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五日。

北直隸,通州。

李自成站在城牆上面,看着京城的方向,自打二月底攻陷良鄉之後,大順軍就加快了進攻的步伐,進攻的過程之中,採取了步步爲營的進攻方式,首先攻陷京城外圍所有的城池,包括昌平、順義以及通州等城池,最終完成了對京城的完全包圍。

這樣做,看上去有些損耗時間,不過切斷了京城與外界所有的聯繫。

通過連續的作戰,李自成完全消散了心中的陰霾和恐懼感,接下來,他就要率領麾下的大軍,直接進攻大明的京城了。

通州距離京城不足百里地,按照大順軍推進的速度,也就是一天到兩天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完全包圍大明的京城。

“闖王,大軍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準備,明日卯時開始行軍,後日卯時開始進攻京城,我相信,大軍一定能夠攻陷大明京城。。。”

站在李自成身邊的牛金星,神色雖然平靜,話語卻帶着濃濃的興奮。

李自成微微的點頭,進攻京城的所有部署都安排完畢,迄今爲止,大順軍沒有見到所謂馳援京城的明軍,倒是駐守城池的明軍,要麼選擇了投降,要麼選擇了逃跑。

“對了,河南、陝西和山西的局勢如何了,這些日子,李過總是說很好,我隱隱有些擔心,也不知道張東濤在開封府城做什麼。。。”

李自成突然提到了李過和張東濤,讓牛金星有些發愣。

宋獻策倒是開口了。

“闖王,我大順軍一路勢如破竹,眼看着就要攻陷大明京城,這些消息全部都送到開封府城去了,如此情況之下,開封府城特別穩定是預料之中的事情,我以爲大順軍攻陷大明京城之後,闖王可下令,讓李過將軍前往京城,至於說張東濤副總管和李巖將軍,依舊留在開封府城待命。。。”

開封府城的局勢異常穩定,牛金星和宋獻策也感覺到奇怪,他們安插的暗線,已經有半個多月的時間沒有送來任何的情報了,當然,這可能是李過專門做出的安排,畢竟李過是知道這些暗線的,兩人擔心的還是張東濤,他們對張東濤的算計,已經是無所不用其極,難不成張東濤都安心的接受嗎。

再說了,不管是謀略還是能力,李過都比不上張東濤,如果張東濤真的想要發難,李過是沒有辦法應對的。

好在大順軍征伐異常的順利,這足以震懾張東濤和李巖等人。

宋獻策說完之後,李自成再次的點頭。

“宋先生說的是,我就是擔心張東濤和張國新,我大順軍進攻北直隸和順天府,登萊新軍的確沒有出擊,可見張東濤和張國新前往濟南府城,與登萊新軍之間的商談還是做的很不錯的,只是張國新被扣押在山東濟南,想起來我還是有些不舒服。。。”

這一下,牛金星和宋獻策兩人都不說話了,他們感覺到脊背微微的發涼,也不知道闖王此時此刻突然說起這件事情,究竟是什麼意思,難不成將所有的責任都推給他們二人嗎。

權力的博弈遠沒有看上去那麼輕鬆,爲了能夠算計張東濤,清除掌握權力路上的障礙,牛金星和宋獻策齊心協力,終於將張東濤徹底打壓下去了,可歸根結底,如果闖王沒有打壓張東濤的意思,他們二人根本不可能扳倒張東濤。

現如今,闖王突然又開始憐惜張東濤和張國新,難不成是想着給兩人翻案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牛金星和宋獻策就必定要先下手爲強了,乾脆奪了張東濤的性命。

也許是感覺到了氣氛的壓抑,李自成轉過身,看着牛金星和宋獻策開口了。

“我們不用擔心開封府城的局勢,大順軍明日就要開始進攻大明的京城了,當下最爲重要的事情,就是拿下大明的京城。。。”

李自成下了城樓,徑直往城外的軍營而去。

牛金星和宋獻策還要處理通州城內的相關事宜。

看着李自成的背影,牛金星臉色變得陰沉,對着身邊的宋獻策開口了。

“宋兄,攻陷京城之後,我們就要動手了,我們不能夠留下張東濤的性命,若是闖王哪一天突然發了善心,張東濤和張國新翻身了,你我就麻煩了。。。”

宋獻策跟着點點頭。

“牛兄,你說的不錯,不過我們大可不必等到攻陷京城的那一刻,我們給開封府城內留下的暗線送去情報,要求他們馬上動手,三百多護衛監視張東濤和李巖,他們想要結果張東濤的性命,易如反掌。。。”

牛金星的臉上帶着猶豫的神情。

“宋兄,若是我們這樣做,被闖王知道了,怪罪下來可不好啊。”

宋獻策看着牛金星,冷冷一笑。

“牛兄,你儘可放心,我看闖王沒有放過張東濤的意思,今日所說的這些話,反而是在提醒你我,要不然闖王擔心開封府城的局勢幹什麼啊,有李過在開封府城坐鎮,闖王應該是完全放心纔是啊。。。”

牛金星恍然大悟,看着宋獻策,用力的點點頭。

。。。

紫禁城,偏殿,暖房。

所有的內閣大臣、六部尚書,都察院左右都御使都在這裡。

朱由檢的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眼眶有些發青。

事態的惡化速度,超乎了朱由檢的想象,京城周遭的城池全部陷落,京城已經處於大順軍重重的包圍之中,他的三道聖旨,沒有任何的作用,南方沒有軍隊前來馳援,前些日子收到了南京兵部尚書張國維的奏摺,說是南京京營的五萬軍士前往京城馳援,這都過去十多天時間了,南京京營軍士的人毛都沒有看見。

朱由檢很清楚,想要南方的大軍前來馳援,已經不可能了。

駐守京城的軍士不足十萬人,想要抵禦李自成麾下的百萬大軍,應該是守不住的。

到了這一步,朱由檢想要撤離京城前往南京,也不可能了。

朱由檢的目光,看向了剛剛上任不久的內閣首輔陳演。

“陳愛卿,京城已經處於巨大的危險之中,朕想問問你,可有應對之策。。。”

陳演艱難的吞下了口水,抱拳對着皇上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當下之計,唯有調遣駐守遼東的登萊新軍馳援京城。。。”

聽見登萊新軍四個字,朱由檢的臉色瞬間變化。

近段時間以來,除開李自成,最令朱由檢憤怒的就是登萊新軍了,南京兵部尚書張國維與兵部右侍郎宋賢寫來了密摺,言登萊新軍進駐南京城之後,不聽從南京兵部的調遣,頗有些造反的跡象,再說了,登萊新軍駐紮在遼東和山東等地,緊靠着北直隸,眼睜睜看着李自成攻打北直隸的府州縣,卻從未出兵馳援。

“陳愛卿,那吳宗睿本來就想着造反,朕是不是還要將他迎進京城,請他坐上這御輦啊。”

陳演只是略微的停頓了一下,沒有在乎皇上的態度。

“皇上,登萊新軍馳援京城,與李自成麾下的流寇捉對廝殺,必定是兩敗俱傷,登萊新軍異常的驍勇,一定能夠打敗李自成,到時候皇上親自嘉獎登萊新軍,必定能夠感化他們,臣以爲,天下人都看着,吳宗睿大人也不敢公開的造反。”

“臣以爲,一旦登萊新軍馳援京城,拖住了李自成,皇上可以給南方諸多的巡撫下旨,且嚴令南京兵部尚書張國維大人,調集南方的大軍馳援京城,待到各路大軍趕赴京城,登萊新軍也不敢有任何的動作了。”

“皇上,流寇近在咫尺,能夠馳援京城的唯有登萊新軍了。。。”

陳演說的倒是實話,山海關距離京城六百里地,距離的確有些遠,不過只要登萊新軍願意出動,消息一旦傳來,李自成必定會疑慮,且京城還有近十萬大軍守衛,堅持幾天時間是可能的。

朱由檢的臉色陰沉的可怕,他扭頭看了看身邊的王承恩、曹化淳和高起潛等人。

王承恩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陳大人的建議可行。。。”

曹化淳也跟着開口,認爲陳演的建議可行,唯有高起潛沒有開口說話,他與吳宗睿之間曾經有着不一般的關係,遭遇到皇上的詬病,用了好長的時間才洗清嫌疑。

見到王承恩和曹化淳都同意陳演的建議,朱由檢默默的點頭。

見到皇上點頭,陳演接着開口。

“皇上,臣以爲,爲了表示朝廷的誠意,可由兵部尚書陳新甲大人前往遼東,稟明皇上和朝廷的要求,令薊遼督師吳宗睿大人親率登萊新軍馳援京城,臣相信,吳大人一定會領兵出擊的。。。”

朱由檢揮揮手。

“朕知道了,此事由內閣商議,半個時辰內下旨。。。”

接下來,就是安排守衛京城的具體事宜了,朱由檢已經不相信滿朝的文武大臣,他將軍權交給了身邊的太監,以曹化淳守衛內城,指揮錦衣衛以及京營之中的神機營,以高起潛守衛外城,統領京城內所有的駐軍,包括五城兵馬司的所有軍士,這樣算起來,內城有近兩萬的軍士守衛,外城有八萬軍士守衛。

朱由檢認爲,憑藉着高大巍峨的城牆,十萬大軍還是能夠守衛一段時間的。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四百零二章 針尖對麥芒(1)第八百五十四章 跳火坑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一百九十七章 難題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八百四十六章 最後的掙扎(5)第七百六十四章 滅頂之災(8)第一千零九章 融合第二百三十七章 論功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鍋粥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六百五十五章 一頭豬的威力(2)第六百二十四章 果然轟動第四百九十五章 俘虜問題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攻佔臺灣(2)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三百六十六章 祥和第六十四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區別對待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七百八十六章 漕運大整頓(2)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二百九十九章 還是有擔憂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針對性部署(1)第一百二十四章 調整第一百五十三章 淮安府城第三百九十三章 痛快(1)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改變部署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鄭芝龍的算盤第十四章 酬謝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八百八十章 大動盪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驗智慧(2)第二百四十章 如何恢復元氣第七百八十九章 盧發軒的手段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鼎之戰(8)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梟雄末路(10)第八百四十九章 最後的掙扎(8)第一百一十五章 商機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決定第八百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1)第一千零五章 各自安好(2)第四百五十五章 沒有退路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散關之戰(3)第四百四十一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六百二十九章 閃電戰(3)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聲嘆息(1)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發槍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七百八十二章 肺腑之言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第八百六十八章 間接的攤牌第九百零七章 大明悲歌(10)第二百三十四章 周密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二章 廖文儒第二百八十章 心思第八百零四章 張東濤的部署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心的部署第七百六十一章 滅頂之災(5)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一百七十三章 塘報的刺激第三百七十六章 末路(5)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八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1)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險(2)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詛咒大清國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八百九十五章 原形畢露(2)第二百二十五章 也許是天意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七百零三章 掌控山東(8)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七十二章 落定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四百零二章 針尖對麥芒(1)第八百五十四章 跳火坑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一百九十七章 難題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八百四十六章 最後的掙扎(5)第七百六十四章 滅頂之災(8)第一千零九章 融合第二百三十七章 論功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鍋粥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六百五十五章 一頭豬的威力(2)第六百二十四章 果然轟動第四百九十五章 俘虜問題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攻佔臺灣(2)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三百六十六章 祥和第六十四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區別對待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七百八十六章 漕運大整頓(2)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二百九十九章 還是有擔憂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針對性部署(1)第一百二十四章 調整第一百五十三章 淮安府城第三百九十三章 痛快(1)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改變部署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鄭芝龍的算盤第十四章 酬謝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八百八十章 大動盪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驗智慧(2)第二百四十章 如何恢復元氣第七百八十九章 盧發軒的手段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鼎之戰(8)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梟雄末路(10)第八百四十九章 最後的掙扎(8)第一百一十五章 商機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決定第八百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1)第一千零五章 各自安好(2)第四百五十五章 沒有退路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散關之戰(3)第四百四十一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六百二十九章 閃電戰(3)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聲嘆息(1)第九百七十五章 科舉風波(3)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發槍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七百八十二章 肺腑之言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第八百六十八章 間接的攤牌第九百零七章 大明悲歌(10)第二百三十四章 周密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二章 廖文儒第二百八十章 心思第八百零四章 張東濤的部署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心的部署第七百六十一章 滅頂之災(5)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一百七十三章 塘報的刺激第三百七十六章 末路(5)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八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1)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險(2)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詛咒大清國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八百九十五章 原形畢露(2)第二百二十五章 也許是天意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七百零三章 掌控山東(8)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七十二章 落定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