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

黃修遠感興趣的問道:“陳博士,還有什麼方案?”

“電池的能量密度短時間內難以突破,但是我們還有另一種高能材料。”陳博士點開平板上的一份可行性報告。

另一種高能材料?黃修遠瞬間反應過來:“N20?”

陳博士風輕雲淡的點了點頭:“是的,就是N20,能量密度是TNT17倍的N20,就是一種優秀的高能材料。”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王德發……黃修遠有些無語的看着對方,能不能想一些人類可以用的方案,用N20當能量燃料,要是一個失誤,敵人死不死不知道,裝備外骨骼裝甲的士兵,十有八九要領盒飯。

“太危險了,如果……”

還沒有等黃修遠說完,陳博士就打斷了他:“黃先生,爲什麼要拘泥於人類駕駛,其實我們完全可以製造智能戰鬥機器人。”

“呃……”黃修遠有點不適應這種跳躍性思維,緩了緩纔開口說道:“如果用智能機器人,確實不用擔心N20的危險性,問題是智能機器人的另一個風險,陳博士你應該明白的。”

“黑客入侵和電磁干擾確實是存在,但是這個問題並不是不能解決。”陳博士淡定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要防止黑客入侵,最好的方案,就是黃先生在智能家居上,提出的獨立小局域網系統,完全可以避免被黑客入侵。”

物理隔絕確實一了百了,黃修遠卻還心存疑慮:“如果採用小局域網,那又回到了上一個問題,必須有人員在附近輔助控制。”

“可以分開操控,士兵採用電池的外骨骼裝甲,在附近操控戰鬥機器人,只要戰鬥機機器人和士兵保持超過30米距離,憑藉外骨骼裝甲的強度,就算是戰鬥機器人自爆,也不會出大問題。”

“戰鬥機器人在非戰鬥狀態,還可以作爲充電寶使用,加上由於有人員在近距離操控,可以有效抵抗電磁干擾,如果還不放心,其實也可以連接光纖線。”

連接光纖線!?

這個提議,讓黃修遠想起了那些光纖制導的反坦克導彈。

這種操控方式,確實可以有效避免電磁干擾,但是一想到,牽着光纖線控制戰鬥機器人的畫面,那簡直不要太詭異了。

目前的光纖制導上,通常射程是1~2公里,特製的光纖線每公里150克,對於外骨骼裝甲而言,這一點重量不算什麼。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陳博士解釋了他的設想。

在戰鬥機器人身上,配備一套通信距離在3公里左右的無線電通信系統,一套長度1公里的光纖通信系統。

一般情況下,戰鬥機器人和控制者之間,保持500~1000米距離,一旦遭受到電磁干擾,又沒有辦法恢復無線通信,戰鬥機器人就向控制者方向彈出光纖線,兩者完成接線後,進入光纖控制模式。

“這個方案可行性不錯,就是應對複雜地形的時候,需要考慮光纖線斷裂、被纏繞的情況。”

“如果是叢林、山林,控制距離在50~150米左右吧!”陳博士顯然做了不少驗證工作。

黃修遠又回到燃料的話題:“N20的熱值17236大卡/千克左右,其實就比汽油的1萬大卡/千克,高1.7倍左右,另外發電機還需要重新設計。”

陳博士聳聳肩笑道:“採用無人戰鬥機器人後,人類佔有的那一部分重量,可以使用在燃料儲備上,60千克的N20鈍化燃料,相當於102千克汽油。”

停頓了一下,他繼續說道:“發電機加上溫差發電模塊,發電系統的整體熱效率在60%左右,可比燃油發動機高很多。”

對於這一點,黃修遠並沒有否認,汽油發動機熱效率才20%~35%,而柴油發動機略高一些,達到了35%~43%左右。

發電機的效率確實強於燃油發動機,戰鬥機器人使用電動驅動系統,其實不僅僅因爲發電效率高,還考慮到電動驅動聲音小、機械系統簡單、電動機可大可小這些因素。

黃修遠摸了摸下巴:“按照你們的設計方案,如果不需要人類駕駛,麻煩的人形結構完全可以捨棄,改用多足機器人。”

“所見略同。”陳博士點了點頭。

說完他從一旁的工作臺上,找出幾份設計稿:“這是我設計的幾種多足機器人,可以說是多足機甲坦克。”

黃修遠接過設計稿,一共有三份設計圖,分別是形狀大多類似於節肢動物,和螃蟹、蜘蛛差不多。

最大的一款,相當於主戰坦克。

剩下的兩款,一款和普通的小皮卡差不多,應該是中型的;最後一款,也是最小的一款,和小三輪車差不多。

陳博士提醒道:“外骨骼裝甲,或者機甲的優點,就是活動靈活,適應在山地、叢林和城市巷道中作戰。”

看完設計稿,黃修遠笑着說道:“其實也可以採用低空飛行的設計,用N20作爲燃料,可以續航4~6小時左右。”

“這個我也想過,個人認爲性價比不如無人機,畢竟無人機可以作爲消耗品使用。”陳博士緊接着又補充了一句:“戰鬥機器人也可以作爲消耗品使用。”

什麼是消耗品?

對此黃修遠心知肚明,採用N20作爲燃料的戰鬥機器人,本身就是一個極度危險的“炸彈”。

如果目標合適,或者實在沒有辦法帶回來,自爆戰鬥機器人就是最好的選擇。

幾十上百千克的N20燃料,相當於一兩噸TNT的威力,如果發生殉爆,除非裝備了高防護的外骨骼裝甲,不然在一百米附近,絕對凶多吉少。

討論了一會,黃修遠又說到了發電機的問題上:

“N20的發電機要特別設計,普通發電機承受不住N20的爆發。”

“我做了超算模擬實驗,從核爆發動機吸取了一些靈感……”陳博士解釋了他的發電機靈感。

其實小型的發電機,和柴油發動機大同小異,他將N20表面覆蓋一層納米碳粉,製造出一顆顆“燃料顆粒”,然後射入燃燒室內引爆。

N20顆粒被引爆後,表面的納米碳粉會和空氣中氧氣發生二次反應,進一步提升燃燒效率,推動活塞循環往復的做功,讓發電機發電。

而覆蓋在燃燒室外部的溫差發電系統,也會利用發電機的廢熱產生電能,提升燃料綜合熱效率。

倆人就這個方案,深入討論了幾個小時。

一旁有一言不發的胡力,則默默地筆錄了倆人的各種提議和思路。

胡力合上筆記本,開口提議道:“黃先生、陳博士,快到晚餐時間了,我們先吃飯再繼續。”

擡起手來,黃修遠發現時間來到了傍晚六點鐘多,便點了點頭。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六百四十四章 噩夢第六百五十二章 預感第十四章 燧人公司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四百一十章 換班第二百八十八章 安全第六百一十二章 東遊記(五)第七百六十四章 馬太效應第一百零三章 五月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十章 春節期間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二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第二百六十八章 氣網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六十四章 固發測試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三百五十八章 強勢第八十八章 淡化廠第十九章 誰是獵人第七十九章 搶修第三百九十六章 線的延伸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國水務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發電廠第二百八十一章 利刃第二十三章 佈局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二百八十七章 純粹第六百一十九章 月球救援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六百七十四章 楓葉(四)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六百八十六章 隕石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三百零五章 半導體變化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略調整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一百零二章 有價的東西第二百四十三章 展望未來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擬第十一章 收購工廠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三百四十一章 直播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六百零一章 天門號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七百零六章 雪球(三)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一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稿暫定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一百八十八章 熱議和電器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四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六十一章 各項安排第六百五十一章 曝光第三百九十章 風景獨好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零八章 衛星城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六百四十四章 噩夢第六百五十二章 預感第十四章 燧人公司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四百一十章 換班第二百八十八章 安全第六百一十二章 東遊記(五)第七百六十四章 馬太效應第一百零三章 五月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十章 春節期間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二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第二百六十八章 氣網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六十四章 固發測試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三百五十八章 強勢第八十八章 淡化廠第十九章 誰是獵人第七十九章 搶修第三百九十六章 線的延伸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國水務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發電廠第二百八十一章 利刃第二十三章 佈局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二百八十七章 純粹第六百一十九章 月球救援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六百七十四章 楓葉(四)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六百八十六章 隕石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三百零五章 半導體變化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略調整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一百零二章 有價的東西第二百四十三章 展望未來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擬第十一章 收購工廠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三百四十一章 直播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六百零一章 天門號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七百零六章 雪球(三)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一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稿暫定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一百八十八章 熱議和電器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四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六十一章 各項安排第六百五十一章 曝光第三百九十章 風景獨好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零八章 衛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