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

崇禎十三年正月十五,闖王李自成率領大軍,開始進攻鳳翔府城。

正月十六,盤踞在湖廣棗陽一帶的張獻忠以及高應登等流寇,突然繞過了襄陽府城,連續攻克了南漳、保康和房縣等城池,幾乎切斷了襄陽府城與外界的一切聯繫。

正月十八,羅汝才從曲沃出發,直插夏縣和安邑一帶,在攻陷了夏縣和安邑等城池之後,朝着潼關的方向撲進。

數座城池被攻陷,在陝西、湖廣、山西以及河南等地,引發了巨大的震撼。

五省總督熊文燦手忙腳亂,不斷的調遣大軍,試圖遏制流寇發起的進攻。

可惜熊文燦的所有努力都是徒勞。

都督僉事、剿總兵官左良玉,藉口大軍需要修整,不願意出動,陝西總兵賀人龍,乾脆沒有任何的回信,也沒有出兵。

眼睜睜看着南漳、保康、房縣、夏縣和安邑等城池被流寇攻陷,陝西鳳翔府城處於極度的危險之中,兼任陝西巡撫的五省總督熊文燦,終於坐不住了,準備親率大軍從潼關進入陝西,護衛襄陽府城,抵禦陝西境內的李自成。

還沒有等到熊文燦出發,鳳翔府城被攻陷的消息就傳出來了。

而後,李自成一鼓作氣,拿下了扶風和武功等城池,劍指西安府城。

這麼多的城池被短時間攻陷,倒不是說流寇的戰鬥力大大增強,已經到了戰無不勝的地步,其中最爲主要的原因,還是各地官府沒有高度重視,各地官府總是以缺錢缺糧爲由頭,不斷的向上面伸手,卻忘記了加強城池的防守。

矛頭直指五省總督、兼任陝西巡撫的熊文燦。

熊文燦的主要職責,就是代表朝廷剿滅和抵禦流寇,熊文燦剛剛出任五省總督的時候,得到了皇上和朝廷的支持,勢如破竹,打敗了盤踞陝西的李自成,逼的盤踞四川的張獻忠準備歸順朝廷,可惜後金韃子入關作戰,打亂了熊文燦所有的部署,皇上下旨,要求五省總督熊文燦率領大軍護衛京師,熊文燦不敢違背旨意,帶着陝西巡撫孫傳庭進京抵禦後金韃子。

通州之戰的慘敗,讓熊文燦以及孫傳庭麾下的精銳大軍損失殆盡,等到後金韃子撤離,熊文燦和孫傳庭回去之後,他們已經沒有力量對付再次壯大的流寇了。

熊文燦只能上書朝廷,懇請得到支援。

馳援陝西的山海關總兵吳襄,率領大軍遭遇到慘敗,再一次將熊文燦打落谷底,而後熊文燦最爲倚重的陝西巡撫孫傳庭,被朝廷問罪,羈押到京城大牢之中,讓熊文燦徹底失去了希望,當然,熊文燦也想了不少的辦法,譬如說調遣都督僉事、剿總兵官左良玉等將領,抵禦和剿滅流寇,可惜左良玉也遭遇到失敗,後來甚至不出兵了。

這一次,數路流寇發起進攻,熊文燦很清醒,他知道全面開花不可能,所以就對準李自成和張獻忠兩路流寇,這兩路流寇的力量最爲強悍,可惜左良玉與賀人龍兩人都不聽從調遣,所以熊文燦只能眼睜睜看着局勢迅速的惡化。

河南,洛陽府城,五省總督臨時行營。

書名錦衣衛急匆匆的來到臨時行營,出示了手中的玉牌,守衛在行營外面的軍士不敢阻攔,看着錦衣衛進去。

中軍帳,熊文燦一臉的慘然,他已經知道自己麻煩了,陝西、山西、湖廣數座城池被流寇攻陷,鳳翔府城丟失,陝西的漢中府以及鳳翔府所轄的地域,幾乎都被賊首李自成佔據,陝西西安府城遭遇到直接的威脅,如果李自成與羅汝才前後夾擊,進攻西安府城,那西安府城將處於巨大的危險之中。

局勢到了如此的地步,熊文燦知道自己無法逃脫罪責了。

嚴格說起來,熊文燦不應該承擔責任,他已經拼盡全力,可惜不管他怎麼努力,都付諸東流,皇上和朝廷只看結果,不會關心過程。

錦衣衛進入中軍帳的時候,熊文燦站起身來,整理了衣服,慢慢開口了。

“容我將總督府的事宜吩咐下去,再行跟隨你們進京。。。”

一名錦衣衛臉上露出不屑的笑容。

“熊大人,你已經不是五省總督了,還有什麼可吩咐的,我等奉旨捉拿你,等候京城來人,你還是不要耽誤時間了。。。”

熊文燦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閉上了眼睛。

幾名錦衣衛衝過來,其中兩人將手中的枷鎖套在了熊文燦的脖子上。

聞訊趕到中軍帳的諸多官吏,看見這一幕,連忙後退。

熊文燦被錦衣衛帶走,關押到了府衙的大牢之中,不得與任何人接觸,等待京城來的錦衣衛,將其帶到京城去問罪。

。。。

京城,皇宮,偏殿。

朱由檢的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看着下首的內閣大臣、兵部尚書楊嗣昌。

五省總督熊文燦被鎖拿問罪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就連一直支持熊文燦的楊嗣昌,這一次也沒有開口說話,沒有誰想到,前後不到半年的時間,熊文燦和孫傳庭等剿滅流寇的主要指揮官,都是這樣的結局。

派遣其他人出任五省總督,已經不是很現實了。

湖廣的左良玉,陝西的賀人龍等總兵官,都出現了擁兵自重的趨勢,如此情況之下,朝廷必須派遣重臣,壓住這些囂張的總兵官。

朱由檢記得很清楚,幾個月之前,也是在偏殿,楊嗣昌當着他的面表過態。一旦中原的局勢惡化,會親赴中原指揮作戰。

朱由檢不會提出來,他想看看楊嗣昌怎麼說。

內閣首輔劉宇亮開口了。

“皇上,原五省總督熊文燦失責,即將鎖拿進京,交由三司問罪,臣以爲,必須有人出任五省總督,代表朝廷總領剿滅流寇的事宜。。。”

劉宇亮還沒有說完,朱由檢哼了一聲。

對於劉宇亮這個內閣首輔,朱由檢很是惱火,早就有更換的想法,只是苦於暫時沒有合適的人選,就拖延下來了。

“劉愛卿,你說的不錯,朕也很擔心中原的局勢徹底惡化,故而這些天一直都在思索,既然你提出了朝廷必須要派遣新任的五省總督,朕想就讓你代表朝廷,總督中原兵馬,徹底剿滅流寇,你看如何啊。。。”

劉宇亮的臉色一下子煞白,身體微微顫抖,對着皇上抱拳,遲遲無法開口。

現如今總督中原兵馬負責剿滅流寇,明顯就是跳火坑的事情,劉宇亮身爲內閣首輔,知道中原流寇總人數號稱百萬,雖然這個數字有些誇張,但數十萬的流寇還是存在的,其中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和高應登四路流寇,每一路都超過十萬人,這還不算其他近十路的流寇,如果詳細統計,估計距離百萬不會太遠。

總督中原各路兵馬,說起來權力很大,可以調遣的兵力很多,其實不然,朝廷拿不出來錢糧,就難以調動中原的各鎮大軍,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算是朝廷派遣重臣下去督戰,手持尚方寶劍,效果也不一定很好。

再說了,征伐廝殺的過程之中,存在太多危險,皇上和朝廷迫切的需要中原的局勢穩定下來,如果這個時候領兵作戰的統帥,短時間之內不能夠取得勝利,那麼一定會招致皇上和朝廷的問罪,最終的情況不會強於熊文燦。

所以劉宇亮怎麼敢開口回答,他肯定不願意跳進火坑之中去。

終於,楊嗣昌咳嗽了一聲開口了。

“皇上,臣願意前往督戰,只是臣還有要求。。。”

朱由檢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揮手打斷了楊嗣昌的話語。

“文弱,朕一直等着你開口,朕沒有忘記你的許諾,朕相信,由你統帥大軍,一定能夠打敗和徹底剿滅流寇,朕賜予你尚方寶劍,統領中原各鎮兵馬,你可隨時調遣,若是有人不聽從號令,你可帶朕懲戒。”

說到這裡,朱由檢看向了身邊的秉筆太監王承恩。

“承恩,馬上擬旨,任命文弱爲兵馬大都督,統領中原各鎮兵馬,代表朕和朝廷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

楊嗣昌臉色有些發白,抱拳再次開口。

“臣謝皇上隆恩,臣一定竭盡全力,抵禦流寇。。。”

楊嗣昌沒有誇海口,決口不提剿滅流寇的事宜,他的內心是冰涼的,剛剛他準備提出什麼樣的要求,皇上是清楚的,無非就是軍餉和糧草的問題,可惜皇上提前開口,堵住了楊嗣昌後面的要求。

楊嗣昌不看重尚方寶劍,說的不客氣一些,下去指揮作戰,不能夠解決錢糧短缺的問題,總是拿着尚方寶劍嚇唬別人,時間長了,人家反感了,就意味着無法調動大軍了。

總不能手持尚方寶劍,將不服從調遣的所有官吏都斬殺了。

偏殿裡面的氛圍有些異常,諸多的內閣大臣都低着頭,沒有開口說話。

草擬聖旨本就是內閣的事宜,由內閣首輔或者內閣次輔寫出聖旨,然後由秉筆太監按照皇上的意思進行修改,最後由掌印太監加蓋玉璽。

皇上剛剛準備發出去的聖旨,壓根沒有提到內閣,讓秉筆太監王承恩直接草擬聖旨,這樣的情形,與天啓年間魏忠賢掌控朝政的時候,極其相似。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統戰工作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一百九十七章 難題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墜入深淵第二百四十九章 漕運變故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定要留住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心灰意冷第五百六十三章 整頓軍務(1)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立規矩(1)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圖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九百三十章 定鼎之戰(14)第二百一十五章 暫時忍住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機會第四百六十章 合圍第一千零八章 突破的開始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納百川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九百七十八章 科舉風波(6)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九百八十二章 籠絡人才(2)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四百六十八章 識時務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驗智慧(2)第六百六十五章 要歸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可死拼第二百零六章 不出所料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遲(1)第四百四十五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四百零八章 暴發戶的感覺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鼎之戰(8)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四百五十四章 差點被騙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二百二十三章 漂亮的伏擊(2)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三章 管中窺豹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末路(3)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九百三十四章 治國策略第七十三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一百九十六章 難道是天意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一百六十一章 漕運碼頭第三十三章 報備第二百三十三章 務必精準第八百五十一章 都是機會第一千零八章 突破的開始第五百六十三章 整頓軍務(1)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難而上的機會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七百四十六章 聰明的張獻忠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五百七十五章 錯得離譜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二十章 應對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八百八十四章 明智的選擇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區別對待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頓軍務(2)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九百七十九章 科舉風波(7)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氏家族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好大一場雪第七百一十章 竭力阻止第九百三十章 定鼎之戰(14)第九十五章 人市第二章 廖文儒第四百七十二章 朝野震驚(3)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思緒(1)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統戰工作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一百九十七章 難題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墜入深淵第二百四十九章 漕運變故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定要留住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心灰意冷第五百六十三章 整頓軍務(1)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立規矩(1)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圖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九百三十章 定鼎之戰(14)第二百一十五章 暫時忍住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機會第四百六十章 合圍第一千零八章 突破的開始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納百川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九百七十八章 科舉風波(6)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九百八十二章 籠絡人才(2)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四百六十八章 識時務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驗智慧(2)第六百六十五章 要歸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可死拼第二百零六章 不出所料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遲(1)第四百四十五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四百零八章 暴發戶的感覺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鼎之戰(8)第八十九章 立志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四百五十四章 差點被騙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二百二十三章 漂亮的伏擊(2)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三章 管中窺豹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末路(3)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九百三十四章 治國策略第七十三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一百九十六章 難道是天意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一百六十一章 漕運碼頭第三十三章 報備第二百三十三章 務必精準第八百五十一章 都是機會第一千零八章 突破的開始第五百六十三章 整頓軍務(1)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難而上的機會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七百四十六章 聰明的張獻忠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五百七十五章 錯得離譜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二十章 應對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八百八十四章 明智的選擇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區別對待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頓軍務(2)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九百七十九章 科舉風波(7)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氏家族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好大一場雪第七百一十章 竭力阻止第九百三十章 定鼎之戰(14)第九十五章 人市第二章 廖文儒第四百七十二章 朝野震驚(3)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思緒(1)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