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與魚

十月的風,甚是喧囂。

李檀文又在地裡忙碌了一個多小時,臨近中午十二點,懸掛在頭頂的烈日,映照得沙土發燙。

他所在小南湖006農場,還沒有完全改造完成,十幾個同事正在安裝其他基礎設施。

比如他負責的噴霧管網,還有發電黑層、監控系統之類。

發電黑層這個系統最重要,採用可以捲起來的複合型太陽能發電薄膜,可以阻擋很大一部分陽光直接暴曬土壤,既可以發電,又可以減少土壤水份蒸發。

在種植的初期,和輪休期間,可以將太陽能薄膜放出來;在農作物進入快速生長期的時候,可以將太陽能薄膜捲起來。

除此之外,冬天的時候,可以作爲溫室使用,通過太陽能發電和儲備了碳粉的發電站,將夏天儲備的碳粉,重新變成電能,採用全日光燈加自然光,讓溫室內部可以變成適宜耕種的環境。

在上空俯視下來,這些一格格的農場,就如同穿着條紋衫一樣,因爲太陽能薄膜並沒有完全覆蓋,而是採用條紋分佈的方式,留下一行行的空隙。

這些空隙,在冬季就可以鋪上高強度的透明薄膜,和太陽能薄膜一起組成溫室。

在這種模式下,光電、風電配合碳粉,形成了農場的電力自給自足,甚至每年可以富餘一些電能。

至於水費的問題,雖然初期的運輸費用很高,達到平均每立方達到了8.7元左右,但是這個價格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輸水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是管道、基礎設施的分攤費用,這一部分會隨着時間推移,變得越來越少。

而另一個大頭,則是電費,也是目前運輸成本的主要部分。

畢竟從東部沿海地區,向五六千公里之外的西部輸水,加上地勢的影響,每隔一段距離,就要配備加壓站。

哪怕沿途的加壓站有動能回收系統,電費仍然非常高。

不過這一部分的成本,並不是不能降低的,燧人系沿途配備了大量的太陽能電池板、風電和動能回收,以及緊急燃氣發電站。

隨着時間推移,東水西送項目的輸水成本,會逐年下降,平均每年下降15%左右。

加上官方補貼,預計在2020年前後,輸入疆區的淡水成本,會下降到每立方0.8元左右。

而這些水,進入疆區後,並不是灌溉和使用後,就會徹底消失,很大一部分水,會被蒸發到大氣中,還有一部分會滲透到地下。

當局部小氣候完成改變後,就會逐漸形成良性循環,讓疆區的農業可利用面積,獲得根本性改變。

比如哈密地區的礫漠(即戈壁灘),可改造爲農田、草場的比例很高。

還有準噶爾盆地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羅布泊附近的庫姆塔格沙漠,這些區域可以全部改造。

而密佈流動沙丘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雖然不具備完全改造的條件,但是沿着古河道區域,至少有一半區域可以改造成爲農業區。

包括孔雀河、塔里木河、葉爾羌河、和田河、克里雅河、車爾臣河,這些河流的沿河地區,在上古時代,本來就是綠洲和草原,具備改造的先天條件。

完成這些改造後,整個疆區的農業利用面積,將增加36.7萬平方公里,沙漠和戈壁灘面積,就縮小爲22萬平方公里。

相當於增加了兩個冀省的面積。

雖然36.7萬平方公里中,只有28萬平方公里會作爲農場、牧場和林場,剩下的8.7萬平方公里,作爲自然保護區。

28萬平方公里,就是4.2億畝,差不多是全國耕地紅線18億畝的四分之一。

加上蒙區、甘省、寧區、東三省的改造面積,國內的農業可利用面積,將在2020年前後,增加90萬~95萬平方公里,即13.5億~14.25億畝。

加上改造後的鹽鹼地,漠北的沙漠戈壁灘和鹽鹼地。

預計在2020年前後,將獲得26億~27億畝農業可利用土地。

到時候,糧食聯盟將成爲全球舉足輕重的農產品生產商,ABCD又如何,在絕對的力量面前,ABCD也要跪。

更何況,糧食聯盟的農業技術提升非常快,育種優化、化肥農藥、農機設備、土壤改良之類,都在突飛猛進着。

單單是今年前三季度,糧食聯盟在農業技術的投入,就高達1349億華元,預計全年投資超過1700億華元。

巨大的投入,帶來了大量的技術成果,比如現在投入使用的方格綜合農場,哪怕是位於北緯40度附近,仍然可以實現全年無休的耕種。

李檀文十幾人,來到隔壁方格綜合農場上,這個農場已經基本改造完成,目前種植了大面積的紫花苜宿。

農場的員工食堂裡面,大家正在排隊打飯。

李檀文點了一個香煎虹鱒魚、一個手撕包菜、一個大盤雞、一個蘆筍,又拿了一碗胡蘿蔔玉米排骨湯。

“阿文,這邊。”

他坐在幾個關係比較好的同事旁邊。

二樓的落地窗前,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沙海。

“今天這個魚,怎麼是這洋玩意?”一個同事夾起一塊虹鱒魚吐槽道。

另一個同事搖了搖頭:“這不是三文魚,是虹鱒魚,聽說是敦煌那邊養的。”

“敦煌?上個月那件事鬧得挺大的,陽關林場後面如何了?”

“還能怎樣?進去了幾個。”

李檀文不解的問道:“咱們公司好像也有投資敦煌葡萄園種植吧!”

一個知道一些內部消息的老員工,小聲的說道:“咱們公司的水,都是自給自足的,和咱們沒有關係,當地也有不少葡萄園被殃及池魚的,主要是陽關那邊太利慾薰心了,你別一棍子打死所有人。”

“那這個虹鱒魚的養殖場呢?”

“放心,在敦煌養虹鱒魚的,又不止一家,有好幾家還是咱們公司的合作企業,咱們公司的合作企業,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員工笑着解釋道。

對此不少人都點了點頭,燧人系對於合作企業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有問題,早就被踢出去了。

虹鱒魚、鱘魚在敦煌,已經發展成爲支柱產業,目前有十幾個養殖企業。

國內餐廳喜歡用虹鱒魚冒充三文魚,但是淡水養殖的虹鱒魚,本身含有不少寄生蟲。

不過今年五月份,豐民農業研發了一種特殊的殺蟲技術,可以清除虹鱒魚體內99.99%的寄生蟲、蟲卵。

這套技術,其實就是金納米棒—光熱刀的改進版,利用廉價鐵納米棒,快速高效滅殺寄生蟲。

不過這種技術,暫時只能應用在食物滅蟲上,因爲這種技術,會直接殺死虹鱒魚。

主要是因爲鐵納米棒的紅外吸收頻段,和血紅蛋白中的鐵出現重疊,在殺死寄生蟲的同時,也會破壞一部分血紅蛋白。

虹鱒魚被紅外光照射後,堅持不了一兩天,就會死亡。

因此虹鱒魚在出廠銷售之前,纔會投喂鐵納米棒飼料,統一進行紅外滅蟲。

不過對於喜歡吃魚生的人,這個技術簡直是福音。

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四起第八章 重新配置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六百八十六章 隕石第五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二十一章 平凡的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應對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宮第七章 踏上歸途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一百四十七章 開業典禮第七百一十九章 鼎革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七十四章 期權激勵第五百一十二章 湯谷第五百三十八章 豬仔第九十六章 通鋼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六百一十一章 東遊記(四)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樂不思蜀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六百零二章 噩耗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議與約見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三百四十一章 直播第三章 大腦抑制第三百零一章 新“油田”第三百三十一章 體驗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一百二十六章 璃龍(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三百一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第七百五十三章 探索與修正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爆眼球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調研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冷鏈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六百二十六章 離岸平衡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四百二十三章 入選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五百五十八章 黎明前第七百一十四章 死亡公路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宮第七百四十章 建設(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六十五章 授權合作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個實驗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五百四十九章 削弱中間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化(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價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請函第六百九十四章 漫遊(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開場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五百二十三章 蛀蟲第一百七十章 崛起(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五百六十七章 記憶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五百二十四章 超低軌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四百六十八章 反應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
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四起第八章 重新配置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六百八十六章 隕石第五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二十一章 平凡的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應對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宮第七章 踏上歸途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一百四十七章 開業典禮第七百一十九章 鼎革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七十四章 期權激勵第五百一十二章 湯谷第五百三十八章 豬仔第九十六章 通鋼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六百一十一章 東遊記(四)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樂不思蜀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六百零二章 噩耗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議與約見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三百四十一章 直播第三章 大腦抑制第三百零一章 新“油田”第三百三十一章 體驗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一百二十六章 璃龍(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三百一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第七百五十三章 探索與修正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爆眼球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調研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冷鏈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六百二十六章 離岸平衡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四百二十三章 入選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五百五十八章 黎明前第七百一十四章 死亡公路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宮第七百四十章 建設(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六十五章 授權合作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四百一十一章 兩個實驗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五百四十九章 削弱中間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化(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價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請函第六百九十四章 漫遊(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開場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五百二十三章 蛀蟲第一百七十章 崛起(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五百六十七章 記憶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五百二十四章 超低軌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四百六十八章 反應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