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愣頭青

如果說現在有一個趙煦絕對不能觸碰的話題,那一定是科考。這並不是說今次科考就此作罷了,但至少在打擊明教取得顯著成果之前,他是不願再提及的。因爲如果此時重開科考,就意味着他的失敗,也是大宋皇朝的失敗,而明教這一羣烏合之衆卻在大宋朝最脆弱的那根弦上撓了一把,卻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大宋立朝以來,最重視的莫過於科考了,而今,科考題目泄露之後,朝廷竟然無法對破壞的人形成有力的打擊,反而要示弱地重開一次科考。這簡直就是對明教那些亂臣賊子的妥協!

對於趙煦這樣一個愛惜體面的皇帝,這一點是萬萬無法接受這一點的。

但若是明教遭受重創,甚至滅頂之災,再重開科舉,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那樣非但沒有諷刺意味,反而可以警示那些懷有不軌之心的人,告訴他們,一旦冒犯了大宋的律法,破壞了皇權的威嚴,朝廷必將實施最嚴厲的打擊。至於這些人的破壞活動造成的損失,就像這次科考一樣,大不了朝廷可以重開一次,朝廷根本不會在乎。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趙煦是決心一定要在打擊明教有了較大的眉目之後,纔來商議科考之事的。

而羣臣們一個個都人老成精了,對於小皇帝這點小心思還不是摸得一清二楚!所以這些天的朝堂之上,大家都在和稀泥,說來說去話題都沒有繞開過明教。即使內容上早已失去了新意了,他們也要換個詞包裝一下重新拿出來說。

本來,朝堂上就是這一副君臣和諧的景象的,但是沒有想到卻從人羣中冒出李格非這麼個愣頭青,一句話就把這種和諧徹底地打碎了。大家都很難理解,李格都這把年紀了,又是很遭受過幾番挫折的,怎麼會如此莽撞!但不論如何,李格非的話就像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一般,在平靜的水面上蕩起層層波瀾。

趙煦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一時間想起了蘇軾,想起了當年他的祖母太皇太后對他近乎密不透風的禁錮,想起了他的十妹趙婧,最後還是壓抑下怒氣,道:“李格非,你暫且退下吧,關於科考的事情,朕自有分斷!”

羣臣一聽一向對“元佑黨人”最爲嚴酷的官家竟然這麼輕輕巧巧地放過了李格非,心中都暗暗覺得李格非着實夠幸運。同時也看出,徐國長公主確實是在官家面前說過一些維護李格非的話。一時間,他們對李格非都不免羨慕起來,暗暗感嘆自己怎麼不生一個好女兒,也和徐國長公主結交一番,憑着自己的手段和本事,還能不“父以女榮”,在官場上節節高升嗎?

本來,趙煦的話已經說得十分清楚了,他現在不想提起這個話題,並且承諾了“自有分斷”,再揪着這個問題不放,就是抽陛下的耳刮子了。一般人自然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但李格非果然不愧爲朝堂裡剩下的最後一個“元佑黨人”,一般人不做的事情他偏做。他不依不饒地痛呼道:“陛下,科考之事關係着國計民生,乃是我大宋立朝之根本,懈怠不得呀,請陛下速下決斷,萬勿讓千萬士子寒心吶!”

趙煦眼中閃過一絲冷色:“李格非,你是不是覺得朕並不關心我大宋的立朝根本,反而捨本逐末,不配在這皇位上坐着了?”

李格非臉上毫無懼色,凜然道:“陛下,昔年唐朝的太宗皇帝被譽爲一代明君,也曾被臣下苦諫,唐太宗勇於改過,這些錯事非但沒有成爲他生命中的污點,反而被後世引爲佳話。今陛下雖然有過,若能效仿先賢,過而改之,則算不上什麼過錯了。

至於陛下所說的配不配在皇位上坐着,就太嚴重了,不但寒了臣的心,也寒了天下臣民的心,更寒了先帝的心。

先帝把這大宋江山社稷交予陛下,就是爲了讓陛下好好廣大之。陛下卻口出負氣之言,動輒說棄位,實爲智者所不取!”

趙煦氣得一張蒼白的臉漲得通紅,大聲咳嗽一陣,才漸漸緩過氣來,指着李格非道:“好!好!好!李世民是明君,他虛懷若谷,納諫如流,朕今天若是不依你的,就是和他相反的大昏君,對吧?就對不起你,對不起天下臣民,還對不起先帝的在天之靈,對吧?朕就不是智者,而是糊塗蛋,是吧?”

李格非連連磕頭,口中卻並不示弱:“願陛下遠離危險的深淵,及時回頭,依然不愧明君之行!”

趙煦這一回終於被他氣得說不出話來了。應該說,大宋的皇帝,除了太宗皇帝以外,其他的都是臣子並不十分畏懼的。但這趙煦親政以來,雖然年紀輕輕,卻在短短的時間內以極爲嚴酷的手段讓臣子們認識到:太宗皇帝其實還算一個仁君。

所以,臣子們敢於直言抗辯的人已經是一天少過一天了,就連章惇這樣的臣子都不怎麼願意在大庭廣衆之下頂撞於他。若是對他的話難以苟同的話,都更願意到了找獨對的機會糾正,或者上摺子分析清楚。

但今天李格非這個沉默了幾年的木樁忽然開口說話也就罷了,居然一出口就口出近乎大逆不道直言,羣臣莫不側目。大家已經開始用一種看死人的眼神探視李格非了。這樣的眼神比起先前來,倒是更多了幾分憐憫。

就在此時,東班那個殿中侍御史見機,立即跳出班來,奏道:“啓奏陛下,臣有本奏!”

他一出列,羣臣用屁股想想都知道是爲什麼了,都不再望向他,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李格非。不管怎麼樣,眼前這個人註定是要在大宋的歷史書上留下一筆了。至於他要進的是《佞臣傳》還是《忠臣傳》甚或是《列傳》就不得而知了。

趙煦略一猶豫,趙婧的影子在他心中一閃而過。但他還是馬上咬牙說道:“你且奏來!”

那殿中侍御史立即慷慨激昂地奏道:“臣要彈劾太學正李格非目無君父,言出無狀。爲博取忠直之名不惜敗壞陛下的聲譽,實在是狼心狗肺,十惡不赦!”

&&&&&&&&&&&&&&&&&&&&&&&&&&&&&&&&&&&&&&&&&&&&&&

趙煦悶悶不樂地下得朝來,便在路上悶悶地走着。

忽然,前面走過來一名宮女,遠遠看見趙煦,便走上前來跪了下來請安。

趙煦看見了他,眼前一亮。這宮女倒不是那種姿色十分出衆的,但也算頗有幾分姿色了。但在這羣芳爭豔的後宮裡,她若是被丟進女子羣裡,絕對是很難被找出來的。趙煦對她特別在意的原因並不是因爲她的姿色,而是因爲她是徐國長公主趙婧的貼身宮娥。

趙煦整理了一下不悅的心情,道:“平身!”

那宮女便站起身來,稟道:“長公主殿下命奴婢在這裡候着官家,說她有幾句話想對官家說一下,請官家下朝之後,去她福寧宮一趟,她有話要和官家說呢!”

一般來說,臣子要和皇帝說話,是不能邀請皇帝前去想見的,而是要專程前來覲見。公主的內命婦,這方面的規定要鬆一些,但若是被人知道了,還是要受詬病甚至彈劾的。但趙煦和趙婧之間,這樣的事情早已出現很多次了,甚至,大多數時候趙婧要見趙煦,都是命宮女前來傳話的。而趙煦也並無多少不悅,每一次都很爽快地赴約。

不過,這一次趙煦的臉上卻現出一絲愧色。略一沉吟,他還是對身後跟着的郝隨說道:“郝隨,你去皇后那裡,就說朕有一些政事,給耽誤了,晚一些再去找他吧!還有,去問一下下皇子的病情,若是有什麼反覆,立即來給朕回報,明白嗎?”

郝隨躬身應道:“奴婢省得!”躬身而去。

十公主所住的福寧宮自來都不是公主們居住的地方,它是大宋的開國之君趙匡胤的日常居所,後來大多數皇帝不臨幸后妃的時候,也大多居於此。但今上親政之後,卻將這個地方賜給了他唯一的嫡親妹妹徐國長公主居住,而自己卻搬到了隔壁的延福宮。事實上,延福宮不論是從規模還是建築的奢華程度上來說,都比不過福寧宮。這樣一來,就顯得有些亂了,一個公主的宮殿甚至奢華過皇帝的居所,不免有種本末倒置的感覺。

不過,官家對長公主實在是太維護了,羣臣們就算私下裡說說,卻不敢在朝堂上議論這種事情,本朝實在是有太多慘痛的教訓了。而後妃們更不是鐵板一塊,反正官家寵幸長公主總比專寵其他的后妃爲好。而且,長公主還是可以結交的,其他后妃都是敵人,就不怎麼好結交了。這樣一來,就更沒人願意無事生非,去找長公主的不痛快了。

於是乎,這樣一件很詭異的事情居然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震撼。大家依然是你過你的日子,我打我的醬油,忙得不亦樂乎。

趙煦來到福寧宮前,稍微猶豫了一下,還是咬着牙跟隨那宮女走了進去。

第137章 神秘人之約第136章 正合朕意第107章 趙煦的狠第83章 堅冰的裂縫第12章 各出陰招第184章 聖斷第202章 終難出口第7章 密議第104章 大街偶遇第68章 對質第103章 搜查第144章 是福還是禍?第76章 鬥欲第2章 守善道士第69章 親自出馬第237章 驚喜交加第217章 官家薨了第194章 生死之間第70章 啓程第83章 堅冰的裂縫第63章 直言索要第154章 何懼之有第140章 知父莫若女第170章 傳訊第228章 仇人見面第153章 促駕第217章 官家薨了第88章 趙煦陰謀第217章 官家薨了第239章 不和第150章 情深第175章 報復第213章 起火第138章 蓴鱸之思第47章 聽你吹笛第95章 降服第125章 逃離第25章 消息泄露第137章 神秘人之約第92章 明教教主第74章 撒潑第80章 同命鴛鴦第102章 小菊第120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6章 囂張的搶劫犯第65章 “嘿嘿”第147章 藥石無功第37章 白衣儒生第222章 範純仁第63章 直言索要第75章 苦熬第36章 恐懼與從容第17章 攤牌第136章 敗事有餘第144章 是福還是禍?第76章 鬥欲第58章 密室所見第98章 春芳第28章 羞辱第161章 刺客第26章 失蹤第3章 討債第12章 難言隱疾第235章 輕蔑第155章 白老爺第3章 不是病的病第51章 賭約第223章 重聚第8章 酒肆見聞第25章 運功療傷第9章 狹路相逢第78章 尷尬第61章 血案第34章 墮入彀中第149章 瓊林宴第110章 處置第37章 奇怪的動作!第85章 尷尬重逢第70章 啓程第207章 還敢說沒有!第131章 莫名其妙的恨意第11章 親自出手第5章 糊塗知州第140章 知父莫若女第31章 一筆勾銷第3章 討債第2章 狀元郎第62章 情爲何物第140章 偶遇熟人第129章 交信第118章 輕鬆突圍第222章 範純仁第136章 敗事有餘第187章 無恥陰謀第8章 二心第60章 恫嚇第73章 買奴第60章 恫嚇第22章 再遇不速之客第110章 愣頭青
第137章 神秘人之約第136章 正合朕意第107章 趙煦的狠第83章 堅冰的裂縫第12章 各出陰招第184章 聖斷第202章 終難出口第7章 密議第104章 大街偶遇第68章 對質第103章 搜查第144章 是福還是禍?第76章 鬥欲第2章 守善道士第69章 親自出馬第237章 驚喜交加第217章 官家薨了第194章 生死之間第70章 啓程第83章 堅冰的裂縫第63章 直言索要第154章 何懼之有第140章 知父莫若女第170章 傳訊第228章 仇人見面第153章 促駕第217章 官家薨了第88章 趙煦陰謀第217章 官家薨了第239章 不和第150章 情深第175章 報復第213章 起火第138章 蓴鱸之思第47章 聽你吹笛第95章 降服第125章 逃離第25章 消息泄露第137章 神秘人之約第92章 明教教主第74章 撒潑第80章 同命鴛鴦第102章 小菊第120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6章 囂張的搶劫犯第65章 “嘿嘿”第147章 藥石無功第37章 白衣儒生第222章 範純仁第63章 直言索要第75章 苦熬第36章 恐懼與從容第17章 攤牌第136章 敗事有餘第144章 是福還是禍?第76章 鬥欲第58章 密室所見第98章 春芳第28章 羞辱第161章 刺客第26章 失蹤第3章 討債第12章 難言隱疾第235章 輕蔑第155章 白老爺第3章 不是病的病第51章 賭約第223章 重聚第8章 酒肆見聞第25章 運功療傷第9章 狹路相逢第78章 尷尬第61章 血案第34章 墮入彀中第149章 瓊林宴第110章 處置第37章 奇怪的動作!第85章 尷尬重逢第70章 啓程第207章 還敢說沒有!第131章 莫名其妙的恨意第11章 親自出手第5章 糊塗知州第140章 知父莫若女第31章 一筆勾銷第3章 討債第2章 狀元郎第62章 情爲何物第140章 偶遇熟人第129章 交信第118章 輕鬆突圍第222章 範純仁第136章 敗事有餘第187章 無恥陰謀第8章 二心第60章 恫嚇第73章 買奴第60章 恫嚇第22章 再遇不速之客第110章 愣頭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