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遠征

時間一晃而過。

轉眼間,半年過去了。

三艘共工級宇宙飛船的測試工作全面完成了,期間修正了一小部分小毛病。

共工級的大體並沒有什麼致命缺陷,完成了全面測試後,就意味着可以正式投入使用了。

十幾艘前鋒級運輸船,將大量補給的物資,運輸到藍星40萬公里軌道上,此時三艘共工級就停泊在該軌道上。

大量補給物資,將共工級的儲存艙塞得滿滿當當。

另外還有12個火箭助推器,也被安裝在共工級的機體上,這些火箭助推器重達6萬噸。

單個火箭助推器就是5000噸,內部攜帶了3700噸N30燃料,足以將共工級在加速到16.5公里每秒的飛行速度。

這一次派遣過去的60名宇航員,男女各一半,顯然就是爲了長期任務,而專門配置的比例。

這些宇航員都是成對的夫妻,年齡也在27~40歲之間,預計會在木星工作10年左右。

當然,期間的往返路程,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木星距離藍星,大約是6.3億~9.3億公里,按照共工級的起步速度16.5公里每秒,最大速度23公里每秒,每個藍星日最多可以飛行198.7萬公里。

如果以最快速度飛行,單程需要317~468個藍星日的時間,往返路程就需要634~936個藍星日。

但這只是理想狀態下的航行狀態,畢竟飛船需要加速起步和減速入軌,中途還需要在小行星帶補給物資。

加上等離子發動機,要將速度從16.5公里每秒,提升到23公里每秒,這同樣需要一定的加速時間。

最後修正後的藍星—木星單程航行時間,大概需要550~840個藍星日左右,往返路程則需要1100~1680個藍星日。

這還是在中途沒有意外情況的前提下,纔可以達到的時間。

也就是說,單單是趕路,就需要3~5年時間,再加上工作的10年時間。

這意味着宇航員們,需要在宇宙中生活13~15年時間,如果沒有擬重力系統,還真沒有辦法進行如此遙遠的遠征。

共工級宇宙飛船組成的遠征探索船隊,是聯邦在航天領域的又一次大膽嘗試。

60名宇航員又都有了心理準備,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在接下來的餘生中,都要在這茫茫星空中度過,甚至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沒有辦法回到故鄉。

現實就是如此殘酷,宇宙大航海時代的來臨,不全是美好的童話故事,也有無可奈何的技術現實。

如果要實現快速往返,那人類的宇宙飛船速度,需要提升到光速0.1%的程度,纔可以實現幾個月往返一次。

航天部在選拔遠征軍的時候,就將所有的情況都開誠佈公了,選擇加入遠征軍的宇航員,都明白自己的命運。

但是作爲人類探索宇宙的先鋒,很多宇航員都有爲航天事業獻身的覺悟。

可以去億萬公里之外,看看更加遼闊的星辰大海,這也是很多宇航員的夢想,他們將帶着人類文明的期望,踏上孤獨的征途。

2028年2月23日。

木星遠征軍的總隊長張樹義,帶着一衆宇航員,陸續抵達了三艘共工級宇宙飛船。

此時所有的準備工作,早已經準備就緒。

“各飛船彙報情況。”張樹義拿起通信器,看着駕駛艙的顯示面板。

“002號飛船一切正常,隨時可以啓航。”

“003號飛船一切正常,隨時可以啓航。”

張樹義看了看時間,大聲的吩咐道:“各單位請注意,15分鐘後正式啓航,目標木星,全速前進。”

“收到。”

“收到。”

十五分鐘一到。

三艘飛船的火箭助推器瞬間點火,進入加速衝刺狀態,在洶涌澎湃的淡紅色火焰推動下,三艘共工級向木星軌道加速飛行過去。

飛行的航線是提前計算規劃好的,看起來並不是向木星直線飛行過去。

實際上,由於木星本身也會環繞太陽公轉,現在看起來不是在一條直線上,當飛船抵達木星公轉軌道附近時,剛好會和木星相遇。

如果途中沒有太多意外,大概會在627個藍星日後,進入木星軌道,開始在木星爲期10年的探索工作。

這個過程中,航天部也會持續發射其他飛船,運輸一些補給物資和科研設備,給遠征軍使用。

在8.6小時後,12個火箭助推器的燃料全部耗盡,助推器被直接拋棄,飛船啓動等離子發動機。

淡藍色的等離子流,從發動機的噴口噴吐而出,看起來提供的加速度非常微弱。

實際上,由於等離子發動機的持續工作時間非常長久,加上共工級的前半部分,設置有遊離星塵蒐集系統,可以將漂浮在星際真空中的氫原子、氦原子蒐集起來。

這些被蒐集起來的粒子,會被作爲等離子發動機的加熱工質使用,減少飛船本身的工質消耗。

其實,在現階段的技術中,是無法實現無工質飛船的,因爲飛船飛行過程中需要做功,這個功肯定需要消耗,這是能量守恆決定的。

哪怕是通過蒐集星際塵埃,也不過是減少消耗,整體而言,工質的消耗是肯定不能避免的。

在等離子發動機的推動下,三艘共工級緩緩加速着,只是這個加速非常慢,估計要從16.5公里每秒提升到23公里每秒,需要經過75個藍星日左右。

這就是等離子發動機的優點,也是缺點,只要飛船能量充足,加上有足夠的工質,完全可以無限加速下去。

但無限加速,僅僅是理論上可行。

在實際應用上,肯定無法做到無限加速,一是飛船的能量和工質,存在一定的限度;二是飛船需要入軌停靠。

如果現在共工級一直加速下去,那將提前200天左右抵達木星軌道。

問題是這樣做的後果,就是飛船的工質將全部消耗乾淨,到時候飛船可能會無法減速入軌,只能啓動備用的火箭發動機。

萬一備用發動機的燃料耗盡,也無法成功剎車,那飛船將面臨兩個可能。

第一個可能,就是被木星引力捕獲,然後被拉入木星,最後徹底湮滅在木星的恐怖大氣之中。

第二個可能,則是錯過被木星引力捕獲的窗口,然後飄蕩在茫茫星空之中,等待聯邦的救援,或者成爲一艘流浪的星艦。

其中第二個可能性比較高。

這也是爲什麼,明明共工級可以持續加速下去,卻將飛行速度,限制在23公里每秒。

就是考慮到加速、減速、應急的需要,作爲一艘安全可靠的宇宙飛船,這些方方面面的問題,都需要全面的考慮到。

遠征軍船隊,在進入等離子發動機加速階段後,飛船的旋轉輪艙就開始旋轉起來,進入擬重力模式。

孤獨的黑色。

或許就是宇宙大航海時代的主色調。

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幕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四百五十九章 實習與福利第七百五十三章 探索與修正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四百五十四章 震動第三章 大腦抑制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五百四十四章 奔月(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互聯第六百七十四章 楓葉(四)第一百章 陰差陽錯第五百九十三章 月球(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二百零五章 扶持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五百一十六章 失敗進化第七百一十二章 黃石畸變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水背刺第五百四十三章 歸燕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四十二章 重點實驗室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四百五十八章 可悲可恨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七百二十五章 洪水第六十二章 互聯網布局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爆眼球第八十五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七百一十三章 黑雪第一百四十章 談判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三百零三章 超級公路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六十四章 固發測試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二百七十八章 互聯第二百四十五章 羨慕嫉妒第六百八十三章 雲海(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風廠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十章 春節期間第二百零一章 收購整合第二百一十五章 鉅額交易第八十七章 紡織第三百零二章 順路考察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三百零一章 新“油田”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六百八十章 提煉工廠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貴嶼(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片段47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八十四章 豐民農業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六百四十五章 瑞克•卡恩第四百六十六章 嘗試與新聞第六百零二章 噩耗第七百二十四章 醫療支援第二百八十二章 17分鐘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沙荒原第四百二十四章 在人間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七章 踏上歸途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
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幕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四百五十九章 實習與福利第七百五十三章 探索與修正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四百五十四章 震動第三章 大腦抑制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五百四十四章 奔月(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互聯第六百七十四章 楓葉(四)第一百章 陰差陽錯第五百九十三章 月球(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二百零五章 扶持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會第五百一十六章 失敗進化第七百一十二章 黃石畸變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水背刺第五百四十三章 歸燕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四十二章 重點實驗室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四百五十八章 可悲可恨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七百二十五章 洪水第六十二章 互聯網布局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爆眼球第八十五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七百一十三章 黑雪第一百四十章 談判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三百零三章 超級公路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六十四章 固發測試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二百七十八章 互聯第二百四十五章 羨慕嫉妒第六百八十三章 雲海(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風廠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十章 春節期間第二百零一章 收購整合第二百一十五章 鉅額交易第八十七章 紡織第三百零二章 順路考察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三百零一章 新“油田”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六百八十章 提煉工廠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貴嶼(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片段47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八十四章 豐民農業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六百四十五章 瑞克•卡恩第四百六十六章 嘗試與新聞第六百零二章 噩耗第七百二十四章 醫療支援第二百八十二章 17分鐘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沙荒原第四百二十四章 在人間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七章 踏上歸途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