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猗氏來阻

當大魏王用公子卬時,公子卬會把這件事辦得完好,所以大魏王常常說這件事還真離不開公子卬,但一旦沒了事,大魏王就會把公子卬手裡的權力一下子拿掉!

事實上,大魏王只同意公子卬處理國內的一些不緊要的政務。

可這些政務上,大魏王又會指手劃腳,你說公子卬一天到晚的,這日子還能怎麼過?

生而不幸公子卬,生而幸者,又是公子卬。

可誰能說得清楚公子卬的幸與不幸呢?如果不是如此,公子卬的夫人也不會冒險向劉羲說出那些話,但她沒說完,公子卬就來了,所以公子卬的夫人感覺到難過,她是知道公子卬的,當然想着讓夫君更上一層樓,但哪有這麼容易,一切,只能成迷。

夫人沒能說出她要說出的話。

劉羲猜到了,但他也不會對此事上心當真。

而公子卬,他最怕的就是這件事情,事實上,他也是知道,對於這件事情,劉羲是不會答應的,因爲劉羲可以爲自己做事,但他不會爲了別人。荊軻是荊軻,劉羲是劉羲,劉羲不會象荊軻那樣爲了名而去冒險行刺,哪怕別人把這件行刺說得多麼驚天動地,也是不行。

天明瞭,劉羲告辭。

回到了驛館,看到了公孫賈那似笑非笑的臉,劉羲沒有多說,公孫賈也沒有說什麼,兩人收拾了一下衣服,就到了朝門前,等着魏王的主意。

在朝會上面,魏王點頭同意了,或者說,他是在表面上答應了兩國罷兵的事。

在這種事上,誰能說得清呢?

離開了王城,兩人要回國覆命了。

和公孫賈不同,公孫賈來時,乘的是一輛木車,對於劉羲來說,太寒酸了,這也是正常,在秦國,有幾人能有青銅車?可是劉羲不同,他有錢,也許對劉羲來說錢也不算多,但劉羲的確是想要一輛青銅車,在秦國的那輛車,只是次品,從哪方面來說,都是小氣。

所以,離了安邑前,劉羲跑去選了一輛青銅車,還算是不錯,至少,劉羲挑到了兩匹好馬。這個懶人甚至沒有趕車的習慣,而是拿繩子套在了公孫賈的木車上面,就由着走啦。

對於劉羲的車子,公孫賈恨得是牙癢癢,但是沒辦法。

因爲大秦是以窮治國,在大秦上上下下都是窮人的時候,你說說,怎麼可以能乘這種過於奢華的青軺車呢?當然不行,可是劉羲不在意,他還有一個官名,定戎令。這是一個小官,但至少可以擁有這樣的車子,只要他有錢,他就可以,再說了,這次出使後,劉羲也不打算回櫟陽。

劉羲不想見新國君,那位國君眼中的殺意劉羲還是可以感覺到的。

既然國事已經完成,劉羲又不是正使,他大可把這件事情全推到公孫賈的身上

對於公孫賈來說,他縱是說劉羲的壞話也是沒有用,因爲只要劉羲是和他一起回來,公孫賈能說什麼?而說這件事情麼,難道不是辦成了的麼?所以,一切都沒有事情,劉羲自是可以回自己的地方去。

在劉羲離開驪山時,他已經交待了手下,還有一些人員,劉羲讓這些人把地盤遷動,到涇水河邊,時刻準備北上,把姿態做足了,纔不好讓別人說閒話。

可是,沒有想到的是發生了。

剛剛出了安邑的城門,沒出多遠,在郊外,就見到一個人,一輛車。

爲首的人上前道:“是秦國使臣麼?請停一下,在下是公叔丞相府的家老!”

公孫賈停下車子。

那家老上前一禮,道:“在下奉丞相之命,送上千金,予劉羲副使,老丞相有口訊,請劉大人勿忘應允之誓言!”

劉羲大喜而出,道:“好說好說,我不會忘記的!”

家老一笑,吃力的從車上抱起黃金,一共五隻箱子,千金,絕對不是小數目,你看小說電視上動不動千金萬金的,可知多重嗎?每一隻箱子,都是要力士纔可以搬動的。

劉羲費力把東西搬入車子裡,頓時感覺就重了不少,心下大喜過望。

離別了家老,兩人驅車再行,就在此時,忽然一車出現,車上人道:“秦使留步!”

兩人復又停下,公孫賈道:“不是又給你送錢的吧?”

劉羲想了想道:“這是人品問題吧!”

這時,那人下了車,也是看清了,不是別人,正是上回引路的公子卬門下那個小家人。

這個年青人笑眯眯道:“在下奉了主人之命,前來與劉羲副使結緣,此爲三千金,爲我主人所贈,主人說了,雖不能得大人與事,但可以助大人之事,也是好,請劉大人收下。”

黃金送上門,劉羲豈有不收的道理,當下就收了,又是費力,現在,劉羲懷疑自己是不是要多買上一些物資,不然的話,只怕是要慢行回家了,要知道,這可是四千金了!得多重?

公孫賈都有點眼紅了,見過送錢的,沒見過這麼送錢的。

但是,這裡面的錢是有原因的。

第一筆,是公叔痤的,公叔痤手上錢不是很多,但也不算很少了,他送出這筆錢,是因爲兩點,一個是劉羲的確是等於救了他,二來兩個人也在牢獄裡呆足了三天,這怎麼說都是一種情感緣分,最關鍵的是,劉羲說了,他不會打魏國,至少是在公子卬活着的時候。同時,對於魏國來說,扶上一個親魏的軍事部族在秦國的旁邊,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第二筆錢,是公子卬送上的,這裡就可以看出公子卬的大方了,但不要以爲公子卬這是一種傻大方,覺得他有錢沒地花,不是的

。事實上,先是因爲劉羲的確是有才,公子卬是真的欣賞他,兩人之間可以說是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這裡面,公子卬是真心對劉羲,但問題是他雖對劉羲好,可他沒有那個權力。最後,兩人分手,無可奈何的公子卬只能用錢來表示了。以公子卬的財力,你也許覺得三千金是一筆很大的數字,但對於公子卬來說,真是少之又少,萬金他都拿得出來。只是公子卬不能如此,三千金是一個合適的數字,它不會太大,也不會小,對劉羲有着真正的作用。

當兩人再度上路,公孫賈忍不住嫉妒說道:“你說會不會還會有人給你送錢?”出使也許是少,但公孫賈怎麼也不會想到一出使,他這個正使是沒有什麼事,但這個副使卻是大發其財,當真是同人不同命,只是……有錢,也要有命去享!

對公孫賈的話,劉羲只能苦笑,然後道:“你說還有人送錢嗎?我覺得,有人出來打劫了還差不多!”

公孫賈哈哈一笑,心道:“有得有人打劫,不然,你小子好處也太多了!”

四千金意味着什麼?意味着一個萬人大部十年的積聚,也意味着,縱如義渠國,一年內能有這樣的收入,也算是了不起了!

秦國是一個大國了吧,但全國上下,國庫裡面的錢,不超過五千金,這還要每日裡用度。身爲長史的公孫賈絕對相信,現在的秦國,一定沒有五千金了。

但,這是戰國,臣下有錢是臣下的事,你可以請你的臣下獻金,但這是一個態度問題,你只能請,不能用強,當然,你也可以用強,那麼,你就看看以後你的臣下對你是一個什麼態度了!強行讓臣下拿出自己的錢,是下下策,只能勸,或者是請求。

在此,劉羲不用擔心自己的錢給秦國官方沒收,這一點上,在古代,可是比現代好多了。

在現代社會,如果你是一個政府公務人員,你在工作中得到的任何好處,都會打上政府的標籤,回頭是要上交的,不交?打你一個貪污現行犯,整不死你!

劉羲有一次行動中得到了整整三百萬的美子,可是這筆錢上交之後,沒有他的任何事情了,用官方說法,國家訓練你們不要錢嗎?你們用的武器不要錢嗎?怎麼可以和國家講錢呢?所以對於這種事,劉羲深恨之。好在的是,在戰國時代,反而沒有,只要你的國家是一個明君,嬴渠樑是不是明君?太是了!雖然劉羲覺得這位嬴渠樑對自己有着深深的敵意。

公孫賈劉羲二人各懷着別一樣的心思,再行上路。

因爲有了前兩次,所以再出現人時,兩人應當不會驚訝。

可是事實是相反的,不僅公孫賈驚訝,連劉羲也是張大了嘴巴。

因爲這一回出現的不是一人或是一輛車,而是一……大羣的車子!還有很多人!

怎麼會這麼多?劉羲不知道,他真的不知道,哪怕是公孫賈向他死命的眨眼,他也是表示自己不知道,天知道怎麼會有這麼一大羣的人攔住路呢

但,到了面前時,劉羲知道了,他縱是不知道這裡面的所有的,可是有一個人他是知道的,這個人就是在秦國有過一面之緣的楚國大商猗樑。

劉羲甚至知道了他的目的,自然不會是別的,而是他的女兒。猗漣。

猗樑是一直到了魏國,在魏國過了好多天之後,才從秦國的手下,知道了女兒的消息。

猗樑當然恨劉羲,但他沒辦法,因爲這件事情從頭到尾都沒有劉羲什麼事。

自己的女兒找上了門,你能說這關劉羲什麼事嗎?

所以猗樑只能恨,但他本人沒有別的法子。

因爲,劉羲現在不僅僅是秦國的官了,還是一位和丞相,公子卬搭上關係的人。

同時,劉羲本人也是一位可怕的劍手,猗樑知道一件事,這對於大多數人還是秘密,但對於猗樑來說,他已經知道了,那就是,劉羲是一個能夠力搏三百勇士的人。

這還是人嗎?

劉羲的事情在傳言中一點點給人放大,已經有人說他有萬夫不擋之勇了。

無論那是什麼,但一個事實就是,劉羲本人的武力是非常強大的。

縱然猗樑的錢財再多,他手上的劍手再多,他能奈何得了劉羲嗎?他奈何不了。

事情到了現在的這個地步,他還能把女兒要回來嗎?要回來的女兒,還能再嫁嗎?

更何況,就算他真的要了女兒,劉羲就一定會給嗎?不過一個大商,也只是一個大商罷了,劉羲憑什麼給他面子?相比之下,還是把戲唱圓了好一點。現在,猗樑就是來唱圓這齣戲的!也就是說,給自己的女兒討一個說法,既然女兒已經到了劉羲的手上,這就是天意,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怎麼也好,都只能認了,可名份總是要定下來的吧!

“劉羲…………” 猗樑大聲叫。

劉羲當然知道是怎麼回事,或者說,他只是沒想到猗樑會這麼快的知道這件事。

大商就是大商,什麼事情都是知道快,信息就是比一般人靈通!難怪,在戰國時,各國的商業都很發達,從某種程度上說,根本就沒有抑商之說。

可是到了後期,儒家跑出來了,說什麼不與民爭利,這個爭利就見於商,除了宋,幾乎每一個朝代裡,商人都是倍受盤剝的對象。

在漢朝,漢武帝覺得打擊匈奴錢不夠用了,就用了儒家之言,以商人大惡的罪名把商人給挨着個抓起來抄家,用來資補國家的損失。打仗很花錢的,何況漢武帝把那些戰利品總是在事後還給了匈奴部,你說國家損失的錢怎麼算?最後,商人抓光了,天下財貨流通斷了,國家窮了,儒生們再給出了一條國雖大,好戰必亡的蠢話

!其實,這一切與商何關?與戰爭何關?好壞全在儒家的一張嘴了,你能拿它有什麼辦法?

到了明朝,更好了,國家明令商人連綢衣也不可以穿了。

至於清朝,那不要說了,如果一個商人,你不用七到八成的收入給官員們,你的生意就不要想開辦下去!

可在戰國時,商人們是公平的,他們得到了公正的對待,甚至和羅馬一樣,他們中有的人進入到了政界,可以操控國家。可是後來,君主們不願意把權利分給這些商人,這真是一種小農思想,他們覺得自己的就是自己的,哪有和商人分享的道理。

哪怕是他們明明知道商人可以富國強兵,也一樣拒絕。

這真是封建文明最大的悲哀,農耕文明的代表產物,哪怕連君主也有着這種小農思想。

第606章 先攻何方?大營!第695章 龐大的北秦領土第464章 戰爭與和平第260章 涇北失守第632章 鱷魚的眼淚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338章 十五歸國記(一)第196章 早走第584章 沙盤推演第13章 豈曰無第5章 鈹第323章 邦交之禮第307章 他們死定了第673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四)第352章 環臺夜宴第517章 十萬軍,可以殺乾淨第780章 滅國警鐘長鳴第597章 戰————第90章 定族興業第770章 滅燕的前奏曲第124章 離合震勁,撕人!第15章 雙孔楚弩第687章 威脅論第101章 不好打發第163章 花田議商第802章 伐齊定計第672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三)第680章 拿女人換馬第692章 第一次大考第761章 死人的衣服第54章 劉羲刺虎第50章 巴武士歸心第590章 秀色可餐也第332章 大導演公子卬第189章 大商入秦第746章 刺殺時代的到來第805章 明令伐齊第698章 張儀、蘇秦的面試第66章 嬴師隰之死第652章 是紅顏,是禍水第539章 名君齊王哉第92章 大軍訓第152章 難入東騎第330章 龐涓的夜訪第757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80章 洞香春夜話第548章 黃天之死第175章 青堡會議(四)第150章 天將明第245章 東騎人不可捉摸的下一步第766章 桂陵之戰第415章 步軍真正的初戰第11章 公子卬的雅第428章 北信君的惡夢第110章 劉羲的算計第639章 回家的感覺第628章 消息傳開了第160章 獻刀第259章 放下兵器任你們走第530章 強兵之策第325章 古代劍客的比劍第744章 滅國大罪第741章 公主多了要爭寵第153章 迴歸第86章 豐厚的陪嫁第541章 燕國的感嘆曲第434章 北賽山之戰第502章 北秦的報業發展第696章 落榜第476章 君臣相益第426章 禺支人的內亂第295章 在時間與歷史面前的沉思第206章 新到的兵器第676章 魏相不如北秦相第654章 迎親第341章 王良的工作第284章 選擇第202章 女武者的悲傷第575章 北秦公主不外嫁第549章 勸牧從農第415章 步軍真正的初戰第708章 父子歧路第727章 吃肉與喝湯第531章 列國賽馬第682章 北秦的精裝大戲第624章 趙國驚雷第57章 搏熊第613章 大勝之水鏡的迷惘第618章 要和平不要戰爭第752章 楚王的算計第639章 回家的感覺第583章 戰前巡閱第85章 猗氏來阻第609章 華麗的戰……車第431章 放鬆下來的禺支人第375章 不得不飲的苦衷第640章 出外食之第591章 見君不易第478章 北信男君真正的信第504章 秦扁鵲治病
第606章 先攻何方?大營!第695章 龐大的北秦領土第464章 戰爭與和平第260章 涇北失守第632章 鱷魚的眼淚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338章 十五歸國記(一)第196章 早走第584章 沙盤推演第13章 豈曰無第5章 鈹第323章 邦交之禮第307章 他們死定了第673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四)第352章 環臺夜宴第517章 十萬軍,可以殺乾淨第780章 滅國警鐘長鳴第597章 戰————第90章 定族興業第770章 滅燕的前奏曲第124章 離合震勁,撕人!第15章 雙孔楚弩第687章 威脅論第101章 不好打發第163章 花田議商第802章 伐齊定計第672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三)第680章 拿女人換馬第692章 第一次大考第761章 死人的衣服第54章 劉羲刺虎第50章 巴武士歸心第590章 秀色可餐也第332章 大導演公子卬第189章 大商入秦第746章 刺殺時代的到來第805章 明令伐齊第698章 張儀、蘇秦的面試第66章 嬴師隰之死第652章 是紅顏,是禍水第539章 名君齊王哉第92章 大軍訓第152章 難入東騎第330章 龐涓的夜訪第757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80章 洞香春夜話第548章 黃天之死第175章 青堡會議(四)第150章 天將明第245章 東騎人不可捉摸的下一步第766章 桂陵之戰第415章 步軍真正的初戰第11章 公子卬的雅第428章 北信君的惡夢第110章 劉羲的算計第639章 回家的感覺第628章 消息傳開了第160章 獻刀第259章 放下兵器任你們走第530章 強兵之策第325章 古代劍客的比劍第744章 滅國大罪第741章 公主多了要爭寵第153章 迴歸第86章 豐厚的陪嫁第541章 燕國的感嘆曲第434章 北賽山之戰第502章 北秦的報業發展第696章 落榜第476章 君臣相益第426章 禺支人的內亂第295章 在時間與歷史面前的沉思第206章 新到的兵器第676章 魏相不如北秦相第654章 迎親第341章 王良的工作第284章 選擇第202章 女武者的悲傷第575章 北秦公主不外嫁第549章 勸牧從農第415章 步軍真正的初戰第708章 父子歧路第727章 吃肉與喝湯第531章 列國賽馬第682章 北秦的精裝大戲第624章 趙國驚雷第57章 搏熊第613章 大勝之水鏡的迷惘第618章 要和平不要戰爭第752章 楚王的算計第639章 回家的感覺第583章 戰前巡閱第85章 猗氏來阻第609章 華麗的戰……車第431章 放鬆下來的禺支人第375章 不得不飲的苦衷第640章 出外食之第591章 見君不易第478章 北信男君真正的信第504章 秦扁鵲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