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章 梅珺

第1225章 梅珺

文氏本來沒打算把謝梅珺要搬出去的事告訴孩子們的,但如今既然話趕話地提到了,女兒又馬上就要出嫁,是個大人了,似乎沒必要隱瞞下去,便坦白告訴了她情況。

二房老太太宋氏是謝璞的嗣母,只要謝璞還在這座官邸裡生活,無論從感情還是禮法上論,他都不可能讓宋氏搬出去住的。宋氏也不介意與謝老太太呂氏做鄰居,畢竟在這份鄰里關係中,她並不是處於弱勢的那一個。謝老太太也就是嘴上厲害些,其實十分怵妯娌,有宋氏擋在外院,她連出門的勇氣都提不起來。這樣的人能給宋氏帶來什麼壓力呢?看到這個一向對自己態度不遜的妯娌露出忍氣吞聲的表情,宋氏還覺得心情挺愉快的呢。

但宋氏也有自己的考量,還需要爲女兒與兩個外孫考慮。

謝梅珺大歸,在孃家依附母親生活,一同生活在嗣兄家中,這沒問題。可楊淳與楊沅這兩個孩子卻僅僅是謝璞的外甥,一直住在謝家算什麼呢?楊淳總有娶妻生子的時候,楊沅也早晚要出嫁的,他們還能在舅舅家裡辦人生大事嗎?!

謝梅珺與楊意全析產別居之後,離開了湖陰老家。但宋氏經過揚州時,曾與楊意全的伯父楊大老爺有過一番交談。事後兩人雖然不歡而散,但楊大老爺還是立刻給老家寫信,命楊意全與謝梅珺正式和離了。

楊意全這一生都在聽伯父之命行事,謝梅珺是他遵照伯父之命求娶的,也是他遵照伯父之命拒絕和離,只答應析產別居的,如今伯父讓他和離,他不管心中是否情願,都只能照辦。而且這一回,楊大老爺不但讓他與謝梅珺和離,還要求他放棄一雙兒女,讓楊淳與楊沅隨母大歸,從此他再也不能決定一雙兒女的人生大事。他心裡自然十分不樂意,可他既然沒有能力離開伯父的羽翼生活,又未能在今年春闈高中,自然也就沒有什麼話語權了。他不情不願地去湖陰縣衙遞交了和離文書,在官府的見證下,與前妻和一雙兒女斷絕了關係。

今年春末,這份文書的抄本被楊大老爺託人送到了北平,交到謝梅珺手中。從此她就是一個自由人,連兩個孩子也不用再受親生父親的擺佈了。宋氏與謝梅珺心中都十分歡喜。當時正值清明,宋氏帶着女兒、外孫、外孫女與嗣孫謝謹之一同前往昌平老家祭拜先人,就順便給外孫與外孫女在當地落了戶籍。

楊淳與楊沅的戶籍落在宋氏族人聚居之地,在宋氏族人當中還曾經引起過一番議論。但由於宋氏門風清平,早年曾經有過接納喪夫守寡後不容於婆家,攜子大歸的出嫁女的先例,所以這一回,這和離大歸的外孫女攜子大歸一事,還是很順利地被大家接受了。謝梅珺再在昌平縣境內給兒子買了一處百來畝地大小的田莊充作產業,再加上楊淳又有秀才功名,頂上還有位做布政使的舅舅撐腰,昌平縣令吭都沒吭一聲,就給楊淳兄妹在當地落了戶,連帶的謝梅珺也在此入了籍。

謝梅珺母子三人,在清明過後就已經算是昌平人了。以後楊淳若要繼續參加鄉試,那就不必迴轉杭州,而是直接在北平應試。

文氏也悄悄跟女兒道:“這事兒是你梅珺姑姑想了好久的,你嗣祖母原本不太贊成,覺得不夠光明正大,有取巧之嫌,但終究還是拗不過骨肉親情,默許了你梅珺姑姑的做法。你父親倒覺得沒什麼,反正淳哥兒要應試,也還得靠真本事去考,不曾弄虛作假,只不過換個地方落戶罷了,有他父母和離的前情在,誰又能挑得出錯來呢?”

謝梅珺還打算在北平城裡買一座清淨雅緻的小宅,離嗣兄官邸不要太遠,她帶着兒女搬過去,兒子可以離家求學,她則帶着女兒清靜度日。母親得閒了,也可以過來小住幾日,又或是她時常到嗣兄家中陪伴母親,都是可以的。她還可以進一步在北平置產,爲女兒置辦嫁妝,再慢慢從本地的青年才俊中,挑選一位如意佳婿……

謝慕林原本還有些懵懂,這會子終於反應過來了。

謝梅珺爲了兒子的前程,也是費盡苦心。

如今楊淳在昌平置了產,百畝田地雖然不多,但供給他日常讀書生活的花銷,已經足夠了。他在本地又有親戚,還能借着宋氏外孫的身份,向宋、黃、封等書香名門的大儒們請教,或是入讀本地最好的書院。他又有了婚約,連媳婦都不用愁了,接下來只需要專心攻讀就好。

實在考不上進士了,他頂着舉人的名頭,在北平這地方,也不見得謀不上一個小官職位,更別說他還有個做布政使的舅舅與做郡王妃的表姐撐腰了。

楊淳性情溫和,讀書也勤奮,只是天資所限,很多人都覺得他可能最多隻能考到舉人而已,很難再往前一步了。江南那地方,讀書人多,科考競爭激烈,若不是天資出衆之輩,很難有什麼成就。但北方相對來說,讀書人要少些,北平尚武,科舉的競爭激烈程度遠遠比不上江南。楊淳在浙江只是中人之姿,可能要花費多年努力,才能考上舉人,進士多半無望。但他在北平,說不定就能早幾年鄉試上榜,然後擁有更多的時間去爲會試做準備,未必沒希望通過春闈。

文氏對謝慕林道:“你梅珺姑姑想得很遠,你父親雖然勸過她幾回,但見她堅持,也就不再阻攔了。有了自己的私宅,淳哥兒娶親也好,沅姐兒出嫁也好,都確實比眼下方便許多。至少淳哥兒不用擔心外人會嘲笑他,是自家嗣舅舅的上門女婿。”

謝慕林嘆了口氣:“既然梅珺姑姑拿定了主意,那就這麼辦吧。反正不管她住在哪裡,我們家總會關照她的。興許嗣祖母也會覺得,平日裡困在咱們家這座大宅中,生活也頗爲無趣。若是她搬去姑姑的宅子裡小住,出門也會更便宜些吧?興許她還有興趣逛逛大街小巷呢,那纔是她年少時最美好的回憶。”

頓了頓,謝慕林掩口笑了笑,悄聲對文氏說:“娘,梅珺姑姑搬出去也不是壞事。她成日住在咱們家,有什麼見人的機會?但搬出去了,出門多了,跟人來往也多了,說不定還有機會尋到一門好姻緣呢!她才三十來歲的年紀,品貌俱佳,難不成就一輩子孤單過下去了?!只怕就連嗣祖母,也不忍心看到她這樣過一世。曹氏那種女人還能再婚呢,梅珺姑姑比她強一百倍,憑什麼就不能再嫁了?!北平這麼大,難道就真找不到身家清白、人品端正、年歲相當又與姑姑投緣的單身男子了嗎?”

文氏彷彿受驚了一般,瞪大了雙眼看向女兒,不一會兒便沉默了。

(本章完)

第305章 援手第775章 勸說第1382章 打聽第935章 冰嬉第1301章 送行第27章 策反第1665章 姻緣第1206章 建言第1384章 進宮第574章 回信第411章 涼薄第1111章 歸來第1403章 來客第1601章 敲打第1249章 盥饋第99章 報備第780章 赦免第1492章 因果第579章 價值第570章 關照第487章 倨恭第1426章 證據第384章 迴歸第365章 傳聞第524章 邀請第169章 反駁第1140章 主使第259章 質問第1170章 決裂第1577章 顧慮第1068章 出行第1408章 困惑第1118章 情誼第263章 添油第15章 假信第1018章 擔憂第274章 名醫第954章 批文第921章 霸佔第1213章 冠服第1588章 提醒第455章 算盤第101章 回報第836章 長輩院第330章 拒絕第321章 閨學第1383章 防備第861章 訪客第1192章 展望第109章 親疏第650章 送行第607章 死士第563章 生辰禮第45章 探監(中)(推薦加更)第1294章 圓謊第197章 猜疑第1507章 暗示第140章 煩悶第494章 勸說第551章 禁閉第1138章 異樣第1542章 處置第73章 察覺第49章 討論第474章 紅白第792章 送行第660章 憂愁第376章 撤離第1187章 宴罷第1364章 趕路第603章 襲擊第745章 勸說第520章 感動第201章 紛雜第37章 利落第1002章 設宴第703章 告知第155章 驚怒第1161章 疑點第574章 回信第323章 莫名第91章 聞訊第812章 耳目第830章 抵達第504章 落水第579章 價值第844章 賠禮第527章 糕點第1404章 抱怨第1117章 糾結第1508章 禮物第400章 請求第1336章 事業第1542章 處置第1279章 次日第1509章 請求第949章 重提第520章 感動第36章 安頓第895章 決定
第305章 援手第775章 勸說第1382章 打聽第935章 冰嬉第1301章 送行第27章 策反第1665章 姻緣第1206章 建言第1384章 進宮第574章 回信第411章 涼薄第1111章 歸來第1403章 來客第1601章 敲打第1249章 盥饋第99章 報備第780章 赦免第1492章 因果第579章 價值第570章 關照第487章 倨恭第1426章 證據第384章 迴歸第365章 傳聞第524章 邀請第169章 反駁第1140章 主使第259章 質問第1170章 決裂第1577章 顧慮第1068章 出行第1408章 困惑第1118章 情誼第263章 添油第15章 假信第1018章 擔憂第274章 名醫第954章 批文第921章 霸佔第1213章 冠服第1588章 提醒第455章 算盤第101章 回報第836章 長輩院第330章 拒絕第321章 閨學第1383章 防備第861章 訪客第1192章 展望第109章 親疏第650章 送行第607章 死士第563章 生辰禮第45章 探監(中)(推薦加更)第1294章 圓謊第197章 猜疑第1507章 暗示第140章 煩悶第494章 勸說第551章 禁閉第1138章 異樣第1542章 處置第73章 察覺第49章 討論第474章 紅白第792章 送行第660章 憂愁第376章 撤離第1187章 宴罷第1364章 趕路第603章 襲擊第745章 勸說第520章 感動第201章 紛雜第37章 利落第1002章 設宴第703章 告知第155章 驚怒第1161章 疑點第574章 回信第323章 莫名第91章 聞訊第812章 耳目第830章 抵達第504章 落水第579章 價值第844章 賠禮第527章 糕點第1404章 抱怨第1117章 糾結第1508章 禮物第400章 請求第1336章 事業第1542章 處置第1279章 次日第1509章 請求第949章 重提第520章 感動第36章 安頓第895章 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