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銀子

第421章 銀子

京城。

端王被御史彈劾了,原因是他和二皇子在大街上打架鬥毆。

端王不服啊,明明是二哥先動手的,再說他們是在端王府門前打架,哪裡是大街上?

且,明明打架的是兩個人,外加一個拉偏架的小七,爲何被彈劾的人只有他?

皇帝沉聲問道:“要申辯就回去寫辯折,不申辯就去領罰。”

端王看看四周,好吧,二哥和小七這兩個連爵位也沒有的,沒資格上朝,所以領罰的就只能是他?

至於辯折,他讓府裡的文吏寫過,每次都是石沉大海,他還是要挨罰。

下朝之後,端王沒走,磨磨蹭蹭的,待到大臣們走得差不多了,他便去找太子。

“大哥,父皇先前不是說好的,每個月有三次機會嗎?這才月初,爲何就要讓我去領罰了?”端王委屈,他是真的委屈,他沒想打架,是二哥先動手的。

太子冷着臉:“每個月的三次機會,是針對老二和小七的,他們沒有封王,就還是孩子,你已經封王了,你現在是臣,和他們不一樣。”

小七是孩子也就算了,老二還是孩子?二十六七歲的孩子?

太子又道:“這次只罰你三個月的俸祿,罰得不重。”

二皇子想來想去,總不能去找早已出嫁的長姐借錢吧,那也太丟臉了。

他是回來領他的皇子歲銀的。

還是瑪瑙給牽線,把這三千石祿米全部賣給了黎家酒坊,價格比米行高了一些,二皇子的心情總算是好受了一點。

可事實上,二皇子只領到了三千石祿米!

皇帝說他過年也沒有回來,視爲不孝,壓歲錢自是不給了,就連他那可憐的歲俸也一併罰了。

端王嘆息,準備去領罰了,太子叫住他:“最近聽說皇莊裡隔三差五就有耕牛死於意外,這事你知道嗎?”

皇帝索性用鍾靈山換了福王的白鹿山,把白鹿山用來奉養太皇太后,而在京城附近的鐘靈山,則算到了福王名下。

太子沒有說錯,柴晏確實又忙起來了,他算着日子,再過二十來天,顏雪懷就回來了,所以他要搶在顏雪懷回來之前,把事情處理完畢。

他回到京城以後,進宮見過皇帝,皇帝只問了一句:“回來了?”

至於老三,不提也罷,欠債的事全京城都知道。

二皇子手裡的銀錢,加上賣米的收入,不足二千兩。

大家全都猜對了,二皇子之所以回京,他的確是沒有銀子了。

端王

“大哥,弟弟下次不敢了。”從小到大,端王都是善於承認錯誤的好孩子。

這點銀子無論如何也不夠他修寺院辦法會請高僧遊名山的,最重要的,他還要普渡衆生呢。

太子一家住在東宮,端王妃正在坐月子,只有柴晏還沒有成親,二皇子也不客氣,招呼也不打,便帶着他那一車的經書,住進了七皇子府。

小七更不用說,現在連人影子都不見了,七皇子府的帳房,拿過來二百兩銀子,讓他先花着。

此番回京,他便借住在柴晏府上。

“嗯,刑部事多,小七忙起來了,這陣子不回府了。”太子說道。

這兩年米價較高,按說三千石祿米也能換不少銀子,可是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發給他的祿米全部都是陳米,堂堂皇子自是不能正大光明去問價,他讓人悄悄去問了幾家米行,米行見是陳米,出價很低。

端王又喜又悲,喜的是小閨女出了月子就要冊封郡主了,悲的是他變成吃軟飯的了,不但讓媳婦養着,還要讓閨女養着。

柴晏心理平衡了,總算有一個比他還要慘的。

二皇子住進七皇子府的第二天,柴晏便請旨出京了。

然後就把他給打發了。

他去找太子,太子說他的銀子都讓老三和小七借走了,他身爲太子,總不能沒有傍身錢吧。

端王吸吸鼻子,伸出爪子,抓住太子的袍袖:“大哥,多謝你的提醒,大哥對弟弟太好了。”

他雖然沒有封地,可他有皇子府,二哥沒封地,連皇子府也沒有。

端王妃上個月剛剛給他生下一個女兒,這會兒確實還沒有出月子。

如果不是實在沒有辦法了,二皇子無論如何也不會去找皇帝要錢。

“三個月的俸祿?弟弟還有兩筆欠債沒有還清,再說,弟弟的罰款原本已經罰到七月了,現在再加上三個月,一年十二個月,弟弟只有兩個月的俸祿?大哥,你不能看着弟弟一家子活活餓死吧,你弟媳正在坐月子呢。”

二皇子先是進宮,沒想到皇后只是噓寒問暖,卻隻字不提給銀子的事。

二皇子柴善一直想在梨花山上建寺院,爲此他曾說過,不要皇子府,只要鍾靈山。

雖然沒有封王,但是身爲皇子,每年有六千兩的歲俸,和三千石的祿米,再加上過年的壓歲錢,他能領到的至少也有一萬兩銀子。

這事擺明就是太子給他壓下來了。

太子嫌棄地拽過自己的袍袖,沒好氣地說道:“記住,不許借給老二銀子。”

堂堂皇子回到京城還要寄人籬下。

“父皇已經擬定了封號,你那小女兒是父皇的第一位孫女,父皇決定提前給她冊封,冊封后有俸祿和封地的出息,再加上端王妃的俸銀,有她們母女,你們一家子何來活活餓死一說?”太子淡淡說道。

端王忙道:“大哥放心,弟弟窮得叮噹響,沒有銀子借給二哥,對了,大哥,您最好也提醒小七,二哥現在借住在小七府上。”

太子看他一眼:“皇莊裡的事,第二天就能報到京城,你的腦袋是進水了嗎?”

這樣一來,二皇子不但沒有鍾靈山,他在京城連皇子府也沒有了。

他能指望的,就只有皇帝了。

好在這一次,他沒等太久,皇帝便傳他進去了。

皇帝端詳着久未見面的兒子,他的四個兒子當中,小七長得最好,老二其次。可也是這兩個最不讓他省心。

“你來求見朕有何事?”皇帝問道。

二皇子忙道:“父皇,兒子過年沒有回京,這是兒子不對,兒子知錯了。”

(本章完)

第519章 睿王第362章 面具第192章 人情第149章 兒子第586章 突變(兩章合一)第213章 行動第544章 女子(兩章合一)第7章 房子第98章 白粥第146章 玉佩第194章 晚膳第465章 時豐(兩章合一)第37章 湯麪第473章 屏風(兩章合一)第130章 善後第41章 柺子第414章 來信第434章 貞烈(兩章合一)第238章 消息第287章 如刀第36章 瓜子第68章 走水第111章 拌麪第156章 錢袋第334章 老樹第133章 打人第566章 鐲子(兩章合一)第356章 梅花第248章 驚嚇第266章 賞賜(兩章合一)第422章 練字第56章 父親第260章 火燒第505章 籠子第57章 衙門第228章 商議(兩章合一)第258章 偶遇(兩章合一)第484章 荷包(兩章合一)第261章 賜酒第74章 賤狗第137章 礦山第142章 骨湯第213章 行動第92章 房子第598章 氣消(兩章合一)第228章 商議(兩章合一)第457章 滷肉第31章 炒菜第45章 早點第159章 善堂第240章 信號第508章 楚懷第587章 匡復(兩章合一)第83章 印錢(一更)第82章 好友(三更)第229章 改口第33章 晏七第520章 夫妻第532章 大婚(二)第6章 肚子第41章 柺子第7章 房子第7章 房子第182章 甘霖第301章 說服第273章 花瓶第414章 來信第410章 保安(兩章合一)第12章 畫像第494章 暗算(兩章合一)第497章 韃剌(兩章合一)第407章 古畫第403章 翠翠第158章 羞愧第392章 希望(元旦快樂)第544章 女子(兩章合一)第215章 秘聞第67章 褲子第151章 監軍第190章 來信(兩章合一)第106章 貓狗第406章 恐嚇第52章 白臉第78章 首飾(四更)第564章 買花(兩章合一)第388章 桃花(一)第290章 白梅第471章 畫像第46章 金佛第363章 兄妹第578章 回京(兩章合一)第570章 告破(兩章合一)第401章 陸林第472章 秘密(兩章合一)第598章 氣消(兩章合一)第596章 喜宴(二)第334章 老樹第556章 落水(兩章合一)第218章 出口第460章 流水
第519章 睿王第362章 面具第192章 人情第149章 兒子第586章 突變(兩章合一)第213章 行動第544章 女子(兩章合一)第7章 房子第98章 白粥第146章 玉佩第194章 晚膳第465章 時豐(兩章合一)第37章 湯麪第473章 屏風(兩章合一)第130章 善後第41章 柺子第414章 來信第434章 貞烈(兩章合一)第238章 消息第287章 如刀第36章 瓜子第68章 走水第111章 拌麪第156章 錢袋第334章 老樹第133章 打人第566章 鐲子(兩章合一)第356章 梅花第248章 驚嚇第266章 賞賜(兩章合一)第422章 練字第56章 父親第260章 火燒第505章 籠子第57章 衙門第228章 商議(兩章合一)第258章 偶遇(兩章合一)第484章 荷包(兩章合一)第261章 賜酒第74章 賤狗第137章 礦山第142章 骨湯第213章 行動第92章 房子第598章 氣消(兩章合一)第228章 商議(兩章合一)第457章 滷肉第31章 炒菜第45章 早點第159章 善堂第240章 信號第508章 楚懷第587章 匡復(兩章合一)第83章 印錢(一更)第82章 好友(三更)第229章 改口第33章 晏七第520章 夫妻第532章 大婚(二)第6章 肚子第41章 柺子第7章 房子第7章 房子第182章 甘霖第301章 說服第273章 花瓶第414章 來信第410章 保安(兩章合一)第12章 畫像第494章 暗算(兩章合一)第497章 韃剌(兩章合一)第407章 古畫第403章 翠翠第158章 羞愧第392章 希望(元旦快樂)第544章 女子(兩章合一)第215章 秘聞第67章 褲子第151章 監軍第190章 來信(兩章合一)第106章 貓狗第406章 恐嚇第52章 白臉第78章 首飾(四更)第564章 買花(兩章合一)第388章 桃花(一)第290章 白梅第471章 畫像第46章 金佛第363章 兄妹第578章 回京(兩章合一)第570章 告破(兩章合一)第401章 陸林第472章 秘密(兩章合一)第598章 氣消(兩章合一)第596章 喜宴(二)第334章 老樹第556章 落水(兩章合一)第218章 出口第460章 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