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族自身比不上八大家族又怎能將怨恨發在八大家族上呢,簡直就是小人之心!”龍天不假思索道。隨即感到兩道凜冽的目光朝自己身上射來。
看到易少爺目光灼人,包含着怒意,龍天才發現自己剛纔說的有些過份了,“抱歉。”
易少爺眼裡的冷光漸漸散去,而後嘆了一聲,“八大家族每一家皆有一種至強功法,確實強大無比。然而醫族當年也不惶多讓,絕不會比某一家族差。直到族中最重要的一部古經丟失之後,家族失去力力量之源,日漸陌落,直至今日這番景象……”
“你的意思是……”
“如果能夠找回家族祖傳古經,醫族的力量將超越任何一個家族,連那八大家族也不例外!”
易少爺不知不覺提高了音量,神色也變得激動起來,“在修練界中,不是有一句關於最有價值之物的訓言麼?”
“你指的‘一洞、三山……’那句話?”龍天自然知道,修練界中沒有人不清楚。那句話最開始便道出了中華大地上最神秘的幾處位置。古老相傳,那幾個地方隱藏着修練的奧秘,誰要能參透領悟,便有機會獲得超強的力量,成爲至強者。
“一洞”指的是達摩洞。那兒是少林達摩始祖修成正果的地方,據說達摩始祖在達摩洞中參悟了世間的奧秘,得到了最強的力量,成爲了一個超越一切的“佛”。
只要找到達摩洞,便有可能重新踏上達摩的修練歷程,進而成爲另一位佛。
千百年來,少林弟子一直在尋找着傳說中的達摩洞,然而至今爲止依然一無所獲。
“三山”則是指被稱爲“萬妖之源”的崑崙山,隱藏於人世間的武當山,以及遠在海外,最爲遙遠神秘的蓬萊山。
這三座山與達摩洞齊名,同樣是修練界中的大秘,不爲人知。
“除了那一洞三山之外,後半句卻不是每個人都知曉。”易少爺接下去道,“一洞,三山,五竅,九術……”
“五竅?九術?那又是指什麼?”對於這兩個詞,龍天的確是聞所未聞,完全陌生。
“修練一途,法門衆多,其中最爲主要的一種便是‘術——能’雙修,即在修練功法招術的同時提升能量級別。這便是武者以能量強弱分爲各個級別的原因,表現在外部便是能量的顏色……”
易少爺頓了頓,繼續道:“而五竅則是指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修練途徑……人體是一個巨大的奧秘所在,沒有人能完全參透。人共有五竅,每打通一竅都能獲得新的力量。這些力量完全來源於自身體內,並且是瞬間獲取的。”
“產生於自身體內的力量?”龍天似完全不懂卻有有些領悟,這是他第一次聽到的完全嶄新的修練方式。
“而九術,想必你很瞭解。它便是八大家族中的八種秘法,再加上醫族的古經秘術。只可惜,醫族之術已經消失太久,世人如今只知八術而不知第九術了……”
易少爺神色落陌,面露哀傷,這悲傷不是因爲個人,而是爲整個醫族而悲。
“你所說的,恐怕只有修練界中的那些老古董知曉了。”這一番話對於龍天啓發良多,他還從未想過那些東西,更不知道所謂的開竅的修練方法。
除了那些出自像八大家族和醫族這樣的大家族的人外,年輕一代的武者們又有幾個瞭解這樣的秘辛。
易少爺遙望遠方羣山,直到天際模糊之處。他將長簫放至脣邊,想要吹奏一曲。但最終又放了下去。
長長的白髮如一片銀絲,隨風舞動,充滿了一種妖異、夢幻般的感覺。
龍天總覺得眼前這個比自己還小的青年身上隱藏了許多的秘密。那白地不似一個正常人的軀體,還有那充滿哀傷與失落的目光。
“家族古經對你很重要麼?”龍天忽然問道。
“有了古經,我便能獲得力量,便能保護住我所在乎的東西……”易少爺一向失落,從未對任何一個人說過那麼多話。但此刻他卻絲毫不在意。“有了古經,也許我還能看到明年此刻的夕陽……”
“什麼!”龍天渾身一震,“你的意思是……”
“這付身體,被稱爲‘至陰魔體’,這是被詛咒的身體。擁有這種體質的人絕活不過二十歲。這種體質在本族一共出現過兩次,上一次是先祖。他依靠自身大魄力開創功譜,強行逆轉厄運,成爲一代至強者!”
“只有家族古經才能讓你……活下去?”
“醫族古經名爲《岐黃內經》,正是由那位擁有至陰魔體的先祖所創,從此便成爲黃家最重要秘典,那也是戰勝魔體的唯一方法。”
龍天已不必再多說,再說也不過是增加絕望而已。他曾經幾次面對死亡的威脅,明白那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但有時死亡並不是最痛苦的事,知道了自己的死期,並且毫無力量只能靜靜等待死亡的過程,這纔是最痛苦的。
古經是唯一的希望,但卻已消失了數百年,了無音訊。而性命卻只剩下一年,想要要這一年裡找到一件已經丟失了數百年的東西……
這是怎樣的一種絕望,眼前青年又是怎樣在這種絕望中活下去的?
不知爲何,龍天體會到了這種痛苦,更加感到同情。但他沒有出言安慰,任何無幫助的安慰都是無力的,可笑的。
兩人並列而立,都不再開口,只是默默地注視的遠方。唯一在動的只有那飄動的銀髮。
過了半晌,易少爺突然道:“或許有一個方法能令老夫人改變主意。”
“是什麼?!”龍天重新看到了希望,立刻激動起來。
“除了家族古經之外,老夫人最在乎的便是我父親的大仇。”黃易已經恢復,回到那古井無波的樣子。他雖然是老夫人之孫,本應繼承醫族,卻似乎因爲體質的原因完全遠離了家族至親,說到父親大仇時也一臉平靜。
“想要她答應,除非你摘來一顆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