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

西澳。

維多利亞大沙漠的北部,位於沙漠之中的3067研究所內。

黃修遠通過替身機器人,來到了這個秘密研究所,這個研究所是之前從漠北遷移過來的研究所之一。

該研究所主要從事納米技術、仿生學、人體工程的結合研究。

目前燧人繫有近26%左右的核心科研力量,都轉移到相對安全的澳洲,特別是之前在漠北的研究所,更是遷移了80%左右。

畢竟虛弱到極點的北極熊,難免會有拼死一搏的念頭,因此漠北、東北、疆區的科研項目,只能儘可能向關中、蜀省、澳洲轉移。

此時的澳洲,華人人口再創新高,達到了2869萬人,加上本土對這邊的重視,導致這裡的經濟發展速度,變得更加快。

加上東南亞、高麗東瀛的移民,本地白人的數量佔比,再度下降到只剩下32.4%左右。

這已經是一個相對安全的比例。

繼續就是慢慢融合,將這些地區徹底融入大中華文明圈中。

黃修遠專門過來這個研究所,自然不是隨便過來考察,而是這裡的項目,有了突破性進展。

3067研究所的主攻方向,是納米技術、人體工程學、仿生學,核心研究員來自於燧人系科研部,相關資金也是燧人系在提供。

研究團隊的領軍人物方華,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太平洋學者,今年才29歲。

黃修遠在體的帶領下,來到了研究所的地下五層。

進入名爲“納米內骨骼”的實驗室內。

“黃總,這就是我們的最新成果,納米內骨骼—15。”方華指着實驗臺上,一套如同人體骨骼的銀灰色物品,向他熱切地介紹道。

黃目不轉睛地盯着眼前的鏤空骨骼。

如果放大其中的細節,可以看到無數的細微納米結構,這些細微的納米結構,由鈦、碳、鈣、硅四種親人體材料製造。

而這些納米結構,很大一部分是通過仿生學,從藍星上的生物納米結構中,學習過來的優良結構。

眼前這套納米內骨骼,其實是一套展覽品。

“有實驗體嗎?”

方華點了點頭:“請跟我來。”

一行人來到第六層,這一片區域是動物實驗區,裡面是各種各樣的實驗動物,比如黑猩猩、老鼠、豬、兔子之類。

方華在平板上操作了一下,一頭看似普通的黑猩猩,從籠子裡面被放了出來。

“黃總,這頭黑猩猩的體內,就植入了納米內骨骼。”

一臺戰鬥機器人,在研究員的操作下,也出現在場地中,機器人向黑猩猩跑過去,同時做出要攻擊對方的動作。

瞬間,狂暴的黑猩猩,雙手拍打着胸膛,向機器人咆哮起來。

戰鬥一觸即發,雙方扭打在一起,高強度合金打造的機器人,猛然一拳砸在黑猩猩胸口,將對方擊飛了兩三米。

但在沙地翻滾了幾圈的黑猩猩,卻兇性大發,咆哮着衝向機器人。

黃修遠看了一眼機器人剛纔的攻擊強度,出拳的力道達到1200公斤左右,正常黑猩猩的胸膛再皮糙肉厚,也扛不住如此強度的打擊。

而太赫茲和紅外波身體掃描系統上,黑猩猩的胸膛上,只出現表皮組織損傷,而肋骨和肺部卻沒有受到影響。

雙方的搏鬥繼續。

黑猩猩狂暴又野蠻,而機器人則冷酷無比,讓人感到非常震撼。

不過隨着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黑猩猩的表層皮膚組織,受到了嚴重的傷害,出現流血、破皮、浮腫的情況。

它的兇性在消退,恐懼逐漸涌上心頭。

面對冷酷理智的機器人,動物的軀體再強大,也很難和機器人相提並論,要不是納米內骨骼保護了內臟,抵消了很大一部分的攻擊,黑猩猩早就被機器人捶死了。

研究員按下一個按鈕,密封場地的通風系統中,立刻釋放出一股高效麻醉氣體。

黑猩猩喘息了十幾秒,被昏昏沉沉的倒下去,機器人擡起黑猩猩,送去醫療室治療。

“植入內骨骼後,骨骼強度可以提升8~12倍左右,而將人類的骨骼全部植入內骨骼,內骨骼的總重量才1.2公斤,這對於人體的負擔並不大。”

黃修遠捏着下巴思考起來,這個重量其實不算什麼,畢竟有些胖子,超重幾十公斤,都活得好好的。

他轉過頭來問道:“排異測試如何?”

方華不假思索地回道:“目前在動物實驗中,暫時沒有發現排異情況,15型一共做了355例動物實驗。”

“非常好。”黃修遠接着問了另一個問題:“內骨骼植入後,如何取出體外?”

方華解釋道:“植入和取出,其實頓時差不多,我們採用了紅外光體內焊接技術。”

紅外光體內焊接技術,是去年才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主要是利用一種特殊的碳納米結構,然後通過微創植入的方式,一點點將需要的材料植入體內。

這種特殊的碳納米結構,之所以可以焊接,主要是應用了這種結構包裹的區域,可以在瞬間的高熱下,形成內部真空管。

而真空管內,硅納米、鈣納米、鈦納米材料,可以迅速冷焊在一起。

通過一點點焊接,最後將擁有仿生結構的硅碳鈣鈦納米材料,複合到生物骨骼上,形成納米內骨骼。

內骨骼技術,有別於外骨骼技術,主要是爲了強化人類內在。

畢竟外骨骼再怎麼精簡,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不太方便,而內骨骼隱藏在體內,方便全天候使用。

當然,內骨骼目前也是有極限的,比如一顆重磅炸彈在一旁爆炸,或許內骨骼本身可以扛住爆炸的刺激,但內臟肯定會震盪波損傷。

這只是一種輔助裝備,並不代表無敵了。

而內骨骼之所以採用非電子控制的設計方案,主要是處於安全考慮,如果採用納米機器人型的內骨骼,不僅僅成本非常大,還要考慮系統失控的風險。

雖然有相關的項目做體內納米機器人,但對於這方面的風險評估,一直沒有停止過。

誰都不會放心將自己的身體交給機器,萬一黑客入侵了控制系統,那可能危及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純機械的仿生納米內骨骼,纔是當前的主流。

黃修遠又問了另一個項目的進度:“阿華,仿生納米皮層的技術到哪裡了?”

“目前有兩個型號,勉強達到一部分設計要求,就是排異和激活反應,還不太成熟。”

所謂的仿生納米皮層,其實就是內骨骼的另一種類型。

如果說內骨骼是硬碰硬的思路,而內皮層,則是起緩衝作用。

主要是借鑑了非牛頓液體的結構、震動緩衝結構、衝擊緩衝結構,主要是爲了對抗震盪波之類的攻擊。

該技術是內骨骼的配套之一。

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一百零七章 標準與應對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身體問題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二百三十五章 片段47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價比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五百五十二章 未來化學第五百零六章 威懾失衡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六百九十八章 進化(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第七百零九章 雪球(六)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一百九十二章 暗中的手第三百四十四章 致命第一百二十六章 璃龍(二)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響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球(八)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七百零六章 雪球(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五百二十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四百二十三章 入選第四百六十二章 技術與消息第二百二十六章 極限壓迫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一百二十九章 宣傳短片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風廠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化(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如影隨形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五百一十八章 結果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六百九十四章 漫遊(三)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六百三十九章 腦庭第二百五十九章 撕裂鏈條第二百四十三章 展望未來第五百八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雲第四百七十五章 潛規則第七章 踏上歸途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鉀風雲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六百五十六章 加速中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七百三十章 開端(一)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價格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二百四十一章 鰻魚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雲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一百二十五章 璃龍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五百七十四章 民用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
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一百零七章 標準與應對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六百五十七章 擴大的規模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身體問題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二百三十五章 片段47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價比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五百五十二章 未來化學第五百零六章 威懾失衡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六百九十八章 進化(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第七百零九章 雪球(六)第三百七十七章 養殖的發展第一百九十二章 暗中的手第三百四十四章 致命第一百二十六章 璃龍(二)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響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球(八)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七百零六章 雪球(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五百二十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四百二十三章 入選第四百六十二章 技術與消息第二百二十六章 極限壓迫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一百二十九章 宣傳短片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風廠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化(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如影隨形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五百一十八章 結果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六百九十四章 漫遊(三)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六百三十九章 腦庭第二百五十九章 撕裂鏈條第二百四十三章 展望未來第五百八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眼中的希望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雲第四百七十五章 潛規則第七章 踏上歸途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鉀風雲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六百五十六章 加速中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七百三十章 開端(一)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價格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二百四十一章 鰻魚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雲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陸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一百二十五章 璃龍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五百七十四章 民用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