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拋卻憐憫

吳宗睿、曾永忠和廖文儒出現在山海關的時候,史可法與喬明俊等人也來到了山海關,駐守山海關的是登萊新軍參將、山海關副總兵金礪,以及登萊新軍參將、錦州副總兵吳三桂。

山海關總兵一職,依舊由劉寧兼任。

沒有人明白爲什麼負責駐守錦州的吳三桂,會抽調到山海關來,而且主要負責守衛山海關,要知道吳三桂的父親吳襄,一直都留在京城,雖然沒有被關押到大牢裡面,但是被朝廷限制了自由,不允許離開京城,這本身就是隱患。

讓吳三桂負責守衛山海關,是吳宗睿直接做出的決定,自然不會有人反對。

李自成率領大順軍進攻京城的消息,早就傳到了遼東和山海關。

駐守山海關的五萬登萊新軍軍士,做好了一切的準備,隨時能夠應對突發的情形。

在吳宗睿來到山海關之前,遼東文武官員產生了一些爭論,以史可法爲首的文官,認爲登萊新軍還是要出動前去馳援京城,儘管沒有接到皇上的聖旨與朝廷的敕書,但畢竟是京城遭遇到危險,這個時候前去馳援,道義上說得過去,不過以廖文儒和劉寧等登萊新軍軍官爲主的武將,則不同意馳援京城。

吳宗睿治理之下的遼東、山東和南直隸等地,不存在文強武弱的情形,雙方的分工明確,文官不得輕易插手軍隊的任何事宜,軍隊也不得輕易干涉地方上的事宜,所以在登萊新軍是不是馳援京城這件事情上面,廖文儒等人的意見明顯更有影響力。

但是兩種聲音的出現,對於遼東的局勢還是有一定的影響。

情報司反饋回來的消息顯示,後金的八旗軍沒有任何的動靜。

就在這個時候,吳宗睿、曾永忠和廖文儒來到了遼東,首站便是山海關。

吳宗睿一行抵達山海關的時候,李自成已經佔領了通州,準備對京城發起進攻了。

山海關,總兵府。

首先進入廂房的是遼東巡撫史可法。

廂房裡面只有吳宗睿和曾永忠兩人。

“憲之,聽聞你建議登萊新軍前去馳援京城,由此和廖文儒、喬明俊等人產生了一些爭執,今日先生和我就想着聽聽你的理由。”

在吳宗睿和曾永忠的面前,史可法沒有什麼拘束的感覺,他抱拳開口了。

“大人,曾先生,下官認爲,不管從哪一個層面說,登萊新軍都應該要馳援京城,下官知道李自成麾下的大順軍,總兵力超過了百萬人,下官也知道,皇上和朝廷懷疑大人,一直以來都沒有給登萊新軍下旨,沒有要求登萊新軍馳援京城,按照下官的認爲,外部的環境對於登萊新軍馳援京城是不利的。”

“不過下官直覺認爲,登萊新軍應該要馳援京城,如此才感覺到安心。。。”

史可法說不出來具體的理由,不過堅持登萊新軍還是要馳援京城,或許是有些話不好說出口,所以含糊了理由。

史可法說完之後,吳宗睿笑了。

“憲之,你的意思我明白了,無非就是還賬,要讓我的良心好受一些,不管怎麼說,我還是大明的薊遼督師,還是大明登萊新軍的統帥,我也是大明朝廷的兩榜進士,在朝中爲官多年,外界之人都是這樣看的,這也是事實,若是京城遭遇到大順軍的進攻,大明登萊新軍近在咫尺不予馳援,道義上說不過去。”

吳宗睿說完之後,史可法連連點頭。

“大人說的是,就是這個道理,下官一時間想不到那麼確切。”

吳宗睿微微的搖頭,臉上的笑容依舊沒有消失,史可法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畢竟史可法是大明的兩榜進士,內心深處對於大明王朝有感情,這份感情不可能完全拋卻,不要說史可法,曾永忠和盧發軒等人也會有次等的看法和想法。

換做以前,吳宗睿也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將大明王朝完全拋棄到一邊,他會接受良心和道德方面的審判,內心會長久的不安。

不過,早在一年多之前,吳宗睿就拋卻了這等自認爲迂腐的想法。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明王朝已經完全腐朽墮落,無法維持了,一個新生的政權取代這個王朝,是大勢所趨,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這方面,任何人都不能阻攔,只是新生的政權,究竟以什麼樣的治國理念來管理天下,纔是問題的關鍵。

曾永忠、盧發軒和史可法等人,是吳宗睿主要依靠的文官,他們也將是吳宗睿創建政權之後,治理天下所要重點依仗的文官,所以有些認識必須轉變過來。

看了看曾永忠之後,吳宗睿不緊不慢的開口了。

“憲之,有幾個問題,我要問問你,你想好之後回答。”

史可法點點頭,看向了吳宗睿。

“登萊新軍馳援京城,或許能夠擊退大順軍,護得京城的周全,不過接下來登萊新軍該怎麼做,大順軍已經佔據了河南、陝西和山西等地,北方完全亂了,還有張獻忠麾下的義軍,佔領了四川和湖廣的大部分地方,登萊新軍是不是需要徹底打敗李自成麾下的大順軍,以及張獻忠麾下的義軍,平定北方和南方的局勢。”

史可法毫不猶豫的點頭。

“這是自然,大人,下官也是這麼想的。”

史可法說完,曾永忠也跟着點點頭。

吳宗睿臉色變得略微的嚴肅,跟着開口了。

“大明各級官吏的腐敗,對民衆的漠不關心,以及朝中的黨爭,你們都知道,還有一個最爲關鍵的東西,那就是朝中的皇上,以及朝中的官吏,已經成爲大明王朝腐朽墮落的源泉,我想問問你們,這些問題該要如何去解決。”

史可法愣住了,曾永忠也愣住了,他們不知道怎麼回答。

吳宗睿看了看兩人,輕輕的嘆了一口氣。

“李自成和張獻忠能夠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難道你們沒有想過其中的理由嗎,十多年前,李自成和張獻忠還在爲了活下去拼命,朝廷大軍隨時可以剿滅他們,如此困難的環境,他們堅持下來了,後來他們發展壯大了,不管到什麼地方,都受到了當地尋常百姓的歡迎,人家的口號恨明確,闖王來了不納糧。”

“再來看看朝廷做了一些什麼,皇上登基以來,大明南北各地接連遭遇天災,好多地方糧食顆粒無收,皇上和朝廷所謂的關注,最多就是免去地方上的田賦,人家農戶已經沒有飯吃,眼看着就要餓死了,你免去他的賦稅有什麼作用。”

“南方的士大夫與商賈勾結起來,通過商貿交易賺到了大量的錢財,可朝廷徵收了商貿賦稅嗎,朝廷缺銀子,依舊向老百姓伸手,向農戶伸手,接連遭遇災荒的農民活不下去了,還要承擔賦稅,他們不造反能夠幹什麼,活活餓死的機會都沒有啊。”

“或許你們要說,這一切都是朝中文武大臣的不是,與皇上沒有多大的關係,皇上還是想着將大明天下治理好的,這等的理由就是天大的笑話了,將大明的天下比作一個大家庭,皇上就是這個家庭的家長,家長無能,讓家中之人窮困潦倒,餓死的餓死,內訌的內訌,彼此之間分崩離析,難不成還說這個家長很能幹嗎。”

說到這裡,吳宗睿攥緊了拳頭。

“我們都需要忠心,但需要看忠心於什麼,如果我們效忠的家族乃至於國家,腐朽墮落,民不聊生,我們效忠的皇帝,志大才疏,無力治理天下,讓民衆在生死線上掙扎,我們究竟是視而不見,死板的照搬書本上的那些信條,還是站起身來怒吼一聲,打碎這個不平等的世界,爲天下的百姓找到安居樂業的道路。”

“憲之,先生,我希望你們能夠好好的想一想,真正的想明白。”

“現如今,我們需要拋卻憐憫,我們關注的是天下,是天下的百姓,而不是我們曾經效忠的皇上和朝廷。”

。。。

廂房裡面異常的安靜。

史可法與曾永忠都低着頭,沒有開口說話。

吳宗睿站起身來,走出了廂房,留下史可法與曾永忠兩人,好好的想明白。

此時此刻,一個想法在吳宗睿的腦子裡面形成,他將要結合數百年之後的理論,專門寫一片文章,論述王朝的更迭與天下興亡的關係,他要在這篇文章裡面,貫徹以民爲本的思想,貫徹國富民強的思想,歷史的發展證明了,無論是哪個王朝,統治者真正的將民生放在首位,將國家的發展放在首位,將自身的利益放在後面,這個王朝必定會興旺,若是踐踏百姓的利益,殘酷的盤剝百姓,自己的腰包鼓起來了,這個王朝必定衰敗下去。

這篇文章,必須讓進入講武堂學習的文武官員好好的學習,好好的領悟。

至於說是不是出兵京城,吳宗睿早就有打算,目前的情況下,登萊新軍不會出兵京城,也不用出兵京城,佔領了京城的李自成,肯定會主動出兵的,到了那個時候,登萊新軍與大順軍之間的決戰,就會展開。

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八百八十一章 朝會的變故第六百七十七章 釘釘子第六百四十五章 閒暇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一百一十六章 霸氣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規矩(2)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九百八十四章 出征目的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疇的拜訪(2)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六百九十三章 暗度陳倉(3)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二百六十五章 死裡逃生(1)第二百五十七章 盧發軒的無畏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末路(4)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四百五十四章 差點被騙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第六十六章 護衛第七十六章 大婚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八百零六章 這算是運氣嗎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點煽動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楔子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七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的事情第八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四百五十五章 沒有退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添一把火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二百六十八章 擴張之路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孤膽英雄(1)第七百六十二章 滅頂之災(6)第一百六十一章 漕運碼頭第一百一十章 算計和打擊第二百八十三章 予民休養生息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圖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定要留住第七百八十三章 恢復漕運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九百八十三章 被動等待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心思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新年的部署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態度(1)第四百五十七章 徹底瘋狂第六百七十二章 落定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5)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震動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八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1)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形已成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摧枯拉朽(7)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針對性部署(2)第五百九十九章 虛報與誤判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六百四十七章 言聽計從第四百四十章 背後的高低(2)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一百五十二章 很不錯了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七百七十三章 氣量與格局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多爾袞的霸道第五百一十八章 悔悟太遲(2)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七百一十三章 暗地裡的變化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穩定南方(2)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
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八百八十一章 朝會的變故第六百七十七章 釘釘子第六百四十五章 閒暇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一百一十六章 霸氣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規矩(2)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九百八十四章 出征目的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疇的拜訪(2)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六百九十三章 暗度陳倉(3)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二百六十五章 死裡逃生(1)第二百五十七章 盧發軒的無畏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末路(4)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四百五十四章 差點被騙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第六十六章 護衛第七十六章 大婚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八百零六章 這算是運氣嗎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點煽動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楔子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七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的事情第八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四百五十五章 沒有退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添一把火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二百六十八章 擴張之路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孤膽英雄(1)第七百六十二章 滅頂之災(6)第一百六十一章 漕運碼頭第一百一十章 算計和打擊第二百八十三章 予民休養生息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圖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定要留住第七百八十三章 恢復漕運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九百八十三章 被動等待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心思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新年的部署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態度(1)第四百五十七章 徹底瘋狂第六百七十二章 落定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5)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震動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八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1)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形已成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摧枯拉朽(7)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針對性部署(2)第五百九十九章 虛報與誤判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六百四十七章 言聽計從第四百四十章 背後的高低(2)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一百五十二章 很不錯了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七百七十三章 氣量與格局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多爾袞的霸道第五百一十八章 悔悟太遲(2)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七百一十三章 暗地裡的變化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穩定南方(2)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