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

盧發軒的來信擺在了桌上。

吳宗睿的神色嚴峻,站在下首的廖文儒、劉寧和曾永忠等人,都沒有開口說話。

大淩河城之戰終於打響了。

其實大淩河城已經修築好幾次了,當初袁崇煥修築大淩河城,也是被後金韃子破壞,沒有能夠成功,這一次是第三次修建,因爲有了原來的築城基礎,所以修建的速度快了很多,半個月的時間過去,大淩河城已經初具規模。

可惜的是,朝廷對於修建大淩河城出現了不同聲音,影響了修築的進度,而且守衛大淩河城的遼東邊軍,大部分都被撤走,駐守大淩河城的絕大部分都是班軍,戰鬥力差了很多。

後金的皇太極,對於大淩河城是異常關注的,大淩河城修築的所有動靜和進展的情況,皇太極都瞭如指掌,如果大淩河城修築成功,對於後金將形成巨大的威脅,得知大明朝廷撤走駐守的遼東邊軍,皇太極立刻下令,後金與蒙古的軍隊,聯合起來進攻大淩河城。

雖然盧發軒的來信,僅僅說到皇上已經下旨,命令遼東邊軍馳援大淩河城,打退後金韃子的圍攻,可此次戰鬥的過程與結果,吳宗睿已經知曉,明軍三次的馳援,都以慘敗告終,特別是第三次的馳援,由孫承宗舉薦的監軍道張春率領的四萬大軍馳援,卻因爲張春的冒進慘敗,四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這一切都是因爲皇太極改變了戰術,以圍城打援應對明軍的增援,而且後金鑄造了火炮,以密集的火炮羣轟炸馳援的明軍,導致了明軍的慘敗。

大淩河之戰從八月初六開始,持續到十月二十八日,以祖大壽打開大淩河城的城門投降終結,前後持續八十天左右的時間。

這場戰鬥,明軍壓根沒有弄清楚皇太極圍城打援的戰術,不斷的派兵增援,結果損失慘重,關外的精銳軍隊幾乎喪失殆盡,兵部尚書、薊遼督師孫承宗承擔責任,被迫致仕。

明軍之中,遼東邊軍的戰鬥力是最強的,大淩河之戰的慘敗,遼東邊軍慘重的損失,讓明軍的戰鬥力大大的削弱。

大淩河之戰,後金獲得了戰略性的勝利,而大明朝廷則是遭遇到戰略性失敗。

若不是後金的國力孱弱,無力進攻整個的大明,大明王朝恐怕早就覆滅。

不管是皇上還是朝廷,目光都集中在大淩河城,可吳宗睿的注意力,卻在登州和萊州。

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登萊巡撫孫元化就會接到皇上的聖旨,要求他派遣登州和萊州的新軍,前去馳援大淩河城,而孫元化也是信心滿滿的派遣遊擊將軍孔友德,率領駐守登州的兩千軍士,以及大量的火炮前去馳援,畢竟朝中已經有不少人對登州和萊州的新軍產生質疑,認爲新軍消耗太多的銀兩,卻沒有發揮任何的作用。

援軍本來是打算乘船橫渡渤海,抵達遼東前線的耀州鹽場集結,參與戰鬥,可是十月氣溫已經變得寒冷,此時的渤海,風大浪大,容易發生海難,孔友德率領的軍士,出海不久就遇見了大風浪,不得不返航。

孔友德率領的援軍,回到登州,已經是十月初,壓根趕不及大淩河之戰,孫元化爲了給皇上和朝廷一個交代,竟然命令孔友德率領援軍,從陸路繞過渤海,前往大淩河城馳援,誰都知道,孔友德率領的援軍,攜帶大量的火炮,全部依靠畜力和人力運送,最快也要月餘才能夠抵達,等到他們抵達大淩河城,黃花菜都涼了。

孔友德率領的援軍,前往大淩河城的時候,會路過青州,造反之後,殺向登州的時候,同樣會路過青州,青州也就是在孔友德援軍兩次過境的時候,遭遇到荼毒。

這就是吳宗睿和信義押司的機會。

倒不是說徹底的剿滅孔友德及其麾下的軍士,吳宗睿看重的是孔友德擁有的火炮,如果能夠想辦法繳獲孔友德大軍之中的一些火炮和彈藥,則能夠大大的增強軍隊的進攻強度。

有不少的事情,需要做出實質性的準備了。

信義押司不是軍隊,不可能公開進攻孔友德及其麾下的叛軍,但這也是信義押司的優勢所在,昏聵的山東巡撫餘大成和登萊巡撫孫元化,在孔友德已經譁變的情況之下,依舊相信用錢糧能夠穩住譁變的軍隊,所以命令沿途的軍隊讓開道路,不得進攻,放孔友德及其麾下的軍隊回到登州,這就讓孔友德毫無顧忌,一路劫掠,最終佔領了登州府城。

信義押司不是軍隊,就可以在特定的環境之下,發起對孔友德及其叛軍的進攻。

進攻需要計謀,需要考慮到方方面面,必要的時候,信義押司可以轉換身份,發起進攻。

一切都是爲了壯大自身的實力。

“先生,從今日開始,想盡一切辦法,瞭解登州和萊州的局勢,隨時給我稟報,大淩河城之戰打響了,我認爲可能影響到山東以及登州萊州等地,信義押司需要抓住機會。。。”

曾永忠點點頭。

“大人,我一定會辦好的,大人還有其他事情嗎。”

“沒有了,先生去忙吧。”

曾永忠離開之後,屋子裡只剩下廖文儒和劉寧兩人。

曾永忠離開的時候,輕輕掩上廂房的門,吳宗睿示意劉寧去關上廂房的門。

廂房裡面的氣氛變得有些凝重,吳宗睿的小心,讓廖文儒和劉寧有些緊張。

“文儒,劉寧,從今日開始,你們派遣斥候,秘密進入登州,偵查登州新軍的一舉一動,凡是偵查到的情報,迅速給我稟報,你們記住,登州新軍任何的動靜都不要放過。”

“斥候在一個月時間之內,繪製出來三份詳盡的地圖,第一份地圖是登州府城的詳細布局,以及新軍駐紮的地方,第二份地圖是蓬萊水城的詳細地形地貌,包括水城有多少的戰船,第三份地圖是從登州府城到青州所轄臨淄沿途官道的地形地貌,務必要標註清楚,哪些地方是開闊的平原,哪些地方是丘陵地帶,哪些地方有山峰,哪些地方有大量的密林,沿途哪些地方有村鎮,哪些地方荒無人煙。”

“此事非同小可,決不能泄露消息,不能夠讓執行任務以外的任何人知曉,此次的行動,由文儒直接指揮,劉寧協助。”

“青州府城距離登州府城約五百八十里地,前往登州偵查的斥候,務必以最快的速度,將偵查到的消息傳遞會青州府城,消息決不能延誤,若是有延誤的情形,務必嚴懲。”

“押運貨物繼續進行,最近一段時間,儘量多的接受前往登州和萊州等地的押運任務。”

“所有軍士要做好準備,沒有押運任務的軍士,每日裡都要訓練,且加大訓練的力度,特別是那些進入軍中時間不長的遼東漢人,你們要多關注他們,凡是訓練成績出色的遼東漢人,記錄在岸,作爲日後提拔的依據。”

“今日我做出的安排,僅限於你們知曉,參與此事的斥候,務必精銳,決不能泄露一絲一毫的消息,如果違背了軍令,殺無赦。”

。。。

吳宗睿說完,廖文儒抱拳開口。

“大哥,我們記住了,馬上回去安排。”

“好的,此次的偵查,文儒坐鎮指揮,劉寧率領斥候前去偵查,此事非同小可,劉寧參與其中偵查我才放心。”

廖文儒看了看劉寧,跟着開口了。

“大哥,還是劉寧坐鎮指揮,我帶着斥候前去偵查。”

劉寧低着頭沒有開口,從文化水平方面來說,廖文儒要強上很多,此番的偵查,需要繪製出來詳細的地圖,如果是廖文儒親自帶着斥候前去,的確有很多的優勢,相對來說,坐鎮指揮之人,只要及時稟報偵查到的情報就可以了。

劉寧沒有開口,吳宗睿略微的沉吟了一下,微微點頭。

“好,劉寧坐鎮指揮,文儒帶着斥候前往登州去偵查。”

“你們記住,時間很緊,你們需要做出細緻的安排,務必確保完成任務,還有一點你們切記,絕對不能暴露身份,否則會引發無窮的後患。”

廖文儒和劉寧兩人離開,廂房裡面只剩下吳宗睿。

盧發軒的信函,已經表明山雨欲來,大明王朝即將遭遇一場地震式的災難,而吳宗睿將要利用這場災難,壯大自身的實力。

大明王朝每一次的震動,都會有人遭殃,大淩河之戰,讓兵部尚書、薊遼督師孫承宗被迫承擔所有責任,致仕歸家,孫承宗的致仕,讓遼東少了一位真正的統帥,讓遼東的防禦體系更加的孱弱,而登萊兵變,則是讓登萊巡撫孫元化命喪黃泉,也讓強力支持孫元化的禮部尚書徐光啓心灰意冷,自此以後不再關心大明軍隊。

這一切,都在加速大明王朝的衰敗。

穿越的吳宗睿,知曉這一切,他爲孫承宗和徐光啓惋惜,兩人都是大明王朝的中流砥柱,生不逢時,可惜的是,兩人至死都不明白,大明王朝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唯有推翻這個王朝,打碎一切的桎梏,才能夠讓中華大地重新煥發出來生機。

第三百九十一章 絕處逢生第八百四十九章 最後的掙扎(8)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十七章 危機第三十三章 報備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八百一十八章 沒有閒着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末路(7)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氏家族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三百八十六章 各官免送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心的部署第一千零二十章 孤膽英雄(3)第一千零二十章 孤膽英雄(3)第六百二十九章 閃電戰(3)第六百六十一章 預感第一百零五章 愛屋及烏第三百九十二章 驕狂的代價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十三章 育苗第六百三十二章 值得慶賀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四百六十二章 致命的失誤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八章 準族長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觀的心態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確的部署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拼死一戰(2)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七百二十五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十四章 酬謝第三百八十六章 各官免送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關之戰(1)第九百三十九章 集思廣益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被迫抵禦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有些亂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處發泄第一百一十章 算計和打擊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四百四十二章 驚變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四百三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八百一十一章 有意的試探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末路(1)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奇蹟第五十五章 分析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設伏第一千零五章 各自安好(2)第二百六十五章 死裡逃生(1)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六百二十五章 可悲可嘆第九章 拜見先生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三百零五章 聲東擊西(4)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驗智慧(2)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拼死一戰(4)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五百五十章 深遠的思考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
第三百九十一章 絕處逢生第八百四十九章 最後的掙扎(8)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十七章 危機第三十三章 報備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八百一十八章 沒有閒着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末路(7)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氏家族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三百八十六章 各官免送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心的部署第一千零二十章 孤膽英雄(3)第一千零二十章 孤膽英雄(3)第六百二十九章 閃電戰(3)第六百六十一章 預感第一百零五章 愛屋及烏第三百九十二章 驕狂的代價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十三章 育苗第六百三十二章 值得慶賀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四百六十二章 致命的失誤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八章 準族長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觀的心態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確的部署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拼死一戰(2)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七百二十五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十四章 酬謝第三百八十六章 各官免送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關之戰(1)第九百三十九章 集思廣益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被迫抵禦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有些亂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處發泄第一百一十章 算計和打擊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四百四十二章 驚變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四百三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八百一十一章 有意的試探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末路(1)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奇蹟第五十五章 分析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設伏第一千零五章 各自安好(2)第二百六十五章 死裡逃生(1)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六百二十五章 可悲可嘆第九章 拜見先生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三百零五章 聲東擊西(4)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驗智慧(2)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拼死一戰(4)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五百五十章 深遠的思考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