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吩咐了輪值夜哨以後,黃石就回營休息,一夜平安無事。

天亮後明軍早早出發,很快就趕到清河口渡河,接應的水營很快就開始把部隊運了過去,首先過河的五十騎兵迅速散開偵查,然後就是一整個部隊渡過,再往後是中軍,最後全軍渡過安然清河。水營官兵也迅速離開,駛向連雲島去了。

部隊整頓完畢,重新擊鼓上路,快到午時的時候,明軍兵鋒所向,幾個驛站又是黑煙滾滾。

吳穆發現黃石眉頭皺得越來越緊,就好奇地問道:“黃將軍,有何不妥麼?”

“吳公公還記得昨天下午的情況麼?”昨天明軍行進中,周圍的後金守軍紛紛燒燬物資撤退,但今天只要明軍不逼近,後金軍就不撤退,這也讓明軍多走了不少冤枉路,還沒有打到任何獵物。

“昨天第一仗,建奴是心存僥倖,下午則是驚慌失措,今天就沉穩了許多。”黃石又想了想,下令部隊放慢行軍速度以節約體力,同時向四周派出了更多地探馬。

半個時辰後,黃石的擔心成爲了現實,一個探馬飛快地趕來報告:“大人,我軍左翼十里外,蓋州方向出現建奴馬隊,人數大約千人上下,正向我軍靠攏過來。”

“再探。”

很快後金的馬隊就出現在了中軍的視野裡,探馬流水般地報來軍情,後金軍正是打着鑲紅旗的蓋州軍,其中批甲戰兵大約有五百人,無甲的輔兵也有五、六百人的樣子。

後金軍靠攏在明軍左翼五里左右就不再靠近了,兩支野戰部隊就保持着這個距離平行前進,過了很久也沒有看到後金軍有主動攻擊的姿態,黃石就首先忍不住了,他認爲左翼的這個威脅必須消除,否則就無法安全自由地實現戰略機動。

明軍的鼓聲和旗號一變,部隊轉換着隊形和方向,慢慢向左翼傾斜過去,但後金軍也同時向左翼偏轉,維持着五里左右的距離。等明軍掉頭回到西面的時候,後金軍則又貼了上來,不即不離地跟在明軍的側翼。

看着這陰魂不散的敵軍,黃石嚥了口唾沫,苦笑着對吳穆說:“我軍戰兵超過建奴一倍,總兵力也差不多是建奴的兩倍,所以建奴不願意接受戰鬥,而我們是步兵,無法迫使建奴接受會戰。”

“黃將軍謙虛了,有什麼妙策儘管使出來好了,咱家不會反對的。”吳穆對黃石顯然非常有信心。

“稟大人,”又一個探馬趕回來,在黃石面前猛地勒住了馬:“大人,前方糧庫的建奴堅守不退!”

“有多少守軍?”

“看上去有百餘人,至少有幾十個批甲建奴。”

黃石嘿嘿冷笑了幾聲,後金軍的算盤已經很明顯了,只要明軍主力去強攻糧庫,後金軍的野戰部隊就可以自由行動了。不擊潰後金野戰部隊就不可能強攻,而後金軍顯然不會給明軍擊潰他們的機會。

按照常理來說,明軍可以花些時間修築一個堅固的營寨,然後以它爲依託進攻後金據點,這樣側後和輔兵就能夠得到掩護,也就能釋放出大部的戰鬥部隊。但眼下的情況是明軍並沒有充裕的時間構築營寨,黃石可以想象後金的援軍正在飛速趕來。或許援軍還沒有出發,可是黃石根本不敢冒這個險,把步兵爲主的軍隊留在這個險地兩天以上就類似自殺了。

明軍已經停止行進了,後金軍遠遠地觀察着他們,賀寶刀等一衆軍官也趕到中軍,等待黃石最後的決定。

“要不就班師吧?”吳穆謹慎地提出了一個意見。

“我們可以去進攻其它的建奴糧庫,他們不可能每個都防守嚴密。”賀寶刀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黃石搖了搖頭,首先否決了賀寶刀的意見:“沒用的,這是建奴的領地,無論我們向哪個堡壘前進,建奴都可以分出一隊趕在我們前面到達參加防守。然後接上這糧庫裡的守軍,繼續跟在我們後面,我們無論去進攻哪裡都是白跑一趟。”

一旦在向前展開成戰鬥隊形把背後讓出來,不管明軍如何小心也肯定會有破綻,數百後金戰兵很可以猛烈突擊,給明軍造成重大損失後再迅速撤退,以步兵爲主的明軍是追不上敵人的。

“班師也是絕對不可以的,我軍此次出兵,兵力是敵軍兩倍,目的就是要蹂躪建奴的領地,羞辱建奴的軍隊。現在退兵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黃石說完就咬着牙齒獰笑了一下,他眺望着五里外同樣在休息的後金軍一眼:“我們必須首先擊潰他們。”

“問題是建奴是絕對不肯和我軍交戰的。”賀寶刀急躁得很,他提出了一個建議,可惜臉上的表情也顯得沒有什麼信心:“末將可以率領馬隊拖住建奴,然後大人再指揮全軍攻擊。”

黃石果然搖了搖頭:“二百騎兵能拖多久?而且建奴背後是敞開的,步隊從一面追擊能有什麼威脅?這就是騎馬的優勢了,誰叫我們騎兵少呢。”

現在進行軍事討論的時候,吳穆已經習慣沉默了,他在一邊悶頭聽着,一句話也不說。

“除非,”黃石用刀在地上的簡略圖樣上比劃了一下:“除非我軍分兵。”

所有參與討論的軍官們頓時都炸了:“分兵是兵家大忌!”

“沒辦法,誰讓我們都是步兵呢。”黃石解釋了一番他的構思,如果留一個步隊在後面三裡遠,那麼後金軍就不容易騷擾前隊了,賀寶刀的馬隊拖一小會兒總是作得到的,明軍從兩面夾擊,一定可以堵住一部分敵軍。

“騎兵、炮兵、一步隊和輔兵都去進攻糧庫,剩下的四百戰兵防備後路,我估計建奴會覺得突擊後隊是個萬無一失的策略,建奴是不肯和我軍全軍交戰,但並不意味着不肯和我軍一部作戰。我想後隊是能拖住他們一會兒的,前隊回師以後除非建奴放棄傷兵,否則就只能和我全軍交戰。”黃石說完又沉默了,如果後金軍在一舉吃掉明軍四百戰兵的誘惑下,仍然不放棄騎兵機動優勢的話,那戰場上的變數就還是會很多。

“留下三百二十名長槍兵和八十火銃手。我親自帶這隊步兵,再把我的參將旗高高打起。還有,把我的馬也牽走。”——如果騎兵不肯自動放棄機動力帶來的主動權,那步兵就毫無辦法。但後金必欲得我黃石而後快,而此時我身邊只有四百人而已。

(第十一節完)

第28節 謠言第60節 開關(上)第54節 狂瀾(下)第17節 陷陣第一節第23節 分歧第24節 反撲第一節第11節 捷報第十九節第31節 漩渦第53節 橫掃第30節 患難第21節 勳章第46節 終線第51節 激勵第41節 重任第54節 死線第15節 對射第六十一節 重任上第一節第12節 分功第十九節第11節 交流第31節 應對第六節第13節 定計第35節 詔獄第53節 赤水(上)第21節 自尊第38節 追星第30節 軍備第四節引子第九節第26節 解圍第43節 義利第1節 忠言第34節 招安第五節第二節第12節 潛伏第44節 逆轉第四節第2節 合作第21節 自尊第19節 畫皮第52節 接觸第10節 戰備第25節 變化第八節第54節 死線第26節 英雄第35節 對峙第17節 猜想第十六節第36節 脫身第47節 相識第8節 詩人第32節 選擇第32節 選擇第53節 赤水(中)第五節第40節 餘波第4節 追逐第58節 勾結第7節 協助第三節第44節 逆轉第十二節第十六節第60節 開關(下)第10節 戰備第16節 互動第三節第七節第15節 賭注第2節 合作第十八節第24節 反撲第六節第11節 捷報第1節 忠言第十一節第10節 武夫第42節 回家第37節 內鬥第一節第27節 登餉第7節 協助第51節 虎威第32節 選擇第54節 狂瀾(上)第八節第六十一節 重任中引子第23節 分歧第十三節第58節 勾結第十二節
第28節 謠言第60節 開關(上)第54節 狂瀾(下)第17節 陷陣第一節第23節 分歧第24節 反撲第一節第11節 捷報第十九節第31節 漩渦第53節 橫掃第30節 患難第21節 勳章第46節 終線第51節 激勵第41節 重任第54節 死線第15節 對射第六十一節 重任上第一節第12節 分功第十九節第11節 交流第31節 應對第六節第13節 定計第35節 詔獄第53節 赤水(上)第21節 自尊第38節 追星第30節 軍備第四節引子第九節第26節 解圍第43節 義利第1節 忠言第34節 招安第五節第二節第12節 潛伏第44節 逆轉第四節第2節 合作第21節 自尊第19節 畫皮第52節 接觸第10節 戰備第25節 變化第八節第54節 死線第26節 英雄第35節 對峙第17節 猜想第十六節第36節 脫身第47節 相識第8節 詩人第32節 選擇第32節 選擇第53節 赤水(中)第五節第40節 餘波第4節 追逐第58節 勾結第7節 協助第三節第44節 逆轉第十二節第十六節第60節 開關(下)第10節 戰備第16節 互動第三節第七節第15節 賭注第2節 合作第十八節第24節 反撲第六節第11節 捷報第1節 忠言第十一節第10節 武夫第42節 回家第37節 內鬥第一節第27節 登餉第7節 協助第51節 虎威第32節 選擇第54節 狂瀾(上)第八節第六十一節 重任中引子第23節 分歧第十三節第58節 勾結第十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