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定鼎之戰(3)

崇禎十七年四月初十,登基稱帝的李自成,親率四十萬大順軍將士東征。

劉宗敏以及朱由檢的兒子朱慈烺、朱慈炯和朱慈炤跟隨大軍一同征伐,大軍之中還有一人,那就是吳襄,李自成倒是沒有斬殺吳襄的家人,而是派遣軍士,將吳襄的家人全部看押起來,吳襄的兒子吳三桂鎮守山海關,這一點李自成是清楚的,此番征伐,將吳襄帶在大軍之中,關鍵時刻肯定能夠起到作用。

牛金星和宋獻策留守京城,穩定京城的局勢。

京城外圍駐軍達到二十萬人,分佈在興州、營州、通州和昌平等地,對京城形成了合圍的態勢,一旦京城出現險情,駐紮各地的大順軍會迅速的馳援。

此外,李自成還派遣了一路大軍,秘密前往大名府,這路大軍的主要任務就是監視駐紮開封府城的張東濤以及李巖,他們不會主動發起對開封府城的進攻,不過一旦張東濤和李巖有進軍北直隸的任何動作或者跡象,這一路大軍將要率先發起進攻,打敗張東濤和李巖,穩定北直隸的局勢。

嚴格說起來,大順軍的總兵力,已經沒有百萬人的規模,攻陷大明京城之後,在李自成的授意之下,劉宗敏對大順軍進行了大規模的整合,裁撤了不少新營的軍士,這些被裁撤的軍士,就地轉化爲農戶,開始從事農耕等事宜,不管是李自成,還是劉宗敏,都察覺到,想要養活百萬大軍,難度太大了。

讓新營的部分軍士就地轉化爲農戶,可以彌補北直隸人口不足的問題,通過這些被裁撤軍士的勞作,也能夠收穫糧食,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整合之後的大順軍,總兵力保持在七十萬人左右,其中四十萬屬於精銳大軍,李自成此番東征,率領的四十萬大軍,其中三十五萬軍士屬於大順軍最爲精銳的軍士。

出征的時候,李自成信心滿滿,通過各方的情報,他得知駐紮在山海關的登萊新軍,總兵力不過十萬人,四十萬對陣十萬,李自成有足夠獲勝的信心。

。。。

山海關,總兵府,廂房。

“諸位可能都沒有想到吧,李自成率領的四十萬大順軍,四月初十才從京城出發,這讓隱藏在天津衛的劉寧難以承受了,十萬將士,秘密駐紮在天津衛,保密的難度太大了,還好劉寧做的不錯,沒有泄露一絲一毫的消息。”

吳宗睿的臉上帶着笑容,一點都沒有大戰即將來臨的緊張情緒。

廖文儒、曾永忠、史可法、洪承疇、喬明俊、吳三桂、高起潛、黃得功等人,站立在一邊,他們的神色各異,衆人都清楚這一場戰鬥廝殺的重要性,所以臉色都有些肅穆。

吳宗睿說完之後,廖文儒跟着開口了。

“大人,屬下覺得,按照大順軍行軍的速度,四月十三日到十四日,大戰就可以展開,天津衛距離京城三百里地,此刻應該要命令劉寧,馬上從天津衛出發,趕赴京城了。”

其餘人都跟着點頭,情報司一直都在偵查大順軍部署的情況,李自成在京城的外圍駐紮了二十萬大順軍軍士,防患於未然,應該是京城的防禦還是很牢固的。

劉寧想要率領十萬登萊新軍將士奪取京城,有不小的難度,而且必須在李自成率領大順軍與駐守山海關的登萊新軍展開廝殺之前奪取京城,難度就更大了。

所以說,劉寧率領的十萬登萊新軍,就算是馬上從天津衛出發,也不一定能夠在大順軍進攻山海關之前奪取京城。

吳宗睿臉上的笑容漸漸的消失,他看向了衆人。

“諸位,你們是不是覺得,劉寧想要奪取京城的難度太大,想要在大順軍與我登萊新軍展開廝殺之前奪取京城,幾乎不可能,畢竟李自成在京城的周遭,部署了二十萬的軍士。”

吳宗睿還沒有說完,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點頭。

“不錯,你們表達了真實的想法,那我就接着說了,李自成率領四十萬大順軍軍士,且是最爲精銳的軍士,對山海關發起進攻,山海關駐紮的登萊新軍將士,只有十萬人,兵力方面有些薄弱,不如將劉寧調遣到山海關,以二十萬登萊新軍將士,迎戰四十萬大順軍。”

所有人再次的點頭。

吳宗睿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以二十萬登萊新軍將士,迎戰四十萬大順軍軍士,我們的確能夠保證獲取完勝,可諸位想過沒有,一旦李自成察覺到了危險,不顧一切的往京城的方向撤離,我們能夠保證追上嗎,到時候,李自成不要京城了,直接往陝西的方向撤離,羅典明率領的五萬將士,能夠保證徹底堵住李自成的退路嗎。”

“李自成起兵十五年了,每每遭遇危險,都能夠化險爲夷,這充分說明,李自成已經能夠察覺到戰場上存在的任何危險,也有一整套自保的辦法,所以說,我登萊新軍的部署,必須要絕對的嚴密,要堵住李自成任何一條逃生的道路。”

說到這裡,吳宗睿看向了衆人。

“諸位,你們擔心的幾個方面,我來一一分析,當然,你們若是覺得不合適,可以反駁,今日我們必須要最終確定所有的作戰部署,接下來沒有特殊情況,就不能夠調整。”

吳宗睿的手指向了地圖上面的京城。

“李自成在京城的周遭部署了二十萬的大順軍軍士,這樣的部署,表面上看有些道理,如果京城遭遇到危險,周遭駐紮的軍士馬上趕赴京城護衛,同時可以迅速稟報出徵的李自成,但是仔細推敲,這裡面就是漏洞百出了。”

“十個指頭撒開,以及合攏到一起形成拳頭,誰的力度更大,不用說大家都清楚,李自成率領四十萬大軍東征,且是率領絕對的主力出征,留下來的軍士,戰鬥力相對薄弱,而且李自成還秘密派遣一路大軍前往大名府,試圖牽制張東濤和李巖,這就讓大順軍的力量更加的分散,很容易被對手各個擊破。”

“其實這個時候,最好的駐紮方式,就是將二十萬大軍悉數部署在通州、宛平和大興一帶,北方不用去管,沒有誰會威脅到京城,如此的收縮兵力,若是大順軍東征作戰獲取了勝利,那麼接下來大順軍想要穩定北直隸各地的局勢,輕而易舉,若是大順軍遭遇到失敗,撤回京城的時候,能夠得到接應,不至於自亂陣腳。”

“李自成將兵力分散在昌平、順義、通州、良鄉和營州等地,等同於自廢武功,劉寧率領的登萊新軍將士,能夠輕而易舉的打敗駐守營州和通州的大順軍,直接奪取京城,而奪取京城之後,劉寧還可以從容的部署,以強大的兵力堵住李自成西逃的道路。”

“當然,我們不能說李自成這樣的部署沒有道理,那是因爲李自成絕對想不到,我十萬登萊新軍的將士會從天津衛出發,發起對京城的進攻。”

說到這裡,吳宗睿輕輕的敲了敲桌面。

“再來說第二個問題,大順軍從京城出發了,究竟什麼時候能夠抵達山海關,文儒認爲大順軍四天到五天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抵達山海關,這樣的判斷,從常理來分析,沒有什麼問題,不過文儒忽略了一個最爲關鍵的問題,李自成現在是什麼身份,是大順國的皇帝,皇帝出行排場可不能夠少,更不用說剛剛登基稱帝的李自成了。”

“按照我的預計和分析,李自成率領的四十萬大順軍,抵達山海關至少需要八天到九天左右的時間,所以說劉寧儘可以從容的行動,以最穩妥的方式奪取京城。”

“最後說第三個問題,也是最爲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大順軍四十萬軍士,對陣我登萊新軍十萬將士,兵力上面的懸殊太大的問題,我不認爲這是什麼問題。”

“高大人和黃總兵已經介紹了大順軍發起進攻的主要方式,總結爲兩個大的特點,其一是新營的軍士衝鋒在最前面,試探對手的實力,一旦察覺對手實力不俗,老營軍士會謹慎選擇進攻的方式,其二是發起密集型的衝鋒,從氣勢上徹底壓垮對手,且配備有專門的督戰隊,提高軍士的士氣,也震懾那些企圖後撤與逃離戰場的軍士。”

“大順軍這兩個進攻方面的特點,對於我登萊新軍來說,沒有絲毫的作用,若是李自成死守這種作戰的方式,那他就是自尋死路。”

吳宗睿說到這裡的時候,廖文儒、喬明俊和吳三桂不停的點頭,他們當然知道,密集型的衝鋒,面對登萊新軍的時候,就是找死。

洪承疇、高起潛、黃得功三人,有些迷惑,他們還不清楚登萊新軍的作戰方式,自然會有些懷疑。

吳宗睿不會做太多的解釋,他揮了揮手。

“好了,該分析的全部都分析了,既定的作戰部署不予調整,若是出現特殊情況,作戰的指揮官,可以根據情形做出小範圍部署方面的調整。”

“諸位,你們還有什麼意見嗎。”

。。。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摧枯拉朽(12)第二百二十五章 也許是天意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選擇(2)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末路(8)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改變部署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確的部署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亭之盟(2)第九百五十一章 頗爲艱難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七十章 預感第八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掙扎(3)第一千零一十章 還是無奈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方的新動向第五百五十章 深遠的思考第四百七十九章 其實是交易第九百五十一章 頗爲艱難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七百六十一章 滅頂之災(5)第五百九十九章 虛報與誤判第三百五十一章 殘陽如血(3)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聰明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確的部署第六百零九章 當主神器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九百四十八章 用人的建議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三百三十三章 加急情報第六百三十一章 閃電戰(5)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到登州第四百五十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六十章 吉榜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人不爲己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擊第一百五十九章 條件第四十七章 父親續絃第一千零一章 微服私訪(2)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決斷(1)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較量(4)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察言觀色(1)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九百四十一章 議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待第七百九十五章 鐵腕手段(6)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改變部署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兒好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八百三十七章 殘陽如血(8)第七百九十五章 鐵腕手段(6)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末路(3)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新年的部署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神一般的分析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氣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鄭成功的驚喜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東(7)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第七百七十五章 迅雷不及掩耳(1)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九百五十九章 義無反顧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膽英雄(5)第二百五十七章 盧發軒的無畏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一百二十章 關心和鼓勵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摧枯拉朽(12)第二百二十五章 也許是天意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選擇(2)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末路(8)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改變部署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確的部署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亭之盟(2)第九百五十一章 頗爲艱難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七十章 預感第八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掙扎(3)第一千零一十章 還是無奈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方的新動向第五百五十章 深遠的思考第四百七十九章 其實是交易第九百五十一章 頗爲艱難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七百六十一章 滅頂之災(5)第五百九十九章 虛報與誤判第三百五十一章 殘陽如血(3)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聰明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確的部署第六百零九章 當主神器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九百四十八章 用人的建議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三百三十三章 加急情報第六百三十一章 閃電戰(5)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到登州第四百五十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六十章 吉榜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人不爲己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擊第一百五十九章 條件第四十七章 父親續絃第一千零一章 微服私訪(2)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決斷(1)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較量(4)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察言觀色(1)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九百四十一章 議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待第七百九十五章 鐵腕手段(6)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改變部署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兒好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八百三十七章 殘陽如血(8)第七百九十五章 鐵腕手段(6)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末路(3)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新年的部署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神一般的分析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氣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鄭成功的驚喜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東(7)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第七百七十五章 迅雷不及掩耳(1)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九百五十九章 義無反顧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膽英雄(5)第二百五十七章 盧發軒的無畏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一百二十章 關心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