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記憶

15年的農曆新年期間,漠北的湯谷基地內,相關的工作並沒有停歇,反而進入了最後衝刺階段。

萬高峰團隊幾乎是連軸轉,終於在大年初四,完成了湯谷一號的原型機搭建工作。

龐大的湯谷一號原型機一旁,黃修遠也抽空通過替身機器人,來到這裡。

此時湯谷一號正在進行全面的檢查,這是實測之前的最後一次檢查。

“你們打算什麼時候開始實測?”

萬高峰想了一下:“正月十五吧!”

“那好,我到時候一定抽空過來,對了,你們要做好準備,如果湯谷一號完成技術驗證,我準備開始在澳洲佈置湯谷二號。”

萬高峰眼睛微眯:“這麼急?”

對此黃修遠也只能攤攤手:“漠北距離毛子太近了,近期他們和西洲的關係越發密切,我們在中亞的一部分投資計劃,受到一定的阻力。”

聽到這個解釋,萬高峰雖然是科研人員,但對於全球局勢多少有些瞭解。

某種程度上,強壯的北極熊,非常危險;而虛弱的北極熊,則更加危險。

畢竟在瀕臨死亡的狀態下,這頭北極熊會越發的敏感和狂躁,特別是今年年初,澳洲的頁岩油產量,從去年的8700萬噸,提升到1.4億噸。

顯然大中華區內部的能源問題,不僅僅可以自給自足,甚至可以出口。

目前本土和漠北的頁岩油儲備,是736億噸左右,澳洲頁岩油儲量也有541億噸左右。

加上龐大天然氣、頁岩氣、人造氣和煤化工,大中華區內的能源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不過考慮到外貿都需要,內部的油氣資源並沒有發揮出百分百的產能,最多隻有50%的產能。

其他油氣資源都從中亞、西亞和非洲進口,以縮小一些貿易逆差。

但是隨着湯谷一號、金烏一號的技術日漸成熟,世界能源格局將進一步改變。

就算燧人系和國內有心壓制,也隱瞞不了5~10年。

爲什麼是5~10年?

因爲國內的電能生產成本,在此期間,會出現一個明顯的斷崖式下跌,按照戰略智庫的評估,預計未來5~10年後,國內的電力生產成本,將從目前的每千瓦時0.2~0.3元,下降到每千瓦時0.05~0.08元左右。

這是一個巨大的能源革命,別以爲電能成本下跌了3~4倍,是一件小事情。

現代工業中,電力在工業品的直接和間接成本,可能要達到30~50%,除了直接電力成本、間接電力成本,還有二級間接電力成本。

什麼是二級電力成本?

那就是工業生產中,應用於其中的人力、設備、研發之類,也同樣存在電力成本。

可以理解爲,整條產業鏈上下的電力成本,都要全面下降。

這個情況,將意味着工業的生產力,獲得一次全方位的提升。

而且更加可怕是,可控核聚變會帶來良性循環,導致生產成本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會不斷下降。

現在一輛幾萬塊成本的混合動力汽車,未來可能只需要幾千塊、幾百塊,那將是一種何等的衝擊。

這也是大中華區,有底氣在2030年前後,實現全民富裕和超高福利的底氣之一。

事物的發展,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壞的一面。

戰略智庫在未來的全球格局上,加入了可控核聚變這個新籌碼後,大中華的呈現出壓倒性優勢。

但是這種壓倒性優勢,如果一旦控制不好,極有可能導致全球產業鏈,再一次遭受重創,引發新一輪的全球性經濟危機。

甚至在這種極限壓迫下,不排除有一些勢力,會選擇拼死一搏,採用核訛詐或者極端手段,試圖獲得可控核聚變的技術。

因此纔有了燧人系,計劃將絕大部分的可控核聚變研發人員,遷移到孤懸海外的大洋洲地區。

特別是地廣人稀的西澳,很容易將核聚變發電站隱藏起來。

而在此期間,即未來5~10年內,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窗口期,大中華聯邦必須儘快完成太空移民的相關技術,建立月面城市、太空城,甚至實現火星移民。

只要在此期間,完成太空移民,並實現1~5萬人口的太空移民,那就算是可控核聚變技術被曝光,其他勢力也會失去鋌而走險的念頭,變得更加不堪一擊,甚至自己崩潰掉。

黃修遠考察了湯谷一號的進度後,又來到了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人造生態圈基地。

對於熒惑真菌的研究,去年有了非常多初步成果。

比如此時正在進行臨牀二期的冷凍液,研究人員通過大半年的研究,完成了一系列的動物實驗,又完成了冷凍素的人工合成技術。

實驗室內,20名死囚完成麻醉後,被注射了冷凍素,這種高分子化合物,讓這些實驗體可以被冷凍後,不會因爲解凍過程中,水分子的形態準備,導致細胞被破壞。

在臨牀一期的動物實驗中,小白鼠、家豬、獼猴、黑猩猩,都在反覆冷凍解凍中,沒有出現明顯的副作用。

冷凍時間最長的20個動物實驗體,達到了320天。

黃修遠看完了相關的實驗報告,並沒有完全放心下來,因爲他知道,這種冷凍技術,還缺少一些輔助材料。

未來的人類,也在熒惑真菌的基礎上,開發了人體冬眠技術。

當時,一開始這項技術進行得如火如荼,有異常的順利,也沒有發現什麼明顯的副作用。

直達第一批冷凍時間,超過三年的人類實驗體被解凍後,研究人員才發現了這項技術的一個大副作用。

人體進入了冷凍冬眠狀態,身體器官的機能,基本都陷入了完全停歇的狀態,但人體有一個器官,仍然處於微活動中。

這個器官,就是大腦。

如果僅僅是微活動狀態,並沒有什麼大問題,關鍵是人腦有一種非常複雜的應變機制。

進入冷凍冬眠狀態後,實驗體一旦冷凍時間達到1000天左右,就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狀況,即記憶缺失。

根據黃修遠記憶中的實驗數據,冷凍超過1000天,大腦會永久性損失20~40%的記憶量。

而且隨着冷凍時間的延長,記憶的損失率越大,一旦超過10年,記憶基本只剩下1~4%左右。

這種現象,被稱爲冷凍擦除。

研究人員深入研究後,發現人腦的記憶神經元中,有一部分結構,由於長期得不到熱交換,會出現“自解”的情況。

本來按照人類正常的生活狀況,人腦的記憶神經元,雖然可以長期記憶很多信息,卻需要定期通過整理,擦除和重點記憶一些信息。

但是冷凍冬眠打斷了這個過程,擦除就是神經元的某些結構出現改變,而重點記憶,則是在神經元結構變化之前,通過另一種轉變,實現信息的傳遞。

可以將人腦理解爲U盤,如果長期不使用U盤,內部的數據就會逐步消失,甚至最後徹底報廢。

因此需要定期,將這些記憶中的重點信息,轉移到新的U盤中。

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四百零五章 夜雨突擊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三十二章 北上冰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處理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崩盤第六百六十七章 變化(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六百二十章 窒息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1.5代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展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雲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生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貨第一百六十五章 餘波與整合第二百九十四章 增長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五百六十章 重心轉移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一百九十七章 市場大勢第一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五百二十四章 超低軌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六百四十七章 寒意第一百零八章 包裝盒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七百三十三章 開端(四)第六百九十七章 調研第七百一十六章 登陸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貴嶼(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聲第九十七章 電視劇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貨第六百一十章 東遊記(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三百三十五章 接二連三第四百九十九章 防禦系統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六十章 深化產業鏈第六百五十三章 人間地獄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一百零六章 農墾聯盟第三百八十四章 效果和採訪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七百三十三章 開端(四)第十六章 父子夜話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五百八十六章 寒潮第三十二章 北上冰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價比第二百三十三章 蒲公英第七百零三章 進化(五)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九十九章 新式薄膜第三百三十五章 接二連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三百七十一章 思路轉變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退一步第四百章 意外的發現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四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二百八十八章 安全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退一步第六十一章 各項安排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進度
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四百零五章 夜雨突擊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三十二章 北上冰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處理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崩盤第六百六十七章 變化(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三百零八章 不同的命運第六百二十章 窒息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1.5代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展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雲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生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貨第一百六十五章 餘波與整合第二百九十四章 增長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五百六十章 重心轉移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一百九十七章 市場大勢第一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五百二十四章 超低軌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五百六十六章 病情第六百四十七章 寒意第一百零八章 包裝盒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七百三十三章 開端(四)第六百九十七章 調研第七百一十六章 登陸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貴嶼(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聲第九十七章 電視劇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貨第六百一十章 東遊記(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三百三十五章 接二連三第四百九十九章 防禦系統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六十章 深化產業鏈第六百五十三章 人間地獄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一百零六章 農墾聯盟第三百八十四章 效果和採訪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七百三十三章 開端(四)第十六章 父子夜話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五百八十六章 寒潮第三十二章 北上冰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價比第二百三十三章 蒲公英第七百零三章 進化(五)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九十九章 新式薄膜第三百三十五章 接二連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三百七十一章 思路轉變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退一步第四百章 意外的發現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四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二百八十八章 安全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退一步第六十一章 各項安排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