,臉上帶着笑容。

“都來了,今日請諸位來,是商議一件大事情,特謝拉,你先說說。”

特謝拉點點頭,站起身來,對着衆人抱拳行禮之後開口。

“屬下按照大人的要求,從歐洲招募了兩百人,昨日這兩百人全部抵達,暫時安置在軍營,這兩百人之中,有六十七人可以直接進入兵器局,其餘人也是在兵器局,但不必每日都到兵器局去。。。”

特謝拉的話語,說的盧發軒、史可法與吳宗坤等人云裡霧裡,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從歐洲來到大明的歐洲人,以傳教士爲主,他們來到大明傳教,無奈朝廷不是很支持,以前內閣次輔徐光啓支持歐洲來的傳教士,徐光啓本人以及他的學生孫元化,都是天主教徒。

吳宗睿同樣不支持歐洲的傳教士,所以在登州和萊州,幾乎沒有什麼傳教士。

歐洲來的這些傳教士,對於火器的研究,倒是在行。

特謝拉、科雷亞和亨利等人,從歐洲招募兩百人,進入到兵器局,專門研製火炮與燧發槍等等,這可以理解,不過這與地方上幾乎沒有任何的關係。

盧發軒和史可法等人,從不參與登萊新軍的任何事宜,他們很少來到軍營。

“史大人,不知道登州的府學和縣學,現如今的情況如何。”

史可法楞了一下,站起身來,抱拳之後開口了。

“登州的府學和縣學很好,讀書的生員人數頗多,府學的先生,悉數都是會試落地的舉人,縣學的先生,以舉人爲主,也有少量的廩膳生員。。。”

登萊之地的府學和縣學,得益於巡撫衙門的重視,各級官府撥付了足夠的銀兩,改善了辦學條件,教授課程的先生學識過硬,所以進入其中學習的生員人數很多。

“史大人,坐下吧,今日我請你們來,就是要說說辦學的事情。”

中軍帳裡面一下子變得安靜了。

“特謝拉、科雷亞和亨利等人,從歐洲招募了兩百人,其中六十七人直接進入兵器局,其餘的一百多人,不需要每日都守候在兵器局,我們總是要給他們找些事情做,我想,就讓這些人辦起一座特殊的學堂。”

“這座學堂主要傳授的就是數學、力學和天文學等知識。。。”

看見盧發軒等人愈發吃驚的神情,吳宗睿唯有在內心嘆氣。

西方的科技文化,都將進入到快速發展的軌道,明末引進的西方科技,被大清國全面的封鎖,僅僅將其視作鞏固皇家權威的手段和技巧,導致中西方的差距愈發的擴大。

但西方開始高度重視科技發展的時候,東方還沒有專門從事科研工作的機構。

西方經過數百年的科技發展,大踏步前進,將曾經引領世界的東方拋的遠遠的。

穿越的吳宗睿,豈會坐視不理,他會想法設法引進西方的人才,大力推進中華科技的發展,讓未來的大中華,傲然世界之巔。

“這座學堂,我們暫且稱之爲西洋學堂。”

“登萊巡撫衙門,以及登州府、萊州府等衙門,在禮房的基礎之上,專門設立科技司,協調西洋學堂的事宜。”

“西洋學堂的一切事宜,由科雷亞直接負責,各級官府不得干涉西洋學堂的事宜,西洋學堂教授的任何課程,都由科雷亞等人自行決定。”

“西洋學堂的學員,首先從登萊新軍將士之中抽調學院,特別是注意從炮兵營、水師營之中抽調軍士,進入西洋學堂學習,今後凡是從西洋學堂學成的學子,可直接進入登萊新軍之中,成爲底層的軍官,也可以進入各級官府,成爲吏員。。。”

吳宗睿的話語,讓衆人再一次震驚了。

且不說西洋學堂學習的數學、力學和天文學等知識是不是有用,就說從西洋學堂學成的學員,可以直接進入登萊新軍,成爲底層的軍官,可以進入府州縣衙門,成爲吏員,這就很不簡單了。

吳宗睿沒有看衆人吃驚的神情。

“特謝拉,你專門負責西洋學堂的事宜,務必要專心於西洋學堂的事宜,學堂需要有專門的課程安排,傳授數學、幾何學、力學和天文學等方面的知識,學堂創辦之初,不必有太多的學院,兩百人足矣。”

“西洋學堂的先生,授課更要仔細認真,我想,兵器局之中某些實驗,可以適當轉移到西洋學堂去,讓學堂裡面的學生好好學學。”

“西洋學堂所需要的一切開銷,由巡撫衙門直接負責,必須要保證,不得有絲毫的剋扣。”

“西洋學堂就設立在登州軍營的西面,由巡撫衙門負責修建,盧大人,我給你兩個月的時間,建好西洋學堂,來年三月,西洋學堂正式開始上課。”

。。。

衆人臉上帶着震驚的神情散去了,留下了盧發軒、史可法與曾永忠等人。

“盧大人,西洋學堂的事宜,拜託你了,你可能感覺到吃驚,不知道我爲什麼如此重視西洋學堂的事宜,我也沒有打算多做解釋,不要多少年,你們就能夠明白我爲什麼這樣做。”

“史大人,登州城池擴大規模的事宜,我看可行,其實登州府城的規模已經擴大,登州府城可以參照京城,設立內城和外城,來日登州府城規模擴大了,登萊新軍的軍營,可以再行的搬遷。”

“先生,商會的事宜拜託了,錢莊的發展很迅猛,勢頭很好,合適的時候,可以考慮在整個的山東鋪開,包括南直隸一些地方,也可以逐步的發展錢莊,各個錢莊存儲的黃金白銀,可統一調度,但必須保證絕對的安全,我考慮,還是由登萊新軍負責安全的事宜。”

“馬上就是春耕季節了,各級官府依舊不能夠疏忽,不要以爲登萊之地近些年糧食都獲得了豐收,老百姓家中有了存糧,就不關注了,今後很長的時間,我們還是需要大量的糧食。”

“去年以來,北直隸、河南以及山東等地,有不少人都來到了登州和萊州,各級官府救濟的百姓人數大幅度增加,不少人留在了登州和萊州,不願意離開了,各級官府要妥善安置他們,讓他們能夠自立。”

。。。

“好了,該說的我都說了,卸任登萊巡撫之後,我幾乎沒有過問登萊之地的任何民生事宜,今天說的不少了,還有幾天時間,我就要離開登州,前往遼東了,恐怕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大可能到登州來。”

“登萊之地的所有事宜,就拜託你們了。”

說到這裡,吳宗睿對着盧發軒、史可法和曾永忠抱拳稽首行禮。

盧發軒、史可法與曾永忠三人同時還禮。

盧發軒看着吳宗睿開口了。

“大人放心,下官和史大人、曾先生一定竭盡全力做好登萊之地的事宜,登萊之地絕對保證登萊新軍的所有開銷。”

第一千零八十章 穩定南方(1)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奈何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4)第二百八十七章 想不到的危機(2)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節的囑託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三百八十八章 出其不意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二百九十七章 理性的選擇第五十四章 京城第五百零五章 外鬆內緊第一百二十章 關心和鼓勵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塵埃落定(4)第二十章 應對第七百二十章 野心顯露第八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1)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五百零四章 遼東起步第四百五十二章 被逼無奈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一千零五章 各自安好(2)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八百零七章 不一般的心思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死膽大的第二百六十八章 擴張之路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七百四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六百四十七章 言聽計從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辦法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及時的提醒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四百四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3)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擊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六十六章 護衛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梟雄末路(11)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末路(4)第二十九章 產量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二百八十四章 春節囑託第一百一十五章 商機第六百三十六章 楊嗣昌的掙扎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一千零八章 突破的開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五百五十章 深遠的思考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八百零三章 忍不住發飆第九百七十八章 科舉風波(6)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心的部署第九百八十四章 出征目的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膽的分析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末路(14)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拼死一戰(4)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九百四十章 登基稱帝第二百八十章 心思第四十八章 指揮權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六百二十九章 閃電戰(3)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新年的部署
第一千零八十章 穩定南方(1)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奈何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4)第二百八十七章 想不到的危機(2)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節的囑託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三百八十八章 出其不意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二百九十七章 理性的選擇第五十四章 京城第五百零五章 外鬆內緊第一百二十章 關心和鼓勵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塵埃落定(4)第二十章 應對第七百二十章 野心顯露第八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1)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五百零四章 遼東起步第四百五十二章 被逼無奈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一千零五章 各自安好(2)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八百零七章 不一般的心思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死膽大的第二百六十八章 擴張之路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七百四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六百四十七章 言聽計從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辦法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及時的提醒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四百四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3)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擊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六十六章 護衛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梟雄末路(11)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末路(4)第二十九章 產量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二百八十四章 春節囑託第一百一十五章 商機第六百三十六章 楊嗣昌的掙扎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一千零八章 突破的開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五百五十章 深遠的思考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八百零三章 忍不住發飆第九百七十八章 科舉風波(6)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心的部署第九百八十四章 出征目的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膽的分析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末路(14)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拼死一戰(4)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九百四十章 登基稱帝第二百八十章 心思第四十八章 指揮權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六百二十九章 閃電戰(3)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新年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