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

2012年,2月6日。

元宵節。

春節假期剛剛結束,人們開始恢復正常工作,北國的萬里雪飄,也有冰雪消融的跡象。

關中,長安。

這個千年古都,再次迎來嶄新的一頁。

長安城區的東北角,在謝王橋附近,港務大道的啓航公園對面,經過一年多的施工,上個月中旬左右,一棟33層的新大廈,終於完成裝修工作。

只是頂樓的七個大字,一直被紅布蓋着,加上整棟大樓和附屬的區,都被彩鋼瓦板包圍着,周圍的人只知道這裡新建了一棟大樓,卻不知道具體的用途。

直到前幾天立春的時候,工作人員開始拆除彩鋼瓦板的圍牆,才露出裡面的一些情況,不過安保人員已經就位,路過的行人,最多好奇的看幾眼。

元宵節的到來,這裡熱鬧了起來。

作爲東道主之一的聯合集團總裁羅拓,以及長安的地方負責人,招待了陸續抵達的各大集團。

燧人系的宋世嘉代表藍星礦業、藍色時代,過來參與此次大會。

另外還有礦業聯盟的北控集團、五礦集團、電礦聯合體、南方稀土;五大發電集團、煤炭聯盟的各大集體、兩桶油、海油、延長石油、南方石化、北方石化。

在門口的記者團體中,看着一個個國內的重量級大集團到來,手上的照相機、錄像機就沒有停止過。

還有不少國外媒體,也被邀請參與這一次大會。

只是國內外的記者們都一頭霧水,因爲邀請函上沒有具體的內容,就一個非常模糊的名稱“第三次華國能源峰會”。

這個第三次,倒是引起不少人的浮想聯翩。

畢竟在公開的資料上,並沒有“第一次”、“第二次”,這一次公開進行,不少人暗自猜測,可能和近期的國際原油、天然氣斷供有關係。

上午十點鐘左右,該來的人都到齊了,羅拓作爲東道主之一,進行開幕演講。

這一次能源峰會的主角,自然是能源聯盟的各家企業,而現場的與會者,除了上百家國內外媒體,還有長安本地的各界人士,另外還通過網絡直播、電視轉播,向全國乃至全球公開這一次會議的內容。

“各位來賓、各位同行、各位國內外的朋友們,今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國內外都發生了很多變化,因此我們能源聯盟,決定召開一次全球發佈會,對未來的發展,做出一個簡要的說明。”

羅拓的話,讓不少人都非常驚訝,國內近些年來,確實有不少行業協會,表現得非常強勢,比如礦石聯盟、半導體聯盟,但能源聯盟這個機構,還是第一次出現在大衆的視野之中。

“全球能源供應的安全性和單一性,威脅着貧油氣地區,而我們恰恰就是貧油氣地區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地區。”

“作爲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地區,同時還是最大的原油進口地區,我們一直以來都處於被動的尷尬局面中,在油氣貿易中,沒有定價權,也不能使用華元結算,這是我們的恥辱。”

羅拓的聲音,彷彿黃鐘大呂一般,讓在場不少人面露驚色。

那些國外媒體的記者,更是將這一幕完整的錄下來,因爲他們察覺到大新聞的味道。

東亞日報的記者金大光,有些不以爲然的嘲諷道:“他們是在開玩笑嗎?那些油霸會同意纔怪,還使用華元結算,他們是在挑戰山姆大叔的忍耐性嗎?”

“看下去,別太早下定論。”長谷川研一眼神嚴肅。

而西洲聯盟的BBC、鏡報、西洲聯合報等,與米國的福克斯新聞、CNN、華爾街日報之類,卻表情各異,只是他們的記者都沒有開口。

“今天我代表能源聯盟,爲長安能源交易所揭幕。”羅拓說完,按下講臺上的按鈕。

頓時大樓上,那覆蓋在招牌上的紅布,被揭開廬山真面目。

長安能源交易所。

這個熠熠生輝是招牌,出現在所有人的視線中,能源交易所的出現,似乎在昭示着其中的雄心壯志。

由於之前的礦石交易所,奠定了華國在礦石貿易上的話語權、定價權,和華元—礦石體系的建立。

這一次能源聯盟搞的能源交易所,估計就是想復刻礦石交易所。

只是很多人都不以爲然,認爲能源聯盟在異想天開。

畢竟礦石交易所的成功,在於之前的全球礦石貿易上,各位地區沒有絕對的優勢,就算是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等公司,也只能掌握鐵礦石的定價權,其他幾十種礦石,都是各有優勢。

這種一盤散沙和幾個小核心的局面,讓礦石聯盟有機可乘,直接利用技術手段,碾壓了全球的礦石生產商。

而現在的能源交易所,在絕大多數人看來,並沒有挑戰米元—石油的底氣。

從全球石油資源儲量上,就可以看出其中的核心原因。

目前各地區的石油儲量和佔比,分別是:

西亞和北非1129億噸,佔比48%;拉丁美洲509億噸,佔比19%;北美363億噸,佔比14%;中北亞和東歐198億噸,佔比8%;南非洲166億噸,佔比7%;亞太地區61億噸,佔比3%;西洲19億噸,佔比1%。

石油資源高度集中,整個美洲的儲量,加起來在872億噸左右,整體佔比33%。

加上北美地區豐富的頁岩油資源,可以遙控的西亞、北非,以及被把控的海上交通要道,米元石油體系掌握着全球81%左右的石油。

要撼動這個體系,憑藉能源聯盟掌握的那一點石油資源,無異於以卵擊石。

沒有自己的石油資源,就算是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地區又如何?

還不是一衆油霸的提款機,任人宰割的大肥羊。

但是真實的情況,真是如此嗎?

羅拓揭幕後,氣定神閒的繼續說道:“長安能源交易所,將使用華元結算,從今天開始,所有的進口原油、天然氣、煤炭,都採用華元結算。”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 號【書友大本營】 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對此底下的與會者中,那些外國媒體,還有那些在看直播的國際原油生產商們,要麼不以爲然、要麼冷嘲熱諷。

因爲他們知道,要作爲石油貿易的結算貨幣,有好幾個前提,現在華元並沒有這些優勢。

如果到時候國際原油生產商不認可,長安能源交易所的華元結算方案,將變成一個大笑話。

而且各大國際原油生產商,已經打算斷供原油了,又怎麼可能會來長安能源交易所賣油。

對於在場所有人的怪異表情,羅拓盡收眼底,他笑着說道:“所有人都認爲不可能,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技術的力量。”

話音剛落。

不少人頓時臉色一變,因爲羅拓的話,讓他們想起被技術支配的礦石貿易。

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一百三十二章 採購與提防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六百零二章 噩耗第二百八十三章 鼎革第二百二十九章 淘金者第四百九十四章 異動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五百七十九章 擴大基數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貴嶼(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歸途與猜測第二十三章 佈局第六百八十七章 隕石(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波瀾(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七百七十一章 宏大的工程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七百一十九章 鼎革第四百六十八章 反應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五百一十八章 結果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第四百章 意外的發現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六百八十三章 雲海(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六十章 深化產業鏈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七百三十章 開端(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三百零二章 順路考察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四百三十六章 金烏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三百三十六章 結合第七百一十三章 黑雪第五百章 蠶食鯨吞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五百一十三章 未來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七十四章 民用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七百一十六章 登陸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撕裂鏈條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態與樣機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二百四十八章 穩定軍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七百一十四章 死亡公路第七十九章 搶修第三百八十四章 效果和採訪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三百五十五章 慘烈第二百四十四章 奮鬥與追星第六百三十二章 忽悠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六十六章 反向模式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二百八十一章 利刃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
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一百三十二章 採購與提防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六百零二章 噩耗第二百八十三章 鼎革第二百二十九章 淘金者第四百九十四章 異動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五百七十九章 擴大基數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貴嶼(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歸途與猜測第二十三章 佈局第六百八十七章 隕石(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波瀾(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七百七十一章 宏大的工程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七百一十九章 鼎革第四百六十八章 反應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五百一十八章 結果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第四百章 意外的發現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六百八十三章 雲海(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六十章 深化產業鏈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七百三十章 開端(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三百零二章 順路考察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四百三十六章 金烏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三百三十六章 結合第七百一十三章 黑雪第五百章 蠶食鯨吞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五百一十三章 未來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七十四章 民用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七百一十六章 登陸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撕裂鏈條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態與樣機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二百四十八章 穩定軍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七百一十四章 死亡公路第七十九章 搶修第三百八十四章 效果和採訪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三百五十五章 慘烈第二百四十四章 奮鬥與追星第六百三十二章 忽悠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六十六章 反向模式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二百八十一章 利刃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