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林劉氏和林方氏說完話了,林莫瑤這纔有機會開口問道:“三哥,你和司南迴來的時候,禮部的儀仗隊到哪裡了?”
“司南忙着送我回來,我們沒有和儀仗隊一起出發,但是也相差無幾,想來應該差不多快到了。”林紹安回道。
隨着他話落下,那邊跑去探路的人就跑回來了,到了村長和族長面前氣喘吁吁的說道:“來,來了,村長,還有半里路就要到了。”
村長一聽,連忙指揮大家各自往後退了十米,自己則和族長一起,帶着林泰華一家站在了村口迎接。
果然,不一會的功夫就聽見了官道上敲鑼打鼓的聲音,遠遠的便看到了緩緩而來的車隊,等車隊到了近前,蘇洪安先從轎子上走了下來,隨後站在馬車旁邊,等着羅大人下馬車。
羅大人掀開車簾站在馬車車沿上的時候,居高臨下的打量了一番林家村的衆人,見整個村子裡的人幾乎都站在了村口,可是,儘管如此,卻沒有人吵鬧,衆人都穿戴整齊,安安靜靜的站在那裡,雖說有幾個直接盯着他看有些失禮,但是和大部分的農人比起來,這林家村的人顯然已經有禮的多了。
“草民林家村村長林茂青參見大人……”
“草民林家村族長林茂生參見大人……”
“草民林泰華,攜一衆家眷,見過大人……”
隨着三人自報家門結束,便慢慢的撩袍跪了下去,給羅大人行禮,林莫瑤儘管心中萬般不願,卻還是乖乖的跟着跪了下去。
就在剛纔,她趁着村長族長和林泰華自報家門的時候悄悄擡頭看了一眼馬車上來的禮部官員,發現竟然還是個老熟人。
禮部侍郎羅永正,此人也算是太子黨一派當中的一股清流了,當年對自己罵聲最大的便是禮部,不過,最後這些人都沒有什麼好下場罷了,這個羅永正林莫瑤之所以記得清楚,是因爲他一個小小的禮部侍郎,竟然敢公然在大殿之中指着自己的鼻子罵禍國殃民的妖女,嘖嘖,後來他的下場是什麼來着?好像是滿門抄斬,九族男子充軍,女子充妓。
林莫瑤心中無奈的嘆息了一聲,又是一個自己欠了債的,自己前世到底造了多少的孽啊,不過,這個人林莫瑤還是知道一些的,爲人正直,但是太過於注重禮教,想來他來宣旨,應該不會爲難林家村的人的。
林莫瑤之前還一直擔心,怕來的人會是秦相的人,到時候就有些棘手了,不過幸好,太子辦事還是比較靠譜,派了個他的人來。
“老村長請起……各位,都起來吧。”林莫瑤走神的這一會,羅大人已經從馬車上下來,走到了村長几人的面前,主動將村長給扶了起來。
周圍的幾人聽了他的話之後,道了聲謝就跟着站起來了。
村長儘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穩一些,對羅大人恭敬道:“大人,香案已經備好,還請大人移步我們林氏祖祠。”
羅大人點點頭,略微掃視了一圈林家村,還是比較滿意的,便對村長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村長這才帶着羅大人和蘇洪安,走在前面,在他們身後,跟着林泰華一家,林莫瑤一家和林二爺一家,和他們並排的是羅大人帶過來的禮部儀仗隊的人,隊伍的最後,就是林家村的村民了。
林莫瑤用餘光瞟了一眼,發現身後跟着的一排人,有人端着盤子,還有人擡着箱子,跟她們並排走着的兩個他人擡着的東西,被紅布蓋着,瞧着像是牌匾。
不過林莫瑤沒有仔細的看,畢竟一路上不能東張西望,但是賞賜了些什麼東西,她心裡也大概有數了。
衆人一路恭敬的走過來,不一會便到了林家祖祠。
祠堂昨天村長和族長就讓人來裡裡外外的全部打掃了一番,看起來雖然陳舊,但是乾淨整潔,倒是讓祖祠透露出了一股古老的韻味。
羅大人打量了一番林家祖祠,發現雖然不大,卻規規整整,祖祠的面前時一片很大的空曠場地,祖祠的門口此時已經擺上了香案,上面擺放的東西準備的也比較齊全。
見此,羅大人微微的點了點頭,表示滿意,不管是不是蘇洪安提早跟他們說了要準備,至少這些鄉野村夫準備的東西,符合規矩就行了。
想到這裡,羅大人便對村長和族長說道,“老村長,我看時辰也差不多了,準備宣旨吧。”
村長連忙躬身應道:“是,還請大人移步香案。”說完,悄悄對身後的一個年輕人使了個眼色,便見那人向後面的人羣走去。
不一會,羅大人就站到了香案面前,而林家村的村民們也都自發的站到了前面的空地,按照每家每戶的位置整齊站好,村長和族長帶着林泰華跪在第一排,在他們身後跟着的事林二爺帶着兩個兒子,今天日子特殊,就連林泰立都來了,和三人跪在一起,在他們的身後就是林劉氏和林二奶啊你帶着一衆女眷和孩子了。
只見羅大人站定,便有專門的宮人用銅盆端上了一盆清水給羅大人淨手,洗了手擦乾,羅大人這才小心翼翼,恭敬的從另外一個宮人所端着的托盤上取下明黃的聖旨拿在了手中,轉身面對這林家村的衆人。
按照昨天傍晚的緊急培訓,林家村的衆人在見到聖旨的那一瞬間,便齊聲高聲呼喊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接連喊了三聲,一聲高過一聲。
三聲高呼閉,只見羅大人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將聖旨高舉,揚聲道:“聖上有旨,林家村衆人聽旨……”
隨着羅大人話落,林家村衆人整齊劃一的對着聖旨磕了個頭,羅大人這纔將聖旨打開,揚聲開始唸了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一番場面上的措詞說完,總算是到了重點,“林家村人士林泰華,冬日種出小麥,解萬民之飢,解朕之憂,特此給予嘉獎,賞白銀千兩,良田百畝,綾羅錦緞百匹,御賜牌匾一枚,另,林氏族人凡是參與冬小麥研製種植者,賞銀百兩,良田十畝,其餘族人,享五年賦稅減免,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