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傳言

第470章 傳言

“齊慰,你究竟想要如何?”

周弘提高了聲音,但是終究沒有大吼出來,這裡雖然沒有其他客人,但是終歸不是自己的地方。

齊慰放下手中的芡實糕,笑了笑,娓娓道來:

“那年我十四歲,家父也還是定國公,他去山海關巡視兵防,帶我同去,原是想讓我增長見識,多些歷練,可是途經平城時,我卻偏偏出起了水痘,大夫說我這個年紀出水痘有些兇險,家父便將我留在了平城。

福王聽說以後,派人到官驛照顧我,我的情況比較嚴重,高燒不退,足足用了一個月方纔痊癒,我痊癒之後,便到福王府登門道謝,幾日後,福王在府中設宴,除了介紹他的嫡子,還將城中名門望族的子弟引薦給我。

彼時我大病初癒,連帶着腸胃也比以前虛弱,幾杯酒下肚,我便腸胃疼痛,擔心影響到其他客人,懷安郡王親自陪着我到客房休息,還請了府裡的大夫爲我診治。

我雖沒有大礙,但是大夫建議我不要走動,在王府裡將養一日。

那晚,我便留宿在福王府裡。

掌燈時分,我聽到外面有女子的說話聲,初時以爲是丫鬟來送湯藥,也沒有在意,但是緊接着,我聽到瓷器碎裂的聲音,我讓忠伯出去看看,忠伯回來告訴我,剛剛是大郡主來了,外面的婆子說,大郡主端了湯藥過來,不小心打碎了,大郡主這會兒已經回去了。

我和忠伯都覺此事有蹊蹺,當時福王爺只有一個女兒被封爲郡主,便是他的嫡長女柴婧。

大郡主雖然年紀還小,而我也只有十四歲,可男女七歲不同席,更何況是讓一位尊貴的郡主爲我端湯送藥。

而福王府送來的那些東西,連同這些日子平城府其他人家送的禮品,全部讓人送回了京城。

畫像藏在一個用來裝藥材的匣子裡,以往收到禮品,我都會讓忠伯仔細查看,唯獨福王最後一次送來的東西,我因爲急着離開,沒有細查,便和其他禮品放在一起,送回了京城。

外面甚至已經在傳我們兩家開始議親了,就連我那堂叔去清圓辦理私事,都被傳是去平城求親。

而我後來也迎娶了我的髮妻史氏,我與史氏的結合,並非是如外面傳言那般不堪,說我是因爲情傷所致,才免爲其難隨便娶了一個武將之女。

就連柴婧去官驛向我道歉的事,也被傳了出來,當然,傳言之中,自是沒提道歉的事,而是我倆在官驛裡私會。

那些傳聞,連同那幅畫像,就連家父家母也相信了傳言。

忠伯拿了銀子,悄悄盤問了一個當時在場的粗使丫鬟,那丫鬟說了實話,她說大郡主來的時候是很高興的,還問是誰住在這裡,可是剛到外面,王妃身邊的嬤嬤,便端了湯藥過來,說是王爺讓大郡主把這碗湯藥送進去,大郡主便問裡面的人究竟是誰,那嬤嬤不肯說,大郡主臉色就不好看了,摔了湯藥轉身離去。

傳言我在平城時,與福王嫡長女一見傾心,情投意合,我甚至在福王府裡住了一陣子。

第二天,我正在整理行裝,外面有人求見,我看到拜帖,上面寫的是丁嶠的名字。

可是沒想到,當天下午,我便收到福王府送來的禮物,我沒有在意,讓忠伯置辦了同等價值的禮品還了回去。

直到我隨家父從山海關回到京城,我才知道我與大郡主的事早就傳到了京城。

而家母更在我讓人送回京城的那批東西當中,發現了一幅柴婧的畫像!

我在福王府裡見過丁嶠,他是懷安郡王的同窗,文章寫得很好,明年他會去京城讀書,還曾請我幫忙引薦京城的書院。

父親寫信過來,是讓我在平城多住些日子,等到身體完全恢復再去山海關。可是出了這樣的事,我便不想再多留了,準備安排之後,便啓程去山海關。

我卻沒有想到,丁嶠不是一個人來的,他身邊有一個小廝,而那個小廝,便是女扮男裝的福王嫡長女柴婧。”

我聽到這件事後,連夜就要離開,可能是剛纔的事情已經傳到了福王耳中,懷安郡王過來,好說歹說,讓我多留了一晚。

再後來的事,想來舅兄也聽說了,福王妃與兩個女兒,被留在京城住了很久,之後,大郡主被封金環公主去和親,從此再也沒有回到平城。

齊慰說到這裡,無奈苦笑,說道:“我與柴婧真正面對面,也只有那一次。

我以爲他來找我,是說去書院的事,也沒有多想,便請他進來了。

而福王卻又派人來到京城,和我家中提起他的另一個女兒柴姝,此事自是沒成。

而事實上,我家手握兵權,而福王則是被太皇太后忌憚的親王,這樣的親事,我家避之不及,又怎會與福王府聯姻。

次日天還沒亮,我便啓程去了山海關。

柴婧是來向我道歉的,她很真誠,人也坦蕩,我那時還是少年天性,見人家小姑娘來道歉了,便也大手一揮,讓她不必多想,我沒有放在心上。

家父勃然大怒,我也自責不已,是我年少無知,缺少經驗,這才落人口舌。

我被家父送去西北,而在我離開京城之前,太皇太后以祝壽爲名,宣福王妃帶着兩個女兒進京。

次日一早,我便走了,去向福王告辭時,卻意外地看到福王的幾個兒女竟然全都在屋裡,其中便有他的嫡長女柴婧,以及那位記在王妃名下的庶女柴姝。

我與史氏是青梅竹馬,我們自幼便認識,小時候,史氏還曾在國公府裡住過一陣子。

後來我到了要議親的年紀,又因爲有過與柴婧的傳言,家中自是更願意讓我娶一位知根知底,無關政事的妻子。

至於外面所傳,我爲解金環公主之危,扔下新婚不久的妻子的事,更是無稽之談。

韃子單方面撕毀和約,派軍犯境,身爲武將,爲國出征,解邊關之危是我大魏將士的職責所在,更何況,我又不是擅自出兵,我是領皇命走的,可是卻成了我是爲了金環公主纔出徵的。”

(本章完)

第250章 驚馬第562章 交換(兩章合一)第524章 孝子第282章 傷疤第147章第150章 珍珠第17章 印信第495章 煩心第74章 賤狗第230章 宮事第397章 萬利第196章 告示第399章 信箋第21章 蘋果第455章 插曲(一)第388章 桃花(一)第116章 騙子第368章 求娶(兩章合一)第339章 招牌第155章 柴晏第447章 試探第203章 胡家第549章 英雄(兩章合一)第331章 弓聲第152章 寶藏第23章 剪報第111章 拌麪第26章 燒賣第227章 憤怒第252章 判刑第447章 試探第147章第64章 匣子第467章 看病(兩章合一)第145章 撫監第491章 有求(兩章合一)第265章 落戶(兩章合一)第590章 嘎魯(兩章合一)第586章 突變(兩章合一)第282章 傷疤第597章 新生第435章 寶石第531章 大婚(一)第345章 石亭(兩章合一)第553章 身世(兩章合一)第468章 故人(兩章合一)第363章 兄妹第569章 案宗(兩章合一)第186章 小街第547章 哨子(兩章合一)第151章 監軍第340章 紅果第357章 龍爺第123章 來人第572章 羽扇(兩章合一)第45章 早點第495章 煩心第22章 醬缸第510章 屏風第392章 希望(元旦快樂)第121章 雷劈第57章 衙門第72章 募兵第359章 矯情第154章 嘮叨第512章 退親(兩章合一)第589章 柴晏第40章 馬桶第79章 凶宅(五更)第73章 辛伯第35章 麪肥第422章 練字第154章 嘮叨第427章 剪刀(兩章合一)第534章 孟婷(兩章合一)第197章 替身第303章 茶莊第428章 回來(兩章合一)第107章 侄子第491章 有求(兩章合一)第196章 告示第277章 黎家第455章 插曲(一)第299章 流水(兩章合一)第165章 喜歡第160章 賢侄第147章第231章 帽子第221章 少年第312章 點心第132章 婦人第411章 商人第205章 夜奔第175章 漕幫(一更)第78章 首飾(四更)第121章 雷劈第23章 剪報第201章 餡餅第536章 編修(兩章合一)第122章 小牛
第250章 驚馬第562章 交換(兩章合一)第524章 孝子第282章 傷疤第147章第150章 珍珠第17章 印信第495章 煩心第74章 賤狗第230章 宮事第397章 萬利第196章 告示第399章 信箋第21章 蘋果第455章 插曲(一)第388章 桃花(一)第116章 騙子第368章 求娶(兩章合一)第339章 招牌第155章 柴晏第447章 試探第203章 胡家第549章 英雄(兩章合一)第331章 弓聲第152章 寶藏第23章 剪報第111章 拌麪第26章 燒賣第227章 憤怒第252章 判刑第447章 試探第147章第64章 匣子第467章 看病(兩章合一)第145章 撫監第491章 有求(兩章合一)第265章 落戶(兩章合一)第590章 嘎魯(兩章合一)第586章 突變(兩章合一)第282章 傷疤第597章 新生第435章 寶石第531章 大婚(一)第345章 石亭(兩章合一)第553章 身世(兩章合一)第468章 故人(兩章合一)第363章 兄妹第569章 案宗(兩章合一)第186章 小街第547章 哨子(兩章合一)第151章 監軍第340章 紅果第357章 龍爺第123章 來人第572章 羽扇(兩章合一)第45章 早點第495章 煩心第22章 醬缸第510章 屏風第392章 希望(元旦快樂)第121章 雷劈第57章 衙門第72章 募兵第359章 矯情第154章 嘮叨第512章 退親(兩章合一)第589章 柴晏第40章 馬桶第79章 凶宅(五更)第73章 辛伯第35章 麪肥第422章 練字第154章 嘮叨第427章 剪刀(兩章合一)第534章 孟婷(兩章合一)第197章 替身第303章 茶莊第428章 回來(兩章合一)第107章 侄子第491章 有求(兩章合一)第196章 告示第277章 黎家第455章 插曲(一)第299章 流水(兩章合一)第165章 喜歡第160章 賢侄第147章第231章 帽子第221章 少年第312章 點心第132章 婦人第411章 商人第205章 夜奔第175章 漕幫(一更)第78章 首飾(四更)第121章 雷劈第23章 剪報第201章 餡餅第536章 編修(兩章合一)第122章 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