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漕運三千營

一千五百信義幫護衛,全部換上了明軍的軍裝,整齊站立在操場上。

漕運三千營,這就是信義幫護衛新的名字。

明軍三大營盡人皆知,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這是明成祖朱棣親自下令組建的,稱之爲明軍三大營,爲明軍之中的精銳,其中五軍營由步兵和騎兵混合組成,爲作戰攻擊的主力,三千營全部由騎兵組成,爲作戰突擊的主力,神機營則是操控火器,展開進攻。

明朝中葉之後,朝廷保留衛所軍隊的同時,也默許了僱傭兵的制度,特別是萬曆年間,戰事頗爲頻繁,僅僅依靠衛所軍隊,根本不能夠作戰,於是大明出現了兩套指揮系統,一套沿襲老的衛所制度,指揮官分別爲衛指揮使、千戶、百戶、總旗和小旗等等,一套則是適應僱傭兵制度,設立總兵、副總兵、參將、遊擊將軍、守備、千總和把總等等軍官。

不過兩套指揮系統時常有重合,譬如說總兵轄下的,有副總兵,也有千戶和百戶等等,這都是根據作戰的需要設置的。

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也不是隨便能夠設立的,京營以及南京京營分別設立,剩下就是漕運兵丁設立,其餘的衛所軍隊,不能夠設立三大營。

京營以及南京京營,其統帥爲總督,所轄三大營的級別很高,譬如說五軍營,其指揮官爲提督總兵官,下轄十個營,每個營的指揮官爲參將,或者是遊擊將軍。

京營以及南京京營,有三大營組成,無其他建制的軍隊。

漕運三大營的情況,與京營和南京京營有所區別,說白了就是級別低一些,更雜一些。

漕運兵丁最高指揮官爲總兵,僅僅相當於京營三大營的指揮官。

漕運兵丁所轄三大營,其最高指揮官爲千戶。

漕運兵丁原則上不會參與作戰,故而其軍官的設置,與衛所混雜設立。

按照成建制的規模,漕運兵丁總人數兩萬人,其中三大營總人數一萬五千人,運輸營五千人,而三大營兵力配置爲:五軍營六千人,三千營五千人,神機營四千人。

除開三大營,漕運兵丁還有運輸營。

曾永忠與漕運總兵趙世奇商談的結果,就是信義幫護衛組建三千營。

漕運不需要騎兵護衛,所以三千營基本是擺設。

此次趙世奇將三千營的編制全部給信義幫護衛,也就是順水人情。

至於說三千營是不是有五千人,是不是完全都是騎兵,這與趙世奇無關,反正他這個漕運總兵,不可能指揮三千營的軍士作戰。

漕運兵丁逃離到漕幫之中,幫助漕幫護衛船隊,領取報酬養活家人,此等的事情趙世奇都可以不理不睬,何況三千營的事宜。

當然,條件也很明確,三千營務必與五軍營、神機營和運輸營一道,護衛漕運之安全,其具體的分工爲,南直隸與浙江境內運河河道,其安全護衛由三千營負責,其餘地段則是其他的營負責。

趙世奇這樣的分工,也是深思熟慮的,南直隸以及浙江境內運河沿途的匪幫,與地方官府以及漕運兵丁,甚至漕運總督府,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若是五軍營出動,恐怕還沒有動作,匪幫就知道消息了,至於說往北去的運河兩岸,其中最大匪幫夏鎮匪幫被徹底剿滅之後,其餘的匪幫相對收斂了一些,五軍營只要保證十月到十一月漕運的安全,就算是完成任務了。

站在木臺上面的吳宗睿,看着諸多的軍士,大聲開口了。

“從今日起,你們就是漕運三千營的軍士,你們的身份變化了,稱呼變化了,但本質的東西沒有變化,所有的管理制度同樣沒有變化。”

“我曾經說過,你們就是軍人,現如今我兌現了承諾,讓你們穿上了軍服。”

“有人說好男不當兵,我不贊同,你不當兵我也不當兵,我們的家人誰來保護,我們的財富誰來護衛。”

“信義幫護衛這個稱呼雖然成爲過去,可我希望你們都記住它,不要忘記了。”

“漕運三千營,職責更重,需要承擔的作戰任務更多,我希望你們時刻準備着。”

。。。

走進大堂,廖文儒跟着進來。

新成立的三千營,廖文儒爲千戶指揮官,劉寧爲副千戶,羅典明、羅典勇、羅典召和秦大龍分別爲百戶,一千五百軍士分爲騎兵營、步兵營、斥候營和執法營,廖文儒兼任騎兵營指揮,劉寧兼任斥候營指揮,羅典召兼任執法營指揮,其餘則是出任步兵營指揮。

兵力方面的不足顯而易見,騎兵營五百人,斥候營一百人,執法營五十人,剩下的步兵營統共只有八百五十人,還分爲了步兵一營、步兵二營和步兵三營。

在設立步兵一營、二營和三營的問題上面,廖文儒等人的意見是暫緩,吳宗睿不同意,他指出,三千營的構架必須完善,今後騎兵營和斥候營同樣要劃分,這樣各級的指揮官就知道哪些地方兵力不足,急需擴充了。

“廖千戶,劉副千戶,諸位,多話我就不說了,從今日開始,你們就要開始在南直隸以及浙江運河兩岸開始廝殺,徹底剿滅運河兩岸的匪幫,應該如何作戰,我更不用多說,這段時間以來,劉副千戶率領的斥候營,已經展開了詳細的偵查,基本掌握了南直隸運河兩岸匪幫的情況。”

吳宗睿一邊說話,一邊走到已經掛起來的地圖前面。

“浙江境內的匪幫,我們暫時不用管它,這段時間,集中精力打掉南直隸境內的匪幫,安慶、蕪湖、江寧、鎮江、江都、高郵、寶應、山陽、清河、宿遷、徐州等地,延綿近千里,打掉這些地方的匪幫,保證漕運的安全,就是你們展現自身威力的第一戰役。”

。。。

屋子裡只剩下廖文儒、劉寧和吳宗睿三人。

廖文儒抱拳之後開口了。

“大哥,信義幫護衛變成了漕運三千營,我有些擔心。”

“有什麼擔心的,儘管說出來。”

“第一,若是漕運總兵趙世奇想要指揮漕運三千營怎麼辦。”

“頂回去,漕運三千營不存在聽從其他人的指揮。”

“第二,若是南京兵部甚至是兵部來了敕書,想要調遣漕運三千營,或者是抽調和安插軍官,我該怎麼應對。”

“同樣頂回去,當然,不是你頂回去,而是我頂回去,趙世奇頂回去。”

“大哥,這樣做,豈不是得罪了朝廷。。。”

吳宗睿猛地扭頭,看着廖文儒和劉寧。

“怎麼,你們害怕得罪皇上和朝廷嗎。”

廖文儒和劉寧的神色都變得緊張,兩人同時單膝跪地。

“大哥,我和劉副千戶不怕得罪皇上和朝廷,只是不願意讓大哥爲難。”

吳宗睿冷冷的看了兩人一眼。

“我都不怕,你們怕什麼,你們記住,漕運三千營的任何一個軍士,都要記住這一點,他們只能聽命於我,其餘的任何命令都不得遵從,他們不需要操心皇上和朝廷的事宜,當然,如何讓他們明白這一點,需要你們不懈的努力,以前是信義幫護衛,他們屬於信義幫,現在是漕運三千營,他們依舊屬於信義幫,不屬於漕運總督府。”

。。。

扶起廖文儒和劉寧兩人,吳宗睿感覺到他們的身體微微顫抖。

“文儒,劉寧,在你們面前,我不會隱瞞任何的想法,很多的事情,你們也是明白的,戚家軍當年的悲劇,絕不能出現在漕運三千營的身上。”

“漕運三千營接下來的兩件大事情,第一是徹底剿滅南直隸境內運河兩岸的匪幫,進一步磨礪軍士,我們設立了執法營,今後的獎勵和升遷事宜,必須規範下來,獎懲全部規範和到位,如此才能夠激勵軍士的鬥志。”

“此番的征伐,所有繳獲的錢糧,全部歸於漕運三千營所有。”

“第二件事情,擴充隊伍,我們有了漕運三千營的名頭,擴充隊伍就是名正言順的事情,原來計劃年內擴充到兩千人,現在不比拘泥於這個數字,可以加快擴充軍士的步伐。”

“寧缺毋濫,這是我們漕運三千營招募軍士的規矩,奸猾之徒和兵痞,絕不能進入漕運三千營,我們需要的忠厚的軍士。”

“漕運三千營,擴充軍士的關鍵,在於騎兵,戰馬和弓箭等等,我們最爲需要的這些東西,趙世奇不可能給我們,都要靠我們自己,所以在接下來作戰的過程之中,繳獲戰馬、獲得弓箭等武器,同樣是我們作戰的重點。”

“匪幫的戰鬥力不強,但我們必須以獅子縛兔、亦用全力的態度對待,每一次的作戰,要經過詳細的偵查、要做到萬無一失,作戰要乾淨利落,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的鍛鍊漕運三千營每一個軍士的戰鬥力。”

“十天之內徹底剿滅淮安府境內的匪幫,兩個月時間之內,徹底剿滅南直隸境內運河兩岸的匪幫,若是時間允許,十二月徹底剿滅浙江境內運河兩岸的匪幫。”

第一百八十三章 穩準狠(2)第一百五十章 強硬爭取第二百一十四章 慘敗的消息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氏家族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六百三十八章 神一般的分析第六百八十章 真心的建議第八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1)第六十章 吉榜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開門紅(2)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末路(8)第九百三十七章 首要是規矩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孤膽英雄(1)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思緒(1)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一百二十七章 故人來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九百五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七百七十三章 氣量與格局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場空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一百九十六章 難道是天意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二百六十四章 皮島變故第二百九十九章 還是有擔憂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二百五十三章 效率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八百三十五章 殘陽如血(6)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八百零五章 孫傳庭的決斷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五百四十七章 首輔易人(3)第七百零四章 掌控山東(9)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還算鎮定第七百一十三章 暗地裡的變化第二百五十三章 效率第四百四十四章 皇上的聖旨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爲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膽英雄(5)第四百六十章 合圍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部署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事爆發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摧枯拉朽(12)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規矩(2)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二百三十三章 務必精準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較量(2)第五百零四章 遼東起步第十六章 乞丐第四十七章 父親續絃第七十三章 一網打盡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第三百零九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一百四十九章 模糊的跡象第十九章 算賬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水師的任務第三百七十章 皇太極稱帝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
第一百八十三章 穩準狠(2)第一百五十章 強硬爭取第二百一十四章 慘敗的消息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氏家族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六百三十八章 神一般的分析第六百八十章 真心的建議第八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1)第六十章 吉榜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開門紅(2)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末路(8)第九百三十七章 首要是規矩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孤膽英雄(1)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思緒(1)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一百二十七章 故人來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九百五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七百七十三章 氣量與格局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場空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一百九十六章 難道是天意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二百六十四章 皮島變故第二百九十九章 還是有擔憂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二百五十三章 效率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八百三十五章 殘陽如血(6)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八百零五章 孫傳庭的決斷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五百四十七章 首輔易人(3)第七百零四章 掌控山東(9)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還算鎮定第七百一十三章 暗地裡的變化第二百五十三章 效率第四百四十四章 皇上的聖旨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爲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膽英雄(5)第四百六十章 合圍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部署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事爆發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摧枯拉朽(12)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規矩(2)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二百三十三章 務必精準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較量(2)第五百零四章 遼東起步第十六章 乞丐第四十七章 父親續絃第七十三章 一網打盡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第三百零九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一百四十九章 模糊的跡象第十九章 算賬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水師的任務第三百七十章 皇太極稱帝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