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

遼東,錦州,薊遼督師府。

天色陰沉沉的,一陣又一陣的北風,讓錦州的氣溫急劇的下降,南方還是初冬的季節,遼東已經下過兩場大雪,不少地方被冰凍起來,除開諸多的城池之中能夠看見熙熙攘攘的人羣,城外的官道上幾乎看不見人了。

廖文儒來到廂房的時候,臉色是陰沉的,跟隨在他身後的喬明俊,臉色也不是很好。

吳宗睿和曾永忠剛剛從山東回來,兩人本不想前來稟報事宜,可情報司偵查到的情報,以及張東濤的密函,讓兩人不敢耽誤時間,急匆匆前來稟報。

吳宗睿和曾永忠離開遼東前往山東的這段時間,遼東所有的事宜,都是廖文儒負責,遼東巡撫史可法協助,他們之間的分工很明確,牽涉到登萊新軍的事宜,由廖文儒作出決定,牽涉到民生方面的事宜,由史可法做出決定。

地龍裡面冒出的陣陣熱氣,讓廂房裡面異常的暖和。

吳宗睿和曾永忠的臉上都帶着笑容,此次山東之行很順利,解決了官吏缺乏的問題,吳宗睿就放心很多了,至於說民生方面的事宜,需要慢慢來,不可能一蹴而就。

看見走進來的廖文儒和喬明俊的神色都不是很好,吳宗睿開口了。

“文儒,喬明俊,怎麼了,遇見什麼天大的事情了。”

吳宗睿的提醒,讓廖文儒的臉色微紅,要知道吳宗睿多次告誡他,越是遭遇到大事情,越是要心平氣和,那樣才能夠做出相對理性和準確的判斷。

“大人,張東濤寫來了信函,李自成和羅汝才準備掘開黃河,水淹開封府城,張東濤和李巖竭力阻止,不過李自成並未完全放棄,他給了張東濤和李巖一個月的時間,如果一個月之內張東濤和李巖不能攻陷開封府城,李自成就要掘開黃河了。。。”

“大人,商賈帶來後金的情報,皇太極准許旗主從蒙八旗和漢八旗之中抽調了大量的軍士,補充到滿八旗之中,同時,皇太極還從蒙古部落抽調了近兩萬的軍士,補充到蒙八旗之中,據估計,後金的八旗軍總兵力,已經超過四十萬人,其中滿八旗超過十五萬人。。。”

“南直隸徐州方面也傳來消息,南京兵部尚書張國維大人,以及漕運總督丁啓睿大人,將防禦的兵力主要部署在淮安以及鳳陽一帶,沒有馳援徐州,也沒有圍剿張獻忠部,徐州已經守不住了,很有可能被張獻忠攻陷。。。”

吳宗睿點點頭。

“文儒,喬明俊,難怪你們擔心,看樣子情報司獲取的消息,對於我登萊新軍都是不利的消息,不過我還是那句話,就算是黑雲壓城,也不必驚慌失措,總是有辦法解決的。”

吳宗睿說完,曾永忠跟着開口了。

“大人,這些消息,對於我登萊新軍的確不利,我登萊新軍準備南下圍攻張獻忠部,可後金卻大規模的增兵,難不成是覬覦遼河以西,準備對我登萊新軍發起大規模的進攻,還有李自成和羅汝才部,居然想着掘開黃河水淹開封府城,如此以來,開封府城豈不成爲了廢墟。”

曾永忠說完,廖文儒跟着開口。

“大人,屬下覺得先生的擔憂有道理,屬下擔心我登萊新軍陷入到兩線作戰的境地,一方面要在遼東抵禦後金八旗軍的進攻,一方面需要進擊張獻忠部。。。”

吳宗睿揮揮手,看着衆人開口了。

“大變的時刻即將來臨,我登萊新軍不可能面對很好的局面,外界的局勢越是複雜,越是考慮我登萊新軍的意志和能力,你們不用過於擔心,總是能夠找到辦法應對的。”

其實這個時候,吳宗睿的腦子也在高速的運轉,他已經做出決定,登萊新軍下一步的主要任務,就是徹底剿滅張獻忠部,其勢力趁機進入南直隸,開始朝着南方擴展,中原大亂是吳宗睿的機會,讓他能夠從容不迫的部署,最終掌控中原,可南方不一樣了,大明最爲富庶的地方在南方,南方也沒有出現什麼大亂的局面,歷史上大清國掌控南方,耗費了不少的氣力,而且出現了“揚州十日”這樣的慘劇,吳宗睿可不想大開殺戒,他會盡量的滲透到南方去,儘可能的實現和平掌控。

不過皇太極突然擴充兵力,讓吳宗睿有些疑惑了。

根據他掌握的歷史,儘管後金的八旗軍異常的驍勇,但後金的經濟基礎太過於薄弱,根本無力與大明王朝抗衡,若不是李自成造反,後金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入主中原,崇禎十四年的松山大捷之後,皇太極沒有趁機入主中原,而是選擇與大明王朝和談,就是因爲經濟基礎太過於薄弱,長時間大規模的征伐,讓後金的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

所以吳宗睿採取的辦法,首先是進一步削弱後金的經濟基礎,在幾乎完全掌控後金經濟命脈的基礎之上,纔會正式發起對後金八旗軍的全面進攻,再說了,按照歷史發展的軌跡,皇太極在崇禎十六年暴病身亡,沒有指定繼承人,險些導致後金陷入到內亂的局面。

偏偏在崇禎十五年快要結束的時候,皇太極突然開始擴充兵力。

難道說歷史的軌跡,已經隨着他吳宗睿的穿越,徹底開始變化了嗎。

腦子雖然在高速的運轉,不過吳宗睿的臉色沒有絲毫的變化。

“先生,文儒,喬明俊,你們都說說自身的想法和考慮,我登萊新軍該要如何應對如此衆多的變化。”

吳宗睿平靜的態度,明顯感染到了衆人。

首先開口的還是曾永忠。

“大人,屬下覺得,以不變應萬變,是最好的應對辦法,我登萊新軍依舊按照原定的計劃,力爭在明年徹底剿滅張獻忠部,登萊新軍進駐南直隸,至少掌控徐州、淮安和鳳陽等地,特別是要完全掌控漕運,至於說後金八旗軍擴軍,屬下覺得,可以高度關注,儘可能的蒐集詳實的情報,弄清楚皇太極的真正意圖。。。”

曾永忠說完,吳宗睿點點頭,看向了廖文儒。

廖文儒也跟着開口了。

“大人,屬下覺得曾先生所說的有道理,不過屬下最爲擔心的是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李自成和羅汝才部,如果攻陷了開封府城,必定掌控整個的河南行省,其下一步的目標肯定是陝西行省,以及山西行省,如果任由李自成勢力擴大,待到其掌控了河南、陝西和山西等地,那個時候,李自成和羅汝才部,將成爲我登萊新軍最大的對手。”

“第二件事情,皇太極大規模擴充八旗軍的規模,其目的究竟是什麼,是不是想着渡過遼河,發起對我登萊新軍的進攻,如果皇太極是這個目的,則我登萊新軍務必做好準備。”

。。。

喬明俊沒有開口,他與廖文儒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

當曾永忠、廖文儒和喬明俊看過來的時候,吳宗睿慢慢開口了。

“李自成和羅汝才部準備掘開黃河水淹開封府城,張獻忠部即將攻陷徐州州城,後金的皇太極大規模的擴充八旗軍的兵力,這三件事情,看上去沒有什麼聯繫,不過對於我登萊新軍來說,都是不容忽略的事情。”

“中原各地遭遇多年的荼毒,早就是民不聊生,若是繼續遭受重創,那麼短時間之內,很難恢復,我想不能讓李自成掘開黃河淹沒開封府城,不過開封府城城牆高大,易守難攻,憑着李自成和羅汝才部的能力,怕是沒有攻陷開封府城的辦法,所以,我們要幫助張東濤,讓其找到攻陷開封府城的辦法,避免水淹開封府城的局面出現。”

“張獻忠部攻陷徐州州城,必定得到大量的補給,張思維大人與丁啓睿大人,率領大軍在鳳陽和淮安等地虎視眈眈,想來張獻忠不會拿着雞蛋去撞石頭,很有可能全線撤離,回到湖廣去,畢竟湖廣的兵力薄弱,張獻忠能夠拿下湖廣大部分的地區,也算是不錯了。”

“皇太極突然擴軍,這倒是一件大事情,情報司務必想盡辦法,刺探到皇太極真正的目的是什麼,我們不能夠杯弓蛇影,但也不能夠熟視無睹。”

“所以說,我們應對的辦法,還是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想方設法讓張東濤攻陷開封府城,保全這座古都。”

“第二,做好進攻和圍剿張獻忠部的所有準備,我們不能夠讓張獻忠從容撤離,而是要逼着他在南直隸與朝廷大軍作戰,讓其朝着南直隸的鳳陽、淮安等地進擊,這樣才能夠讓張國維大人和丁啓睿大人動起來,我登萊新軍也纔好朝着鳳陽以及淮安等地擴充。”

“第三,徹底弄清楚皇太極擴充軍隊的真正目的。”

“只要我們做好了這三件事情,不管日後發生多麼重大的變化,我登萊新軍都可以從容應對。”

曾永忠、廖文儒和喬明俊都聽得很仔細,生怕漏掉一個字。

“好了,你們都去思索一下,各位,明日一大早,我們繼續在此商議,拿出最爲穩妥的應對辦法。”

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驗智慧(1)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驗智慧(1)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五百二十八章 精密部署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攻佔臺灣(2)第八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春節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末路(5)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乾脆利落第十七章 危機第七百六十九章 盲目的自大(1)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第三百二十一章 新的憂慮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八百三十六章 殘陽如血(7)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辦法第四百三十二章 拼死一搏第三百一十八章 竹籃打水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度陳倉(1)第五百二十九章 精準判斷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三百七十六章 末路(5)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三十章 嚴師第五百七十一章 老瓶新酒(1)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激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面兼顧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赴山東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3)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較量(1)第九百零八章 拋卻憐憫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二十九章 產量第九百六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零三章 艱難抉擇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二百一十七章 好大一場雪第八百八十一章 朝會的變故第二十四章 撿來的功勞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暗度陳倉(3)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區別對待第七百零三章 掌控山東(8)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散關之戰(5)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定心丸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二百八十七章 想不到的危機(2)第二百三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末路(14)第三百三十五章 輪迴第七百九十三章 鐵腕手段(4)第三百九十三章 痛快(1)第八百五十四章 跳火坑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末路(4)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驚心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三百五十七章 看的更遠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六百六十二章 註定如此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二百八十四章 春節囑託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二百九十七章 理性的選擇第四百八十三章 轉嫁矛盾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八百四十六章 最後的掙扎(5)第三百五十二章 殘陽如血(4)第一百三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五百六十三章 整頓軍務(1)第八百五十四章 跳火坑第一百五十六章 豪宅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第八百六十三章 強硬與柔軟(1)
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驗智慧(1)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驗智慧(1)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五百二十八章 精密部署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攻佔臺灣(2)第八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春節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末路(5)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乾脆利落第十七章 危機第七百六十九章 盲目的自大(1)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第三百二十一章 新的憂慮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八百三十六章 殘陽如血(7)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辦法第四百三十二章 拼死一搏第三百一十八章 竹籃打水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度陳倉(1)第五百二十九章 精準判斷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三百七十六章 末路(5)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三十章 嚴師第五百七十一章 老瓶新酒(1)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激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面兼顧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赴山東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3)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較量(1)第九百零八章 拋卻憐憫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二十九章 產量第九百六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零三章 艱難抉擇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二百一十七章 好大一場雪第八百八十一章 朝會的變故第二十四章 撿來的功勞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暗度陳倉(3)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區別對待第七百零三章 掌控山東(8)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散關之戰(5)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定心丸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二百八十七章 想不到的危機(2)第二百三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末路(14)第三百三十五章 輪迴第七百九十三章 鐵腕手段(4)第三百九十三章 痛快(1)第八百五十四章 跳火坑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末路(4)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驚心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三百五十七章 看的更遠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六百六十二章 註定如此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二百八十四章 春節囑託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二百九十七章 理性的選擇第四百八十三章 轉嫁矛盾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八百四十六章 最後的掙扎(5)第三百五十二章 殘陽如血(4)第一百三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五百六十三章 整頓軍務(1)第八百五十四章 跳火坑第一百五十六章 豪宅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第八百六十三章 強硬與柔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