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

離開3067研究所後,黃修遠前往位於西澳大沙沙漠的3058研究所。

這個研究所,就位於大沙航天城的西南方向,大約85公里左右。

3058研究所,在一條公路的旁邊,對面是一座新型農業小鎮,當地專門種植棉花和甘蔗。

北半球的冬季,而南半球自然是夏季。

陽光明媚,一塊塊整齊的棉花田,種滿了密集的棉花,生長週期有180天左右的棉花,此時正處於生長期,棉田一片青綠色。

黃修遠在研究所門口下車,負責該研究所的研究所所長宋義建、首席研究員洪文信,已經在門口等待着。

“黃總,歡迎過來蒞臨指導。”宋義建率先上前。

“黃總,歡迎!”洪文信微微點了點頭,他倒是顯然文質彬彬,沒有太過於熱情。

3058研究所,並不是燧人系產業,而是工程院的產業,不過他們和燧人系的合作非常深入。

黃修遠也沒有太在意,畢竟科研人員中,性格古怪的不在少數,越是才華橫溢,可能就越不喜歡人情世故,他們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我們進去裡面聊。”

宋義建馬上帶路,進入了研究所的工作區域,更換防護服後,便來到了一個佔地面積兩千多平方的組裝室內。

在組裝室內,工作人員正忙碌着組裝一臺設備。

從外形來看,設備像一個平躺在地上的大冰箱,長度2.8米,寬度1.2米,高度1.2米。

上方是可以打開的艙門,有一個觀察用的透明窗口,窗口可以看到艙內的情況,不過可以通過調節,實現窗口的關閉和開啓。

打開艙門後,液壓艙內的空間,是一個圓弧膠囊形狀的設計,長度爲2.4米、寬度0.8米、高度0.8米。

有一個枕頭一樣的物品,艙內底部是可調節的人體工學牀,可以讓使用者半躺。

另外艙內還有一套防水的電腦系統,保證使用者可以在艙內,操作液壓艙,甚至臨時接管飛船的指揮工作。

這套艙內電腦,配合呼吸頭盔上的納米顯示屏,可以讓使用者無障礙地使用艙內電腦。

黃修遠開口問道:“洪博士,現在人體實驗進行得如何?”

“在地面的實驗非常成功,我們在目前改造好的5臺液壓艙上,進行了很多測試,其中有10名志願者,在液壓艙內累計測試了385個小時。”洪文信擡了擡眼鏡解釋道。

黃修遠接過宋義建的實驗報告,粗略翻看了一會。

從測試報告的情況來看。

目前液壓艙的人體實驗,一共有5臺液壓艙,50名志願者,一共進行了1583次實驗測試。

主要是測試不同液壓壓力、不同測試時間,以及個體之間的詫異。

雖然之前做了很多動物實驗,但人和動物畢竟不是同一物種,各種差異是要仔細驗證的。

目前洪文信團隊,已經初步確定了人體可承受的液壓壓力最佳範圍,在這個範圍內,人體承受的壓力,幾乎等同於藍星地面重力。

雖然液壓力和重力存在一定區別,但這已經是當前,人類已有的技術水平下,可以實現擬重力的最佳方案。

不開發擬重力技術,那人類在外太空的發展,將受限於一年大限,必須不斷輪換宇航員。

就算是採用輪換方案,宇航員也不能頻繁進入外太空,一個訓練有素的專業宇航員,一生中,可以在外太空執勤的時間,不能超過5年。

就以人均壽命75週歲計算,宇航員從25歲工作到55歲,大約有30年的工作期間。

在這30年內,宇航員真正進入外太空的時間,最多隻有5年時間,即六分之一左右。

如果頻繁進入外太空,可能會導致宇航員身體產生不可逆轉的傷害。

如果採用液壓艙,緩解太空綜合徵,那宇航員在外太空的可工作時間,將提升到10~15年左右。

如果是裝備液壓外骨骼裝甲,那宇航員甚至可以半永久性的在外太空生活和工作。

這對於本土與外太空之間的通勤壓力,可以起到極大的緩解。

按照廣寒宮基地的擴張速度,年底就可以完成30~35個生活艙的擴充建設,明年計劃擴充到150~170個生活艙。

同時明年還計劃在月球背面,建立月桂基地。

預計在月球執勤的宇航員數量,將增加到200~240人左右。

到時候,就算是長13在天門空間站上,完成了技術驗證,每年400~500人次的宇航員往返,需要的運輸力,並不是小數目。

就算是採用長11、長12之類的運載火箭,加上在月球補給燃料,可以運輸的人員也是有限的。

目前中華航天局常用於藍星月球之間的航天器,上由長11飛船改造的天舟—3甲、天舟—3乙。

天舟—3甲、天舟—3乙的重量差不多,都在256~260噸左右,可以在近地軌道上,飛行到月球軌道、月球表面,有效載荷一般在80~92噸左右。

其中天舟—3甲,是貨物運輸飛船;天舟—3乙,則是客運/貨運兩用飛船。

在月球基地無法補給燃料的情況下,如果天舟—3要靠自己的燃料返回藍星近地軌道,那有效載荷將被再次壓縮,大概只能剩下45~53噸左右。

之前發射的天舟—3甲,基本都不考慮返回,將有效載荷利用到極致;而天舟—3乙,由於要考慮返回藍星的近地軌道,通常只能帶30噸左右的貨物,加上一個17噸的駕駛艙。

這個17噸的駕駛艙,一次最多可以搭乘5名宇航員。

由於考慮到未來幾年的藍星月球人員流動壓力,中華航天局已經向航天科工下了一個新訂單,生產一批專門用於客運的天舟—3飛船。

型號就是定爲“天舟—3丙”,採用一個駕駛艙,兩個乘客艙的配置,一次可以最多可以搭乘24名宇航員。

如果廣寒宮基地的燃料工廠順利投產,那天舟—3丙的客運能力,最大可以達到單程55人的運輸量。

月球越發龐大的駐守人員,將吃下很多一部分的航天載荷,這就是黃修遠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現在駐月人員是30~50人,明年是200~240人。

再以後呢?

不解決宇航員長期在外太空生活的問題,黃修遠估計駐月人員的數量,其承受極限,應該在5000~6000人左右。

月球雖然不算太大,但好歹是一顆星球,五六千人可幹什麼?哪怕是配備高度自動化的機器人輔助,也很難繼續擴張下去。

因此,眼前的液壓艙,成爲了當前最重要的技術之一。

哪怕成本高達八百多萬華元一臺,黃修遠也打算投入量產。

他和洪文信等人討論了一個多小時,到傍晚才離開該研究所,退出替身機器人模式。

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現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四百七十六章 培訓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一百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二百八十八章 安全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五百六十七章 記憶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盪的時代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調研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與魚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略調整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二百六十章 此起彼伏第六百零八章 東遊記(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四百二十四章 在人間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三百四十章 合作與拋售第四百四十九章 行動第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三百九十四章 恥辱與觸手第九十六章 通鋼第四百零五章 夜雨突擊第六百一十章 東遊記(三)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五百二十三章 蛀蟲第二百五十三章 兩個合作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七百一十四章 死亡公路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宮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二百六十章 此起彼伏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五百九十三章 月球(四)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擬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進度第九十五章 旱情(續)第二百四十二章 整機測試第一百四十章 談判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宮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霍霍第一百七十二章 廢熱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五百七十九章 擴大基數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三百六十二章 參觀第三百六十七章 鎖死第六百五十二章 預感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設(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爆雷第二十一章 平凡的人第三百四十章 合作與拋售第七百零一章 進化(三)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
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現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四百七十六章 培訓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一百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二百八十八章 安全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五百六十七章 記憶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盪的時代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調研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與魚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略調整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二百六十章 此起彼伏第六百零八章 東遊記(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四百二十四章 在人間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三百四十章 合作與拋售第四百四十九章 行動第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三百九十四章 恥辱與觸手第九十六章 通鋼第四百零五章 夜雨突擊第六百一十章 東遊記(三)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五百二十三章 蛀蟲第二百五十三章 兩個合作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七百一十四章 死亡公路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宮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二百六十章 此起彼伏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五百九十三章 月球(四)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擬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進度第九十五章 旱情(續)第二百四十二章 整機測試第一百四十章 談判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宮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霍霍第一百七十二章 廢熱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五百七十九章 擴大基數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三百六十二章 參觀第三百六十七章 鎖死第六百五十二章 預感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設(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爆雷第二十一章 平凡的人第三百四十章 合作與拋售第七百零一章 進化(三)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