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7章 棉花

第1307章 棉花

“這事兒還不容易解決麼?”永平郡主聽說了自家嫂子的煩惱後,立刻就給她提供了靠譜的建議,“真定就有棉田。袁家的田地裡有一部分是種了棉花的,年年都收穫不少,袁家麾下的舊部,還有從前的親兵,家裡的下人、佃農,每逢冬天都能得到袁家分派的棉花,從來不愁沒有冬衣可穿。其實除此以外,每年袁家都有不少剩餘的棉花,往年不是賣給過路的客商,就是隨意往相熟的將軍那兒送了。若是嫂子這裡需要,大不了我跟袁燮說一聲,除去我們自家要用的棉花,其他的先送過來?反正走禮的事兒,也不是非得送棉花不可。那東西既佔地方,又不值什麼錢,還不如直接送布匹省事實惠呢!”

謝慕林忙道:“若袁家真能給織場提供棉花,那可真真是幫了我大忙了!只不知道袁家每年能勻出多少棉花來呢?”

這個永平郡主就說不清楚了,她得回家去問問婆婆與太婆婆。

結果她沒有帶回數字,卻把婆婆袁夫人給帶過來了。

謝慕林與朱瑞成親的時候,袁家雖然送上了豐厚的賀禮,袁燮也出席了喜宴,但袁老夫人與袁夫人都自詡是未亡人,不該出現在別人的婚禮上,給人帶來晦氣,所以並未出席。算算時間,除去在碼頭上送別太后與四皇子、燕王、永寧長公主那天,謝慕林曾經與袁家兩位夫人匆匆見過一面外,就沒真正跟她們中的任何一位坐下來仔細說過話了。今日見得袁夫人,她特地表現得熱情了幾分。

謝慕林倒也相信袁夫人的保證,更何況,只要那幾家提供的棉花質量不是太壞,這筆生意她都認了。不爲別的,哪怕只是爲了永平郡主在夫家的臉面,她也不會太過計較。

永平郡主約摸也明白謝慕林的用意,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自家嫂子,也擠眉弄眼地,暗示她絕不會後悔做這筆買賣。考慮到永平郡主本身就是袁家的兒媳,對袁家的情況相當瞭解,想必也知道那幾家是什麼情況,清楚他們出產的棉花質量如何。她既然都這麼暗示了,可見這些棉花的品質是有保障的,謝慕林心裡也暗暗鬆了口氣。

袁夫人笑道:“倘若郡王妃信得過我,我這就寫信跟那幾位舊友說這事兒,讓他們立刻把棉花裝車送過來。郡王妃放心,他們幾家的棉花都是好貨色。往年他們幾家想種棉花的時候,都是從我們袁家拿的種子。”說着她便示意身邊跟着的侍女,“把我們家去年收的棉花拿給郡王妃瞧瞧,絕對是織上等棉布的好材料。”

不過袁夫人並沒有耐心與她寒暄客套,彼此見過禮後,便開門見山地問起了她要開織場收棉花的事兒:“郡主與老夫人和我說起時,老夫人與我都十分高興。不是因爲袁家有棉田之故,而是因爲……昔日與我們老將軍有同袍之誼的好幾位舊友,眼下家裡都有棉田呢!從前他們還認得一位厚道的棉花商人,用一個公道的價錢買下他們出產的棉花,前兩年這商人因受被服案牽連,已經離開了北方,不知去向了。去歲他們地裡出的棉花無人收,只得胡亂散賣給過路客商,卻不走運遇上了奸商,幾乎血本無歸。我們這些親朋故舊看到他們幾家的慘樣,心中也十分不忍,只是有心無力,除了送些錢糧,幫着催促官府早日將那奸商法辦以外,便無計可施。但郡王妃如今說要收棉花開織場……”

袁夫人並未在燕王府久待。議定了這樁收購買賣,她立刻就回家去跟婆婆袁老夫人商議去了。婆媳倆先前就說好,這件事必須儘快通知他們的舊友,最好是趕在今年棉花下來之前,敲定此事,以免舊友家重複去年的悲劇,再次損失慘重。

謝慕林頓時明白了她的意思,忙笑道:“既然是袁家的熟人故舊,想必都是可信之人。若是能提供大量優質的棉花,我這織場就不愁沒有原材料了,那可真真是省了我許多事呢!還請夫人告訴我,您家那幾位故交家在何處?今年是否亦有大量棉花需要出售?我這邊好打發人去交涉。”

不過不要緊,若不是專門衝着中高檔市場去的,在北方粗厚一些的棉布,可能更適合普羅大衆,更別說謝慕林如今開的這個織場,將來出產的棉布,大概率不會進入外頭的市場,不是燕王府自行消化了,就是作爲一種福利,讓燕王分發給手下的將士或是傷亡士兵家眷了。

袁夫人面上頓時露出了喜色:“郡王妃是爽快人。既如此,這事兒就這麼定了!我敢給郡王妃打包票,我們袁家那幾家親友,提供的棉花絕不會讓郡王妃失望的!”

侍女連忙將手裡的大包袱放在屋子中間的圓桌上打開,露出了裡頭包裹的大團雪白的棉花。謝慕林走過去看了看,發現棉花已經統統去了籽,曬得乾爽蓬鬆,撕下一小團細細驗看,還真是適合用來織布的品種。只不過這個品種的棉花,織出來的布恐怕要稍稍粗厚一些。

謝慕林非常內行地給袁夫人做了個說明,隨即表示,只要她相熟的那幾家提供的棉花與這一包袱的棉花是相若的質量,那她以後要收購棉花,就跟那幾家簽訂長期合同了。袁家若想參與進來,她也完全沒有意見。

當初袁老將軍去世,袁燮尚且年少,他們一家孤兒寡母苦苦支撐的時節,多虧了這些舊友時時幫襯,否則袁家的日子只會過得更艱難。如今袁家熬出來了,袁燮又做了燕王府的女婿,前程似錦,正是他們祖孫三人回報舊友的時候。去年他們還不知道要如何幫助對方,眼下有這麼一個大好機會,怎能錯過呢?

袁夫人風風火火地離開了,卻把永平郡主留了下來。她還希望兒媳婦能跟永安郡王妃這個嫂子好好親近親近,若能說服後者多收些棉花,那就更好了。

只不過,永平郡主覺得棉花這事兒定了就是定了,她哥哥嫂子都是爽快人,不必囉嗦太多,反而顯得生分。她跟謝慕林提起了另一件事:“嫂子,你開織場,是拿陪嫁與燕王府合夥經營,是想爲燕王府開源麼?可這本該是你的私房,你會不會覺得太虧了?”

謝慕林笑道:“這有什麼虧的?我就算是獨立經營織場,織出來的布也是要往外賣的。如今不必我操心銷售的事,無論織場出產多少布匹,顏色款式如何,燕王府都包圓了,價錢也不差,有什麼不好的呢?”

“那……”永平郡主頓了一頓,“你就不打算另外再經營產業,給自己賺點真正的私房錢了?”

(本章完)

第699章 建議第638章 主意第401章 洪水第1453章 簪子第28章 傳喚第783章 好消息第1193章 震驚第61章 好轉第1437章 質問第1457章 可憐第582章 重寫第1087章 暮春第1259章 主意第428章 警惕第824章 趕路第1194章 應對第770章 得信第85章 滲人第1283章 相見第663章 嗣子第1589章 說服第571章 來信第1280章 衆目第413章 密信第467章 準備第1424章 相約第537章 道歉第1190章 盤算第1435章 發怒第146章 任命第629章 嘴仗第533章 火熱第594章 詢問第714章 圓謊第566章 指環第169章 反駁第554章 果報第583章 相看第444章 失言第352章 貶斥第1002章 設宴第337章 點心第40章 清晨第803章 會面第366章 試探第1451章 祭祖第377章 警告第951章 顧慮第1646章 後事第1314章 談資第315章 信後第746章 暗示第1434章 警告第596章 議定第301章 舊窯第1527章 揚州第523章 二月二第542章 東昌號第105章 漣漪第531章 破壞第259章 質問第565章 爆紅第499章 薛家第1471章 轉移第1324章 追問第950章 懇求第54章 盤算(推薦加更)第1170章 決裂第616章 來人第1549章 異夢第1213章 冠服第980章 赴宴第994章 氣病第297章 插手第39章 清點第1206章 建言第251章 謝家灣第1005章 醒悟第869章 打趣第1297章 討論第334章 飛梭第1368章 滯留第407章 去信第1264章 哭求第1213章 冠服第901章 口角第1179章 添妝第1435章 發怒第457章 再臨第55章 婚約第1317章 出遊第627章 暗示第1515章 引導第1343章 悔恨第1650章 君臣第1114章 奩田第1523章 等待第1177章 嫌疑人第778章 告狀第155章 驚怒
第699章 建議第638章 主意第401章 洪水第1453章 簪子第28章 傳喚第783章 好消息第1193章 震驚第61章 好轉第1437章 質問第1457章 可憐第582章 重寫第1087章 暮春第1259章 主意第428章 警惕第824章 趕路第1194章 應對第770章 得信第85章 滲人第1283章 相見第663章 嗣子第1589章 說服第571章 來信第1280章 衆目第413章 密信第467章 準備第1424章 相約第537章 道歉第1190章 盤算第1435章 發怒第146章 任命第629章 嘴仗第533章 火熱第594章 詢問第714章 圓謊第566章 指環第169章 反駁第554章 果報第583章 相看第444章 失言第352章 貶斥第1002章 設宴第337章 點心第40章 清晨第803章 會面第366章 試探第1451章 祭祖第377章 警告第951章 顧慮第1646章 後事第1314章 談資第315章 信後第746章 暗示第1434章 警告第596章 議定第301章 舊窯第1527章 揚州第523章 二月二第542章 東昌號第105章 漣漪第531章 破壞第259章 質問第565章 爆紅第499章 薛家第1471章 轉移第1324章 追問第950章 懇求第54章 盤算(推薦加更)第1170章 決裂第616章 來人第1549章 異夢第1213章 冠服第980章 赴宴第994章 氣病第297章 插手第39章 清點第1206章 建言第251章 謝家灣第1005章 醒悟第869章 打趣第1297章 討論第334章 飛梭第1368章 滯留第407章 去信第1264章 哭求第1213章 冠服第901章 口角第1179章 添妝第1435章 發怒第457章 再臨第55章 婚約第1317章 出遊第627章 暗示第1515章 引導第1343章 悔恨第1650章 君臣第1114章 奩田第1523章 等待第1177章 嫌疑人第778章 告狀第155章 驚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