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提煉工廠

在廣寒宮市東南方向,大約五百多公里的雨海盆地深處,一艘今年剛推出的月面飛船——玉兔級飛船,正停泊在此處。

玉兔級飛船和常規運載火箭性飛船不太一樣,它是由月球和藍星聯合制造的飛船。

該型號的飛船,並不是用於月球—藍星之間航行的,而是專門用於月球表面各地,以及月球表面與月球3000公里以內的軌道區。

這種飛船的外形非常奇特,樣子就像一個長方形的鐵盒子,外面懸掛着六臺發動機。

這些懸掛發動機,可以多角度旋轉,通過調整噴口方向,改變飛行方向和速度。

而長方形的主體,就是爲了方便在月球表面直接停泊,特別是在月海的平原地位,這種造型很方便飛船停泊。

在引力比較弱,又沒有明顯大氣層的月球,玉兔級飛船的外形不需要專門考慮空氣動力學,可以怎麼方便怎麼來。

而玉兔級的主船體,是一個長度26米,寬度8.6米,高度8.2米的長方形,主船體的體積是1833立方米,內部可活動的體積,是240立方米左右,另外載重量是360噸左右,採用氫氧發動機。

月球本地使用的玉兔級飛船,之所以採用氫氧發動機,主要是因爲月球本地可以生產液氧和液氫,燃料補給非常方便。

雖然月球表面沒有太多水資源,但有深層地下水和極地冰土,保守估計,月球極地的冰土中,就蘊含着20~50億噸水資源。

從廣寒宮市的地下水開採中,航天局就知道月球的水資源,並沒有想象中稀缺。

另外航天局也啓動了另一個計劃,那就是月球近地軌道區的,懸浮水資源提取計劃。

雖然月球的引力比較弱,但在月球近地軌道區內,仍然含有比較豐富的水分子、氫原子,這些資源也是可以利用起來的。

特別是隨着氫氧發動機的密集使用,大量水分子會被釋放到月球近地軌道中,將這些水分子重新提取回來,既可以增加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又可以減少對月球地下水的過度開發。

玉兔級飛船,目前一共服役了三艘,其中一艘用於建設月背的門捷列夫市,一艘停留在廣寒宮市,作爲應急飛船。

最後一艘就在這裡。

從這裡堆積如山的建材板材,以及建設起來的26個工業艙來看,明顯就是一個工業爲主的生產基地。

這個基地叫“赤鐵基地”,名字來源是附近有一條半露天的赤鐵礦脈,當然這個基地並不是提煉鋼鐵的,而是提煉氦3的。

將基地設置在這裡,一方面是因爲這附近半徑136公里左右的區域內,是月壤厚度適中、氦3含量豐富的區域。

另一方面,則是因爲距離赤鐵基地向南,大約31公里左右,有一個隕石撞擊坑,那個撞擊坑的半徑不大,只有2.7公里左右。

但這個撞擊坑的邊緣,存在好幾個地下熱井,非常適合建設地熱發電站。

氦3提煉工廠必須依靠龐大的電能,當前佈置的太陽能電池板和熔鹽儲能發電坑,只能勉強維持初期的一部分電能供應。

林光宗親自過來這裡,查看了這個基地的建設進度,這個基地的負責人叫張常樂,他通過通信系統說道:

“林基地長,工廠的設備就差一批覈心的零配件。”

“放心,本土那邊已經在準備了,估計五月底可以送到,你估計什麼時候可以投入運行?”

思考了一會,張常樂回道:“最快今年九月底,不過要看發電站,如果發電站進度跟不上來,工廠建好了也沒有用。”

“我會安排人,跟進赤鐵發電站的進度。”林光宗知道電能的重要性,如果沒有電,工廠也開不了工。

眼前的工地上,大量工程機器人,在幾個宇航員的操作下,彷彿拼接積木一般,快速的建設着一個個工業艙。

這些工業艙,有各種各樣的功能,比如配電艙、數據艙、微型超算艙、設備維修艙、氦3提煉艙之類。

林光宗非常重視這個基地,因爲氦3資源非常重要。

無論是燧人系,還是中核集團,目前都沒有辦法解決核聚變發電機組的小型化問題。

但燧人系和中核集團的小型化技術路線,並不相同。

中核那邊的想法,是進一步優化金烏的設計方案;而燧人系這邊,這是打算一邊優化設計,一邊考慮其他方案。

其中一個最有可能的方案,就是採用氦3作爲核聚變燃料,減少核聚變反應中的中子產生量。

只要核聚變反應的中子產生量降低,那陽電子流層的密度、厚度都可以進一步減少。

這不僅僅有利於減少能耗,也有利於降低反應區域的材料要求,如果按照超算模擬計算的結果,採用氦3作爲核燃料,至少可以讓發電功率500兆瓦的核聚變發電機組,整體重量壓縮到5000噸以下。

只要核聚變發電機組不動輒幾萬噸,四五千噸的重量,航天局還是可以接受的。

這樣的重量,安裝到大型飛船上,已經勉強可以做到了。

有了核聚變供電,宇宙飛船完全可以採用離子發動機,在太陽系內部,實現快速便捷的航行。

現在燧人系在藍星的科研基地,已經在設計新一代的湯谷核聚變發電機組。

而廣寒宮市這邊,之前利用實驗艙的設備,小規模提煉過一批氦3,數量大概在32克左右。

這一點氦3,在兩個月前,就送回了藍星那邊。

一衆核聚變實驗室的研究員,做了好幾次實驗室,初步獲得的實驗數據,符合當初的預計。

但氦3太少了,32克就做了十幾次小實驗。

很多研究員擔心長期運行,會出現沒有意料到的問題,需要更多的氦3,做幾次長時間的核聚變運行實驗。

因此赤鐵基地的重要性,對於大中華未來的航天發展路線,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如果氦3作爲核燃料,可以促進核聚變發電機組的小型化發展,那赤鐵基地將作爲一個樣板,在月海大量建設。

按照赤鐵基地的一期規劃,整個工廠每年的產能,是60~70公斤氦3。

而三期完成後,將會形成氦3年產量200公斤左右的工廠。

200公斤氦三看起來很多,但考慮到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如果大中華聯邦要開拓火星之類,這個產能是遠遠不夠的。

而且月球表面的氦三資源,也是非常寶貴的,在人工製造氦3的技術沒有成熟之前,氦3都將是一種戰略資源。

這也是爲什麼,燧人系說氦3燃料的小型化核聚變發電機組,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案。

因爲氦3是一種稀有資源。

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化第二百一十八章 產業生態第六百四十五章 瑞克•卡恩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水背刺第三百三十五章 接二連三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八十七章 紡織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二百七十九章 開場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貴嶼(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楓葉(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二百五十二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霍霍第六百零一章 天門號第四百五十一章 夜襲第四百七十五章 潛規則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四百零七章 樣板房第六十一章 各項安排第四百二十九章 特產品牌第三百三十五章 接二連三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二十一章 平凡的人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三章 大腦抑制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浮生若夢第二百五十章 臘八晚宴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談判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化(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七百一十三章 黑雪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七百七十四章 冰球第七百四十六章 異常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險的火星第二百三十三章 蒲公英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一百五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七十一章 魯省藥玻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六百一十章 東遊記(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廢熱第五百五十二章 未來化學第二百三十三章 蒲公英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九章 離岸公司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爆眼球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四起第七百零九章 雪球(六)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三百三十六章 結合第三百二十九章 貔貅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四百三十六章 金烏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稿暫定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蘋果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餐背後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處第二百七十八章 互聯第一百九十八章 竣工與空地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四百五十四章 震動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五百七十二章 暗中積累第五百四十二章 滲透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
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化第二百一十八章 產業生態第六百四十五章 瑞克•卡恩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水背刺第三百三十五章 接二連三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八十七章 紡織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二百七十九章 開場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貴嶼(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楓葉(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二百五十二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霍霍第六百零一章 天門號第四百五十一章 夜襲第四百七十五章 潛規則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四百零七章 樣板房第六十一章 各項安排第四百二十九章 特產品牌第三百三十五章 接二連三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二十一章 平凡的人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三章 大腦抑制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浮生若夢第二百五十章 臘八晚宴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談判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化(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七百一十三章 黑雪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七百七十四章 冰球第七百四十六章 異常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險的火星第二百三十三章 蒲公英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一百五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七十一章 魯省藥玻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六百一十章 東遊記(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廢熱第五百五十二章 未來化學第二百三十三章 蒲公英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二百四十七章 數據中心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九章 離岸公司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爆眼球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四起第七百零九章 雪球(六)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三百三十六章 結合第三百二十九章 貔貅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四百三十六章 金烏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稿暫定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蘋果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餐背後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處第二百七十八章 互聯第一百九十八章 竣工與空地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四百五十四章 震動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五百七十二章 暗中積累第五百四十二章 滲透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