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玉塵

第518章 玉塵

京城。

顏雪懷翻譯的第一本書,終於完工了!

看到李綺娘激動的神情,顏雪懷汗顏。

這一本書是傳教士送來的那批書籍中最薄的一本,只有四十多頁,而且內容簡單,主要介紹番國風土人情。

顏雪懷一邊看一邊口頭翻譯,再由識紅記錄下來,小滿放學後,根據識紅的記錄,加以潤色,再按照當下的行文方式書寫出來,待到整書全部完成之後,又請陸二先生指點之後,再用館閣體工整書寫,由鴻臚寺卿獻給皇帝。

其實以顏雪懷的閱讀速度,看完這本書只用了一個多時辰,但是她不敢表現得這麼優秀,所以故意延長了時間,再加上小滿精益求精,力爭完美,因此,這本書足足用了十天時間,才送到皇帝面前。

即使如此,皇帝還是驚歎不已,如果這是韃剌文或者安夏文,甚至於高麗交趾,皇帝都不會有這種反應。

可這是番國,與大魏從未有過往來的國家。

整個大魏,能說番語的人寥寥無幾,而精通番語的,至今爲止,只找到一個人,而這個人竟然是自家兒媳婦!

現在,這位還未過門的兒媳,不僅會講番語,還將番書譯成了大魏的書籍。

御醫說了,養生的關鍵,就是心情舒暢。

譯者:玉塵居士、李滿。

這個姓杜的,竟然叫布瓦?都能寫書了,那也是讀書人,讀書人居然叫這樣的名字,那他家的兄弟是不是叫杜布磚?

皇帝把那本書送去朝陽宮,皇后得知這書要由官印局正式刻印,便替顏雪懷取了個“玉塵居士”的名字署了上去。

陸二先生,這是讀書人心中的神。

下朝之後,皇帝連御書房也沒去,便直接去了朝陽宮。

陸四姑娘懵了一下,便想明白了。

“朕教出的兒子,都是好樣的!”

且,這本書上所講的番國風土人情,對於皇帝而言是新奇有趣的,他看完之後,又讓宮人抄寫了一本,送去了朝陽宮,想了想,索性傳旨下去,讓官印局便這本書刻印出版。

本宮的兒子全都長大了,本宮的好日子剛剛開始,所以,本宮爲何還要忍着你?把自己憋屈死了,讓你學習高宗,也立繼後嗎?

很快皇后就發現了,自從她對皇帝的態度逐漸改變之後,皇帝反而越來越喜歡往她身邊靠,前陣子她裝病不讓皇帝進門,皇帝幾乎每天溜彎都要往朝陽宮門前走,就好像偌大的皇宮,只有她這裡才適合溜彎一樣。

這本書正式出版那日,恰好戰報傳來。

其實玉塵居士這個號,還真不是顏雪懷自己取的。

原著:杜布瓦?

皇后正在看官印局剛剛送來的書,看到皇帝忽然來了,她有些奇怪,這是下朝了?下朝不議事怎麼又來她這裡,她正準備讓人去請李綺娘呢,兒媳婦出書了,這麼大的事,當然要和親家一起聊一聊,順便把給兒媳婦的獎賞帶回去。

既然皇帝來了,皇后自是不能再讓李綺娘進宮了。

顏大姑娘是閨閣女子,就是署名也不能署上自己的閨名。

因爲是皇帝諭旨刻印,官印局速度很快,只用了三天時間,第一批書便送到了京城裡幾家最大的書鋪,幾乎是眨眼之間,這本由準七皇子妃翻譯的番書,便被搶購一空。

只是陸四姑娘看到書冊上的署名,有些發懵。

原來顏大姑娘號玉塵居士啊。

本宮已是一大把年紀,馬上就要做太后了,本宮忍了大半輩子,如今老了,還不能對自己好一點兒?

皇后雖然不裝病了,可是對皇帝也沒有好臉色。

這本書還沒有正式出版,便有各府的丫鬟小廝到書鋪裡盯着,只要這本書送到書鋪,便要買回去,讓自家主子先睹爲快。

因爲顏大姑娘號玉塵居士,陸四姑娘覺得,她也應該有個號,她最喜歡瓊花,便給自己取名愛瓊居士,三姐喜歡蘭花,當然就叫佳蘭居士,阿孃最近很愛嘮叨,陸四姑娘便給大夫人傅氏,取了個“謹言居士”,後果就是被大夫人拎着耳朵去做針線了。

真是耽誤事兒。

太子腹誹,立功了就是你教的,闖了禍就是我沒有教好,這年頭,當爹可真容易,只要先生個長子就行了。

年輕的時候,皇后可從不會對皇帝甩臉子,無論自己心情多麼抑鬱,也要在丈夫面前強顏歡笑,甚至有時笑着笑着,便低頭落淚。

今天皇帝索性把捷報送過來了,他要搶在那些太監之前,親口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皇后。

陸四姑娘早就派人去書鋪守着了,可她派去的人不給力,搶不過別人,最後還是搬出陸二先生的名頭,那名讀書人才拱手相讓。

顏大姑娘的閨名裡便有一個“雪”字,所以這位玉塵居士,便是顏大姑娘無疑了。

至於這個李滿,陸四姑娘笑了,她知道這個李滿,這是顏大姑娘的弟弟。

玉塵有喻雪之意,古人有詩“風前揮玉塵,霜後幻楊花。”

做夢!

魏明政大軍大敗韃剌軍,七皇子柴晏生擒韃剌五王子!

端王、二皇子、郝衝率軍活捉福王和懷安郡王!

邊關告捷!

消息傳出之後,不但京城的讀書人轟動了,就連貴女圈子也轟動了。

再看後面的兩個名字,陸四姑娘更懵了。

可是現在,皇后已經想得透徹了。

寶公公讀完戰報,皇帝拿起來又看一遍,然後哈哈大笑。

不過,當皇帝把那份捷報擺到她面前時,皇后先是一怔,接着便把那份捷報逐字逐行讀了一遍,和皇帝的反應不同,皇后說的第一句話卻是:“他們三個有沒有受傷?這上面爲何沒有寫上,是不是受傷了,不敢寫出來?”

皇帝忙道:“老三還另有書信送到京城,戰報來得快,走在了前頭,想來他的書信也快要到了,另外,他們三個是皇子,若是有人受傷,魏明政自是不敢隱瞞,會在戰報上一併寫明的,既然沒有寫,那就說明他們三個沒有受傷。”

皇后雖然知道皇帝言之有理,可是心裡卻還是七上八下,沒有看到兒子們的親筆書信,她的心就不會放下。

(本章完)

第11章 香菜第58章 公堂(端午安康!)第536章 編修(兩章合一)第276章 孟家第456章 插曲(二)第319章 武戲第477章 冬至(兩章合一)第472章 秘密(兩章合一)第495章 煩心第544章 女子(兩章合一)第120章 貴姓第521章 邸抄第514章 回來(兩章合一)第165章 喜歡第16章 鑰匙第335章 福桔第449章 身份第446章 紙條第351章 湯糰第98章 白粥第4章 簪子第585章 閨蜜(兩章合一)第245章 玉犬第520章 夫妻第328章 雲盼第357章 龍爺第80章 賭注(一更)第133章 打人第315章 餃子第146章 玉佩第497章 韃剌(兩章合一)第452章 帳冊第493章 密信第257章 殘書第194章 晚膳第288章 如冰第50章 休書第239章 靜夜第203章 胡家第94章 薔薇(一更)第468章 故人(兩章合一)第201章 餡餅第290章 白梅第217章 豆漿第571章 孩子(兩章合一)第597章 新生第363章 兄妹第9章 歐陽第80章 賭注(一更)第294章 紅繩第200章 飼養第492章 謠言第65章 板子第424章 馬車第303章 茶莊第45章 早點第511章 韃剌(兩章合一)第549章 英雄(兩章合一)第275章 寶淮第561章 王懷(兩章合一)第531章 大婚(一)第468章 故人(兩章合一)第132章 婦人第577章 八卦(兩章合一)第175章 漕幫(一更)第457章 滷肉第534章 孟婷(兩章合一)第182章 甘霖第480章 突變(兩章合一)第503章 進宮第308章 嫌棄第300章 點心第273章 花瓶第370章 馬車第34章 刺蝟第472章 秘密(兩章合一)第564章 買花(兩章合一)第282章 傷疤第534章 孟婷(兩章合一)第298章 回京第595章 喜宴(一)第18章 耳光第337章 書衣第92章 房子第294章 紅繩第13章 焦爺第354章 小囡第300章 點心第124章 棍子第403章 翠翠第425章 拾兒(兩章合一)第71章 蠶豆第31章 炒菜第229章 改口第377章 珠花第527章 催妝(一)第347章 滷肉第484章 荷包(兩章合一)第421章 銀子第106章 貓狗
第11章 香菜第58章 公堂(端午安康!)第536章 編修(兩章合一)第276章 孟家第456章 插曲(二)第319章 武戲第477章 冬至(兩章合一)第472章 秘密(兩章合一)第495章 煩心第544章 女子(兩章合一)第120章 貴姓第521章 邸抄第514章 回來(兩章合一)第165章 喜歡第16章 鑰匙第335章 福桔第449章 身份第446章 紙條第351章 湯糰第98章 白粥第4章 簪子第585章 閨蜜(兩章合一)第245章 玉犬第520章 夫妻第328章 雲盼第357章 龍爺第80章 賭注(一更)第133章 打人第315章 餃子第146章 玉佩第497章 韃剌(兩章合一)第452章 帳冊第493章 密信第257章 殘書第194章 晚膳第288章 如冰第50章 休書第239章 靜夜第203章 胡家第94章 薔薇(一更)第468章 故人(兩章合一)第201章 餡餅第290章 白梅第217章 豆漿第571章 孩子(兩章合一)第597章 新生第363章 兄妹第9章 歐陽第80章 賭注(一更)第294章 紅繩第200章 飼養第492章 謠言第65章 板子第424章 馬車第303章 茶莊第45章 早點第511章 韃剌(兩章合一)第549章 英雄(兩章合一)第275章 寶淮第561章 王懷(兩章合一)第531章 大婚(一)第468章 故人(兩章合一)第132章 婦人第577章 八卦(兩章合一)第175章 漕幫(一更)第457章 滷肉第534章 孟婷(兩章合一)第182章 甘霖第480章 突變(兩章合一)第503章 進宮第308章 嫌棄第300章 點心第273章 花瓶第370章 馬車第34章 刺蝟第472章 秘密(兩章合一)第564章 買花(兩章合一)第282章 傷疤第534章 孟婷(兩章合一)第298章 回京第595章 喜宴(一)第18章 耳光第337章 書衣第92章 房子第294章 紅繩第13章 焦爺第354章 小囡第300章 點心第124章 棍子第403章 翠翠第425章 拾兒(兩章合一)第71章 蠶豆第31章 炒菜第229章 改口第377章 珠花第527章 催妝(一)第347章 滷肉第484章 荷包(兩章合一)第421章 銀子第106章 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