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

時速350公里的列車,從拉薩站向東行駛,前往1583公里外的蓉城站。

如果中途沒有靠站之類,三個半小時左右,就可以抵達蓉城站,不過不中途不靠站,那是幾乎是不可能的。

六個小時後,亨特教授一行人搭乘的列車,已經通過康定站,過了康定被進入了巴蜀盆地的盆地平原區域。

而此時,列車的氣壓和氧氣濃度調控系統,也迅速調整着,不再主動調整車廂的氣壓和氧濃度。

大約二十分鐘左右,亨特聽到了車廂內響起靠站播報,他的手機上,入境時下載的個人信息管理中心,也彈出一條通知,用希臘文告知亨特一行人,正式抵達蓉城站了。

對於這個功能,讓不太熟悉中文的一行人,少了很多麻煩。

雖然大中華本土的機場之類,有英文播報系統,但鐵路系統卻取消了這個系統,只剩下純粹的中文播報。

因此不會中文的外國人,搭乘列車的時候,如果沒有翻譯軟件幫忙,估計會被眼花繚亂的站點和方塊字,弄得不知所措。

要知道,現在的鐵路系統,包含了以前的普通鐵路、高速鐵路、超級鐵路、懸空輕軌。

特別是密佈各個城市的懸空輕軌,在城區內部有幾十個站,別說外國人了,就算是外地人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弄清楚。

現在亨特教授和三個學生,一臉茫然地下了列車,在高鐵站一旁,就是汽車站、輕軌站。

利用翻譯軟件,他們才順利搭上前往蓉城國際機場的輕軌電車。

與速度驚人的高鐵不一樣,輕軌在城區的運行速度並不快,雖然有獨立的路權,但速度最快也就時速90公里,通常平均時速在60~70公里左右。

電車七彎八拐,來到了蓉城國際機場。

本來亨特教授想一起回去的,但奧古斯都和海倫是情侶,倆人打算一起去巴黎。

而亨特教授、基哲倆人,在巴黎又沒有要好的親戚朋友,加上他坐着電車,在蓉城逛了一圈後,打算留下來考察一下。

購買了機票後,四人便揮手告別。

看着遠去的背影,亨特教授不知爲何,心裡面涌出一絲不祥的預感,可奧古斯都倆人已經走上了登機扶梯。

一旁的基哲有些奇怪的問道:“老師,怎麼了?”

“額……”亨特教授一愣,隨即搖了搖頭:“沒有什麼。”

他雖然信仰上帝,卻從來不相信什麼預感之類,畢竟他是搞社會學和國際關係的,很多時候需要儘可能避免毫無根據的猜測,因爲這會影響判斷。

剛纔那種莫名其妙的心悸,亨特教授自然不會向學生說:我有一個不祥的預感之類。

將這件事埋在心底,他拍了拍基哲的肩膀:“走吧!讓我們看看這個迷霧中的東方世界。”

走出機場,做了一些功課的基哲,叫了一輛出租車,便進入蓉城城區閒逛起來。

雖然是寒冷的冬天,但由海拔和地形的原因,巴蜀盆地的氣溫並不算太低,白天氣溫在3~5攝氏度左右。

蓉城雖然是燧人系一開始就進入的城市,也遷移了不少的工廠進來,但此時的蓉城,城區面積卻比原來歷史的2015年小了很多。

究其原因,是因爲大洋洲移民戰略和西南大開發,削弱了巴蜀盆地的人口數量,也虛弱了蓉城在西南地區的經濟地位。

向大洋洲、東南亞的移民,抽調了巴蜀地區大約426萬人口。

而西南大開發戰略,導致雪域區、雲貴高原不僅僅保住了本身的人口,還反向吸收了一部分巴蜀人口。

目前巴蜀地區的總人口,從之前的9093萬左右,下降到8203萬左右。

另外巴蜀地區內部,大量新城市的崛起,也迅速分散了蓉城的人口和經濟。

本來超大城市,就是一個畸形的發展概念,對於超大城市本身,以及周邊地區,都是一種弊大於利的模式。

蓉城的房價在七年間,受到了三波連續的衝擊後,終於進入了良性循環階段,目前蓉城房價維持在5300~6200每平方的位置。

亨特教授是一個敏銳的學者,他在蓉城閒逛了三天,便通過蒐集到的公開信息,結合自己看見的真實情況,分析出很多事情。

武侯大道附近,這三天時間裡,除了閒逛和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倆人就住在這裡的時光酒店中。

客房,茶几。

入鄉隨俗的亨特,給自己倒了一杯熱茶,然後一邊思索,一邊在稿子上寫着一些分析結果。

負責監控倆人的情報員,對此倒是沒有搞小動作,畢竟對方雖然在蒐集情報,但通過公開信息分析情報,這本來就是合理合法的。

總不能對方買一份報紙,就判定爲間諜。

喝了一口熱茶,基哲揉了揉太陽穴,這幾天蒐集到相關信息,讓這個還沉醉在西方世界的年輕人,深受打擊和驚恐。

“老師,如果東方的每一個城市,都如同這座城市,我不認爲現在的西洲聯盟可以抗衡對方。”

亨特教授比基哲還清楚,甚至內心更加煎熬和痛苦。

全面的義務教育、兒童和老人扶養、超低的物價,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再教育計劃。

他看到出租司機,在閒暇之餘,拿出平板電腦,瀏覽着各種課程和教學視頻。

聽說是出租車公司強制要求的,要麼每天工作八小時,要麼工作六小時+學習兩小時,反正學習期間,也不影響業績和工資。

只要司機不傻,多數會選擇第二種。

這是再教育計劃的一部分,亨特教授從公開的內容來看,主要是華國不滿意人口中,存在太多低學歷民衆,希望可以逐步提高民衆的知識水平。

或許在境外的很多人眼中,不就是讓民衆多學習嗎?或者認爲這不自由之類。

但是亨特卻看出其中的深層次含義。

人口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整體的科技水平,甚至會影響後代的發展。

比如,隨即抽取200個家庭,就會發現父母的文化水平上限,會對下一代的文化水平產生直接影響。

父母知識水平是大學生,和父母知識水平是小學生,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會導致前者的後代,更容易考上大學。

這並不是單單的遺傳因素,還有財力、家庭環境的影響。

黃修遠爲什麼高度重視再教育,特別是對於中年人的再教育,因爲他們的知識水平,會“遺傳”給下一代。

環境的潛移默化看似不起眼,實際上至關重要,這種特殊的“家庭環境遺傳”,會將父母的一部分知識,傳遞給下一代。

這也是爲什麼,很多科學家的孩子,很容易成爲科學家,除了學閥的裙帶幫扶,就是因爲從小到大的家庭薰陶,讓他們的起點,高於一般家庭的孩子。

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一百二十八章 璃龍(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七百一十九章 鼎革第七百一十三章 黑雪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五百三十二章 許多問題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二百八十七章 純粹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二百六十四章 香石竹第五百四十章 地下水層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七百六十七章 纜繩之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月球(十)第六百一十七章 噩耗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六百三十三章 1.5代第三百章 隱藏的殺機第二十七章 催化劑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四百七十六章 培訓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八十八章 淡化廠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設(一)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沙荒原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響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一百四十一章 反應各異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召回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四百五十二章 銷燬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五百九十七章 月球(八)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七十九章 搶修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五百五十八章 黎明前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六百七十九章 路線爭論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化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三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二十六章 極限壓迫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與魚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畢業季第二百五十六章 爆發第六百八十七章 隕石(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五百六十章 重心轉移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六百零二章 噩耗第五章 仍是少年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八十五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發現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三百七十一章 思路轉變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風廠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六百二十一章 投產比第六百七十六章 鋪設光纖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業化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三百二十八章 影響(三)
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一百二十八章 璃龍(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七百一十九章 鼎革第七百一十三章 黑雪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五百三十二章 許多問題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二百八十七章 純粹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二百六十四章 香石竹第五百四十章 地下水層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七百六十七章 纜繩之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月球(十)第六百一十七章 噩耗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六百三十三章 1.5代第三百章 隱藏的殺機第二十七章 催化劑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四百七十六章 培訓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八十八章 淡化廠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設(一)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沙荒原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響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一百四十一章 反應各異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召回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四百五十二章 銷燬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五百九十七章 月球(八)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七十九章 搶修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五百五十八章 黎明前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六百七十九章 路線爭論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化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三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二十六章 極限壓迫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與魚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畢業季第二百五十六章 爆發第六百八十七章 隕石(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醒的人第五百六十章 重心轉移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六百零二章 噩耗第五章 仍是少年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八十五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發現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三百七十一章 思路轉變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風廠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六百二十一章 投產比第六百七十六章 鋪設光纖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業化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三百二十八章 影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