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磨刀老人

人,原是好奇的動物,尤其是練武的人,看到了另一個人的武功,有特別成就之處,好奇的意念,自會油然而生!

君簫總究是年輕人,本來嘛,初生之犢不畏虎,何況他一身武功,精進到自己都摸不清楚。

藝高自然膽大,這時看到使“浮光掠影身法”的人,早就把小青和“北字十三號”一再警告他的話,忘得一乾二淨,口中微微吸氣,人已隨着疾拔而上,飛上樹梢!

這一剎那,君簫登時領悟了一件事,那就只限於谷中花林,雖有五行奇門佈置,但那隻限於花林之中,會受到陣法淆惑,不諳陣法的人,就會越走越迷失。

如果你一下登上林梢視線寬闊,谷中景象,悉呈眼底,陣法的阻礙,自然失去了作用。

閒言表過,卻說君簫飛身上林,目光迅速一掃,就朝西北首那道人影掠去的方向追了下去。

他此刻急於想追上那條人影,施展“天龍御風身法”,身若龍飛,在樹杪林梢,劃空飛過,快得如同電閃,但他畢竟比那道人影遲了一步!不,他看到那人影之時,人家已在遠處那就算你輕功和他同樣高明,起步已遲,也不易趕得上人家。

埋恨谷西北首,是一條峽谷,(君簫等人住的石屋,是在東北首)一道清溪,從峽谷中曲折流出,水清而淺,潺潺有聲,靜夜之中,聽來極富詩意!

小橋,流水,人家!

君簫並不是尋詩來的,他飛身下地,跨過小橋,沿溪走了幾十步路,峽谷朝左彎去,才轉了一個彎,便已到了盡頭處,那是一個溪流匯聚的小潭,潭邊有一間石屋。

屋中無燈,屋前溪邊,有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正在佝僂着身子,用手拂水,霍霍地磨着刀。

他口中還在哼着小調:“磨刀老人善磨刀,磨刀溪上磨寶刀,七十老人不服老,寶刀不老樂逍遙……”

“他是磨刀老人!”

君簫聽到歌聲,心頭方自一喜,自己要找的磨刀老人,居然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但他方自一喜,接着又不覺悚然一驚!

原來在磨刀老人背後,遠處還隱約綽綽站着一個人,那不是常夫人,還會有誰?

君簫立時想到方纔那道“浮光掠影身法”的人,敢情就是常夫人無疑,差幸自己在她右側,又走的很小心,纔沒被對方發覺!

她只是靜靜地站在磨刀老人身後,一直不曾開口,是以磨刀老人並不知她的來臨,口中依然哼道:“磨刀老人善磨刀,磨刀溪上好磨刀,七十老人不服老,寶刀不老樂逍遙……”

這四句歌,正是他自己編,大概已經哼了幾十年,一邊哼着,磨來不徐不疾,哼的也不高不低,顯示他手法純熟,磨刀是他的一種樂趣!

常夫人雖然沒有發現君簫,但君簫已經驚出一身冷汗,瞬息凝神,緩緩的退後了幾步,隱入一株樹身後面,伏下身子。

就在他後退之際,只聽常夫人冷冷地道:“你好了沒有?”

磨刀老人正在磨得入神,聞聲不覺一驚,急忙放下手上鋼刀,站了起來,結結巴巴地道:

“小老兒不知夫人駕到

常夫人不待他說下去,截着道:“我問你磨好了沒有?”

磨刀老人哦了一聲,慌忙陪笑道:“好了,好了,這已經是最後一把了,夫人可以驗看,每一柄刀,都鋒利得可吹毛立斷。”

說着,一擄袖管,伸手從溪水中,陸續撈出一口口寒光如雪,看去隱泛青光的狹長鋼刀,刀鋒其薄如紙,一望就知十分鋒利。

君簫心中暗暗哦了一聲,忖道:“這些刀,大概就是明天練習‘四九刀陣’用的了!”

常夫人只瞥了一眼,嘉許地點點頭,說道:“不用看了,明天我會要小青來點收的。”

說完,轉身朝外行去。

磨刀老人躬着身道:“小老兒恭送夫人。”

常夫人漸漸去遠,磨刀老人依然把方纔從溪中撈出來的鋼刀,一口口十分小心地沉入水中,正待回進屋去。

君簫急忙閃身而出,叫道:“老前輩。”

磨刀老人聽得一怔,迅速轉過身來,目光一注,問道:“小哥是什麼人?”

君簫雙手抱拳,作了個長揖,說道:“在下君簫,特來找老前輩的。”

磨刀老人微微搖頭道:“老漢並不認識小哥。”

君簫道:“是的,老前輩並不認識在下,但老前輩想必認識曹娥孝女庵的一位佛婆吧?”

磨刀老人面色微沉,說道:“老漢不認識。”

君簫一呆,問道:“在下想請問一句,老丈是磨刀老人,不錯吧!”

磨刀老人道:“老漢正是在磨刀溪上替人磨刀的老人,但磨刀溪上,有沒有另外一個磨刀老人,老漢就不知道了。”

“替人磨刀的老人”,和“磨刀老人”,聽來就像另有其人!

君簫不由一怔,說道:“在下帶來了老丈一件藍布大褂,如果是老丈的東西,老丈自己總該認得出來吧?”

磨刀老人臉上微有驚詫之色,說道:“老漢的大褂?晤,大褂呢?小哥拿出來給我瞧瞧。”

君簫道:“藍布大褂不在在下身上。”

磨刀老人截然道:“那就不用說了。”

說完,回身欲走。

君簫道:“老丈,藍布大褂就在在下包裹之中,在下這就去拿。”

磨刀老人搖手道:“不用了,老漢磨了一天刀,已經腰痠背疼,就要睡了,小哥還是明晚再來吧。”轉身走進石屋,“砰”的一聲,關上了木門。

君簫看他雖然不肯承認,但言詞閃爍,分明就是自己要找的磨刀老人無疑,敢情他不相信自己。

這也難怪,身在詭異神秘的谷中,自然誰都存着戒心。

君簫不敢多事停留,當下就飛身掠起,依然踏着樹梢而行,他方纔已經認清方向,自然很快就找到自己居住的石屋。

一宵無話,第二天一早,天色堪堪破曉,羅光就來叩門,在門口大聲叫道:“君爺,快起來,大家就要集合了。”

君簫迅速地跨下木榻,開門出去。

羅光躬躬身道:“君爺早,你老快洗把臉,集合的鐘聲,就要響了。”

君簫問道:“要到哪裡去集合?”

羅光道:“就在南首草坪上,從南首一條小徑穿出去就到了。”

伸手指指南首花林間一條小徑,忽然壓低聲音說道:“今天可能就要開始訓練‘四九刀陣’了,君爺把刀陣記下來了,小的晚上來拿。”

君簫不便多說,只好點了點頭。

羅光又道:“小的還有事去,告退了。”

說罷,回身就走。

君簫洗了把臉,就聽到一陣“噹”“噹”的敲鐘之聲,連續響起,一時不敢怠慢,急匆匆佩好銅簫,背起劍囊,趕着出門,依照北字十三號指點,朝南首一條小徑奔去。

花林間小徑曲折交叉,忿道極多,只有這條小徑,卻是直的,而且很快就穿出花林,前面就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坪。

草坪中間,佈置和昨晚一樣,上首放一張長條桌,中間是一把高背椅,左右兩邊,放着三把椅子。

長案前面,正有兩隊人,在迅快的集合。

左首一隊,一共二十六人,站在最前面的是領隊,一個道家裝束,黑髯飄胸的道人,肩負長劍,手執馬尾塵拂,正是衡山派第二高手史清塵,(君簫並不認識他),這一隊的人,敢情已經訓練了一段日子,是以很快就列成了隊形。

君簫奔出花林,看到有不少人紛紛地從東、北兩處花林奔出,他立時就想到這片草坪,敢情是居埋恨谷“北區”之中,許多石屋,就圍着這片草坪而建,因此大家很快就能在草坪上集合。

從東、北兩處花林間奔出來的人,都奔向右首一隊,大家也正在依次列隊。

右首這一隊的領隊,也是一個道人,身穿天藍道袍,肩負青穗長劍,正是武當派徒孤鬆道人,君簫當然也不認識他,但君簫知道自己是二十五人中最後一名,因此他就排在衆人的後面。

敲鐘的小紅,今天換了一身玫瑰紅緊身衣褲,曲線玲瓏,婀娜多姿,看去極爲惹跟!

現在鐘聲已經停止,她和小青一人一邊,站在長案兩側。

小青也換了一身青色緊身衣褲,同樣的苗條身材,她就比小紅淡雅得多。

她站在案右,只是有意無意地朝君簫看了一眼。

她這一眼當然是有意的,只是她不敢在人前露出形跡來罷了!

君簫自然也發覺了她這盈盈一瞥,就有着說不出的關心和注意,因爲女孩子以這一種眼光,他很熟悉,萬巧兒(神手華佗萬遇春的女兒)和李如雲二位姑娘,都是這樣看他的。

他不敢多看,很快就避開了她的眼光,其實小青也很快就移開了眼光,但兩人心頭,都有些異樣的感覺。

就在此時,常夫人出現了,她在獨臂易姥,嫪姆,珠花娘三個老婆子和四名青衣使女的簇擁之中,步入草坪,居中坐下。

獨臂易姥獨自坐到左首的一把椅子上,嫪姆,珠花娘二人,則坐到右側。

(陰山四醜有一個黑飛狐孟婆婆,把守谷口,並未前來)常夫人才一落坐,左首一行二十六人一齊躬下身去,齊聲道:“左隊屬下參見夫人。”

常夫人微一頷首。

右首一行二十六人也一齊躬身道:“右隊屬下參見夫人。”

君簫隨着大家行禮如儀,一面卻暗暗打量着自己這一隊的人,誰的身形口音和昨晚那個蒙面黑影相似?

因爲他站在最後,只要稍加留意,就可看到前面的每一個人;但這些人,年紀都極輕,最大也不會超過二十五。

一個個都是體格魁梧的壯漢,從後形看去,甚至連高矮,都差不多,你想一下認出那蒙面黑影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時獨臂易姥已經站起身來,向常夫人行了一禮,才面向案前,粗着喉嚨說道:“夫人目睹江湖上邇來妖氛漸熾,爲了維護正義,消敉暴戾,纔要古婆婆(珠花娘)把諸位請到本谷來。”

“那是因爲夫人有一套足以誅滅兇邪的刀法,要傳授給大家,才能敉平妖氛。諸位也許要問,夫人怎不多收幾個門人,把刀法傳給弟子?”

“這一點,夫人自然也考慮過,但時間上就拖長了,江湖上妖氛已熾,時間稍長,豈不讓對方逐漸形成氣候?”

“諸位出身各大門派,武林世家,可說是江湖後起的精英,武功已有相當基礎,借重諸位,正可縮短時間,爲江湖除害,老婆子想來,諸位一定樂於合作……”

左右二隊的人同聲說道:“屬下等人願意爲護武林正義效命。”

獨臂婆婆道:“好,你們從今天起,就得接受刀陣訓練,爲時四十九天,希望大家全心全意練習刀法,庶不負夫人一番心意纔好。”

大家又同聲道:“蒙夫人成全,屬下等人,一定全力以赴。”

常夫人坐在上首,雖沒說話,但卻頻頻頷首,意頗嘉許。

獨臂婆婆又道:“右隊二十五人,均系新來,今天可先練習步法,由左隊二十五人,配合右隊,一起練習,步法是刀陣最主要,最基本的動作,大家不可忽略了。”

說到這裡,左手向空一揮。

小紅,小青二人,立即從案側閃身走出,各自指揮着兩隊的人編成了一隊,也就是左隊一人和右隊一人,合爲一組,然後由小紅,小青二人爲首,站在最前面,給大家示範步法的動作。

和君簫排到一起的,是左隊最後一名,一個臉型略瘦的青年,看去約莫二十二,三歲,生得濃眉朗目,貌相端正,斯文之中透着英爽氣概。

他看君簫初來,就含笑招呼道:“兄臺注意,第一步先出左腳,斜跨半步,第二步右足向右斜劃弧形,身子隨着右轉,第三步左足再斜跨半步,身向左轉,第四步右足跟着向右斜劃弧形,身子再向右轉……”

他口中說着,一面舉足跨步,慢動作示範,教君簫跟着他學步。

這起頭四個步法,極爲簡單,君簫自然一學就會,但使他感到驚異的,是這四個步法,竟和自己所學的“九轉遁形身法”,極近相似!

“九轉遁形身法”是師父好友範師叔(天台山農範樂山)獨步武林的絕藝,範師叔沒有傳人,把“九轉遁形身法”傳給了自己,這“四九刀陣”的起步式,當然不會和“九轉遁形身法”有關,天下武學,異流同源,也許只是巧合罷了。

心念轉動之間,一面問道:“在下還沒請教兄臺貴姓大名?”

那瘦高青年看他很快就學會了起首四個步法,心中極爲高興,一面答道:“在下谷鳳池,兄弟呢?“

君簫道:“在下君簫。”

谷鳳池道:“原來是君兄。”

君簫試探着問道:“谷兄在這裡很久了吧?”

谷鳳池道:“大概快兩個月了。”

君簫道:“如此說,谷兄對刀法已經練的差不多了。”

谷鳳池道:“還沒有,據說這趟刀法,是一種陣勢,必須有四十九個人,一起演練,因此咱們練的,只是步法變化而已。”

兩人口中說着,腳下依然在踩着四個步法,左右變換,移形換位。

最前面是小紅,小青兩個妞兒,扭展轉身,動作不快,但輕盈得如風搖楊柳,翩翩如舞,婀娜多姿!

下首連祁清風,孤鬆道人在內,兩隊五十二個人,隨着她們亦步亦趨,左右轉側。

其中有少數人不習慣這種輕柔步法,邯鄲學步,難免錯誤百出,差幸右隊有每一個左隊的人,加以指導,隨時糾正。

草坪上就有二十五人在互相說話,自然沒有方纔的肅靜無譁了。

常夫人看了一陣,就和繆姆,珠花娘一起離座而去。

草坪上只剩下獨臂婆婆和小紅、小青三人。

這情形,已可看出訓練“四九刀陣”是由獨臂婆婆爲主,小紅,小青爲輔。

常夫人雖然走了,但草坪上五十二個人,依然由小紅、小青爲首,操練着刀陣的四個起首步法。

獨臂婆婆把一張木椅,移到長案前面,大馬金刀的居中坐鎮,一雙三角眼,不住地在大家身上打轉,看她神氣,十分認真。

她沒有叫大家休息,誰也不敢歇下來,連小紅,小青也不敢絲毫懈怠。

這四個步法,君簫自然很快就學會了,但也有人一時沒有練得好的,這樣一直操練到中午時分,獨臂婆婆認爲滿意了,才揮了揮手,示意大家休息。

小紅退到長案左側,取起銅鐘,敲了幾下,但見十幾名黑衣漢子,手捧食盒,迅快從北首花林中穿林而出,把食盒放到草坪之上。

小青舉起一雙粉嫩的纖掌,輕輕拍了兩下,嬌聲說道:“現在可以用飯了,八個人一組,席地坐下,以後每天中午,都在這裡用飯,纔不致礙了操演刀陣。”

小紅接着叫道:“祁道長,孤鬆道長二位;總管請你們到上首來。”

祁清風,孤鬆道人打了個稽首,依言走了過去。

上首一席,菜餚是一樣的,獨臂婆婆早巳在草坪上居中席地坐下,祁清風,孤鬆道人是領隊,分坐左右兩側,小紅,小青則是兩隊的指導人員,分坐下首。

其餘五十個人,分爲六組,也同時圍着坐下。

獨臂婆婆揮了揮手,大家就開始吃飯,誰也沒有說話,不消多時,便已吃過午餐。

十幾名黑衣漢子收過食盒,又擡來了兩桶茶水,放到樹陰底下。

只有飯後這片刻工夫,大家纔是真正的休息,有的用瓷碗喝着茶,有的走到樹林下,靠着樹身坐下來。

直到此時,君簫才發現了一件事,那就是五十個人中,很少有人交談!

不,簡直沒有。

就拿穀風池來說,自己和他兩人一組,而且吃飯時也是同席,但他除了在操練步法時,和自己說話之外,自己不找他說話,他從沒主動找自己說過話。

這一想,頓時心生警惕,也就不再多說,以免露了馬腳,正因爲大家都沒有說話,氣氛就顯得十分沉悶。

午後,又開始操練,同時也增加了四式步法。

君簫心頭越來越感到驚奇,因爲刀陣的步法,竟然和師叔的“九轉遁形身法”愈來愈接近,甚至可說完全出於“九轉遁形身法”。

他暗自思忖:“莫非這位常夫人,和範師叔有着什麼淵源不成?不然,‘四九刀陣’的步法,怎會和‘九轉遁形身法’這般相似呢?”

這四式步法,雖然比先前的四式,複雜得多,君簫卻閉着雙跟,都能走得對,當然並不吃力,但他故意裝作不會,不時弄錯步法,不是出腳落點不對,就是轉身方向錯誤,谷鳳池對他操練步法,倒是十分認真,一有錯誤,就立時予以糾正。

他只有在操練步法之時,才主動的和君簫說話。

君簫也藉機試探他的口氣,發現服過“不貳湯”的人,心神雖未被迷失,但卻失去了主意,絲毫沒有自己的主張,一個本來生性爽朗豪邁的人,都會變得沉默寡言,冷漠陰森!

常夫人訓練“四九刀陣”的目的何在?

這些人被她迷去本性,受役於他,自己是否應該加以援手?

君簫感到心情十分沉重,這使他不禁想起了李如雲,他出道江湖,只有和李如雲在一起共過患難,遇事可以互相磋商,此時他忽然感到需要一個磋商的人,於是李如雲的倩影,就在他腦際中浮現!

這半天工夫,他都在想着心事,胡亂的隨着大家操練,好不容易捱到黃昏,鐘聲終於響了!

獨臂婆婆揮了揮手,宣佈:“今天到此爲止,明天再練。”

說完,帶着小紅、小青走了,大家也隨着紛紛散去。

君簫迴轉石屋,天色已經有些幽暗。

今天送飯來的是另一個黑衣漢子,他放下食盒,從懷中摸出一塊制錢大的銀牌,送到君簫面前,恭敬地道:“小的是北字十五號,和羅光一起的,君爺有什麼東西,交給小的,也是一樣。”

君簫這會看清楚了,他手中一塊銀牌中間鐫刻着一隻蠍子,下面有一個“玖”字,果然和那張字條上的硃紅鈐記,一般無二。

君簫對常夫人的來歷,和她訓練“四九刀陣”的目的,北字十三號和北字十五號兩人,爲什麼要來埋恨谷臥底,是什麼人派他們來的?

這些疑問,尚未弄清楚之前,豈會輕易把刀陣步法,泄漏給人家?

他聽了北字十五號的話,一手端着下巴,微作沉吟着:“今天練的只是幾個最基本的動作,而且如何變化,還未教到,這樣就送出去,未免太草率了,此事在下自有主張。”

北字十五號唯唯應“是”,陪笑道:“小的省得,君爺如果別無吩咐,小的告退。”

君爺點點頭道:“沒有事了。”

北字十五號躬身退出。’

君簫點起燈,用過晚餐,埋恨谷已是一片沉寂,他解開包裹,取出那件藍布大褂,吹熄燈火,悄悄出門,掩上木門,一提真氣,縱身上樹,依然踏着樹梢,一路朝西北首飛掠過去。

進入峽谷,跨過小橋,但見潭水盪漾,石屋中靜悄悄的不聞一絲聲音,不見一絲聲音,敢情今晚磨刀老人並沒有磨刀。

君簫身懷上乘武學,雖在黑夜,谷中景物,依然清晰可見,是以腳下並未停止,直向石屋走去。

剛到門口,磨刀老人已經開門出來,招招手道:“小哥進來。”

君簫舉步走入石屋。

磨刀老人迅快地關上了木門,剔亮油燈,忽然轉過身來,目光冷厲,注視着君簫問道:

“你叫君簫?”

君簫看他神色肅穆,心頭暗暗覺得奇怪,慌忙抱拳道:“在下正是君簫。”

磨刀老人問道:“小哥昨晚曾說,有老漢的一件藍布大褂,可曾帶來?”

君簫忙道:“在下帶來了。”

說着,就把搭在手上的大褂,朝磨刀老人面前送去。

磨刀老人接過藍布大褂,神情忽然顯得有些激動,雙手起了一陣顫抖,目中也隱含淚光,一下就把藍布大褂緊緊抱在胸前,顫聲道:“果然是老漢之物,八……年……了……”

他用手背拭拭老淚,繼續問道:“小哥,這件大褂,是什麼人給你的?”

君簫道:“就是曹娥孝女庵的瞎眼佛婆交給在下的。”

磨刀老人道:“她和你說了些什麼?”

君簫道:“那位瞎眼老婆婆說,老丈隱居磨刀溪,不欲人知,就是找到了,老丈也不會承認的,幸好老丈臨走前,這件藍布大褂沒有拿走,她要在下把大褂帶着,就說是她要在下來的,老丈自己的衣衫,自然認得出來,那就不會不見在下了。”

“唔!”

磨刀老人微微頷首,問道:“瞎眼佛婆叫你來找老漢,有什麼事?”

君簫道:“不是瞎眼老婆婆要在下找老丈的。”

磨刀老人道:“那是什麼人叫你來的?”

君簫道:“家師。”

磨刀老人道:“令師是誰?”

君簫道:“家師南山王道士。”

磨刀老人道:“令師總該有個姓名吧?”

君簫道:“是的,家師姓王,諱白山。”

磨刀老人道:“小哥從師有幾年了?”

君簫道:“八年。”

磨刀老人點點頭,問道:“令師要小哥來找老漢,有什麼事麼?”

這下,可問得君簫一呆,自己臨行之時,師父只說有相重要的事,要自己到孝女庵找瞎眼佛婆,打聽磨刀老人的下落,師父沒有說什麼事。

孝女庵的瞎眼佛婆好像早就知道師父要自己找磨刀老人的事了,但她只交給自己一件大褂,也沒說什麼。

自己還以爲磨刀老人一定也知道了的,自己要找到這裡,不覺目光一擡,問道:“怎麼?

老丈不知道麼?’

磨刀老人笑道:“令師要小哥來找老漢,難道令師沒有告訴你,找老漢什麼事?”

君簫道:“家師臨行時交代,有很重要的事,非找到老丈不可,但並沒有說什麼事。”

磨刀老人一手捻鬚,點着頭道:“這也難怪,這等重大之事,如何跟你一個小娃兒說?”

君簫聽得心中一喜,忖道:“聽他口氣,原來他果然早就知道了。”

磨刀老人看他沒有作聲,接着問道:“小哥不姓君吧?”

君簫聽得一驚,但立即想到磨刀老人是師父的朋友,可能聽師父說過,這就恭敬地回道:

“是的,在下姓蕭,並不姓君。”

磨刀老人道:“叫什麼名字?”

君簫道:“在下單名一個俊字。”

磨刀老人頷首笑哦了一聲道:“你改名君簫,是把蕭俊二字,倒了過來?”

君簫道:“是的。”

磨刀老人問道:“是誰叫你倒過來的?”

君簫道:“家師因在下初次出門,沒有江湖經驗,所以要在下以君簫之名,行走江湖。”

“唔!”

磨刀老人—手拈着花白鬍須,說道:“既然是你師父叫你來的,大概你的內功火候,也差不多夠了!”

君簫不知他在說些什麼?

但好像師父要自己去找孝女庵的瞎眼佛婆,瞎眼佛婆要自己來找磨刀老人,其中似乎另有緣故!

磨刀老人不待君簫開口,接着說道:“好吧,你既然來了,那就從今天開始吧!”

君簫忍不住問道:“老丈已經知道家師要在下找你的來意了?”

磨刀老人微微一笑道:“不錯,令師要小哥來找老漢,一共有兩件事,其實分開來是兩件事,合起來還是一件事,但目前咱們可得分開來說。”

他口氣微頓,續道:“第一,是有關八年前的一段往事,只是令師和孝女庵的瞎眼佛婆都沒有告訴你,可見目前還不是說的時候,你日後自會知道。至於第二件事,那就是這件藍布大褂了……”

君簫聽得滿腹狐疑,問道:“老丈這件藍布大褂怎麼了?”

磨刀老人藹然笑道:“孩子,你不用多問,待會就知道了。”

說着,取起那件藍布大褂,雙手一分,“嘶”的一聲,撕了開來。

不!

他首先撕下雙袖,接着又沿着領口,把一件大褂,面子和夾裡,撕成了兩片,然後從大褂背後的襯布中間,小心翼翼拆下一塊手掌大的白布。

說它是白布,其實早已變了黃。

磨刀老人對這塊手掌大的白布,似是十分珍惜,用指甲挑去沾在上面的布毛絲和斷線,用口吹了吹,又用手輕輕的揮着,一面回頭笑道:“小哥,令師可曾教你練過掌法?”

君簫道:“家師曾說,他老人家從不使掌,如果使掌的話,當今各大門派之中,要數家父的掌法,獨步武林,所以沒教在下。”

磨刀老人聽得臉色微變,急急說道:“這話,你不可在外面亂說。”

君簫道:“是的,家師曾告誡過在下,行走江湖,不可提起家父。”

磨刀老人點點頭道:“你知道就好。”

說話之時,放下那塊白布,轉身走到壁角上,雙手捧出一個紅泥小爐,加了幾塊木炭,蹲下身子,打着火石,生起火來。

君簫忍不住心頭的疑團,問道:“老丈,家師要在下行走江湖,不可提家父,是不是家父有很厲害的仇人?”

“哦……不,不!”

磨刀老人一面生火,一面說道:“令師要你以君簫之名,行走江湖,是因爲……因爲令尊身爲一派掌門,你江湖經驗不足,年輕人總會遭遇一些挫折,如果你提出令尊的名頭來,豈不辱了令尊的清名?”

他這話解釋的當然很勉強,但正如他說的,君簫江湖經驗不足,是以並未聽得出來。

君簫喜道:“原來老丈也認識家父。”

磨刀老人笑了笑,搖頭道:“老漢和令師相識,只是聽令師說過令尊大名罷了。”

他不讓君簫再問,接着說道:“孩子,老實告訴你,令師要你來找老漢,就是要你學掌法來的。”

君簫肅然道:“原來老丈是當代高人,家師定是要晚輩跟你老人家學了。”

磨刀老人笑道:“不,老漢隱跡磨刀溪,原是人跡罕至之處,令師只是要你到老漢處來練習掌法,可以不受外人干擾而已,掌法就在這塊布上。”

他伸手指了指桌上的白布。

君簫道:“那是老丈掌法了。”

“不!”磨刀老人笑道:“這是你師父留在孝女庵的,並非老漢之物。”

君簫目光不覺瞥了白布一眼,那只是一塊手掌大發了黃的白布,根本沒有半個字跡!

磨刀老人接着解釋道:“令師怕你初次出門,少不更事,所以把這方寫有掌法的白布,縫在大褂之中,不讓你知道。”

這回君簫雖沒開口,但心裡卻不禁起了懷疑!

自己跟師父學藝,已有八年,內功、簫、劍,都在上元觀練的,何以練掌法就要老遠來找磨刀老人?

師父何以要把掌法寫在白布上?

縫在大褂裡?

又寄放在孝女庵瞎眼佛婆那裡?

非要找到磨刀老人,才能拆開來?

拆開來的,何以只是一塊白布,連一點字跡也沒有?

這一連串的問題,他無法解釋,但他心裡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其中必有緣故。

爐中炭火,已經很熾,磨刀老人轉身取出一隻飯碗,舀了半碗清水,又從壁櫥中,找出一小塊東西,像是明礬,他用手捏碎了放入清水之中,然後又蹲下身去,扇着火爐。

君簫站在一邊,只是瞧着磨刀老人,不知在做些什麼?

磨刀老人把木門關得緊緊的,密不透風,室內就有些燠熱,他等爐火旺了,才緩緩站起身來,拭了把額上的汗水,迅快閃到門口,打開木門,探出頭去,瞧瞧天色,又很快關上木門,說道:“快子時了。”

回到爐邊,朝君簫招招手道:“小哥,你過來。”

君簫依言走到他身邊。

磨刀老人伸手取過白布,一面鄭重地道:“這布上文字,是用藥水寫的,經火一薰,自會出現,但上面字跡子不過午,就會逐漸淡去,你從現在起,必須把上面的字句,和內勁運行經絡圖解,完全記住。”

君簫心中暗道:“原來布上的字跡,要火薰了纔會出現,師父對這套掌法,竟然如此慎重,由此可見這套掌法,是十分隱秘之學了。”

磨刀老人用手在清水中攪動了幾下,大概等水中的明礬全化開了,才把白布放入碗中,浸泡了一回,才行取起,輕輕瀝乾水漬,雙手執着白布一邊,在炭火上慢慢的移動燻烤。

他工作得十分小心,也薰得極爲均勻,這樣過了盞茶工夫,白布漸漸的烤乾了,布上也果然逐漸的顯出字跡來。

磨刀老人額上已經微見汗水,但他也無暇去揩,雙手執着白布,更加小心的在炭火上烤了一回,才長長吁了口氣,滿意地停下工作,摺好白布,神色鄭重,遞到君簫手中,說道:

“好了,這布上所載掌法,博大精深,你拿回去,不管能不能理解,務必先把字句和圖解,背熟了牢記在心,你白天可以混在他們中間練刀,晚上就必須專心練掌,在埋恨谷,隨時都會有殺身之禍,凡事不許你多問,也不可多招是非,有四十九天時間,大概你掌法也可以小有成就了,屆時老漢自會前來找你,咱們就可以離開了。”

君簫雙手接過白布,說道:“晚輩記下了。”

磨刀老人神色嚴肅,重複地叮囑道:“孩子,這套掌法,關係極爲重大,你要把握時間,好好練習,不然,你不但辜負了老漢,對不起你師父,也對不起你父母了。”

他說得這麼嚴重,君簫心頭不覺一動,也肅然躬身道:“老丈教誨,晚輩自當謹記,決不有負你老人家栽培之德。”

磨刀老人微微點頭道:“如此就好,時間寶貴,你快回去吧,記着,布上字跡,幾個時辰就會消失,你務必一字不漏的把它記下來。”

君簫答應一聲,收好白布,別過磨刀老人,往峽谷外走去。

剛回到石屋,還未進門,就覺得心頭微生警兆,腳下不由的停了一停,然後悄悄推開木門,低聲喝道:“屋中是什麼人?”

只見黑暗之中,一個人影遲疑了下,才迎着走出,說道:“君爺,是小的,你老去了哪裡?”

那是北字十三號,他陪着笑,趨近門口,不住躬着身,等君簫跨進門,又巴結地替他掩上了木門。 Www● тт kan● C〇

君簫道:“我只是隨便走走,你有事麼?”

北字十三號壓低聲音道:“小的特來報告君爺;上面有一道密令在此。”

君簫問道:“怎麼說?”

北字十三號道:“這是給君爺的,小的不敢拆開。”

說着從懷中取出一個密柬,雙手遞上,退到了一邊。

這是上面交下來的密柬,他自然不敢偷看。

君簫接到手中,撕開封口,抽出一張素箋。

就在他抽出素箋之際,只覺從信中同時飛出一蓬肉眼幾乎無法看清的白粉,鼻中也隱隱聞到了一股異香!

君簫現在閱歷較豐,立時覺出不對,右手一揮,把那張素箋擲開。

他這一擲之勢,但聽“嘶”的一聲,一張輕飄飄的素箋,竟然帶着輕微的破空之聲,就像鐵片一般,一下釘入在木窗之上。

君簫擲出素箋,嗔目喝道:“你這是做什麼……”

說到最後一個字,只覺一陣天旋地動,再也支持不住,砰然一聲,摔倒地上。

北字十三號獰笑道:“好小子,你差點把老子整慘了!”

這時木門啓開,一道黑影像旋風而入,問道:“得手了麼?”

只要聽他口音,就知是昨晚那個黑影了。

北字十三號恭聲道:“回使者,屬下已經把他弄翻了。”

那黑影道:“很好,這姓君的小子,連司馬令使(賽純陽司馬宣)、李宮主和錢、孫二位護法。(拿雲手錢飛,冷麪鬼王孫浩)合四人之力,都不曾把他拿下,卻被你一包‘迷香’就迷翻過去,可惜咱們沒法子把他運出去,不然,把他送到總宮,不但是一件大功,也是咱們天蠍宮出人頭地的光彩事兒。”

只聽他口氣,他們原來是七星會的人!

北字十三號附和着道:“使者說得極是,這小子現在該怎麼辦?”

那黑影發出森冷的一聲尖笑,說道:“此人已知咱們秘密,自然留他不得,反正殺了他,也一樣是一件大功。”

北字十三號道:“但如果在這裡被殺,只怕會……”

那黑影沉喝道:“蠍字一號,你怎麼越來越糊塗了,本座既然要你把他殺以滅口,難道還會讓他留下屍體,給咱們製造麻煩?”

北字十三號唯唯應“是”。

那黑影探手從懷中摸出一個小小瓷瓶,一抖手,朝北字十三號面前飛去,說道:“接住,這是‘化骨丹’,這裡的事,就交給你辦了,本座走了。”

北字十三號躬身道:“使者只管請,這裡自有小的料理。”

那黑影不再多說,倏地回過身去,正待縱身朝門外掠去,那知擡首之間,瞥見門口正有一個人,不言不動,當門而立!

這下看得他心頭猛然一驚,沉喝道:“什麼人?”

那人臉上同樣蒙着一方黑布,看不清頭臉,只是冷冷說道:“夜闖埋恨谷,還想殺人滅口,你們膽子不小!”

黑影人看他也以黑巾蒙臉,心頭不覺放寬了一半,因爲他如是埋恨谷的人,—就用不着蒙臉,蒙着臉,就表示他並不欲人知,這就冷森一笑道:“朋友是埋恨谷的人?”

蒙面人道:“也可以這麼說。”

那黑影道:“朋友這麼說法,那就是說也可以說不是埋恨谷的人了?”

蒙面人道:“我是不是埋恨谷的人並不重要。”

黑影人道:“朋友是江湖人,總該知道江湖上的忌諱。”

江湖上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就是不得覷人隱私。

蒙面人微哂道:“我不懂江湖規矩,你們想在這裡殺人滅口之事,既然給我遇上了,那就不能不管。”

黑影人道:“朋友……”

蒙面人截然道:“我不是你們的朋友。”

黑影人冷森地道:“不是朋友,那就是敵人了!”

突然飛躍而起,這一瞬間,他手中多了一柄短劍,劍光一閃,朝蒙面人刺去。

這人拔劍無聲,出手好快!

蒙面人冷笑一聲,擡腕之際,從袖中抽出一彎銀刀,揮刀搶攻。

他攻出的刀勢十分奇特,居然後發先至,指向黑影人的肋,這一黑影人如不撤劍,就得先被銀刀所傷。

黑影人迫不得已,只好及時閃身旁躍,刺出的劍勢,自然也落了空。

蒙面人一招逼退了黑影人的劍勢,也未追擊,依然回到了門口站停。

黑影人殺機已動,豈肯罷手?

身形一偏,短劍一翻之勢,疾如飄風,接連攻出三劍。

蒙面人一把銀刀左右揮動,全身閃飛一片寒光,他完全以攻制攻,不聞半點金鐵交鳴,但黑影人三劍攻勢,又己全被逼退。

黑影人不禁一呆,對方這等詭異的刀法,攻勢奇幻,他當真還是第一次遇上。

蒙面人冷冷地道:“怎麼樣?你還不服氣麼?”

他在搶攻之時,刀刀進擊,已經逼進了三步,門口自然空了出來。

黑影人一怔,似有所悟,不再作聲,突然身子閃動,從蒙面人身側掠過,奪門而出。

北字十三號眼看黑影人已走,也急忙跟着朝外閃掠出去,但他身形才一閃動,眼前銀光一亮,一柄雪亮、鋒利的刀尖,已經指到他的咽喉之上。

只聽蒙面人冷聲喝道:“站住。”

北字十三號刀尖在喉,不得不趕快剎住身子,低聲央告道:“小的是被他們所逼,情非得已,大……大俠饒了小的吧!”

蒙面人冷冷一笑道:“你們是什麼身份,還當我不知道麼?今晚便宜了你們,還不把那個小瓶拿來?”

北字十三號不敢違拗,只得把手中一瓶“化骨丹”遞了過去。

蒙面人一手接過,冷聲道:“記着,下次再給我遇上,就要你們嚐嚐‘化骨丹’的滋味了。”

北字十三號道:“小的不敢……”

蒙面人喝道:“還不快滾!”

北字十三號不敢多說,夾着尾巴,急匆匆奔了出去。

蒙面人喝道:“樹林子裡,還有一個,我只點了他睡穴,你把他帶走。”

樹林子裡,還有一個,那是北字十五號了。

北字十三號掠到門口,低低應了一聲,身形一閃而逝!

蒙面人看着他後形,在門外消失,自言自語地道:“唉,我本該殺了他們纔是,只是我從沒殺過人。”

目光一掠,轉身朝窗口走去,伸手從面巾架上,拿起面巾,在冷水中浸了浸,然後輕盈地走到君簫身邊,俯下身去,把冷麪巾輕輕敷到君簫的額上。

迷香,不用解藥,只要半杯冷水,往臉上一潑,就會清醒過來,冷麪巾敷到額上,自然很快就醒過來。

蒙面人沒待君簫醒轉,迅快地從臉上揭下黑巾,揣入懷中,雙手拍拍衣衫,又舉手掠了掠鬢邊飛散的秀髮,一面在桌上取過火石,打着火種,點起燈燭。

君簫雙目乍睜,只見屋中已亮着燭光,一個苗條人影,就站在自己面前,自己卻躺在泥地之上!

啊!頭腦又昏又脹!

苗條人影霎着一雙亮得像星星一般的眼睛,嬌柔地道:“君爺醒過來了!”

君簫定睛看去,那苗條人影正是小青,這時笑吟吟地望着自己,這就站了起來,抱抱拳道:“原來是小青姑娘救了在下,不知賊人……”

小青嫣然一笑道:“逃走啦,小婢是經過這裡,發現門口有人鬼鬼祟祟的朝裡張望,我纔過來看看,不想君爺中了迷香,昏倒在地,小婢才趕進來的。”

君簫道:“姑娘沒碰到賊黨?”

“沒有啊,當時除了門口有人張望,我進來之時,除了君爺躺在地上,什麼人也不見。”

小青接着問道:“那是什麼人呢?君爺一定認識了?”

君簫搖搖頭道:“不認識,這人黑巾蒙臉,看不清楚面貌,聽他口音,也極爲陌生,在下沒見過。”

小青嫣然一笑道:“從沒見過,他會要殺你滅口?老實說,要不是爲了你,我不會放過他們的。”

這話說的不假,要不是爲了怕牽連到君簫,她決不會輕易放過。

說到這裡,忽然輕哦一聲說道:“對了,我問你,你在什麼地方,得罪過小姐?”

“小姐?”

君簫奇道:“哪一家的小姐?”

小青白了他一眼,說道:“小姐,自然是我家小姐了。”

君簫聽得更奇,說道:“你家小姐,我見都沒有見過。”

“又是沒有見過。”

小青披披嘴道:“沒有見過,她會恨你?”

“恨我?”

君簫笑道:“她要恨我,那也是沒有法子的事。”

“不!”小青道:“我想一定有緣故,你再仔細的想想!”

君簫道:“在下一點也想不出來,哦,這可是她告訴姑娘的麼?”

小青搖搖頭道:“小姐纔不會告訴我呢,是小婢親耳聽到的。”

君簫道:“姑娘聽她怎麼說?”

小青道:“今晚小婢聽到小姐一個人在房裡說:‘君簫,我恨你’,小婢聽得奇怪,才偷偷跑來問你,哪知你不在屋裡,我等了很久,仍然不見你回來,這是第二次來了。”

她說到這裡,輕哦一聲,問道:“君爺方纔到哪裡去了。”

君簫道:“在下只是出去走走,沒到哪裡去。”

兩條又粗又黑的辮子,隨着她香肩一擺,轉身就走。

君簫急忙叫道:“姑娘請留步。”’

小青走到門口,回過身來,說道:“時光不早啦,你也該休息了。”

一陣風般往外奔去。

這小姑娘雖然只有十七八歲,情竇初開,一舉一動,都顯得活潑清新,使人喜愛!君簫目送她後形遠去,心中不覺暗暗忖遍:“小青姑娘不論氣質談吐,都不像是伺候人的使女,那麼她究竟何來歷呢?”

他看看時間,輕過這一陣折騰,差不多三更已過,這就起身掩上木門,急急從懷中取出磨刀老人給自己的那方白布,剔亮燭蕊,展開布來,只見上面果然有着許多褐色字跡,最前面的是:“形意門秘傳七步掌真訣”十字。

君簫看得一怔,暗道:“爹就是形意門的掌門人,這麼說,這‘七步掌真訣’是爹存放在孝女庵瞎眼佛婆那裡的了。”

他因時間寶貴,也無暇多想,就繼續往下看去。

武林中任何一門武學,譬如劍法,刀法,拳法,腿法,都只有一種解釋,劍法就是劍法,刀法就是刀法,拳法、腿法,就是拳法、腿法,唯有掌法,卻可分爲兩種:一種黑砂掌,紅砂掌、紫煞掌,三陽掌,大力金剛掌、五毒掌等等,都是運氣練功,練的是掌上功夫。

另一種掌法,則是掌法招式,如武當派的“兩儀掌法”,八卦門的“八卦掌法”等是,一趟掌法,有三十六式,七十二式,一式有一式的姿勢,是以招式變化取勝。

形意門的“七步掌”是屬於前者的一種,它不是招式,而是練的功夫。

據說形意門的“七步掌”,能傷人於七步之內,因此纔有七步之名。

“七步掌”練的既是掌上功夫,所以白布上只有口訣和行氣練功的心法,並沒有招式,只是詞句古拙,玄奧難懂,一時之間,令人無法解釋,自然更不易領悟。

君簫也不去管他,囫圇棗吞的把十幾句口訣,和一篇運氣心法,默誦了幾遍,纔算背熟。

接下去是一張“行功圖”,畫的也極爲簡單,圖中只有一個人像,卻有許多小黑點,邊上都表明了穴道的名稱。

這個,君簫就不難看懂,因爲這些穴道,都是練“七步掌”時,凝聚功力,運氣所經的路線,和他無意中練成的“六脈真氣”竟然不謀而合,只是“七步掌”練的是陰柔功夫,不走陽脈,走的只是手三陰經。

這真是天下武學,異流同源,君簫有了這一發現,心頭不禁大喜,當下一面默誦口訣,一面就和行功圖的起點,互相參照。

口訣詞句雖極晦澀,但在互相參證之下,雖然仍有不少地方似懂非懂,卻也有十之五六,可以在似懂非懂中,得到意會。

這下,看得君簫信心大增,更是聚精會神,把口訣和運氣心法,一句一句對照下去,雖然不能完全領悟,已可揣摩到十之六七。

磨刀老人說得不錯,遠處已經傳來雞的啼聲,白布上的字跡,果然漸漸談了下去,好在君簫已把布上的字句,全部記熟了。

看看天色,離天明大概還有一段時間,這就摺好白布,收入懷中,然後在木榻上盤膝坐定,垂簾調息,依照“七步掌”的口訣,氣凝丹田,緩緩上提。

要知他從師八年,練的是玄門氣功,早已奠定他的基礎,加上機緣巧合,服下一顆修道人夢寐難求的“七返丹”,又在無意之中和李如雲雙雙練成了“六脈真氣”,玄關自通。

形意門的最高武學境界,是“以形使意,以意馭形,凝神返虛,練氣歸根”,這和君簫練的“玄門護身真氣”,“六脈真氣”的練功訣要,都極相近似。

這一運氣行功,走的雖是手三陰經,卻和“六脈真氣”運氣路徑一樣,因此絲毫不費氣力,(他練的“六脈真氣”是手三陰,手三陽六脈,如今雖然只練手三陰經,可說是駕輕而就熟,縱有不同之處恰也小異大同)就把全身真力,凝聚到雙手掌心。

他對“七步掌”的口訣和運氣心法,因詞句玄奧艱澀,至少還有十之三四,無法悟解;但這一運功,竟然有如水到渠成,豁然貫通,根本就用不着去鑽牛角尖,研究口訣和運氣心法了。

君簫心中不禁狂喜,但隨着又泛起一陣疑慮,暗自忖道:“自己一學就會,到底練的是不是‘七步掌’呢?”

東方漸漸透露魚白,君簫心知操練刀陣即將開始,這就起身下榻,胡亂洗了把臉,就聽到一陣噹噹的敲鐘之聲,連續響起。

君簫不敢怠慢,匆匆出屋,穿過花林,草坪上兩隊人已有不少人列出的隊形,當下也就趕到右隊,站到最後,不過片刻工夫,大家都已站好。

鐘聲停止了,獨臂婆婆適時在草坪出現,今天,常夫人沒有來,珠花娘和嫪姆也沒有來。

那是因爲訓練刀陣,是由獨臂婆婆負責,昨天是第一天,常夫人自然要親自前來主持,今天已是第二天了,常夫人不來,珠花娘和嫪姆自然也不來了。

但今天和獨臂婆婆同來的,卻是一個揹負長劍,頭簪道髻的青袍道人。

這道人約莫五十出頭,生成一張古銅色的瘦削臉,頷下留有一把山羊鬍須,雙目炯炯有神,不知又是什麼來歷。

這人隨同獨臂婆婆在草坪出現,連小紅,小青都對他投以奇異的眼光。

左右兩隊的人,向獨臂婆婆行禮如儀。

獨臂婆婆居中站定,大着嗓子說道:“右隊的人,初到埋恨谷,大家都互不相識,咱們這‘四九刀陣’,必須互相配合,大家如果見面不相識,如何能收相輔相成之功?因此,今天上午,在練習步法之前,大家先來一個介紹自己,譬如說,你叫什麼名字,那一門派出身,平時使用何種兵刃,最拿手的是什麼等等,使大家對你有一個認識,好了,現在就開始吧?”

右隊第一名,是許雲鵬,他有些趑趄不前。

獨臂婆婆已經大馬金刀的在一張高背椅子上坐了下來,那青袍道人也在她左側的一張椅子上落坐。

獨臂婆婆是個急性子的人,她話聲出完,等了一陣,眼看右隊第一名還沒有及時走出,不覺大着嗓子叫道:“許雲鵬,第一個該是你,還不站出來?”

許雲鵬不得已,只好依言走出,站到上面,向左右兩隊的人抱抱拳,說道:“在下許雲鵬,騰越人,二十九歲,出身點蒼門下,使的是一對判官筆,很慚愧,在下沒有什麼特長。”

說完,又抱了抱拳。

左右兩隊的人,等他說完,一齊鼓起掌來。

許雲鵬朝獨臂婆婆躬身一禮,正待退下。

獨臂婆婆左手一擡,說道:“慢點。”

許雲鵬躬身道:“總管還有什麼吩咐?”

獨臂婆婆伸手一指青袍道人,問道:“你認不認識這位道長?”

許雲鵬擡目看了青袍道人一眼,遲疑了下,才道:“屬下不認識。”

青袍道人,臉含微笑,朝許雲鵬打了個稽首,說道:“這位許施主的尊師,不知是點蒼雙劍中哪一位?”

許雲鵬道:“家師道號,上松下陽。”

那是點蒼掌門人,飛雲劍範松陽。

青袍道人含笑道:“這麼說,許施主是大師兄門下了,只是貧道卻從未見過許施主。”

原來他就是點蒼雙劍中的流雲劍孫景陽!

許雲鵬不覺臉色微變:“在下是家師的記名弟子,家師經常到寒舍來,指點在下武功,家師既未提起過道長,在下也不曾去過青陽觀,自然不認識道長了。”

“哈哈!”

流雲劍孫景陽仰首打了個哈哈,突然目注許雲鵬,射出兩道逼人的精光,沉聲道:“你可知道大師兄已經閉關十年,不問塵事,幾時有你這個記名弟子?你究是何入門下,膽敢假冒點蒼弟子,在外招搖?”

許雲鵬冷笑一聲道:“點蒼派在江湖上,也算不得是什麼大門派,在下不是松陽道長答應,收爲記名弟子,在下也用不着頂上點蒼派三個字,在外招搖,在下若是存心假冒,就該假冒少林、武當,怎麼也不會冒你們點蒼之名。”

流雲劍孫景陽被他頂撞得臉色發青,怒喝道:“你對貧道敢如此放肆?”

許雲鵬道:“在下並不認識你,焉知你不是冒名頂替之徒,有何不敢?”

流雲劍孫景陽幾乎氣破肚子,倏地站起身來,正要發作。

獨臂婆婆連忙搖手製止,說道:“孫道友且請坐,還是讓老婆子來問問他。”

直到此時,君簫才暗暗哦了一聲,忖道:“看來獨臂婆婆今天忽然要大家介紹自己,原來就是爲了許雲鵬這個人有問題,哦,他莫非就是那個黑布蒙臉的黑影人不成?”

獨臂婆婆轉過身來,狹長臉已經沉了下來,喝道:“許雲鵬,你說,你究竟是何入門下?”

許雲鵬躬身道:“屬下確是松陽道長記名弟子。”

獨臂婆婆怒哼一聲逭:“許雲鵬,事到如今,你還不實話實說?你假冒點蒼門下,混入埋恨谷,究竟是奉何人之命來的?”

許雲鵬身軀陡然一震,擡目道:“總管明察,屬下並沒有混入埋恨谷來,屬下是在漢陽附近,被古婆婆招招來的。”

獨臂婆婆呷呷厲笑道:“好小子,你果然沒有喝‘不貳湯’,這裡的人,沒有一個知道是被古婆婆招來的,只有你對自己的來龍去脈,還清清楚楚,你還有何說?老實告訴你,你在漢陽藉故結識古婆婆起,古婆婆不是三歲孩子,早就對你的動機,起了懷疑,她把你引到埋恨谷來,就是要看看你有些什麼舉動?”

小青,小紅聽得都面露驚奇,敢情連她們也並不知情。

許雲鵬急得連連躬身道:“總管明察,這些話,屬下真是冤枉之至……”

“你還不承認?”

獨臂婆婆怒聲道:“小紅,要他們把兩個同黨押進來。”

小紅答應一聲,舉手朝北面花林招了招。

只見青衣漢子押着兩人,從花林中走出。

君簫一眼就認出那被押的兩人,正是北字十三號,和北字十五號。

那兩人被押到案前,就同聲說道:“總管,小的不知犯了什麼罪?”

獨臂婆婆一指許雲鵬,問道:“你們認不認識他?”

北字十三號和北字十五號同時搖着頭道:“不認識。”

獨臂婆婆冷笑道:“你們既然不認識他,爲什麼要替他傳遞消息?”

兩人又同時呼冤道:“總管,這是冤枉的,小的兩人,連認都不認識他,怎會替他傳遞消息?”

獨臂婆婆冷厲地道:“你們兩人,在谷中有些什麼動靜,難道還瞞得過我?你們密柬往返,哪一封我沒有看過?你們上面派了人來,老婆子先前還當是君簫,直到昨晚,許雲鵬交給你們送出去的刀陣步法,纔算全案大白,你們狡辯又有何用?”

君簫聽說她先前懷疑自己,暗暗叫了聲:“僥倖!敢情她是要小青在暗中監視自己的行動,纔沒有向她報告,如果換了別人,只怕自己的行藏也早已泄露了。”

想到這裡,不由的擡目朝小青望去。

正好小青也向他看來,四目相投,她臉上微露笑意,移開了目光。

許雲鵬眼看機密盡泄,不覺橫上了心,倏地後退一步,朗笑一聲道:“總管果然厲害,在下身份既泄,那也不用再隱瞞了。”

獨臂婆婆呷呷笑道:“說得是,看來你還有點骨氣……”

話聲未落,突然怒喝道:“好小子,你敢在我老婆子面前使詐。”

原來許雲鵬趁獨臂婆婆說話時,暗中打出了兩支飛芒,分向北字十三,十五號兩人當胸襲去。

他使的飛芒,細如髮絲,打出之時,只不過烏光一閃,肉眼幾乎不易發現。

北字十三號和北字十五號兩條臂膀,分別被兩個青衣漢子左右挾持,別說躲閃,就是連聲音都沒有吭,一顆頭就垂了下去。

獨臂婆婆喝聲出口,許雲鵬大笑一聲道:“總管面前,在下豈敢賣弄,只是他們兩人,活着已是多餘的了,總管有什麼話,只管和在下說就是了。”

口中說着,雙手一翻,從腰間取下了一對判官筆。

獨臂婆婆一頭花白頭髮無風飛揚,厲聲道:“很好,老婆子今天非把你親手拿下不可。”

一面朝四個青衣漢子沉聲喝道:“你們還不把兩具屍體拖下去?還站在這裡作甚?”

那四個青衣漢子根本不知道北字十三號、十五號二人已經死去,聞言不覺一驚,急忙拖着兩人屍體,匆匆退去。

流雲劍孫景陽卻在此時站起來,稽首道:“此子假冒敝師兄門下,還是由貧道擒他,何勞總管出手?”

獨臂婆婆左手一擺,說道:“孫道友只管請坐,他混入埋恨谷,前來臥底,這是埋恨谷的事兒,老婆子責無旁貸,豈能袖手?”

說到這裡,目光直注許雲鵬,冷然喝道:“小子你亮出兵刃,那是想負隅一拼了?”

許雲鵬道:“不錯,要在下束手就擒,在下實在心有未甘,但總管若要倚多爲勝,在下也只好認了。”

原來小紅,小青眼看許雲鵬竟敢公然反抗,掣出兵刃,她們不待吩咐,各自抽出長劍,逼了過來。

獨臂婆婆目光一撇,揮揮手,道:“你們退開,老婆子面前,諒他也跑不了。”

接着朝許雲鵬喝道:“小子,你應該明白,今日之局,你除了拼將一死,決難生離埋恨谷一步。”

許雲鵬道:“不錯,總管不說,在下也知道生離無望,所以在下也不打算活着出去。”

獨臂婆婆道:“但老婆子可以給你一個機會,讓你賭賭運氣。”

許雲鵬道:“總管要如何賭法?”

獨臂婆婆道:“老婆子做事,一向公平交易,你可以使用兵刃、暗器,只要接得下老婆子三掌,埋恨谷由你離去,決沒有人再阻攔於你,如果你接不下老婆子三掌,那就得棄兵投降,聽候發落。”

許雲鵬明知自己毫無勝算,但獨臂婆婆說出來的條件,不失公允,自己也只好賭賭運氣了,因此心念一轉,很快就應道:“在下賭了。”

獨臂婆婆道:“很好,那你就小心了。”

喝聲出口,左手揚處,一招“直破天門”,迎面擊去。

她內外兼修,一向以掌力沉猛著稱,這一掌出手,凌厲強猛的潛力,隨掌而出,罡風激盪,挾着呼嘯之聲,如驚濤拍岸一般直撞過去,掌風擴展的範圍,幾乎有四五尺寬。

許雲鵬懷抱雙筆,心裡暗暗驚駭,忖道:“看不出這老虔婆掌上功力,竟有這等深厚,如若被她擊中一掌,只怕當場就得斃命。”

他不待掌風撞到,立即一提真氣,身子飄飛而起,橫向一側閃去,讓開了獨臂婆婆的一掌。

獨臂婆婆一擊未中,口中嘿笑道:“好!”

她“好”字出口,人已隨着許雲鵬轉了過來,左掌一收再發,隨着轉身之際,橫臂掃出。

這一招“移山填海”,威勢之盛,較之剛纔尤爲猛惡,強猛潛力,浪涌如潮,因爲是橫掃而出,因此掌力就像一道波瀾,橫掠之勢,擴及數丈。

許雲鵬雙目凝視,神情肅然,像這樣的掌力,他幾乎沒還手的機會,只好雙臂一振,身軀直往上拔起。

他雖然凌空而起,避開了獨臂婆婆一掌,但覺雙腳下面有如一陣狂流捲過,自己幾乎吃那一股力道把身子帶走,心頭更是凜駭不止。

就在這一瞬,他身子在半空打了一個斛鬥,突然雙筆一分,使了一記“雷公劈妖”,一道人影,趁着下落之勢,朝獨臂婆婆當頭撲落。

“雷公劈妖”,使的如是雙筆,就須右前左後,向同一目標連貫擊下,但許雲鵬看出獨臂婆婆—身功力修爲,已達爐火純青,自己這一招“雷公劈妖”,未必能傷得了對方,因此他在身子撲落之際,拇指輕輕一按,判官筆還未劈落,已有十幾縷如髮絲的白芒,像電光般一閃,向獨臂婆婆當頭襲到。

獨臂婆婆第二招被他閃開,神色就顯得有些獰厲,白髮飄飛,口中發出一陣懾人的厲笑,笑聲中,右手忽然舉了起來,衣袖滑落,露出一隻瘦烏黑的手掌,原來她右腕雖斷,卻裝了一支鐵手。

鐵手甫一出現,十幾縷白芒朝她手中一閃而沒,同時許雲鵬下撲的身子,也垂直跌落地上,踣地不起。

大家誰都沒有看清,獨臂婆婆是如何出手,制住了許雲鵬?

這一招甚至連目力過人的君簫,都沒有看得清楚。

獨臂婆婆一陣呷呷尖笑,說道:“小子,現在你總該認輸了吧?好,老婆子也不難爲你……”

左手往袖中一探,摸出一顆黑色的藥丸,說道:“你把這顆藥丸吞下去。”

不由分說,一把捏開許雲鵬的下巴,把藥丸投入他口中,就再也不理他,回過身道:

“小紅、小青,今天不用再介紹自己了,還是要他們練步法吧!”

小紅、小青躬身應是,回過身,朝左、右兩隊的人揮了揮手,就練起刀陣的步法來了。

獨臂婆婆話聲一落,也沒看大家操練步法,轉過身去,左手在許雲鵬幾處大穴上,起下了幾支如髮絲的銀針。

原來她右腕裝的一雙鐵手,也能施放飛針,(鐵手手指,裝有射針的機篁)但鐵手掌心,卻裝着一塊磁鐵,專收敵人的暗器,方纔鐵手一現,就收了許雲鵬從判官筆中打出的十幾支飛芒,同時也射出銀針,制住許雲鵬的穴道,許雲鵬穴道一解,就像睡夢初醒,長長吁了口氣,睜開雙目——

peacockzhu掃校,獨家連載

第十一章 狼姑婆第十三章 形勢危急第十二章 天人不容第十六章 故意劫鏢第三章 黃山石室第十九章 酒樓雙奇第二十章 月夜下書第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十一章 狼姑婆第二十章 月夜下書第一章 秋水芙蓉第二十一章 真假之爭第十四章 獨力迴天第十七章 初露頭角第七章 磨刀老人第二十一章 真假之爭第十章 忠州大俠第二十二章 隨駕出巡第四章 各懷機心第七章 磨刀老人第二十一章 真假之爭第二十一章 真假之爭第三章 黃山石室第四章 各懷機心第六章 埋恨谷第六章 埋恨谷第十五章 因刀成仇第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十七章 初露頭角第三章 黃山石室第九章 羊角老妖第二十一章 真假之爭第十九章 酒樓雙奇第四章 各懷機心第十章 忠州大俠第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二十章 月夜下書第十章 忠州大俠第三章 黃山石室第十一章 狼姑婆第十七章 初露頭角第十五章 因刀成仇第二十四章 四九刀陣第五章 紫府九轉第十三章 形勢危急第四章 各懷機心第二十三章 磨刀獻策第二十四章 四九刀陣第九章 羊角老妖第二十三章 磨刀獻策第二十四章 四九刀陣第十四章 獨力迴天第二十二章 隨駕出巡第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二十四章 四九刀陣第十六章 故意劫鏢第六章 埋恨谷第九章 羊角老妖第十九章 酒樓雙奇第二十一章 真假之爭第三章 黃山石室第五章 紫府九轉第九章 羊角老妖第二章 瞎眼佛婆第十五章 因刀成仇第二章 瞎眼佛婆第二十三章 磨刀獻策第十二章 天人不容第十章 忠州大俠第十五章 因刀成仇第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二十二章 隨駕出巡第二十三章 磨刀獻策第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十九章 酒樓雙奇第二十一章 真假之爭第十二章 天人不容第三章 黃山石室第七章 磨刀老人第十一章 狼姑婆第四章 各懷機心第十一章 狼姑婆第十二章 天人不容第七章 磨刀老人第二十三章 磨刀獻策第十六章 故意劫鏢第七章 磨刀老人第二十二章 隨駕出巡第四章 各懷機心第十五章 因刀成仇第十七章 初露頭角第六章 埋恨谷第十二章 天人不容
第十一章 狼姑婆第十三章 形勢危急第十二章 天人不容第十六章 故意劫鏢第三章 黃山石室第十九章 酒樓雙奇第二十章 月夜下書第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十一章 狼姑婆第二十章 月夜下書第一章 秋水芙蓉第二十一章 真假之爭第十四章 獨力迴天第十七章 初露頭角第七章 磨刀老人第二十一章 真假之爭第十章 忠州大俠第二十二章 隨駕出巡第四章 各懷機心第七章 磨刀老人第二十一章 真假之爭第二十一章 真假之爭第三章 黃山石室第四章 各懷機心第六章 埋恨谷第六章 埋恨谷第十五章 因刀成仇第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十七章 初露頭角第三章 黃山石室第九章 羊角老妖第二十一章 真假之爭第十九章 酒樓雙奇第四章 各懷機心第十章 忠州大俠第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二十章 月夜下書第十章 忠州大俠第三章 黃山石室第十一章 狼姑婆第十七章 初露頭角第十五章 因刀成仇第二十四章 四九刀陣第五章 紫府九轉第十三章 形勢危急第四章 各懷機心第二十三章 磨刀獻策第二十四章 四九刀陣第九章 羊角老妖第二十三章 磨刀獻策第二十四章 四九刀陣第十四章 獨力迴天第二十二章 隨駕出巡第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二十四章 四九刀陣第十六章 故意劫鏢第六章 埋恨谷第九章 羊角老妖第十九章 酒樓雙奇第二十一章 真假之爭第三章 黃山石室第五章 紫府九轉第九章 羊角老妖第二章 瞎眼佛婆第十五章 因刀成仇第二章 瞎眼佛婆第二十三章 磨刀獻策第十二章 天人不容第十章 忠州大俠第十五章 因刀成仇第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二十二章 隨駕出巡第二十三章 磨刀獻策第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十九章 酒樓雙奇第二十一章 真假之爭第十二章 天人不容第三章 黃山石室第七章 磨刀老人第十一章 狼姑婆第四章 各懷機心第十一章 狼姑婆第十二章 天人不容第七章 磨刀老人第二十三章 磨刀獻策第十六章 故意劫鏢第七章 磨刀老人第二十二章 隨駕出巡第四章 各懷機心第十五章 因刀成仇第十七章 初露頭角第六章 埋恨谷第十二章 天人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