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人情

第192章 人情

“他對我詳細講了他母親與周大當家之間的淵源。”李綺娘說道。

臥房裡只有母女兩個人,但是顏雪懷知道,珍珠一定守在外面,不讓任何人靠近這間屋子。

顏雪懷恍然,柴晏既然能把自己家裡的事情告訴李綺娘,想來連珍珠也一起交待了。

李綺孃的聲音清淡如水,在寂靜的夜晚緩緩流淌。

柴晏是家中幼子,很多事情之前確實不知道,此番因爲李綺孃的事,他寫信去問母親——裕王妃江氏,江氏給他的回信中,除了那一份女官所寫的周氏生平以外,還有一份親筆書信。

高宗先後育有七子,活下來的只有淑妃所出皇長子柴冀、惠妃所出皇五子柴允,後來高宗冊王氏爲繼後,王皇后生下皇六子。

高宗對皇六子非常喜歡,皇六子三歲時,便封爲太子,同時又封柴冀爲清平王,柴允爲廣平王,讓二人出京就藩,日後新帝登基,再按祖制,將兩位兄長再由郡王晉爲親王。

沒想到太子也沒有活過五歲,太子是被一隻鳥給嚇死的。

據說那隻鳥啄了太子的臉,太子受了驚嚇,當場氣絕身亡。

高宗自是不相信太子真的是被嚇死的,他讓人調查,查出那隻鳥是王皇后的弟媳從宮外帶來的,而一年前,有人曾經見過安遠侯府的小少爺周弘也有一隻這樣的鳥。

彼時,安遠侯世子周舜領了大同總兵一職,已經帶着妻兒離開京城了。

因爲這消息來得湊巧,道士也隱隱有此子乃太子投胎之意,高宗又驚又喜,對杜嬪寵愛有加。

顏雪懷點點頭,說道:“現在的漕幫比之昔日更加壯大,裕王想要起兵,有漕幫支持便能如虎添翼,無論糧草還是其他軍備,都要交給漕幫。

高宗駕崩,六歲的柴昱登基繼位,封柴冀爲裕王,柴允爲慶王,只是兩人的封地也由以前的近京之地,改爲遠離京城。

一年之後,漕幫幫主李長熹,連同三個兒子皆被人陷害而死。

說到這裡,顏雪懷笑了笑,繼續說道:“我們所知道的只有周大當家和她的漕幫,我們不知道的還有很多,這二十年裡,得過裕王恩惠發展壯大起來的勢力,肯定不止漕幫一個,還有許許多多的周大當家。

“對,不僅是這一件,後來周大當家能夠與朝廷達成協議,承運淮汴兩河全部漕運,也有江孟兩家的功勞,而江孟兩家支持的人,便是柴晏的父親裕王柴冀。”

高宗也很傷心,頻繁召見道士,不久,振遠大將軍周文璧謀反的消息傳來,皇帝派老定國公齊常海帶兵平亂,又派飛魚衛捉拿周舜。

現在看來,裕王想要起兵不是一天兩天,他一直都在準備,準備了二十年。”

顏雪懷恍然大悟,問道:“所以這便是柴晏所說的,周大當家欠他母親的人情?”

可惜杜嬪的這個孩子沒有保住,七個月時竟然小產,落下一個成形的男嬰。

杜貴妃比王皇后年輕,身體也比王皇后要好,沒過多久便把身體調養好了,過了不到兩年,便再次有了身孕

“是啊,有件事你可能沒聽說過,裕王的生母孟淑妃和裕王妃江氏的孃家,皆出自中原名門,而朝廷的米糧中轉轉運司便設在中原開封,漕運四河,目的地皆是開封。那時的江南漕幫雖然尚未與朝廷達成總承運的協議,但是也一直在給朝廷運送漕米,李家的內鬼能害死大當家父子四人,若是沒有官府的人幫助是不可能的。

而那時,距離周舜夫婦亡故已過十年。

高宗心疼之餘,封杜嬪爲貴妃,暫掌後宮。

李綺娘耐心地解釋,在她看來,女兒還小,這種事情可能理解上有些吃力,卻沒想到,顏雪懷比她想像得更加通透。

“周大當家見過裕王妃?”顏雪懷大吃一驚。

小產之後的王皇后一病不起,不久香消玉殞。

周舜夫婦慘死的消息傳到京城時,後宮同時傳來杜嬪懷孕的消息。

害死李長熹父子的,是李氏族中的兄弟。

這一胎有“太子保佑”,皇七子足月誕下,高宗欣喜,給此子取名“昱”,世人皆道此名有新帝登位之意,事情也的確朝着這個方向發展,柴昱剛剛滿月,高宗便冊杜貴妃爲繼後,從此杜氏成了杜皇后。

世人只知道李家父子死後,周大當家帶領妯娌和小姑子們,憑着一股狠勁報仇雪恨,收攏了漕幫兄弟,卻無人知道周大當家在此之前,單槍匹馬進了裕王府,求見了裕王妃江氏。

昔日周大當家請裕王妃出手相助時,漕幫內憂外患,如一盤散沙,而她也只是外人眼裡的一個小小孤女。

一隻鳥不能成爲謀反的證據,但是卻在高宗心裡種下了一根刺,後來有人密報說周舜謀反,他便立刻派飛魚衛採取行動。

裕王妃卻真的幫忙了,除了裕王妃心善以外,更多的則是裕王和裕王妃有遠見。

周大當家求見裕王妃,便是請裕王妃出手相助,藉助孟家和江家的力量,幫她掐斷李家內鬼與官府之間的聯繫,將內鬼變成棄子。”

王皇后此時已懷孕四個月,得知太子的死訊,王皇后便小產了。

皇宮裡一茬茬的小皇帝們在成長,周大當家們也在成長,而同時,裕王的勢力也在成長,於是便有了今天的局勢。

娘您說得沒錯,裕王敢把最小的兒子送到最危險的地方保護起來,那他就一定做了萬全的準備,他兒子不會出事,我們母女自是不會受到連累。”

李綺娘沒有想到,寶貝閨女比她想得要深遠多了,她驚訝地看着女兒,問道:“你是怎麼想到裕王在二十年前就已經在準備了?我以爲就是這一兩年之間的事兒。”

顏雪懷失笑:“行了,娘啊,這些事和咱們沒有關係,您多賺點錢,然後兌成金子,咱們找個地方埋起來,無論誰當皇帝,咱們手裡有金子,以後也能吃喝不愁。”

(本章完)

第52章 白臉第223章 擔心第179章 擋刀(二更)第367章 吃雞第462章 宮刑(兩章合一)第349章 路引第244章 勤王第431章 禮物第120章 貴姓第457章 滷肉第457章 滷肉第25章 醬油第118章 大鍋(月票滿百加更)第294章 紅繩第299章 流水(兩章合一)第554章 口諭(兩章合一)第546章 行宮(兩章合一)第481章 賣瓜(兩章合一)第162章 燒雞第325章 快樂第495章 煩心第425章 拾兒(兩章合一)第564章 買花(兩章合一)第509章 相爭第208章 笑容第189章 消失(兩章合一)第206章 蠢貨第59章 和離第180章 義絕(鈞臨天下盟主加更)第298章 回京第174章 吊子(iampetty打賞加更)第426章 阿阮(兩章合一)第364章 隱憂第333章 客人第193章 登基第356章 梅花第390章 太太(兩章合一)第263章 柴薈第185章 秀娘第69章 近鄰第6章 肚子第578章 回京(兩章合一)第404章 薑湯第69章 近鄰第454章 住處第12章 畫像第39章 皮蛋第98章 白粥第525章 喜歡(兩章合一)第16章 鑰匙第355章 調虎第54章 廢物第220章 沙彌第361章 刀疤第407章 古畫第303章 茶莊第137章 礦山第419章 孤本第314章 守護第271章 眼裡第549章 英雄(兩章合一)第385章 洪縣(兩章合一)第431章 禮物第377章 珠花第444章 認親(兩章合一)第272章 試試第133章 打人第305章 來人第501章 宵夜第413章 大禮(兩章合一)第95章 大禮(二更)第534章 孟婷(兩章合一)第101章 死地(月票加更)第170章 清圓第29章 扁擔第517章 生子(兩章合一)第540章 酒樓(兩章合一)第512章 退親(兩章合一)第27章 栗子第143章 鞋子第388章 桃花(一)第240章 信號第553章 身世(兩章合一)第162章 燒雞第191章 相見(兩章合一)第345章 石亭(兩章合一)第102章 太監第257章 殘書第277章 黎家第408章 新歡第340章 紅果第454章 住處第569章 案宗(兩章合一)第90章 燈光(二更)第201章 餡餅第240章 信號第197章 替身第425章 拾兒(兩章合一)第504章 密道第538章 病女(兩章合一)
第52章 白臉第223章 擔心第179章 擋刀(二更)第367章 吃雞第462章 宮刑(兩章合一)第349章 路引第244章 勤王第431章 禮物第120章 貴姓第457章 滷肉第457章 滷肉第25章 醬油第118章 大鍋(月票滿百加更)第294章 紅繩第299章 流水(兩章合一)第554章 口諭(兩章合一)第546章 行宮(兩章合一)第481章 賣瓜(兩章合一)第162章 燒雞第325章 快樂第495章 煩心第425章 拾兒(兩章合一)第564章 買花(兩章合一)第509章 相爭第208章 笑容第189章 消失(兩章合一)第206章 蠢貨第59章 和離第180章 義絕(鈞臨天下盟主加更)第298章 回京第174章 吊子(iampetty打賞加更)第426章 阿阮(兩章合一)第364章 隱憂第333章 客人第193章 登基第356章 梅花第390章 太太(兩章合一)第263章 柴薈第185章 秀娘第69章 近鄰第6章 肚子第578章 回京(兩章合一)第404章 薑湯第69章 近鄰第454章 住處第12章 畫像第39章 皮蛋第98章 白粥第525章 喜歡(兩章合一)第16章 鑰匙第355章 調虎第54章 廢物第220章 沙彌第361章 刀疤第407章 古畫第303章 茶莊第137章 礦山第419章 孤本第314章 守護第271章 眼裡第549章 英雄(兩章合一)第385章 洪縣(兩章合一)第431章 禮物第377章 珠花第444章 認親(兩章合一)第272章 試試第133章 打人第305章 來人第501章 宵夜第413章 大禮(兩章合一)第95章 大禮(二更)第534章 孟婷(兩章合一)第101章 死地(月票加更)第170章 清圓第29章 扁擔第517章 生子(兩章合一)第540章 酒樓(兩章合一)第512章 退親(兩章合一)第27章 栗子第143章 鞋子第388章 桃花(一)第240章 信號第553章 身世(兩章合一)第162章 燒雞第191章 相見(兩章合一)第345章 石亭(兩章合一)第102章 太監第257章 殘書第277章 黎家第408章 新歡第340章 紅果第454章 住處第569章 案宗(兩章合一)第90章 燈光(二更)第201章 餡餅第240章 信號第197章 替身第425章 拾兒(兩章合一)第504章 密道第538章 病女(兩章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