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結果

退出替身機器人的登陸,他離開了虛擬艙,來到大廳休息了一會,又回去家裡一趟。

他和父母、蕭英男吃了一個晚餐,然後來到嬰兒房內,看着沉睡中的孩子。

最後沉默不語的離開了,不過在離開之前,他吩咐了助理,讓私人醫療團隊嚴密監控孩子的身體狀況。

第二天中午。

他再次通過替身機器人,出現在生態圈研究基地的地下。

當林興陽帶他進入實驗室後,發現周經緯等人已經在做解凍實驗了,他揮揮手示意林興陽不要出聲。

黃修遠默默地看着解凍實驗的展開。

隨着實驗艙內部的氣溫一點點上升,獼猴實驗體那堅硬的軀殼,也一點點出現變化。

通過探針顯微鏡,可以清晰地觀察到,此時獼猴實驗體體內的細胞、熒惑真菌都在出現變化。

人體冷凍技術爲什麼遲遲無法投入使用,原因就在冷凍過程中,細胞液中的水結冰膨脹,將細胞膜撐爆了。

水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物質,它是自然界中,少數會冷漲的物質,這個特點讓人體冷凍技術陷入了困境之中。

而此時獼猴實驗體的細胞內,卻充斥着一種特殊物質,一種特殊的結晶水,該物質的存在,竟然破壞了水結冰膨脹的現象。

而且這種物質還保證瞭解凍過程中,不會出現突然解凍,就算是實驗艙內部的氣溫,已經飆升到10攝氏度,但實驗體的體內溫度,卻仍然維持着零下86攝氏度,體內溫度下降速度非常緩慢。

黃修遠看了看手錶,發現要讓體內溫度回到零上,至少需要5個小時左右,他下線去處理了一下公司事務。

傍晚五點半左右。

尊王攘夷堂內,黃修遠和林百傑、蔣海霖等人難得一起吃飯。

他夾起一塊鐵板豆腐,就聽到林百傑的聲音:“修遠,去年公司的淨利潤增長率只剩下23%,我們今年是否要調整一下策略。”

對於這件事,黃修遠倒是沒有太在意,燧人系淨利潤增長率減速,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畢竟體量太大了。

小公司一年增長几倍都有可能,但資產要用萬億作爲單位的燧人系,可以增長23%,已經是非常高了。

黃修遠放下筷子:“我看了去年的年報,增長速度疲乏,那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老林你沒有必要太在意,只要維持10%的以上的增長率,對我們而言,就是一個偉大的勝利。”

“我們去年加大了虛擬股配股,目前持股員工數量有一個井噴,達到了57萬人左右。”蔣海霖笑着說道。

黃修遠搖了搖頭:“任重道遠,我們今年的員工,已經突破712萬了,很多項目你們要多考慮一下,另外年輕人要多提拔。”

燧人系的員工數量,這些年來,基本都是年年創新高。

特別是去年國際環境風雲突變,燧人系在全球的員工數量,在不知不覺中,竟然提升到712萬的級別。

要給七百多萬員工發工資和維持高福利,對於任何一個企業而言,這都是一個讓人戰慄的數字。

加上燧人系的福利異常高,住房、日用品、餐飲、醫療和教育都由公司承擔。

如果沒有大量先進科技,這種巨無霸企業很難維持下去,爲了保持燧人系不崩潰,黃修遠制定了一條新的道路。

那就是逐步走向集體式超級集團,然後形成自己的內循環生態,即內部的商品和服務,都可以自給自足,讓貨幣這個等價物,在內部逐步失去交易特性。

某種程度上,恢復了計劃經濟的一些特性。

畢竟內部商品的可以自給自足,只有少部分商品和服務,需要支付貨幣,就相當於貨幣的重要性被削弱。

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無論是黃修遠設想的集體集團,還是資本主義的終級形態——超級托拉斯,都將走向低價值貨幣時代、無貨幣時代。

因爲這就是超級技術催生出來的必然產物——終產者。

兩者唯一的區別,在於一個是絕大多數人的終產者,另一個是少數人的終產者。

也只有走向終產者,燧人系纔可以長期屹立不倒,因爲貨幣屬性被削弱,內部可以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黃修遠小聲的提醒道:“老林,海霖,你們要做好準備,我們可能要在未來20年內走向終產者階段。”

“這麼快?”林百傑非常驚訝。

對於黃修遠的集體式終產者模式,林百傑和蔣海霖自然深入瞭解過,只是他們認爲當前還不適合。

黃修遠解釋了一句:“因爲我們快抓住金烏了。”

金烏!可控核聚變!

林百傑瞬間反應過來:“這麼快?不是說這幾年不太可能嗎?”

“湯谷基地獲得了突破性進展,能量大豐富時代即將到來,我們將迎來星際時代的第一波衝擊。”

聽到這裡,蔣海霖深呼吸一口氣:“我會和戰略智庫做好統籌安排,保證燧人系平穩過渡到終產者模式。”

黃修遠提醒道:“你們自己知道就好,這個消息不能泄露出去,免得那些傢伙狗急跳牆。”

他說的,自然就是那些敵對勢力,特別是諾亞會那邊,可控核聚變的出現,會進一步導致天平傾斜。

雖然諾亞會存在舉手投降的可能,卻也存在同歸於盡的可能。

因此國內必須全力推進航天,建立可以長期生存的外太空基地,一旦可以長期在外太空生存,那諾亞會的同歸於盡,將不攻自破。

黃修遠和林百傑、蔣海霖聊了半個多小時,便通過虛擬系統,再次來到生態圈基地。

這個基地現階段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表面的人造生態圈項目,還是地下隱藏的熒惑真菌研究,都關係到太空戰略。

他睜開眼睛,周經緯團隊已經完成了初步解凍,獼猴實驗體此時的體內溫度,已經上升到6攝氏度。

熒惑真菌構成的藍毯,已經開始活躍起來,通過吸收陽光和二氧化碳,向機體源源不斷的供應能量。

不過獼猴還沒有甦醒,又過了半個多小時,此時獼猴的體溫迅速攀升到38.1攝氏度的正常體溫。

那猴子終於睜開眼睛,並嘗試掙扎了一會,發現不能動彈後,才安靜下來。

周經緯指揮研究員,對於獼猴實驗體進行全面檢查。

那種保護細胞的特殊物質,也隨着溫度上升,消失得無影無蹤。

不過早有準備的周經緯,已經命人在冷凍狀態期間,提取了一些樣品,現在化驗室那邊,正在分析這種物質的分子式。

如果可以大規模人工合成這種物質,說不定就可以掌握安全的人體冷凍技術。

這一邊,周經緯團隊仔細檢查了實驗體的情況,並沒有發現什麼嚴重的副作用。

只是他們還心存疑慮,畢竟這一次實驗,才冷凍一天,如果長期冷凍,是否會產生副作用,這需要深入研究和實驗。

特別是特殊物質,能否獨立起作用,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第六百七十章 羨慕嫉妒恨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五百九十八章 月球(九)第六百五十六章 加速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專利與代工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將一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價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二百四十九章 早茶密談第十二章 發展理念第五百三十二章 許多問題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六百八十六章 隕石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七百零三章 進化(五)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黎明前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黎明前第四百零五章 夜雨突擊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二百五十九章 撕裂鏈條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作用力第五百四十九章 削弱中間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七百四十七章 原因第四百六十九章 當頭一棒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六百七十四章 楓葉(四)第六百八十九章 應對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二百章 注資方案第二百七十五章 浪費第一百零四章 輸水計劃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四百零六章 戈壁監獄第九十章 脫鹽與檢田第十一章 收購工廠第四百九十九章 防禦系統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三百五十五章 慘烈第七百六十七章 纜繩之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參差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一百零四章 輸水計劃第二百章 注資方案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一百一十四章 參觀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三百零一章 新“油田”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第五百九十三章 月球(四)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五十七章 城市蛻變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三百四十六章 儲備與研報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三百九十六章 線的延伸第五十二章 倒逼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五百四十九章 削弱中間第一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三百一十八章 利器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三百八十四章 效果和採訪第四百零二章 換裝和曝光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五十七章 城市蛻變
第六百七十章 羨慕嫉妒恨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五百九十八章 月球(九)第六百五十六章 加速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專利與代工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將一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價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二百四十九章 早茶密談第十二章 發展理念第五百三十二章 許多問題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六百八十六章 隕石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七百零三章 進化(五)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黎明前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黎明前第四百零五章 夜雨突擊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二百五十九章 撕裂鏈條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作用力第五百四十九章 削弱中間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七百四十七章 原因第四百六十九章 當頭一棒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六百七十四章 楓葉(四)第六百八十九章 應對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二百章 注資方案第二百七十五章 浪費第一百零四章 輸水計劃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四百零六章 戈壁監獄第九十章 脫鹽與檢田第十一章 收購工廠第四百九十九章 防禦系統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三百五十五章 慘烈第七百六十七章 纜繩之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參差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一百零四章 輸水計劃第二百章 注資方案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一百一十四章 參觀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三百零一章 新“油田”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第五百九十三章 月球(四)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五十七章 城市蛻變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三百四十六章 儲備與研報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三百九十六章 線的延伸第五十二章 倒逼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五百四十九章 削弱中間第一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三百一十八章 利器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三百八十四章 效果和採訪第四百零二章 換裝和曝光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五十七章 城市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