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

北美區,西雅圖。

仿生材料第17研究所。

去年剛畢業的何航,已經在這個研究所工作了半年多,他主要從事的研究方向,是人造仿生材料。

其實這也是該研究所,設立在西雅圖的原因之一。

因爲這裡靠近黃石火山的隔離區,在黃石火山隔離區內部,不斷噴發出來的二氧化碳之類,目前正在持續不斷的影響大氣氣候。

老式的沉降劑,只能沉降火山灰,對於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之類的氣體,並沒有什麼沉降效果。

根據專門設立的研究團隊研究後,黃石火山的地質活躍期,可能要持續80~150年左右。

在此期間,黃石火山每年向大氣層輸送的溫室氣體,相當於2008年全球工業生產排放的23%左右。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這些溫室氣體中,除了二氧化碳被碳粉儲能發電回收了,剩下的二氧化硫、硫化氫之類,卻沒有被回收,很容易形成大範圍的酸雨。

隨着全球變冷的趨勢,被黃石火山噴發的溫室氣體遏制,未來甚至可能再次出現全球變暖的情況。

因此必須想辦法,加大固碳、固硫的力度,將大氣層的溫室氣體,控制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比例上。

實際上,經過這些年的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全球變冷和變暖的轉變,其實不一定是人類活動導致的,人類的工業化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

想想也知道,在藍星的能量結構之中,太陽能纔是藍星的主要能量來源,然後是地熱能,最後纔是人類的核能。

太陽活動又不是恆定不變的,而是時刻處於動態變化之中,一旦太陽活動變得活躍,那輻射到藍星的太陽能總量,將跟着提升。

而一旦太陽的活動變得低迷,那輻射到藍星的太陽能總量,也會跟着減少。

這是人類沒有進入工業時代之前,藍星氣候變動的主要誘因。

航天部有一個專門監控太陽活動的下屬機構,叫太陽活動監測與分析研究所,就是專門跟蹤調查太陽活動的。

對於這種自然的太陽活動,聯邦科學部的很多學者,其實並不贊同過度的人工干預,因爲這是藍星億萬年來的自然常態。

現在控制黃石火山的溫室氣體噴發量,其實是因爲之前諾亞會留下來的爛攤子,爲了避免全球生態大崩潰,才採用了人工干預。

而現在聯邦,完全可以憑藉穹頂系統,和自然環境隔開,人類現在只依賴藍星的重力環境,其他影響因素,差不多都被攻克了。

就比如何航所在的研究所,他們研究的方向,就是人造木纖維板材。

研究所的實驗場地內,一個長度20米、寬度和高度3米的設備內,一根人造木正緩緩的“生長”着。

雖然說是緩緩的,但是如果和自然生長的木材比起來,這個速度要快幾千倍以上。

通過特殊的轉基因技術,專門改造喬木植物的細胞,然後使用各種生長激素、營養物質、光照、磁場,迅速催生木材。

另外還會搭配納米機器人,可以生產出特定的木紋、色彩、密度、芳香烴之類。

何航穿着防護服,從培養艙中取出一塊樣品,巴掌大的木塊,上面佈滿了各種金絲。

經過滅活處理後,這塊仿金絲楠木,和一塊真正的金絲楠木樣品,進行對比之後,並不能發現兩者的明顯區別。

當然,人造金絲楠木還是存在“缺點”的,那就是和人造鑽石一樣,太過於完美了。

畢竟人木的培養艙,都是設計出來準備工業化量產的產品,自然不可能出現空心、裂紋、蟲蛀之類。

何塞將木塊塞入全自動數控機牀裡面,不一會就車了四串珠子,拋光、打磨、鑽孔,然後串上繩子。

“來,金絲楠木手串。”

另一個研究員接過珠子,笑着搖搖頭:“這東西,和天然的頂級金絲楠木一模一樣,如果大規模量產,估計市場馬上要崩盤。”

“怕什麼,又餓不死人,總好過去砍自然樹木。”何航聳聳肩回道。

在他們的木材品種之中,目前已經可以投入生產的人造木品種,已經囊括了很多常見的木材品種。

比如松木、橡木、泡桐、胡桃木、橡膠木、白蠟木、香樟木、榆木、水曲柳、櫟木、樺木、櫸木之類。

也有名貴木材品種,比如小葉紫檀、黃花梨、楠木、柚木、酸枝木等。

目前已經正式投入量產的品種,一共有8個常用木材品種。

現在聯邦境內的林場,基本已經不再種速生林木了,主要是自然生長速度太慢了,而且存在不可控因素。

萬一遇到山林大火、颱風、洪澇、乾旱之類,林木可不一定扛得住。

另外林木的砍伐申請,也非常麻煩。

還不如使用規格統一的人造木。

更何況現在的新材料層出不窮,木材有非常多替代材料存在,也就傢俱、工藝品之類,有一些競爭力。

至少這些年來,因爲聯邦經濟繁榮,而持續高熱的名貴木材市場,在第一個人造木工廠正式投入生產後,這個市場基本涼涼了。

畢竟按照聯邦的風格,有一就有二,第一個人造木品種成功上市,那第二個、第三個還會遠嗎?

什麼金絲楠木、小葉紫檀遲早要被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而很多不信邪的名貴木材經營者,還試圖找出人造木的缺點,比如什麼甲醛超標、有害物質之類。

結果拿去檢測後,發現和頂級天然木材絲毫不差。

至於造謠生事之類,現在可不是以前,沒有真憑實據就敢噴,聯邦就敢送他們去北美修復生態。

現在定製一屋子全木傢俱之類,也就幾千信用點的事情,小葉紫檀鋪地板、金絲楠木當柴火燒,估計也沒有什麼經濟負擔。

畢竟人造木培養技術,並不會因爲樹木品種,而出現太大的差別,最多因爲密度,導致生成速度有一些區別,成本相差不會超過3倍。

而比木材市場崩得更早的,則是寶石、玉石、石材市場,在電場合成技術和納米機器人技術完善後,這些無機物的仿製更加容易。

現在唯一保值的東西,大概只剩下貴金屬了。

金、鉑族、銀、錸、鎢之類,這些貴金屬和稀有元素,在航天產業中的應用非常廣泛。

比如2019年,聯邦在航天產業中,一共消耗了3527噸鎢、127噸黃金、226噸鉑金、42噸銠、13噸鈀、8.6噸錸。

如此龐大的消耗,哪怕航天部已經在月球,發現了不少貴金屬和稀有元素礦區,也計劃捕獲一些高價值的小行星。

但這些貴金屬和稀有元素,在整個宇宙中,也是丰度相對較低的元素。

這些纔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第六十五章 授權合作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三十一章 材料革命第三章 大腦抑制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意料之中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潛者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五百零二章 關鍵一環第四百五十章 瑪爾斯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四百一十二章 怪物第三十六章 六錐球氧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宮第三百四十三章 隱藏彩蛋第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手棋子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一百二十六章 璃龍(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寒潮第三百六十二章 參觀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發電廠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七百一十九章 鼎革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一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爆眼球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三百五十八章 強勢第六百九十七章 調研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五百二十章 雙管齊下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八十八章 淡化廠第二百六十四章 香石竹第二百四十二章 整機測試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三百二十八章 影響(三)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二百四十五章 羨慕嫉妒第三百二十八章 影響(三)第五百零四章 新危機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展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六百一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態與樣機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七十五章 潛規則第二百九十九章 油價風雲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略調整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六百三十章 漸冷的現實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六章 鉅額獎金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二十三章 佈局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七十一章 魯省藥玻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三百三十六章 結合第二百零五章 扶持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九十五章 旱情(續)第二百零八章 衛星城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
第六十五章 授權合作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三十一章 材料革命第三章 大腦抑制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意料之中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潛者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五百零二章 關鍵一環第四百五十章 瑪爾斯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四百一十二章 怪物第三十六章 六錐球氧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宮第三百四十三章 隱藏彩蛋第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手棋子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一百二十六章 璃龍(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寒潮第三百六十二章 參觀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發電廠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七百一十九章 鼎革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一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爆眼球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三百五十八章 強勢第六百九十七章 調研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五百二十章 雙管齊下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八十八章 淡化廠第二百六十四章 香石竹第二百四十二章 整機測試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三百二十八章 影響(三)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二百四十五章 羨慕嫉妒第三百二十八章 影響(三)第五百零四章 新危機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展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六百一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態與樣機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七十五章 潛規則第二百九十九章 油價風雲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略調整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六百三十章 漸冷的現實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六章 鉅額獎金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二十三章 佈局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七十一章 魯省藥玻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三百三十六章 結合第二百零五章 扶持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九十五章 旱情(續)第二百零八章 衛星城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