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

負責統領皇宮侍衛的廖文儒,臉色大變,皇上離開紫禁城,報備的程序及其的嚴格,這是內閣專門商議之後確定下來的,皇上也沒有表示異議,如果說皇上離開紫禁城,在京城內巡查和巡視,他這個統領皇宮侍衛的內閣大臣,肯定需要知道。

“皇上,您離開紫禁城,臣不知道,臣更是沒有佈置好一切的事宜,這不合適。。。”

曾永忠也連連點頭。

“皇上離開皇宮出巡,內閣專門商議過此事,廖都督不知道此事,那肯定不合適。。。”

吳宗睿擺擺手,看着曾永忠和廖文儒兩人開口了。

“先生,文儒,你們都知道,自從登基稱帝以來,我一直都在這紫禁城裡面,朝廷推行的各項政策,效果究竟如何,以及百姓的生活是不是略微的富足,還有多少人生活困頓,我都不知道,其實你們也不是很清楚,俗話說得好,吃別人嚼過的饃不香,有些情況我們需要知道,開年之後,我還準備讓凡丞到北方各地去看看,就是要知道第一手的情況,所以今日讓你們陪着我走出紫禁城,在京城四處看看,也是爲了能夠掌握到真實的情況。”

“我早就說過,不管我們確立下來什麼樣的制度,也不管制度是如何的嚴格,最爲重要的還是要有人去落實這些制度,如果制度流於形式,那我們所做的一刻努力都白費了。”

“開年以後,朝廷的重點就要轉移到統一南方的事情上面,加上各地正在全力推進的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事情,需要做的事情依舊很多,這樣的關鍵時刻,我們就是要知曉下面的具體情況,才能夠爲來年需要鋪開的很多事情做準備。”

“文儒,該說的我都說了,是不是能夠網開一面啊。。。”

吳宗睿一邊說話,一邊過了金水橋,眼看着就要到午門了。

廖文儒看了看曾永忠,無奈的點頭了。

“皇上都這樣說了,臣還能夠說什麼啊,不過今後有這樣的事情,臣一定要知道。。。”

曾永忠看了看廖文儒,面容嚴肅的開口了。

“要是黃大人在這裡,一定要記下一筆,皇上帶頭違背了規矩。。。”

吳宗睿連連擺手,對着曾永忠開口了。

“先生可不要這樣說,我這不算是違背規矩,我這就是想着體察民情,如果歸納到違背規矩這一條,那我就真的不好解釋了,再說了,你們跟隨在我身邊,也可以監督我啊,看看我離開紫禁城,都做了一些什麼。。。”

午門之外,已經有十名皇家侍衛在等候,只不過這些侍衛都換上了便裝。

廖文儒不放心,走上前去,招手將所有的侍衛聚攏,低聲的囑託,諸多的侍衛連連點頭。

走出午門的時候,吳宗睿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其實這裡還算是紫禁城的範圍,只不過他這個皇帝,回到京城之後,幾乎連午門都沒有來過,前朝的午門聽政,已經被徹底廢止,朝中文武大臣有什麼意見和建議,可以通過兩種形式來上奏,第一是通過正常的程序寫奏摺,一般都會直接到內閣,由內閣進行必要的整理,接着與皇上一同商議,第二就是密摺專奏,這樣的摺子,僅有皇上可以看到。

那些所謂的大朝,每年能夠有一次到兩次,就算是不錯了,早朝的形式也簡單了很多,一般情況之下,朝中三品以上官員前往文華殿,參加早朝,而且早朝也不需要每天都進行,一個月能夠有五次到六次的早朝,就算很頻繁了。

曾永忠等人曾經認爲,早朝的次數少了,參與的官員人數少了,可能會影響到朝政,殊不知這樣做的效果好的出奇,很多的政策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推行下去,後來他們才明白,能夠參與商議朝中大事情的只有爲數不多的官員,其餘的官員參與早朝,純粹是浪費時間,有了這些時間,還可以在官署處理不少的事情。

在午門旁邊的內閣大堂,吳宗睿等人悉數都換上了便裝,曾永忠和廖文儒等人更加簡單,他們在內閣大堂就備有便裝,很快就換上了。

走出內閣大堂的時候,吳宗睿對着曾永忠和廖文儒兩人開口了。

“先生,文儒,待會出了紫禁城,你們可不要叫我皇上。。。”

曾永忠和廖文儒有些發懵,既然是微服私訪,肯定不能夠叫皇上,那樣豈不是暴露了身份,可究竟怎麼稱呼,兩人一時間也想不到。

看見曾永忠和廖文儒兩人有些發愣,吳宗睿突然想到了某個電視劇裡面的稱呼,笑着開口說話了。

“你們就叫我皇三爺,先生,我稱呼您爲老曾,文儒還是保持這個名字,反正別人不知道,你們看怎麼樣。”

曾永忠連連點頭。

“皇上說的是,如此稱呼是最好啊。。。”

吳宗睿臉上帶着苦笑的神情擺擺手。

“老曾,我剛說了,您怎麼就忘記了。”

曾永忠楞了一下,也笑了。

“臣記住了,就叫做皇三爺,皇三爺。。。”

吳宗睿再次的擺手。

“出了紫禁城,你們也不要自稱爲臣,就直接稱呼我就是了,我們君臣之間,沒有那麼多的禮儀,再說了,我們這是微服私訪。”

曾永忠和廖文儒連連點頭的時候,吳宗睿的神色略微的嚴肅了一些。

“老曾,文儒,我們微服私訪,需要知曉京城百姓生活的情況,我們這樣做,是對於京城官吏的直接監督,這不是說我們信不過京兆府的官吏,而是我們需要掌握實際情況,官府的事情太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們若是發現了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讓各級的官府予以改進,讓他們做的更好。”

“若是我們發現了頗爲嚴重的問題,則要直接轉給都察院去處置了,百姓身邊無小事,很多在我們看來無所謂的事情,在百姓的眼中就是天大的事情,我們處理好了這些事情,就能夠順應民心,就能夠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擁護。。。”

曾永忠和廖文儒兩人肅立,認真聽了吳宗睿說的每一句話。

出了午門,前方就是端門,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都督府以及翰林院等官署,就在端門的兩邊,除開刑部與都察院,其餘重要的部門幾乎都在這裡。

吳宗睿沒有猶豫,擡腳就朝着吏部走去。

朝廷的六部,吏部是最爲關鍵的,如何的選人用人,爲朝廷選拔優秀人才,就是吏部的責任,可以說吏部歷來都是六部之首,朝廷的規矩很明確,地方四品以上的官員,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員,由吏部進行考察,內閣集體商議決定,皇上親自任命,其餘的官員,主要還是由吏部進行考察,內閣商議決定,向皇上報備即可,這就表明了,吏部的職責很重,遭受到的誘惑也是最多的。

在如何的選人用人方面,吳宗睿考慮的很多,完美的辦法沒有,只能夠加強監督,以制度來管人,以制度來管事,至於說賦予地方官員人事方面的權力,吳宗睿暫時還沒有考慮,這樣做必須有一整套切實可行的制度,如果沒有制度的保證,官吏的任命方面一旦失控,造成的後果是非常可怕的。

吏部官署的門是半開着的,周遭也很安靜,兩名軍士守衛在大門的外面,身體筆直。

守衛皇宮的軍士,一律都是皇家侍衛,全部都是從登萊新軍之中挑選出來的精銳之士,守衛六部和都察院等部門的,則是五城兵馬司派遣的軍士,當然這些軍士了,同樣是從登萊新軍之中抽調的軍士。

吳宗睿走到大門前面看了看,地上很乾淨,看不見任何的落葉,看樣子上午應該是打掃過,他滿意的點點頭。

準備進入吏部官署的時候,守衛的軍士開口說話了。

“這裡是吏部,尋常人等不得入內。。。”

吳宗睿笑了笑,看着站立的兩名軍士開口了。

“我是專門到吏部來看看的,今日是春節,你們在這裡值守,很辛苦啊。。。”

守衛大門的軍士還準備開口說話的時候,一名皇家侍衛快步上前去,亮出了一枚玉牌,兩名軍士臉色微微變化,馬上站立的筆直。

吳宗睿無奈的搖搖頭,走進了吏部的官署。

曾永忠和廖文儒也跟着進去了。

進入門房,吳宗睿的臉上,再次露出了無奈的笑容。

內閣大臣、吏部尚書史可法,居然在門房裡面。

看見了吳宗睿,史可法大爲吃驚,對着身邊的官員擺擺手,準備要給吳宗睿行禮了。

吳宗睿怎麼都沒有想到,史可法居然親自在吏部的官署值守。

值守的另外一名吏部的官員,也是認識吳宗睿的,看見皇上到了吏部,他的臉色也變了,上前去撲通就跪下了。

吳宗睿簡單的詢問了幾句話之後,轉身離開了。

這個時候,他身邊跟隨的人,變成了曾永忠、廖文儒和史可法。

史可法也是內閣大臣,剛剛從紫禁城裡面出來,馬上就要吏部的官署來了,既然遇見了,吳宗睿也不好多說什麼,曾永忠和廖文儒則是在低聲的囑託史可法,史可法一邊走一邊認真聽着,不停的點頭。。。

第六百一十五章 抓住了機會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六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軍協同(2)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六百零九章 當主神器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待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六百六十一章 預感第八百零一章 重要的來信第七十三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一十七章 好大一場雪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二百四十三章 轉變思想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奈何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散關之戰(3)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一百九十六章 難道是天意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一千零三章 微服私訪(4)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二百八十二章 高起潛來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預感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五百二十八章 精密部署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鄭芝龍的算盤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夠膽大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鄭芝龍的算盤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七百六十四章 滅頂之災(8)第五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想法(2)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四百零五章 薊遼督師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有些惆悵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疇的拜訪(2)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島第九百零七章 大明悲歌(10)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七百零九章 掌控山東(14)第七百四十四章 抓住了關鍵第八百九十五章 原形畢露(2)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多爾袞的霸道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七百章 掌控山東(5)第九百六十六章 本性難移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六百二十五章 可悲可嘆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七百二十二章 加一把火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墜入深淵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拼死一戰(2)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的佈局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四百六十八章 識時務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摧枯拉朽(8)第二百四十九章 漕運變故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四百四十六章 委婉拒絕第一百九十七章 難題第一百三十八章 精準分析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三百七十一章 果斷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六百零七章 內心想法
第六百一十五章 抓住了機會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六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軍協同(2)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六百零九章 當主神器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待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六百六十一章 預感第八百零一章 重要的來信第七十三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一十七章 好大一場雪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二百四十三章 轉變思想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奈何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散關之戰(3)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第一百九十六章 難道是天意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一千零三章 微服私訪(4)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二百八十二章 高起潛來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預感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五百二十八章 精密部署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鄭芝龍的算盤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夠膽大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鄭芝龍的算盤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七百六十四章 滅頂之災(8)第五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想法(2)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四百零五章 薊遼督師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有些惆悵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疇的拜訪(2)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島第九百零七章 大明悲歌(10)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七百零九章 掌控山東(14)第七百四十四章 抓住了關鍵第八百九十五章 原形畢露(2)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多爾袞的霸道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七百章 掌控山東(5)第九百六十六章 本性難移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末路(11)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六百二十五章 可悲可嘆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七百二十二章 加一把火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墜入深淵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拼死一戰(2)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的佈局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四百六十八章 識時務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摧枯拉朽(8)第二百四十九章 漕運變故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四百四十六章 委婉拒絕第一百九十七章 難題第一百三十八章 精準分析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三百七十一章 果斷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六百零七章 內心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