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招供(兩章合一)

第555章 招供(兩章合一)

周掃塵把一個包袱放到桌上,說道:“珍珠那廝非要讓我拿過來,別的沒學會,酸腐氣倒是學了不少。”

她這麼一說,顏雪懷便猜到包袱裡面的是什麼了。

她問道:“那人的身子驗過了嗎?有沒有刺青或者莫名其妙的疤痕?”

刺青的圖案裡可能隱藏着藏寶圖的線索,莫名其妙的疤痕下可能縫着珍貴的東西,紀婆子帶着柴婧逃亡時,便曾將寶石縫在皮肉裡。

“查過了,沒有,如果確實有那東西,應該就在她這些東西里面,可惜我這肉眼找不到。”周掃塵說道。

頓了頓,周掃塵又道:“放心吧,走得時候換了夷人的衣裳,不是好料子,可也整整齊齊,按照夷人的習俗下葬,沒有棺木和陪葬品。”

顏雪懷點點頭,這樣很好,即使日後屍體被發現,也無法確定這是柴姝,且,慶王讓人離開祥雲庵的那一天,便已將柴姝捨棄,慶王還沒有笨到讓人去做挖墳這種蠢事。

柴姝也蠢,蠢在自作聰明,她擅長要挾別人,屢屢受挫卻又不知悔改。

她想用貞操名聲要挾柴婧,柴婧瘋了,她也沒有好下場,反被福王妃安排了一樁荒唐的親事,成爲笑柄;

她用齊纓要挾齊慰,齊慰不吃這一套,齊纓反而成了燙手山芋,最後不得不被她扔出來;

她用不知真假的藏寶圖要挾慶王,想讓慶王把她當菩薩一樣供起來,卻沒想到慶王根本不信任她,聽到一點風吹草動,便將她遠遠拋開,如同拍去沾在身上的塵土。

瑪瑙得知以後,便找人在茶攤上說起楊素雲在京城的豐功偉績,包括鄔楊兩家的親事,以及王氏之死,連同皇帝下令禁批各地報送節婦烈女的旨意。

好在楊素雲清醒之後,對這一段隻字不提,一口咬定楊鑫對她圖謀不軌,她爲了保全自己的貞潔,徹底斷掉楊鑫這個登徒子的糾纏,纔會鋌而走險,殺掉楊鑫,卻沒想到連累了無辜之人,她爲此後悔不已。

還是王妃最好,跟着王妃,是他最明智的選擇。

皇后想起冬至節時假山裡死人的事,又讓人去查,這一查還真查出來,自盡而死的宮女當中,其中有一個,在宮外有個比她年長十幾歲的大哥,大哥家裡只有一棵獨苗,那獨苗跟人一起出京做生意,攤上官司,後來不了了之。

那些日子,知縣差點被那些人家給煩死,現在回想起來還煩得不成,卻沒想到原來這些事都是因爲楊素雲而起的。

楊家想花銀子,可是知縣剛剛得到消息,朝廷派出調查刑獄的官員已經離開府城,往各州各縣來了,且,睿王做了巡按,不日便要出京,他們這裡離京城不算太遠,誰能保證睿王出京後的第一站,不會是他們這裡呢。

柴姝利用顏昭山,想要給李綺娘母女添堵,卻令朝廷做出調查各地刑獄的決定,令百姓拍手稱快。

珍珠一聽就高興起來了,眼睛閃閃發光,看王爺那嫌棄的眼神,他以爲他要被留在王府裡的某個角落,做一顆蒙塵的珍珠。

楊寶家裡不富裕,楊鑫借住在這裡,楊寶拿不出好東西,便蒸了加霜糖的米糕,那天晚上,一家人連同楊寶全都吃了米糕,而貨郎賣的老鼠藥也是白色的,沒有特殊味道,摻在糖霜裡,六個活生生的人便全都死了。

當然,只差一步,皇后在氣頭上懸崖勒馬,她可不能因爲一個賤人就對兒子的婚事撒手不管,她的眼光一向很好,也只是錯看過一回而已。

想想柴姝這一輩子,算計了柴婧,可柴婧卻也因此遇到真心愛她護她的人;

沒想到李綺娘太謹慎,她們沒能得手,反倒連累一名小內侍喪命,兩人擔心事情敗露會死得更慘,便自盡了。

知縣義正言辭,讓人把楊大少爺轟了出去。

瑪瑙在信裡說,證人找到了,有個小孩在村子裡遇到楊寶的小女兒,小姑娘手裡拿着一個紙包,說是小紅給她的霜糖,蒸米糕時摻上,一定很好吃。

顏雪懷又想到了杜老爺夫妻連同楊鑫,是受了楊素雲的指派去的時豐縣,楊素雲雖然做過女官,可想要精確無誤找到顏昭石也並非易事,十有八九,楊素雲的所做所爲也有柴姝的影子。

瑪瑙買通了縣衙裡的文吏,這才得知那日楊素雲還說過這麼一件事。

什麼朝陽宮女官,什麼得皇后青眼,狗屁狗屁,知縣沒當過皇后也能想到,皇后現在最不想聽到的名字,應該就是楊素雲了。

京城楊家的親戚們輪番勸說楊大少爺,楊大少爺沒有辦法,只好回了族裡。

啥?他是被王爺硬塞給王妃的?

哪輩子的事了,早就不記得了,明明是王妃慧眼識寶珠!

老鼠藥是她讓小紅買回來的,楊寶家裡摻了老鼠藥的糖霜也是她讓小紅送的,小紅是被她殺人滅口的。

周掃塵走後,顏雪懷便把那包東西一件件查看,還真不是珍珠學會了酸腐,這些都是柴姝的貼身之物,包括肚兜在內。

當然,這是後話,此時顏雪懷並不知道皇后派人暗中調查宮女的事,一個小丫鬟匆匆忙忙跑進來:“王妃,舅爺身邊的唐隆來了,他哭得厲害,說是青萍巷那邊出事了,出大事了!”

顏雪懷的這個猜測當天便得到了證實,瑪瑙的急信送到京城。

皇后把這件事情查清之後,氣得不成,差點就下決心,再不去管莊王的親事了。

顏雪懷說道:“我要陪王爺一起出京,到時你也隨行。”

知縣礙於楊素雲曾經的女官身份,楊家爲了臉面,也瞞下了楊素雲被送回族裡的原因,因此楊素雲在牢裡的日子過得不錯,不但是單間,而且還有牀有被褥,吃食上也儘量精細。

再查下去,這案子竟然是因着鄔家先的關係才了結的,而鄔家先壓根就不認識辦案官員,據說是一位當時因爲鄔家先來巴結楊素雲的小官太太,把這件事告知了自己丈夫,而那位辦案的官員恰好是她丈夫的親表哥,於是這事便辦成了。

顏雪懷嘆了口氣,做人,還是要有自知知明的好。

那辦案的官員爲的不是自家親戚,而是鄔家先的面子。

想到瘋狂基因,顏雪懷嚇了一跳,周萬千和周小白會不會也遺傳到這種基因了?

她拍拍胸口,她這是糊塗了,這兩位並非天生,一個是被親妹妹給算計的,另一個則是自卑到了極致,因此纔會做出瘋狂的行爲。

楊家有幾個已經訂親的姑娘,因此被退了親事,楊大少爺被扣在小楊莊,京城的楊家族老們,沒有辦法,只好湊了一筆銀子送回去,並且同意分宗,京城的楊家和小楊莊的楊家徹底分開,另立宗譜。

京城的楊家族老們恨透了楊素雲,自是不想去,索性全都裝病,楊大少爺也恨楊素雲,雖然有二姨娘頂罪,可是楊家和王家全都認定,害死王氏的罪魁禍首就是楊素雲,楊大少爺年少氣盛,恨楊素雲害了他的母親,又連累父母坐牢,現在楊素雲出事,楊大少爺拍手稱快。

楊素雲幫宮女保下了她的侄子,或許是報答,也或許是被要挾,宮女便連同自己的好姐妹,意圖對李綺娘下手。

珍珠哭喪着臉,過來見顏雪懷,顏雪懷見他像棵被霜打過的茄子秧,便猜到這是被柴晏收拾了。

小楊莊的楊姓族老,往京城送了信,讓京城的楊家族老,連同楊素雲的弟弟楊大少爺一起回去。

可是楊素雲畢竟是楊家的女兒,她若是被判了斬刑,敗壞的不只是她自己的名聲,受到連累的是楊家所有的女兒。

也就是說,面對無法逃脫的死刑,楊大姑娘依然顯露了一手好茶藝。

顏雪懷失笑,對了,柴姝還算計了吳員外,想讓吳員外利用田翠翠,給李綺娘和她添亂,到頭來呢,讓她暴露的正是吳員外。吳員外的事情,最大的受益人反而是吳太太,吳太太隱忍多年,終於脫離苦海。

他一個七品知縣,有幾個腦袋敢在這個時候收銀子。

歐陽尚宮不敢應聲,當初是誰一門心思,想讓楊素雲做兒媳的?若不是莊王一心向佛,說不定楊素雲真的就做了王妃了,就這個狠勁兒,還不知道把王府攪成什麼樣了。

依大魏律,凡謀殺者、造意者,斬。

皇后在宮裡,也聽說了楊素雲的事,心中不免唏噓。

算計了齊慰,白養了人家的兒子,卻也只能眼巴巴看着齊慰迎娶李綺娘;

她算計自己的父親,可也爲父親培養了死士,可福王逃亡時卻壓根沒有想起她來,心裡牽掛的只有懷安郡王和另一個養在外面的兒子;

她把小楊莊禍害得不輕,雖然分宗了,可是先前那幾個被退親的姑娘,還是被她影響了親事,只希望她們以後能遇到真正的良人。

楊素雲在受了大刑,疼得死去活來,神志不清時,說出楊鑫不但要讓她退還在京城時給她的厚禮以外,還用睿王妃孃家的事情威脅過她,她說她接連收到過三封信。

顏雪懷錶示很佩服,論起這方面,她真的比不上楊素雲,就連柴姝也比不上,福王子女骨子裡隱藏的瘋狂基因,讓柴姝的一生,要麼是在作死,要麼是在作死的路上。

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皇后決定,她要把挑選兒媳婦孫媳婦重孫媳婦的事業進行到底。

柴晏去刑部做交接,便聽說了楊素雲的案子,趕上朝廷督察各地刑獄的風口浪尖,楊素雲的案子沒有耽擱,用最快的速度從縣衙逐級上報到府衙,府衙覈准後,已遞送到刑部備案,楊素雲目前已被關進天牢,等候秋後問斬。

她,即使是個死刑犯,她也是一朵不染雜塵的亭亭白蓮。

可是現在楊素雲已經招供,依照大魏律,但凡殺人者,一旦招供畫押,無論男女,家族皆不得插手。

京城楊家讓子弟往陸家送了信,傅氏聽說以後當場便暈倒了,陸錦朝替母親做主,派了傅氏從孃家帶過來的一名管事跟着同去。

楊素雲雖然是在小楊莊出事的,可她畢竟是京城楊家的,影響的也是京城楊家,和小楊莊的楊家沒有關係。

不過,這當中還有一個插曲,那便是楊鑫爲何會糾纏楊素雲。

柴晏瞞着顏雪懷把珍珠收拾了一通,誰讓這小子用水代替眼淚博取同情了,活該。

周萬千和周小白自幼長在山寨裡,沒有受到母親情緒的影響,如同野草一般恣意成長,倒也是一件好事。

管事聽到這些事,慌忙回去稟給了知縣,知縣也嚇了一跳,當時縣裡有好幾家出了烈女的,原本歡歡喜喜等着立牌坊了,可是朝廷一刀切,無論是自盡死的還是被逼死的,全都是白死,死了也別想立牌坊。

當日,知縣便給楊素雲用了重刑,楊素雲纖纖弱質,哪裡受得了大刑,楊大少爺趕到縣衙時,楊素雲已經全都招了。

“多虧本宮早早看出這不是個好的,把她打發出去,否則.唉,本宮想想都膈應。”

她通過這些信,得知了睿王妃生父的事,於是才讓來巴結她的楊鑫,給在時豐縣的姐夫姐姐寫信,讓他們挑撥顏昭石的繼弦田氏,來京城給睿王妃添堵,敗壞定國公夫人的名聲,令皇后厭憎睿王妃這個兒媳。

知縣大人沒讓人把這些事寫在口供上,他不傻,無論是睿王府還是定國公府,全都是他惹不起的,他可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楊家這邊原本商量的辦法,是趁着楊素雲還沒有招供,在知縣那裡花點銀子,把人帶回族裡,到時一根繩子勒死,這事也就了結。

知縣大人聽到楊素雲親口說出這件事,嚇得魂不附體,差點去割了楊素雲的舌頭,不讓她再說下去。

小楊莊一案,楊素雲揹負七條人命,只斬一次都是便宜她了。

唐隆,是唐茹的弟弟,他平素裡跟在小滿身邊,小滿放暑假去了紫藤山莊,也給唐隆放了假,這陣子唐隆住在青萍巷。

李綺娘和小滿都沒在京城,青萍巷那邊有事,唐隆便跑到王府報信。

顏雪懷吃了一驚,連忙讓人叫了唐隆進來。

唐隆雙眼紅腫,一邊哭一邊說:“財伯的孫子死了,財伯暈死過去了!”

(本章完)

第498章 王子第280章 善堂第19章 土匪第457章 滷肉第550章 喜事(兩章合一)第310章 生意第526章 議親(兩章合一)第213章 行動第186章 小街第516章 公堂(兩章合一)第8章 老婦第322章 長史(兩章合一)第562章 交換(兩章合一)第541章 休書(兩章合一)第114章 轎子第17章 印信第195章 星星第201章 餡餅第134章 聖母第474章 往事(兩章合一)第469章 糕點(兩章合一)第429章 廢稿第183章 美人第555章 招供(兩章合一)第463章 議親(兩章合一)第332章 長兄第490章 嘉魚第439章 巧合第348章 來信第101章 死地(月票加更)第448章 崔蛟第49章 女兒第263章 柴薈第163章 情報第503章 進宮第508章 楚懷第146章 玉佩第449章 身份第598章 氣消(兩章合一)第580章 碰瓷(兩章合一)第511章 韃剌(兩章合一)第116章 騙子第244章 勤王第569章 案宗(兩章合一)第181章 道士第349章 路引第339章 招牌第2章 菜刀第263章 柴薈第172章 二孃(一更)第371章 他來第278章 扇子第104章 青花第359章 矯情第354章 小囡第138章 名字第176章 書信(二更)第585章 閨蜜(兩章合一)第491章 有求(兩章合一)第33章 晏七第509章 相爭第22章 醬缸第559章 村子(兩章合一)第263章 柴薈第74章 賤狗第238章 消息第180章 義絕(鈞臨天下盟主加更)第451章 無關第66章 匕首第233章 浩子第492章 謠言第243章 逼宮第149章 兒子第248章 驚嚇第586章 突變(兩章合一)第318章 宮燈第125章 婆子第235章 信他第574章 供詞(兩章合一)第252章 判刑第346章 挑明(兩章合一)第302章 花娘第374章 話梅第49章 女兒第269章 黎羅第63章 金錢第345章 石亭(兩章合一)第162章 燒雞第139章 野狗第558章 畫像(兩章合一)第117章 報官第405章 斗笠第298章 回京第577章 八卦(兩章合一)第28章 包子第286章 狐狸第196章 告示第323章 畫像第381章 瘦馬(兩章合一)第247章 族長
第498章 王子第280章 善堂第19章 土匪第457章 滷肉第550章 喜事(兩章合一)第310章 生意第526章 議親(兩章合一)第213章 行動第186章 小街第516章 公堂(兩章合一)第8章 老婦第322章 長史(兩章合一)第562章 交換(兩章合一)第541章 休書(兩章合一)第114章 轎子第17章 印信第195章 星星第201章 餡餅第134章 聖母第474章 往事(兩章合一)第469章 糕點(兩章合一)第429章 廢稿第183章 美人第555章 招供(兩章合一)第463章 議親(兩章合一)第332章 長兄第490章 嘉魚第439章 巧合第348章 來信第101章 死地(月票加更)第448章 崔蛟第49章 女兒第263章 柴薈第163章 情報第503章 進宮第508章 楚懷第146章 玉佩第449章 身份第598章 氣消(兩章合一)第580章 碰瓷(兩章合一)第511章 韃剌(兩章合一)第116章 騙子第244章 勤王第569章 案宗(兩章合一)第181章 道士第349章 路引第339章 招牌第2章 菜刀第263章 柴薈第172章 二孃(一更)第371章 他來第278章 扇子第104章 青花第359章 矯情第354章 小囡第138章 名字第176章 書信(二更)第585章 閨蜜(兩章合一)第491章 有求(兩章合一)第33章 晏七第509章 相爭第22章 醬缸第559章 村子(兩章合一)第263章 柴薈第74章 賤狗第238章 消息第180章 義絕(鈞臨天下盟主加更)第451章 無關第66章 匕首第233章 浩子第492章 謠言第243章 逼宮第149章 兒子第248章 驚嚇第586章 突變(兩章合一)第318章 宮燈第125章 婆子第235章 信他第574章 供詞(兩章合一)第252章 判刑第346章 挑明(兩章合一)第302章 花娘第374章 話梅第49章 女兒第269章 黎羅第63章 金錢第345章 石亭(兩章合一)第162章 燒雞第139章 野狗第558章 畫像(兩章合一)第117章 報官第405章 斗笠第298章 回京第577章 八卦(兩章合一)第28章 包子第286章 狐狸第196章 告示第323章 畫像第381章 瘦馬(兩章合一)第247章 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