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是故鄉明 4

“娘,你說民間這些人可笑不?明明是人,卻你叫我金狗,我叫你宋豬。”葉家杭將馬鞭掛在肩頭,有一搭無一搭地與葉秋娘聊天:“你是宋人,爹爹對你愛若珍寶,那宋使劉大人,和大哥兩日一宴,三日一酒,對他的宋人奴僕,卻動則打罵。”

“兩國交兵,百姓遭殃,他們不敢憎恨朝庭,只好互相仇恨。”葉秋娘的聲音透過厚厚絲簾,無奈而憂傷。

葉家杭皺起雙眉:“打來打去不好玩,趙構和阿爹不是定了和盟嗎怎允許義軍在邊境上活動?”

他歪着頭,在馬上自說自劃:“爹爹說治下應恩威並重,邦交當文武兩手。趙構和秦檜都是聰明人,他們以朝庭的名義來和,卻把嶽雷放出來,縱容他動武,挾制我大金在貢品上不得過份。這嶽雷也甘讓朝庭當槍使,估計他也無路可走,靖康年間大宋的兩個皇帝被擄到北地,還有大臣美女三千,金銀無數。他爹嶽大帥好不容易打回舊都,又被趙構殺了,唉,算了,算了,關我屁事,我纔不費心去想。”

他把玩着馬鞭,翹起腿,將腳放在馬頸上,搖頭晃腦,東看西瞧。過得片刻,又聞馬蹄之聲,擡頭即見兩個青年男子並繮駛來。

左邊那人英挺周正,青布衣褲,右側之人方臉闊腮,脣有短鬚。但看上去卻一般的矯健剽悍,殺氣騰騰,衣衫上還濺有血跡。

葉家杭轉過眼光,一見他們胯下的馬,神駿非常,便忍不住失聲呼道:“好馬,好馬!”

那兩人急速而駛,聽他呼叫,不約而同地瞧他一眼,但一瞧之後,又打馬急奔而去。

昆奴扭過頭瞧他們的背影,仔細地看了片刻,纔回頭問主人:“公子,那馬好麼”

葉家杭嗯了一聲:“那小鬍子的座騎,看見沒?全身漆黑,唯四蹄潔白如雪,此乃白蹄烏,其祖先在李世民的昭陵六駿中排名第二,日行千里,風疾電掣,恐怕宮裡的幾匹什伐赤,也不見得比得過它。”

“原來如此。”昆奴恍然。葉家杭沉吟:這兩人目光如電,顯然都是武功高手,他們究竟是哪方神聖?

心思轉動間,失聲道:“不好了,那幫士兵死定了,這兩人就是他們口中的凶神。”搖頭:“算了,活該他們倒黴,我纔不管閒事。”

“公子,你看得出他們武功都好”昆奴繼續討教,葉家杭繼續指點:“我看他倆已是一流高手,尤其是那個穿青衣的,不過尚未到至高境界,聽說武功練到極致,收發自如深藏不露,表面和常人無異。”

“不錯,我也聽人如此說過。”昆奴連聲稱是。葉家杭不語,心裡卻想:難怪父皇顧忌嶽雷義軍,原來他的旗下竟有如此高手!

葉家杭料得半點不錯,那兩人確是義軍中人。

青衣人楊傑亮是楊家將之後,先祖在家族敗落後佔山爲王,靖康之亂時投靠了岳家軍。

小鬍子名叫施賽,其父也是岳飛大將,風波亭事件後因刺殺秦檜不成被朝庭斬首示衆。

兩人這日奉嶽雷之令,帶領隊伍劫了金人在邊關的糧庫,眼見有人逃脫,大戰之後尋跡追來,將那些逃兵斬盡殺絕。

施賽武功遜於楊傑亮,嶽雷則將自己的座騎借給了他,以便在危急之中助他一臂之力。

此時兩人殺了逃兵,脫去身上血衣,料理完屍體,坐在路邊歇息。

施賽點燃旱菸,邊抽邊說:“楊兄弟,這次怕是我們幾年中最後一次殺金狗了。”

楊傑亮嘆道:“義軍人數激增,後勤任務重大,雷將軍派你我回後方,是對你我信任,然,唉,不如衝鋒陷陣來得痛快。”

施賽豪放地咧嘴而笑:“只要是爲抗金大業,做甚俺老施都渾身是勁。”

說話間有人騎馬經過,楊傑亮一眼瞟過去,皺起濃眉自言自語:“奇怪,這兩人我好象見過!”

施賽卻不相信:“莫非你累得連眼也花了,隨便兩個路人,你怎會認識”

“這一帶金漢混雜,往來不少奇人異士。別的不說,剛纔衝我們叫好馬的公子哥,怕也是個人物。”楊傑亮敲着腦袋,四處張望。

施賽眯起眼睛:“那小子張狂得很,寶馬雕車,滿身綾羅,別人見了我們瞧也不敢瞧,遇上他,雷將軍的白蹄烏身上落滿了他的眼珠子。不過話說回來,也倒是個識貨之人。”

楊傑亮笑道:“人不可貌像,你看商先生,斯斯文文的,武功卻深不可測,去年在鐵臂山,那是萬軍之中取敵帥首級。”

施賽神情激動:“極是,極是,當時形勢危急,若非有商先生,我義軍損失慘重。”

楊傑亮咬緊後牙:“誰曾想到,那金狗的帳下竟有漢人高手。”頓一頓,忽的站起:“想起來了,剛纔過去的兩人曾和翠皮鸚鵡一起,在陣前和我們交過手,好久不見,怎會忽然到了這裡?走,跟去看看。”

卻說葉家杭這廂走着走着,忽然停馬:“娘,你們先行,孩兒忽然想方便了,去去便回。”

不等回答,衝昆奴使個眼色,昆奴揚鞭,馬車急行。葉秋娘伸出頭來,叫道:“杭兒,早些過來。”

葉家杭應聲知道了,便斂起笑容進得樹林,躍下馬,靠在一棵大樹前,冷笑:“一路跟蹤的,滾下來吧。”

————————————————

注:

1,靖康之難:1125年,金軍分兩路(今北京和太原)攻宋,宋徽宗見情勢危急,禪位於太子趙桓,是爲宋欽宗。次年金軍包圍宋朝帝都開封,守禦使李綱奮力抵抗,欽宗卻答應金國議和罷免李綱。宣和和議後,金軍毀約攻破京城並擄走皇帝宋欽宗、太上皇宋徽宗及皇族、后妃、官吏等數萬人,北宋滅。世人因城破於欽宗靖康元年,故稱此史事爲靖康變或靖康恥。

同年,康王趙構於應天府稱帝,是爲宋高宗,史稱南宋。

十,若只如初見 1六,君若雲間月 5三,風起青萍末 3十四,塵香花亦妍 2二十一,花市燈如晝 1二十一,花市燈如晝 1二十一,花市燈如晝 4三,風起青萍末 2十九,歲歲花相似 2十,若只如初見 3十六,雪落望梅開 3十六,雪落望梅開 1二十一,花市燈如晝 2二十二,何德以格天 2十八,只有香如故 2十六,雪落望梅開 3十七,生死一線間 2八,心似雙絲網 1四,還我女兒嬌 2十六,雪落望梅開 5十四,塵香花亦妍 3十九,歲歲花相似 3六,君若雲間月 2十三,路出寒雲外 3十二,寧知心有憶 2十五,應憐雪紗裙 3十五,應憐雪紗裙 4八,心似雙絲網 4二十,往事不堪憶 1二,此間少年美 1十四,塵香花亦妍 3二,此間少年美 5七,小樓聽花語 4十九,歲歲花相似 2一,月是故鄉明 5十四,塵香花亦妍 1九,風雨青衫客 2十六,雪落望梅開 2四,還我女兒嬌 4一,月是故鄉明 1十七,生死一線間 5十三,路出寒雲外 4十八,只有香如故 5十八,只有香如故 3十九,歲歲花相似 1二,此間少年美 2七,小樓聽花語 1十七,生死一線間 3十五,應憐雪紗裙 3十七,生死一線間 2十,若只如初見 4十五,應憐雪紗裙 4二十,往事不堪憶 4二十,往事不堪憶 4六,君若雲間月 2十九,歲歲花相似 5二十一,花市燈如晝 3十五,應憐雪紗裙 3十二,寧知心有憶 1五,借刀不殺人 3十四,塵香花亦妍 4十七,生死一線間 1十二,寧知心有憶 3十四,塵香花亦妍 5十三,路出寒雲外 3十四,塵香花亦妍 5十四,塵香花亦妍 2十五,應憐雪紗裙 4二,此間少年美 4三,風起青萍末 4一,月是故鄉明 5九,風雨青衫客 1一,月是故鄉明 1二,此間少年美 5一,月是故鄉明 4十一,行至水窮處 5十七,生死一線間 3三,風起青萍末 1十二,寧知心有憶 1十八,只有香如故 4九,風雨青衫客 5十七,生死一線間 3十一,行至水窮處 4六,君若雲間月 4二,此間少年美 5十九,歲歲花相似 2十四,塵香花亦妍 1十一,行至水窮處 3十六,雪落望梅開 3十二,寧知心有憶 1二十,往事不堪憶 1十三,路出寒雲外 4四,還我女兒嬌 1十四,塵香花亦妍 3八,心似雙絲網 3十六,雪落望梅開 1十二,寧知心有憶 4十三,路出寒雲外 4五,借刀不殺人 2
十,若只如初見 1六,君若雲間月 5三,風起青萍末 3十四,塵香花亦妍 2二十一,花市燈如晝 1二十一,花市燈如晝 1二十一,花市燈如晝 4三,風起青萍末 2十九,歲歲花相似 2十,若只如初見 3十六,雪落望梅開 3十六,雪落望梅開 1二十一,花市燈如晝 2二十二,何德以格天 2十八,只有香如故 2十六,雪落望梅開 3十七,生死一線間 2八,心似雙絲網 1四,還我女兒嬌 2十六,雪落望梅開 5十四,塵香花亦妍 3十九,歲歲花相似 3六,君若雲間月 2十三,路出寒雲外 3十二,寧知心有憶 2十五,應憐雪紗裙 3十五,應憐雪紗裙 4八,心似雙絲網 4二十,往事不堪憶 1二,此間少年美 1十四,塵香花亦妍 3二,此間少年美 5七,小樓聽花語 4十九,歲歲花相似 2一,月是故鄉明 5十四,塵香花亦妍 1九,風雨青衫客 2十六,雪落望梅開 2四,還我女兒嬌 4一,月是故鄉明 1十七,生死一線間 5十三,路出寒雲外 4十八,只有香如故 5十八,只有香如故 3十九,歲歲花相似 1二,此間少年美 2七,小樓聽花語 1十七,生死一線間 3十五,應憐雪紗裙 3十七,生死一線間 2十,若只如初見 4十五,應憐雪紗裙 4二十,往事不堪憶 4二十,往事不堪憶 4六,君若雲間月 2十九,歲歲花相似 5二十一,花市燈如晝 3十五,應憐雪紗裙 3十二,寧知心有憶 1五,借刀不殺人 3十四,塵香花亦妍 4十七,生死一線間 1十二,寧知心有憶 3十四,塵香花亦妍 5十三,路出寒雲外 3十四,塵香花亦妍 5十四,塵香花亦妍 2十五,應憐雪紗裙 4二,此間少年美 4三,風起青萍末 4一,月是故鄉明 5九,風雨青衫客 1一,月是故鄉明 1二,此間少年美 5一,月是故鄉明 4十一,行至水窮處 5十七,生死一線間 3三,風起青萍末 1十二,寧知心有憶 1十八,只有香如故 4九,風雨青衫客 5十七,生死一線間 3十一,行至水窮處 4六,君若雲間月 4二,此間少年美 5十九,歲歲花相似 2十四,塵香花亦妍 1十一,行至水窮處 3十六,雪落望梅開 3十二,寧知心有憶 1二十,往事不堪憶 1十三,路出寒雲外 4四,還我女兒嬌 1十四,塵香花亦妍 3八,心似雙絲網 3十六,雪落望梅開 1十二,寧知心有憶 4十三,路出寒雲外 4五,借刀不殺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