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鍋粥

京師,紫禁城,偏殿。

壓抑的氣氛,讓內閣首輔張四知和所有的大臣都低着頭,唯有兵部尚書陳新甲,臉上帶着不服氣的神情。

朱由檢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剛剛過去的早朝,滿朝的文武大臣,都在爲朱仙鎮之戰的失敗,以及開封府城告急的消息所震驚,衆人議論紛紛,沒有人想到,十多萬的朝廷大軍,居然敗在了流寇的手中,且獲得勝利的流寇,沒有絲毫的停歇,迅即包圍了開封府城。

按說朝廷已經給予五省總督洪承疇最大的支持,戶部在捉襟見肘的情況之下,調撥了軍餉和糧草,皇上甚至拿出了部分宮裡的銀兩,交給洪承疇,就是想着洪承疇能夠打敗流寇、迅速穩定中原的局面。

現在看來,洪承疇辜負了皇上和朝廷的重託,中原的局勢,已經逐漸的失去控制了。

南方的情況同樣令人揪心,張獻忠及其麾下的流寇,已經轉戰到南直隸所轄的徐州,正準備進攻徐州州城,與徐州相鄰的鳳陽府和淮安府都遭受到威脅,南京也不得安寧,如此情況之下,南京兵部尚書張國維,調集三大營的將士,北上抵禦張獻忠及其麾下的流寇,同時徵調南方各鎮的軍隊,護衛南直隸。

唯一安寧的就是遼東,因爲登萊新軍鎮守遼東,後金韃子不敢發起對關內的進攻,京畿之地和京師暫時還是穩定的。

中原大亂,南方也出現亂像,皇上和朝廷幾乎沒有可以抽調的兵力了,此外,朝廷也拿不出來錢財來維持大軍的開銷了。

中原幾乎收到不什麼賦稅,南方的諸多地方也頻頻的遭遇災荒,朝中的大臣力主免去南方諸多地方的賦稅,這讓戶部能夠收到的賦稅少得可憐,根本無法維持正常的開銷。

目前的情況之下,唯一還可以大規模抽調的兵力,就是駐守遼東、登州和萊州的登萊新軍,以及駐守延綏一帶的邊軍了。

朱由檢本來想厚着臉皮抽調登萊新軍,進入中原剿滅流寇,不過薊遼督師吳宗睿一道奏摺讓他閉嘴了,原來吳宗睿已經做好了全面的準備,計劃在秋收結束之後,率領登萊新軍渡過遼河,發起對後金韃子的進攻,爭取收服遼河以東的部分城池,進一步打壓後金韃子。

吳宗睿的這個奏摺,等於是告訴朱由檢和朝廷,不要想着抽調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

現在看來可以抽調的也就是三邊總督孫傳庭統領的邊軍了。

不過抽調孫傳庭及其麾下的延綏邊軍,就意味着邊關一帶的防禦空虛,若是蒙古部落趁着這個時候大舉進入關內,宣府、大同和延綏一帶就要陷入巨大的危險之中。

朱由檢看着下面垂頭喪氣的大臣,眼睛裡面恨不得噴出一團火,關鍵時刻,朝中的文武大臣全部都靠不上,所有的事情,都要他這個皇上來做出決斷。

“張愛卿,你是內閣首輔,你來說說,朝廷該要如何應對中原的局勢。”

張四知出列,對着御輦的方向抱拳稽首行禮。

“皇上,臣以爲,當下務必嚴懲五省總督洪承疇,皇上和朝廷賦予洪承疇重託,給予了足夠的軍餉和糧草,洪承疇率領十多萬朝廷大軍,在朱仙鎮本應該徹底打敗李自成和羅汝才部,誰知道居然遭遇如此的慘敗,臣爲此感覺到痛心疾首。。。”

張四知答非所問,其實他也沒有應對中原混亂局勢的辦法。

朱由檢沒有力氣發脾氣了,他看向了兵部尚書陳新甲。

“陳愛卿,你是兵部尚書,說說朝廷該要如何應對中原的局勢。”

陳新甲倒是沒有猶豫,站出來之後,抱拳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當下必須調整五省總督之人選,洪承疇不能夠繼續擔任五省總督,擒拿到京城來問罪,臣舉薦三邊總督孫傳庭大人出任五省總督,且抽調部分的延綏邊軍,進入中原剿滅流寇,臣記得孫大人曾經組建秦軍剿滅流寇,此番皇上和朝廷可准許孫大人自行籌集兵力,以徹底剿滅流寇,穩定中原的局勢,至於說邊關的防禦事宜,可令宣大總督丁啓睿統領,務必保證邊關之安寧。。。”

陳新甲的建議,讓朱由檢微微的點頭。

嚴格說起來,朱由檢這個皇帝,其聖旨難以走出京城去了,中原的局勢已經大亂,河南行省沒有朝廷派遣的官吏,陝西很多地方的官府也名存實亡,至於說湖廣和山西等地,到處都是小股的流寇,地方官府疲於奔命,根本無法應對,所以朱由檢的聖旨在這裡毫無用處。

再說遼東和登州、萊州,朱由檢的聖旨從未有過作用。

剩下的就是延綏、宣大之地和南方了,這一帶朱由檢的聖旨還有一定的作用,不過隨着局勢的日漸混亂,各地的總兵都有擁兵自重的情形,朱由檢的聖旨對於那些文官還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對於那些武將沒有太大的作用。

湖廣剿總兵官左良玉就是最爲明顯的例子。

一年多之前,朱由檢還可以密旨,令五省總督洪承疇殺死陝西總兵賀人龍,現在已經沒有辦法對付湖廣剿總兵官、平賊將軍左良玉了。

“陳愛卿的建議可行,內閣馬上擬旨,三邊總督孫傳庭,兼任五省總督,賜予尚方寶劍,率領延綏邊軍進入中原,剿滅流寇,延綏一帶邊關的防禦事宜,由宣大總督丁啓睿暫時統領,至於說洪承疇,讓其守衛開封府城吧。”

。。。

五省總督洪承疇,沒有逃往遼東,而是進入了開封府城。

跟隨其進入開封府城的,還有近兩萬的軍士,其中有秦軍的軍士,遼東邊軍的軍士,以及少部分四鎮軍隊的軍士,這樣守衛開封府城的兵力達到了三萬多人。

洪承疇不敢前往遼東,他很清楚,若是逃往遼東,他的罪名很有可能是謀逆。

開封府城城池堅固,易守難攻,只要有足夠的軍士守衛,哪怕是面對百萬大軍的進攻,也能夠堅持下去,更何況,與流寇死死鏖戰一個多時辰的洪承疇明白,流寇之中的精銳軍士人數不多,李自成和羅汝才肯定會命令新營的軍士來攻打開封府城,那樣他就有機會守住開封府城,一旦守住了開封府城,自己身上的罪行就能夠大幅度的減輕了。

朱仙鎮之戰的慘敗,讓洪承疇異常的鬱悶,這場慘敗,與他洪承疇有着莫大的關係。

朱仙鎮內駐紮的四萬軍士,本就是朱仙鎮之戰的主力,可惜這樣的部署,讓湖廣剿總兵官左良玉誤解了,以爲洪承疇也想着保全實力,所以在朱仙鎮南面的戰鬥部署之中,左良玉絲毫不考慮如何的抵禦和打敗流寇,首先想到的就是保全實力。

左良玉這樣做,四鎮的總兵不是傻子,他們也想着保全實力,最終迎戰流寇大隊人馬的,居然是八千老弱病殘的軍士,這就導致了潰敗局面的瞬間出現。

大規模潰敗的局面出現,四鎮軍隊瞬間崩潰,被大規模的流寇嚇破了膽,拼命朝着朱仙鎮的方向撤離,更加可恨的是,湖廣剿總兵官左良玉面臨如此危急局面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依舊是保全實力,他們沒有領兵與流寇廝殺,反而是率領五萬軍士全線撤離。

如此情況之下,洪承疇只能率領麾下的四萬軍士,殺出朱仙鎮,與流寇面對面廝殺。

先前的部署完全落空,洪承疇面對的是士氣高漲、人數多達數十萬人的流寇。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洪承疇還是有機會,他麾下的四萬軍士,戰鬥力不一般,不僅抵禦了流寇的衝擊,還在廝殺的過程之中,逐漸佔據了上風,眼看着流寇無法堅持的時候,洪承疇明智的率領大軍撤回朱仙鎮,流寇也會偃旗息鼓,雙方會出現再次對峙的局面。

可惜的是,洪承疇想到的是徹底打敗流寇,彌補四鎮軍隊潰敗、左良玉部逃走的窟窿。

洪承疇沒有想到的是,李自成率領流寇老營的軍士殺過來了。

局勢到了這一步,迴天無力,洪承疇只能命令所有將士拼命朝着開封府城的方向撤離。

算是四鎮的軍士,一共是八萬將士,最終撤回到開封府城的不足兩萬人,損失接近了八成。

撤回到開封府城的翌日,洪承疇得到了準確的消息,撤出戰鬥的左良玉部,誤打誤撞進入了李自成和羅汝才部大部隊的包圍圈,逃出去的只有左良玉和少量的軍士。

這樣算起來,朱仙鎮之戰,洪承疇調集的十多萬大軍,損失超過十萬人。

這是從未有過的失敗。

遭遇到如此的慘敗,洪承疇是絕不敢回到京城去的,當下唯一的贖罪之道,就是死守開封府城,與流寇拼死一戰。

所以,在短暫的懊惱之後,洪承疇及時的調整了自身的情緒,以最快的速度給皇上和朝廷寫去奏摺之後,馬上開始部署開封府城的防禦工事,這一次他豁出去了,誓與開封府城共存亡。

城外黑壓壓的流寇,在洪承疇看來已經不算什麼了,李自成和羅汝纔派遣來勸降的軍士,被毫不留情的斬殺,整個的城池,都處於最高程度的戒備之中了。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內亂(2)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九百一十九章 定鼎之戰(3)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鄉第六百六十一章 預感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四百三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頭疼的事(2)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九十八章 遠見卓識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層思考第十五章 端倪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東(7)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六百七十一章 掙扎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二百二十三章 漂亮的伏擊(2)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較量(2)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八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1)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般的見識(2)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一千零四十章 遭遇危險(5)第九百八十四章 出征目的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果斷第一章 見性成佛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6)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末路(4)第八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信服(2)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三百八十八章 出其不意第九百九十五章 皇家日報(2)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梟雄末路(3)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道理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遲(1)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一聲嘆息(3)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針對性部署(1)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六百五十八章 襄陽陷落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二百八十七章 想不到的危機(2)第十一章 縣衙第五百六十九章 獨立指揮第六百七十四章 獨當一面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三百零三章 聲東擊西(2)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八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1)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六百零二章 算準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遲(1)第九百五十四章 不敢桀驁第六百二十九章 閃電戰(3)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頭疼的事(2)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後悔莫及第五百七十七章 挖了一個坑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還算鎮定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激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內亂(2)第五百七十七章 挖了一個坑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內亂(2)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九百一十九章 定鼎之戰(3)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鄉第六百六十一章 預感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四百三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頭疼的事(2)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九十八章 遠見卓識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層思考第十五章 端倪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東(7)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六百七十一章 掙扎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二百二十三章 漂亮的伏擊(2)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較量(2)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八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1)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般的見識(2)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一千零四十章 遭遇危險(5)第九百八十四章 出征目的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果斷第一章 見性成佛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6)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末路(4)第八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信服(2)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三百八十八章 出其不意第九百九十五章 皇家日報(2)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梟雄末路(3)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道理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遲(1)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一聲嘆息(3)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針對性部署(1)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六百五十八章 襄陽陷落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二百八十七章 想不到的危機(2)第十一章 縣衙第五百六十九章 獨立指揮第六百七十四章 獨當一面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三百零三章 聲東擊西(2)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八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1)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六百零二章 算準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遲(1)第九百五十四章 不敢桀驁第六百二十九章 閃電戰(3)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頭疼的事(2)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後悔莫及第五百七十七章 挖了一個坑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還算鎮定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激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內亂(2)第五百七十七章 挖了一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