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糊塗知州

歙州知州衙門。

大名鼎鼎的包黑炭擔任開封知府後,因爲查知民間遞訴狀屢屢被府衙的門牌司書吏敲詐勒索,便率先命令平日裡府衙的大門必須敞開,接着又取消了門牌司,而在衙門外面設一面大鼓,告狀的人只要在府衙門外敲擊大鼓,在不僅外衙的皁隸文書等人能聽見,就是在內衙當班的府尹本人也能輕易聽見。

這面大鼓很快就成了大宋地方官府最流行的時尚稀罕物事,不管是貪官還是清官的衙門口一夜間都紛紛擺上了一面大鼓。就好像離了這面大鼓,就無以證明自己廉潔奉公,爲民做主的決心似的。

歙州府衙門的這面鼓不比其他府衙的小,府衙的大門也不比尋常府衙窄,但如今已經有一些日子沒有人來擊鼓告狀了。

不爲別的,大家都知道本屆知州是個糊塗蛋。

人年紀大了,難免要糊塗一些的,但象馬肅馬知州這樣五十歲剛出頭就渾渾噩噩的官員卻並不多。要知道,五十歲對於一般職業來說是大了點,但在官場之上,尤其是對於知州這樣朝廷重臣來說,這可不正式“當打之年”,急需奮進的年紀嗎?

這時候,馬肅正坐在內衙裡,拿着一枝筆在文書上簽名。只見他拿起一張文書,也不看內容,直接在最後一行“通判歙州事陳信愚”後面加上一行“知歙州事馬肅”幾個漂亮的小楷字。

這樣平平靜靜地連續簽了幾份文書之後,也不知道的觸動了哪根神經,馬肅忽然一把把那枝名貴的兔穎筆重重地摔在地上。

呆呆地靜默了半晌,馬肅又自嘲地苦笑一聲,彎下腰來,把那枝筆撿了起來,輕輕放入筆架之中。

“嘿嘿,想不到我堂堂一州知州,竟然淪爲一個幫通判籤書的文案,這麼多事,竟沒有一件是我可以獨斷的!嘿嘿,真是諷刺啊!”馬肅搖着頭,喃喃地自言自語着。

其實,不只是他有這樣的煩惱,大宋絕大多數的知府知州都有和他相似的煩惱,只不過是這種煩惱或大或小罷了。

因爲通判這個官是宋朝地方的一個特色,職位雖小,權力卻大,有籤書的權力,知州簽字的文書,不經過通判簽字是不能生效的。而更要命的是通判還有直接向皇帝上書報告本州事務的權力。這就相當於皇帝安插在知州身邊的一雙耳目,知州對此往往如芒在背,做事縮手縮腳。

正因爲這個原因,很多知府知州都不得不選擇“難得糊塗”的爲官宗旨,而馬肅就是這羣人中的一個做得更加極致的。只不過,人家是揣着明白裝糊塗,而馬知州是因爲這糊塗裝久了,就變成了一個徹底的糊塗蛋了。

“直娘賊!”科考出身的馬知州見四下無人,口中爆出一句髒話,“如果現在有人告狀,老夫定要好好審理一番,讓你們知道我這個知州也不是廟裡的木頭菩薩,只有拜佛的時候才用用!”

“咚咚咚!”也不知道是年紀大了有些耳鳴還是蒼天開眼,他老人家居然心想事成,真的聽見了門外傳來的一陣鼓聲。

“幻覺!一定是幻覺!”馬知州搖搖頭,自嘲道:“看來我確實只適合給我們的通判相公籤書,不但腦袋不好使,竟然連耳朵也出了問題。”

一語未了,忽見門外一個皁隸闖了進來,稟道:“大老爺,外面有人告狀!”

就像沙漠裡快要渴死的人忽然見到了水,馬知州聽見此言,原本快要冷卻到冰點的鬥志忽然間“騰”的一下升到了沸點。霎時間,他的眼也不昏了,耳也不鳴了,腳步也堅定了。

“升堂!”他雖然儘量想要抑制住激動的心情,但聲音還是有些顫抖。

是啊,快三年了,自從陳信愚到了歙州之後,他唯一提醒本州百姓,他馬肅纔是本州正堂的機會,就在一年內寥寥的幾次升堂上。而上一次升堂審案,他已經記不清是在幾個月之前了。

坐在“明鏡高懸”匾額之下,馬肅感覺自己從來沒有如此精神抖擻,他咳嗽一聲,沉聲說道:“帶原告!”

很快,原告就被帶了上來。令躊躇滿志的馬知州大跌眼鏡的是,這原告竟然是一個面目黝黑,瘦瘦弱弱的小孩,看年紀,大概也就在十歲上下。

馬知州高高舉起的驚堂木再也拍不下去了,他心下不由開始暗暗嘀咕:“別是和鄰家的小孩打架輸了,要狀告人家欺負人吧!如果是這樣,本官說不得就要成爲國朝知州的笑柄了。”

“草民歙州東城外李家莊吳乞兒拜見大老爺!”

令馬知州越發驚訝的是,這小孩竟然很通禮儀,聲音雖還尖銳稚嫩,但說出來的話卻是有板有眼。

“你狀告何人,有狀紙沒有?”馬肅還不能確定自己會不會成爲大笑柄,決定先問清楚情況再說,若是這小孩連狀紙都沒有一張,就把他轟出去。

“小人狀告東城惡霸方臘,今有狀紙在此,請大老爺過目!”說着,吳乞兒從懷中掏出一張紙來,高高舉過頭頂。

馬肅滿心狐疑地從皁隸手中接過狀紙,略略一看,不由勃然大怒,他終於找到機會爽爽快快地拍下驚堂木,說道:“你狀告這個什麼方臘的,可有什麼證據?”

吳乞兒道:“草民有一人證乃是李家莊李唐。”

“原來是他!”對於李唐,馬肅還是認識的,作爲本州的新科舉人,馬肅接見過幾次,而且也隱隱聽說過他在醫術上有些手段。

“帶人證李唐!”

馬肅不愧他糊塗的名聲,就因爲和人證認識,還沒有審問過被告,他就要先審問證人了。

不知道是不是本州的衙役辦事效率太高,沒過一下子,李唐就被帶了上來。

“生員李唐參見馬邦君!”舉人上堂不用下跪,李唐從容一揖,正色說道。

對於“邦君”這個稱呼,馬肅是很滿意的,因爲這讓他回憶起了自己也是一個十年寒窗苦熬出來的讀書人,霎時間,他彷彿自己又年輕了好幾歲。

“李唐,我來問你,吳乞兒狀告方臘因瑣事夥同他人毆傷其父,搶掠他家中的財物可是實情?”

李唐有些無語,略一沉思,便暗示着說道:“邦君何不傳被告上堂來和原告與生員對質?一問可知!”

“有理!”馬肅終於發現還有被告還要盤問,喝了一聲:“帶被告!”

約莫半個時辰以後,幾名衙役帶了一個人上來。

這人大約二十四五歲的樣子,黑麪黝黑,目露兇光,正是被告方臘。

“草民方臘,拜見大老爺!”方臘的聲音甕聲甕氣的,和吳乞兒正好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方臘,本官來問你,吳乞兒狀告你爲瑣事毆傷其父,致使其父至今臥牀,還搶走了他家的耕牛,可有其事啊?”

“大老爺,這事情是有的。不過卻是原告的父親吳鐵牛踩踏草民家的菜地在先,草民是因爲他破壞農桑,一時氣憤纔出手的。至於牽走他家的耕牛,只是作爲我家菜地上損失的賠償而已。”

“嗯!”馬肅沉思半晌,居然說出了一段令人哭笑不得的話來:“有道理!農耕乃是國本,動搖不得,私自踩踏人家的菜園子,確實大不應該!原告,你有何話要說?”

一衆衙役皁隸文書聽得這話,要麼轉身,要麼掩嘴,俱都忍俊不禁。而吳乞兒畢竟是個小孩,聽到這樣“是非分明”的話,哪裡還能說得出話來!

“大老爺,生員有話要說!”李唐只好主動出場。

“你說!”

李唐知道這時候和這個糊塗知州講道理是不行的,且不說他能不能接受,就是一時接受了,說不定被方臘強詞奪理地反駁一句,他又會冒出一個“有道理”來。

於是,他從懷中掏出一個手指大的瓷瓶來,遞給方臘,道:“拿着!”方臘一臉莫名其妙,不由自主地伸手接過。

李唐小聲地對方臘說道:“小心了,拿好了,摔壞了可要你賠的!”

那方臘本是地方上的一霸,怎麼受得了這激,他想也不想,一把將小瓷瓶扔在地上摔了個粉碎,嘴裡兀自挑釁道:“一個小小的破瓷瓶,滿大街都是,撐死了就值一貫錢,大不了我賞賜你幾貫錢便了!”

李唐微微一笑,徑直轉向馬肅道:“大老爺,您看見了,他親手砸碎了生員喜愛的瓷瓶,我請求判他杖責一百,賠牛兩頭!”

馬肅這回倒還邏輯清楚,說道:“李唐,你這可就有些不講道理了,人家只不過是打碎了你一隻瓷瓶,你就要杖責人家一百下之多,還要賠償兩頭牛,未免太過了吧?”

李唐道:“着啊!大老爺,吳鐵牛本是爲了採藥,一不小心踩到了他家的幾顆菜,就遭致一頓毒打,並且還搶走了他家的一頭耕牛,豈不是也太過了?”

馬肅終於恍然大悟,道:“說的是。”轉向旁邊坐着偷笑的師爺,問道:“按照《刑統》應該怎麼判?”

得到回答之後,馬肅又是一拍驚堂木,道:“方臘,本官判你徒刑半年,杖責十八,歸還吳家的耕牛,並賠償醫藥費一百貫,你有何話說?”

方臘聽判,滿不在乎地說道:“大老爺,不是草民不願歸還那頭老牛,實在是那牛已經成了我們的盤中餐了。”

馬肅道:“既然如此,你重新去買一頭牛賠給吳家不就是了,恁多廢話!”

這邊李唐聽了,不由喝道:“大老爺,請慢!”

第41章 重回秀沱第25章 消息泄露第135章 緊張對峙第60章 玩笑開大了第61章 血案第194章 生死之間第222章 範純仁第22章 再遇不速之客第103章 就是這把劍第137章 神秘人之約第108章 靜夜長談第154章 何懼之有第4章 吳乞兒第118章 父女第119章 直言真相第26章 失蹤第118章 父女第114章 上意第153章 促駕第34章 墮入彀中第149章 遼國使臣第10章 胡小官人第35章 成婚了嗎?第78章 尷尬第68章 冰釋前嫌第113章 訴苦第61章 血案第152章 肖大家第130章 密謀廢后第225章 斷然抉擇第45章 搬家的想法第22章 再遇不速之客第32章 原因第98章 怨懟第73章 買奴第48章 返家第159章 憐惜第222章 範純仁第62章 又出大事?第205章 反制第36章 大相國寺第125章 逃離第26章 誤會第66章 拜門第89章 失寵第14章 胡秀兒第82章 意外喜訊第33章 定情第93章 令牌第26章 誤會第169章 和解第31章 一筆勾銷第4章 吳乞兒第210章 燕王趙俁第34章 適逢其會第3章 討債第46章 兩位顧客第20章 休書第218章 真的要生了第3章 不是病的病第90章 西夏樑太后第78章 直面第56章 分析第86章 沒有參考第93章 令牌第183章 如此父子第8章 二心第58章 密室所見第214章 護駕第81章 出迎第54章 玉米?第27章 失而復得第107章 範曉璐的痛苦第139章 都是誤會第84章 不想再被嫖了第120章 兄妹情深第163章 耶律延禧第66章 拜門第71章 神秘的接引之人第132章 快正午了第124章 威脅第99章 秘密第11章 親自出手第151章 狼眼大睜第36章 大相國寺第234章 至毒之着第18章 不,我相信!第130章 怪異答卷第4章 誰欠誰?第193章 進退維谷第116章 同命鴛鴦第175章 報復第12章 各出陰招第232章 救星忽臨第116章 貶謫第69章 大逆轉第88章 劉皇后第53章 黑臉漢子第121章 妥協第167章 大加恩典
第41章 重回秀沱第25章 消息泄露第135章 緊張對峙第60章 玩笑開大了第61章 血案第194章 生死之間第222章 範純仁第22章 再遇不速之客第103章 就是這把劍第137章 神秘人之約第108章 靜夜長談第154章 何懼之有第4章 吳乞兒第118章 父女第119章 直言真相第26章 失蹤第118章 父女第114章 上意第153章 促駕第34章 墮入彀中第149章 遼國使臣第10章 胡小官人第35章 成婚了嗎?第78章 尷尬第68章 冰釋前嫌第113章 訴苦第61章 血案第152章 肖大家第130章 密謀廢后第225章 斷然抉擇第45章 搬家的想法第22章 再遇不速之客第32章 原因第98章 怨懟第73章 買奴第48章 返家第159章 憐惜第222章 範純仁第62章 又出大事?第205章 反制第36章 大相國寺第125章 逃離第26章 誤會第66章 拜門第89章 失寵第14章 胡秀兒第82章 意外喜訊第33章 定情第93章 令牌第26章 誤會第169章 和解第31章 一筆勾銷第4章 吳乞兒第210章 燕王趙俁第34章 適逢其會第3章 討債第46章 兩位顧客第20章 休書第218章 真的要生了第3章 不是病的病第90章 西夏樑太后第78章 直面第56章 分析第86章 沒有參考第93章 令牌第183章 如此父子第8章 二心第58章 密室所見第214章 護駕第81章 出迎第54章 玉米?第27章 失而復得第107章 範曉璐的痛苦第139章 都是誤會第84章 不想再被嫖了第120章 兄妹情深第163章 耶律延禧第66章 拜門第71章 神秘的接引之人第132章 快正午了第124章 威脅第99章 秘密第11章 親自出手第151章 狼眼大睜第36章 大相國寺第234章 至毒之着第18章 不,我相信!第130章 怪異答卷第4章 誰欠誰?第193章 進退維谷第116章 同命鴛鴦第175章 報復第12章 各出陰招第232章 救星忽臨第116章 貶謫第69章 大逆轉第88章 劉皇后第53章 黑臉漢子第121章 妥協第167章 大加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