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設(一)

聯邦的相關佈置,被航天部迅速落實下去。

比如對於大型航天器的外部改造工作,就在18年到來之前,完成了全面的改造,添加了吸波塗層。

另外還有故意利用激光散熱器,採用無規律的變頻激光,進行航天器內部的散熱。

這種散熱方式的好處,既滿足了航天器外殼改用吸波塗層後,容易熱積累的缺點;同時也可以利用變頻激光,擾亂外部文明對太陽系的觀測結果。

爲了增強擾亂效果,散熱器不僅僅採用了變頻激光散熱器,而且散熱器的激光發射方向,也會不斷的調整。

另外就是,儘可能提升航天器內部的熱效率,減少向外發出熱輻射。

這樣一來,在太陽和行星的輻射背景掩蓋下,人類的航天器,就會減少被外部文明觀測到的可能性。

聯邦不瞭解宇宙的生存規律,不知道宇宙是黑暗森林式的殘酷世界,還是相對包容的情況。

但是宇宙的猜疑鏈,肯定是少不了的。

畢竟類似於人類文明這種級別的初級文明,很難了解到宇宙的真實情況,在不瞭解宇宙的情況下,最好的方案,就是努力隱藏自己。

哪怕最後證明,這只是虛驚一場,其實人類也沒有太多損失。

但是萬一是真的,那聯邦的做法,就是可以減少人類文明被發現的可能性,進而延長人類文明的時間。

這一切,都是基於生存的需要。

並不是說,現在沒有超光速航行的理論,就可以高枕無憂的認爲,其他外星文明也一樣,沒有超光速航行技術。

去評估別人的時候,最好不要太過於自我,特別是以自己爲模板,去評估對手時,很容易犯先入爲主的錯誤。

在文明整體的面前,誰都沒有資格,將外星文明想象爲“友好文明”,因爲這種念頭,很有可能會將人類文明推向無盡深淵。

畢竟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

每一個可以發展起來的文明,多少都會伴隨着戰爭而發展,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戰爭史。

外星文明也很難例外,這是生命的本能,也是自然法則之一。

就如同現在,聯邦發現了132光年之外的巨構文明,第一反應就是提防對方,而不是試圖聯繫對方。

因爲誰都不知道,對面是一個怎樣的文明。

萬一對方是一個不友好文明,那聯邦主動聯繫的行爲,無疑是在暴露太陽系的座標。

同步軌道空間站。

十幾艘飛船在剛剛構築出來的骨架上,或停泊休整,或卸載物資和原材料,或給宇航員提供臨時生活使用。

從NASA轉業過來的菲利普斯,九個月之前返回藍星休息後,又經過一系列變動,再一次回到太空中。

他現在就在建木空間站,負責管理生活物資,宇航員的生活區,是由8艘飛船拼湊而成的臨時空間站。

畢竟現在建木空間站還沒有建設完成,根據初步規劃的進度,預計建木空間站會在今年的7月份前後,完成初步的建設。

建木空間站的規模雖然挺大的,達到了5.83萬噸,但是比起近40萬噸的纜繩部分,還真是大巫見小巫。

爲了進一步加強,建木空間站的穩定性,航天部計劃在一期工程完成後,啓動二期工程,將建木空間站的規模,再次提升到12~13萬噸左右。

菲利普斯多少知道一些建木計劃的情況,對於他們這些前NASA的宇航員,聯邦並沒有嚴防死守,因爲這沒有必要。

畢竟現在無論是藍星,還是外太空,都是聯邦一家獨大。

宇航員知道一些機密又如何,難不成還有敵對勢力,可以威脅到聯邦?

苟延殘喘的西洲聯盟那邊,不是聯邦看不起他們,而是被一連串的自然災害衝擊後,那邊的社會到現在還沒有穩定下來。

西洲聯盟內部的各種牛鬼蛇神,更是此起彼伏,讓本來就是一盤散沙的西洲聯盟,大有崩潰解體的趨勢。

現在讓西洲聯盟追趕聯邦在外太空的腳步,那還不是追趕,那是叫他們儘快原地自爆。

糧食都不夠吃,還大力推進航天產業,怕不是想早點領盒飯。

而且西洲聯盟內部,各個加盟國之間,現在也是各懷鬼胎。

一部分想拼命想加入聯邦,好抱大腿躺平;一部分,則不想西洲聯盟解體,以整體加入聯邦,增強本身在聯邦的話語權;還有一部分,抵制加入聯邦,想關起門來自己玩。

如此混亂的內部,現在沒有完全崩潰,還是聯邦不太想搞事情,才讓西洲聯盟勉強維持當前局面。

但凡聯邦有吸納西洲的想法,只要放出風去,估計他們內部就要先打起來了。

因此前NASA、露西亞航天局的宇航員、工程師和研究員們,在被仔細甄別後,都被重新利用起來。

畢竟這些人是人類的精華,沒有必要太過於防範,搞得像敵人那樣。

至少聯邦在明面上,是不會使用什麼區別對待的,但暗中的監控力度,卻空前的強大。

比如曾經潛伏在美洲的托馬斯殘黨,在聯邦吞併諾亞會後,第一時間對其展開了清理。

那些流出的腦控設備,也被情報司全面清繳乾淨,確保不會有新的托馬斯殘黨出現。

而那些之前的托馬斯殘黨,就算是有漏網之魚,情報司也會持續關注下去。

憑藉身份手環、全面的監控體系,這些托馬斯殘黨再厲害,也要乖乖的隱藏起來。

菲利普斯和同事,剛檢查完一批生活物資,便看到一艘飛船緩緩停泊在3號區域。

“這應該是月球那邊的飛船,看來建木空間站的建設,會繼續加快。”同事楊曉陽若有所思的說道。

“月球來的飛船?”菲利普斯還是不太熟悉。

楊曉陽解釋道:“月球的飛船,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飛船結構和發動機尾焰。”

經過一番解釋,菲利普斯才明白其中的區別。

由於月球缺乏氮資源,因此月球的飛船多采用氫氧發動機,所以發動機尾焰是淡藍色的;而近地軌道的飛船,多采用N20/N30作爲燃料,尾焰是淡紅色的。

另外就是飛船結構方面。

月球廣寒宮市制造的飛船,整體就像一條正六邊形柱體,加上一些外掛的輔助發動機。

而藍星的飛船,多采用圓柱體。

因此在外觀上,熟悉情況的本土宇航員,一眼就可以看出兩者的差別。

至於楊曉陽說建木空間站會加速,也並不是無稽之談,而是月球專區可以供應一部分原材料。

別看建木空間站在藍星的同步軌道上,從實際的運輸成本和運輸效率來看,反倒月球專區更有優勢。

這也是藍星的重力,加上濃密的大氣層,讓藍星地面發射的宇宙飛船,需要相當高的能耗。

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餐背後第一百四十七章 開業典禮第四百七十五章 潛規則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六百三十二章 忽悠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七百二十八章 樂不思蜀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四百零八章 人類的未來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七章 踏上歸途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水背刺第三十九章 自證清白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人性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五百三十五章 根除者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五百零二章 關鍵一環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四起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戰略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六百四十五章 瑞克•卡恩第六百四十九章 蟄伏第四百九十二章 如影隨形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七百零一章 進化(三)第七百六十七章 纜繩之下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五百一十一章 佈局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三百五十三章 爆雷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二十三章 佈局第三百四十章 合作與拋售第五百四十三章 歸燕第四百一十二章 怪物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賀歲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化(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六百五十二章 預感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四百零六章 戈壁監獄第三百八十八章 猝不及防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第七百四十六章 異常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生第五百一十一章 佈局第六百九十四章 漫遊(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三百三十六章 結合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四百四十四章 年度人物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五百八十五章 氣候變化第一百二十八章 璃龍(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隱藏彩蛋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五百七十七章 虛實貨幣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四百零二章 換裝和曝光第四百四十一章 海上都市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七十九章 搶修第五百八十六章 寒潮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二十五章 多手準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四百零六章 戈壁監獄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六百二十六章 離岸平衡
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餐背後第一百四十七章 開業典禮第四百七十五章 潛規則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六百三十二章 忽悠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七百二十八章 樂不思蜀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四百零八章 人類的未來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七章 踏上歸途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水背刺第三十九章 自證清白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人性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五百三十五章 根除者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五百零二章 關鍵一環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四起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戰略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六百四十五章 瑞克•卡恩第六百四十九章 蟄伏第四百九十二章 如影隨形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七百零一章 進化(三)第七百六十七章 纜繩之下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五百一十一章 佈局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三百五十三章 爆雷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二十三章 佈局第三百四十章 合作與拋售第五百四十三章 歸燕第四百一十二章 怪物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賀歲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化(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六百五十二章 預感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四百零六章 戈壁監獄第三百八十八章 猝不及防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第七百四十六章 異常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生第五百一十一章 佈局第六百九十四章 漫遊(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三百三十六章 結合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四百四十四章 年度人物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五百八十五章 氣候變化第一百二十八章 璃龍(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隱藏彩蛋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五百七十七章 虛實貨幣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四百零二章 換裝和曝光第四百四十一章 海上都市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七十九章 搶修第五百八十六章 寒潮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二十五章 多手準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四百零六章 戈壁監獄第四百四十二章 意見稿第六百二十六章 離岸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