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信服(2)

濟南府城,吳宗睿的臨時行營。

曾永忠進入廂房的時候,臉上帶着淡淡的愁容。

還有一天的時間,他就要和劉寧一道前往南京府城了,如何籠絡南京諸多的讀書人爲吳宗睿效力,這是巨大的難題,不能夠完全動粗,也不能一味的軟弱,身爲讀書人的曾永忠,知曉其中的難度,他不知道該採取什麼樣的辦法,讓這些讀書人真正的轉變想法。

吳宗睿進入廂房的時候,曾永忠的臉上依舊帶着愁容,一時間竟然沒有察覺到。

“先生,是不是感覺到任務壓頭啊。”

曾永忠看着吳宗睿,毫不猶豫的點點頭。

“大人說的是,屬下的確感覺到壓頭,到了南京,面對那些讀書人,不知道該怎麼做。”

吳宗睿看着曾永忠,輕輕的嘆了一口氣,其實這些年以來,曾永忠腦子裡面固定的某些東西沒有改變,不僅僅是曾永忠,包括史可法與盧發軒等人,都沒有徹底改變,也不可能完全改變,除非吳宗睿某一天登上九五之尊的位置。

在曾永忠離開濟南前往南京府城之前,吳宗睿也是決定與其好好的談一談。

“先生是不是覺得,南京的讀書人,包括南方的讀書人,腦子裡面想到的都是禮義仁智信,他們忠於皇上,忠於大明王朝,不管遭遇到多大的困難險阻,這等的想法都不會變化,能夠爲我們效力的讀書人怕是不會很多,寥寥可數。。。”

吳宗睿還沒有說完,曾永忠就用力的點頭了。

曾永忠沒有開口回答,不過吳宗睿知道他腦子裡想的是什麼。

看着曾永忠,吳宗睿的面容變得嚴肅起來了。

“先生,您在我的身邊好多年了,可以說您是看着我長大的,我所學的很多知識,都是您直接傳授的,要不是我在寒鳴寺的奇遇,迄今爲止,我的很多認識都不可能產生,我也就和衆人一樣,默默無聞的過一生了。”

“登州、萊州、遼東、山東,乃至於南直隸江北的四府三州,所推行的治理地方之策略,與朝廷的要求完全不一樣,正是這個原因,皇上和朝廷視我爲異類,甚至確定我有謀反之心,若不是登萊新軍的支撐,只怕我早就命喪黃泉了。”

“這些年以來,先生心中也有諸多的疑惑,一直未曾解開,我沒有說,先生也絕不對多語,不僅僅是先生,史可法、盧發軒等人,心中都存在疑惑。”

“先生馬上要到南京去了,南京和江浙一帶集中了大明王朝絕大部分的讀書人,如何的籠絡這些讀書人,先生在思考,我同樣在思考。”

“今日我將內心的諸多想法,和盤托出,供先生參考。”

吳宗睿說到這裡,曾永忠站起身來,抱拳行禮。

“大人學識淵博,見識不凡,絕非屬下可以比擬,這些年以來,屬下有太多的感慨,今日大人之話語,屬下一定會牢記在心,只要有大人的支持,屬下有信心招募南方的讀書人。。。”

吳宗睿擺擺手,看着曾永忠再次開口了。

“一日爲師,終身爲父,先生是我的老師,這一點不可能磨滅,不管我以後身居何位,都是尊重先生的,先生不必以某些認識來揣測我的想法,更不必擔心。”

曾永忠的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看着吳宗睿,一時間說不出話來了。

吳宗睿沒有特別關注曾永忠的表現,他很清楚,從漢朝時候開始,儒家思想就開始統治讀書人,迄今千餘年時間過去了,儒家思想的精華,已經滲透到讀書人的骨子裡面,包括吳宗睿自身,同樣是受到儒家思想的薰陶,其中有些認識是不可能改變的。

任何的學說或者思想,有精華也有糟粕,任何優秀的學說和思想,也必須隨着時代不斷的進步,纔有可能展現出來活力,一味的守舊必定會被時代所拋棄。

穿越的吳宗睿,迄今爲止能夠取得成功,不僅僅是因爲他知曉歷史發展的方向,還因爲他的思想,積澱了數千年的精華,可以說吳宗睿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面,正在俯視這個世界,如此的情況之下,他能夠獲取成功,也就不會太過於意外了。

有些太過於超前的思想,源於時代的限制,不可能完全的付諸實施,但按照這些思路來治理地方,乃至於治理國家,必定是有益的,也能夠出現立竿見影的效果。

已經站起身來的吳宗睿,走到了窗子的前面,兩眼平視。

“先生,當下的大明王朝,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滅亡是必定的。”

“毀掉這個王朝的原因很多,若是要一一的分析,數天也說不完。”

“先生準備到南京去招募南方的讀書人,那我就說說,大明王朝的文官,或者說大明王朝的讀書人,是如何一步步的葬送這個王朝的。”

曾永忠的臉色鉅變,小步走到了吳宗睿的身後,屏住了呼吸。

吳宗睿扭頭看了看曾永忠,微微一笑,接着又看向了窗外。

“第一步,拘泥不化,頑固守舊。”

“先生可曾發現,每每的科舉考試,不管是鄉試、會試還是殿試,精彩絕倫的文章比比皆是,其中不乏鍼砭時弊之好文章,由此可見,我大明的讀書人,踏入官場之前,並非是拘泥不化,並非是頑固守舊。”

“可不管是如何出衆的學子,也不管是如何銳意改革的青年才俊,一旦進入到官場,三五年時間過去,就會變成只知道修道德文章之徒。”

“大明自建國以來,這個問題一直就存在,遇到能力出衆、以讓天下爲己任的皇帝,情況略微的好一些,遇見昏庸的皇帝,或者說志大才疏的皇帝,則形勢急轉直下,一瀉千里。”

“說到底,這個責任還是在於大明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是個好皇帝,知曉民衆的疾苦,也知道治理天下的艱難,而且異常的勤勞,只可惜啊,他的認識還是存在巨大的缺陷,其中最爲要命的兩條。”

說到這裡,吳宗睿轉過身,看見了臉上早就沒有血色的曾永忠。

在天下讀書人看來,明太祖朱元璋是神仙一般的存在,不僅僅是創建了輝煌的大明王朝,而且以布衣之身奪取天下,可謂是冠蓋羣雄,天下的讀書人將朱元璋與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並列,視他們爲天下最爲傑出的皇帝。

吳宗睿開口就否定了明太祖朱元璋,這在天下讀書人看來,就是大逆不道,就是太過於狂妄。

曾永忠雖然不會這樣想,但內心肯定是反抗的。

吳宗睿微微一笑,輕輕拍了拍曾永忠的肩膀。

“先生,你怕是覺得我太過於狂妄了,居然如此的評價明太祖朱元璋,要知道以我現在的功勞,不及朱元璋的百分之一。。。”

曾永忠連連擺手。

“大人,不、不是,屬下沒有這等的想法。”

“先生不必隱瞞,有這等的想法也不奇怪,剛剛我沒有否定,朱元璋是一個好皇帝,但他最大的侷限,就是以爲他的後世子孫,也有他那般的勤勞和睿智。”

說到這裡,吳宗睿再次的轉身,看向了窗外,他需要集中思緒。

“要求馬兒跑得好,就要馬兒吃得飽,這個樸素的道理,老百姓都清楚,偏偏我們的朱皇帝,就是不明白,先生,你遍讀史書,可曾發現,朱元璋對於官吏是異常苛刻的。”

“大明王朝給予官吏的俸祿,少得可憐,如果朝中和地方的官吏真的依靠俸祿生活,說的不客氣一些,他們難以爲繼,根本過不下去。”

“讀書人有自身的地位,朝中的官吏更是如此,將村鎮之中農戶的生活標準強加給他們,必定是不現實的,很多讀書人就會想,我讀書幹什麼,難不成是爲了過苦日子嗎。”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個道理尋常的百姓也是明白的。”

“十年寒窗就是讀書人的耕耘,入朝爲官、改變了身份就是讀書人的收穫,身份的改變,意味着生活也要發生改變,這纔是符合規律,否則大家都不用讀書了。”

“入朝爲官,需要體面的生活,這一點不用忌諱。”

“體面的生活需要錢財來維持,這也是不用質疑的,那麼朝中的官吏,他們的錢財從什麼地方來,就是朝廷發給的俸祿。”

“如果俸祿太低了,他們無法維持生活了,也無法維繫自身的體面了,先生,你說他們會幹什麼。”

曾永忠楞了一下,不自覺的開口了。

“這還用說,盤剝百姓,就能夠獲得錢財啊。”

吳宗睿的臉上再次露出了笑容。

“看來先生還是明白的,明太祖朱元璋給官吏的俸祿少得可憐,有時候甚至無法維持正常的生活,您想想,這些官吏沒有辦法的情況之下,還不是將手伸向了百姓。”

“這種制度上面的缺陷,從大明建國的時候就存在。”

“好笑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一方面依靠殘酷的殺戮來杜絕官吏貪腐的情況,一方面又大力的宣揚那些清廉如水、家人都養不活、自己死了都無法下葬的官員,這是何等的諷刺。”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三十三章 報備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2)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七百八十三章 恢復漕運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舉風波(1)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針對性部署(2)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見第七百六十四章 滅頂之災(8)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四十二章 佈置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一百五十章 強硬爭取第一百三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思緒(2)第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梟雄末路(10)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二百二十八章 於心何忍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遭遇危險(4)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思緒(1)第三百零九章 兵不血刃第七百零九章 掌控山東(14)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九百六十八章 無法阻攔(1)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七百六十一章 滅頂之災(5)第九章 拜見先生第二百三十章 絕妙建議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四百五十七章 徹底瘋狂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驚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七百六十章 滅頂之災(4)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亭之盟(1)第八百四十六章 最後的掙扎(5)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五百五十四章 心腹之患第七百一十三章 暗地裡的變化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九百四十六章 這就是底氣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八百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1)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饑荒第三百三十七章 更好的保證第五百零九章 值得高興第五十六章 會試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六百五十九章 爲時已晚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時間、時間第八百七十五章 豁然開朗(1)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摧枯拉朽(8)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三百五十一章 殘陽如血(3)第一百二十章 關心和鼓勵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摧枯拉朽(12)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準的分析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層思考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三百零九章 兵不血刃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其不備第一百七十三章 塘報的刺激第三百九十五章 痛快(3)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頭疼的事(2)第一百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八百七十一章 睿智的決斷(2)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六百三十四章 關鍵時刻的堅持第七十章 預感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塵埃落定(1)第四百九十一章 時間、時間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三十三章 報備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2)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七百八十三章 恢復漕運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舉風波(1)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針對性部署(2)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見第七百六十四章 滅頂之災(8)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四十二章 佈置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一百五十章 強硬爭取第一百三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思緒(2)第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梟雄末路(10)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二百二十八章 於心何忍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遭遇危險(4)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思緒(1)第三百零九章 兵不血刃第七百零九章 掌控山東(14)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九百六十八章 無法阻攔(1)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七百六十一章 滅頂之災(5)第九章 拜見先生第二百三十章 絕妙建議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四百五十七章 徹底瘋狂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驚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七百六十章 滅頂之災(4)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亭之盟(1)第八百四十六章 最後的掙扎(5)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五百五十四章 心腹之患第七百一十三章 暗地裡的變化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九百四十六章 這就是底氣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八百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1)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饑荒第三百三十七章 更好的保證第五百零九章 值得高興第五十六章 會試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六百五十九章 爲時已晚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時間、時間第八百七十五章 豁然開朗(1)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摧枯拉朽(8)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三百五十一章 殘陽如血(3)第一百二十章 關心和鼓勵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摧枯拉朽(12)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準的分析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層思考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三百零九章 兵不血刃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其不備第一百七十三章 塘報的刺激第三百九十五章 痛快(3)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頭疼的事(2)第一百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八百七十一章 睿智的決斷(2)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六百三十四章 關鍵時刻的堅持第七十章 預感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塵埃落定(1)第四百九十一章 時間、時間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