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死戰不休

“就看你能不能上到本公子這裡來了!”公子卬一點也不擔心秦軍衝過來,開玩笑,他手上還捏着幾十個魏軍方陣,這都讓這點兵衝過來,吳起都可以活過來自殺了。當天下精兵魏武卒是楚國的小布偶麼?(在這裡說一下,我們看到日本有一種很好玩的小布偶,那種小玩藝其實是從楚國流傳過去的,楚人的這東西是先流入到越人手裡,後來越國滅了之後,一部分越人到了楚國,一部分越人到了山林裡,成了山越等部族,還有的乾脆出了海,據說是越國王族,他們把越國文化傳到了日本。所謂的日本,最初是商人過去的,和當地野人,野人很少,還有韓人和倭人在一起,這才成就的日本人。)

撕殺慘烈起來了。

秦人就如瘋子一樣,一遍遍不要自己的性命和魏人死拼,就是死拼,在甲具兵器不佔優的時候,秦人能作的就是拼命。

當一名秦人拼命時,他有很多方法,他可以先用自己的馬去撞人,去踢人,去送給魏人的戟刺殺,而他可以合身跳下來,用自己的身子,用自己的兵器,作最後的努力,這努力會讓他很快死去,魏人總是集中起來,先攻擊那失了馬的秦國騎兵。

但,其後,那邊上多餘的秦人會縱馬而來,他騎在馬上,左劈右砍,正常一個馬上的秦人可以殺死五到八名魏人,運氣差點的,也是三人,但這只是一種交換方式,還有不幸的秦人,失了馬,或者在馬上就給魏人用矛刺了下來,因爲秦人的甲具不好,很多是皮甲,秦人只是皮甲爲主,他們沒有多餘的鐵甲銅具,所以甲具的防護力不足。

是以,當幾名或是一排子的魏人士兵端着戈、矛直衝過來刺擊時,縱是在馬上,也是難以擋住。

“啊呀——————”

整個戰場上,到處都是死者慘叫之聲,這一時間,死者不斷,傷者不絕,但有拼命。

嬴師隰老眼微微暗合,眼前的一切足可證明了魏國不是沒有人才,魏人一向吹捧公子卬,嬴師隰總覺得這裡面不紮實,如果那公子卬真有本事,何以魏王總是不加重用呢?現在看到了,這才明白,非是公子卬華而不實,他是真有才學,只看其排兵佈陣,就可知一二。

嬴師隰非常明白這一點,有才能卻不能得以大用。

他就是,嬴師隰本名公子連,秦靈公之子,秦靈公死後,公子連沒有即成位,君位被他的叔叔秦簡公搶去了。十歲的公子連爲防不測,逃到東邊的鄰國魏國,開始了長達二十九年的流亡生涯。

魏國當時是中原各國中的超級強國。魏文侯重用李悝、吳起、西門豹等人,推行中央集權,以法治國,國力強盛,奠定了此後魏國長達百年的霸業。而此時的秦國國力疲弱,政權不穩,國君的廢立經常是由幾個庶長說了算。魏文侯三十八年,吳起連連擊敗秦軍,完全奪取了秦國早在秦穆公時期就佔有的河西地。此時的秦國只佔有隴山以東、洛河以西、秦嶺以北的渭河平原,土地狹小。在魏國咄咄逼人的攻勢面前,秦國幾有滅亡的危險。

秦國的困頓低落與魏國的蓬勃發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極大地刺激了在魏國流亡的公子連。想到秦國的衰敗和自己的遭遇,公子連產生了奪回君位、實行新政變法圖強的強烈願望。由於公子連曾經是被立爲太子的秦國廢君,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利用價值,因而魏國給公子連的待遇很優厚。公子連一方面研究學習魏國的強國經驗,一方面密切注視秦國國內的局勢。

秦簡公的孫子秦出子即位。出子即位時才兩歲,由他的母親主持朝政。由於出子母親任用外戚和宦官,與秦國的公室成員產生了矛盾,秦國的內政很緊張。出子母親爲籠絡人心,賞賜過多,使秦國的國庫空虛,不得不加重稅率以增加國庫收入,引起了秦國老士族和自耕農的強烈不滿。

此時,魏武侯將魏文侯開創的霸業又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連齊國的田和想求封諸侯都得通過魏武侯向周天子討封。秦出子元年,田和被正式列爲諸侯,田氏代齊的事實在法律上得到了周天子的認可。由於魏國幫了田和這樣一個大忙,魏國和齊國出現了短暫的和平。但也在這一年,趙國與魏國、韓國產生了利益糾紛,把都城從易受魏國攻擊的中牟北遷到便於防守的邯鄲,準備與韓、魏決裂。此前,韓、趙、魏經常在一起行動,先後打敗過齊國和楚國,奪取了楚、鄭、宋等國的大片土地。但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這些土地因爲與南面的韓魏接壤而多爲兩國所佔,北邊的趙國與這些新得到的土地不接壤而經常是跟着魏韓白忙活。而且魏國對趙國的南進中原非常抵制,引起了趙國的強烈不滿。於是,趙敬侯決定把都城遷往更利於防守的邯鄲,以便於同魏國展開對土地的爭奪。邯鄲西、南、東爲漳河環繞,西邊更是有太行山爲防魏、韓的天然屏障。中牟突入魏國的勢力範圍,處境危險,不利於同象魏國這樣的強大對手作戰。趙敬侯遷都邯鄲後,主要的攻取對象是衛國的土地,這就會威脅到控制衛國的魏國的利益。而且趙國與離魏赴楚的吳起聯繫緊密,趙楚聯合,就將對魏國佔領的重要城市大梁形成南北夾擊之勢。而西面的秦國是魏國的死敵,最近與趙楚的聯繫也很緊密。如果秦趙楚聯合進攻魏國,魏國就將處於南北西三面受敵的不利局面。

魏武侯決定利用秦國的內政不穩,把顛覆秦政權作爲魏國衝出三國包圍的突破口。儘管秦是三國中最弱的,但解決秦國不能靠戰爭。如果魏國攻秦,趙楚必定會趁勢南北夾攻,這正中了趙楚的下懷。魏武侯決定採用一個既省力又省事的辦法。這個辦法就是把公子連送回秦國,幫助公子連奪取政權,建立一個親魏政府。而且,即使公子連奪權失敗,秦國也必將陷入混亂,無暇東顧。魏武侯的這個辦法可謂兩全其美。

魏武侯派人告訴公子連,魏國要支持他歸國奪回本應屬於他的秦國君位,公子連聽後沒有立即表態。公子連也在密切關注魏國目前的形勢,知道魏武侯支持自己歸國的用意。魏國善待自己將近三十年,此前一直沒有提出要送自己歸國,本來就是要把自己留在刀刃上使用。而此時魏國所處的國際環境險惡,正是要利用自己的時候。公子連雖然有強烈的歸國執政願望,但他知道,秦國與魏國是死敵,如果是魏國送他回去,自己肯定不會受到秦國人的歡迎。而且,自己由於是在魏國支持下才取得政權的國君,必然要受到魏國的制約,而對秦國不利。公子連不願做有損於秦國利益的事。公子連也知道,他不能拒絕魏武侯。公子連對於魏國的價值就在於他的身份,在於他在秦國還有一定的號召力,魏國就是想利用這一點擾亂秦國而坐收漁利。如果拒絕魏武侯,自己就成了對魏國沒有價值的人,很可能會因此招來殺身之禍。公子連想了想後,對魏武侯的使者說,他非常感謝魏文侯和魏武侯這些年來對他的照顧,魏國目前處於比較緊張的國際環境中,自己不願魏武侯再爲他而分散力量。公子連打算自己獨自歸國,謝絕了魏國的護送。魏武侯見公子連答應歸國,目的已達到,便贈給公子連車馬和大量金銀珠寶,問公子連何時啓程,到時好爲他餞行。公子連說至少得需要一年,到時定向武侯辭別。武侯雖然不是很高興,但還是禮貌地與公子連道別。此前,公子連也在想利用秦國的內政不穩奪回君位,但他不願意接受魏國的幫助,受魏武侯的擺佈。魏武侯的建議讓公子連既不能接受,也不能拒絕,反倒迫使他立即開始了奪權的準備活動。

公子連讓身邊機智善辯之人進入秦國,聯繫與出子母親不和的大臣,在民間散佈公子連要回國實行新政的消息,用金銀珠寶交接豪傑義士,暗中爭取秦軍的將領。秦國人對當年公子連君位被叔叔秦簡公奪走的遭遇都很同情。秦簡公在位期間,秦國朝政**,國力羸弱,丟掉了河西地,秦人對簡公都很有怨言。簡公的兒子惠公在位期間,秦國沒有什麼作爲,只能自保。惠公死後,兩歲的兒子出子即位,秦國更是進入到了出子母親執政的混亂局面。秦人對秦國的這種危險狀況都很擔憂,希望秦國能夠出現一位有作爲的君主,帶領大家走出困境,重現當年秦穆公時的強盛。秦國許多大臣不滿出子母親重用本家親屬的做法,願意配合公子連推翻出子母親的統治。秦國的自耕農和地主在聽說公子連要回國實行新政後,都盼着公子連的早日歸來。

在籌劃了一年後,公子連覺得時機成熟了,便準備動身。在與魏武侯辭別的時候,公子連與魏武侯盟誓,公子連感謝三十年來魏國對自己的盛情款待,如果公子連成功地奪回君位,秦國保證在魏武侯在世的時候不與魏國爲敵。這個誓言讓魏武侯很不舒服。秦出子二年,秦庶長嬴改迎立公子連於河西。秦出子母親知道後,命令軍隊去消滅公子連一夥。這支軍隊的將領早已被公子連收買,在路上說服了手下人,去迎接公子連。沿途聞訊而來迎接公子連的秦國百姓很多,公子連在這些人的簇擁下進入了秦國的都城雍,殺死了秦出子和他的母親,奪回了君位。

其後,嬴師隰等着魏武侯死,同時,他更關注的是吳起。

魏武侯真是嬴師隰的大救星,如果對嬴師隰說誰是這世上最可愛的人,一定是魏武侯。

魏武侯放嬴師隰回到了秦國。

魏武侯逼走了吳起。

然後魏武侯死了。

嬴師隰可以進攻魏國了。

嬴師隰自魏武侯死後,發了瘋一樣攻打魏國三十餘次,終於打回了河西大部的失地,可就算是這樣,秦國仍是窮困,仍是不能全面穩定的佔領自己的失地。

所以這一戰至關重要!

只勝不能敗!

嬴師隰雙目睜圓,他已經知道對面公子卬是排兵佈陣的大行家,這是他最最痛恨的一點,也是秦軍的短處。是以他現在絕對不能發兵攻打魏人,因爲魏人已經佈置好了,一旦他的主力用上,這就會成爲一場來回的拉鋸戰,這樣的戰鬥對勝負不好講,但對彼此間的兵力會有極大的消耗。

這些消耗對於魏人來說,死個十幾萬人,不要兩年,就可以全練回來了。

而秦國,現在的秦軍主力竟然是一些老頭子和小孩,兵越來越難徵,再打下去,秦國遲早會陷入戰而無兵的可悲局面,所以嬴師隰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仍有一種在刀尖上跳舞的感覺,一切都太危險了,秦國的局面太危難了。

可以說,現在的秦國比他初回的秦國還要窮困,還要窮苦!

所以秦國不能敗,甚至不能打慘勝的仗,秦國的兵力不能大損!戰鬥的局面還不能拉大!

“大纛傳令!”嬴師隰狂吼叫道:“着仲公子嬴渠樑率輕兵營,急攻魏軍側翼,接應嬴虔突圍!”

輕兵營不是電視上的送死兵,當然,也是送死兵,因爲他們是秦國的絕對主力,是以敢死名意抽出來的戰士,爲此,秦軍輕兵營裡甚至還有三輛戰車。

就見一騎飛馬直撲向秦軍後陣。

“報——君上有令!”那名傳令兵手持大纛令兵發下的令旗,那是一面小旗,喝道:“仲公子渠樑接令!”

車上的嬴渠樑拱手道:“渠樑接令!”

“着令,嬴渠樑領輕兵死士攻擊魏軍側翼,接應大公子出圍!”說完話,傳令兵把令旗交到嬴渠樑手上,再不多言,只一揖,就撥馬回頭而去。

拿着手中的小旗,嬴渠樑心裡活動開來,眼看魏軍大陣死死密密,嚴嚴實實,不要說自己手下的這五千死士,就是再多一倍的軍力,也未必可以悍動魏軍的大陣,不要小看魏軍的軍陣,你覺得他不堪,但魏軍自有妙算。

吳起練出了魏武卒,而龐涓練出了方陣,這方陣其後經過了孫臏的改良,當然,也正是因爲孫臏的出手光華太露,讓龐涓生出嫉恨,於是出謀算計,害他要死,不過到底是讓孫臏跑了。龐涓的方法是把魏軍排練成方陣,可百人一伍,可五百人一伍,大小由心。

而孫臏的改法就是讓這些魏武卒自行戰鬥,方陣各有空隙,層層疊疊,魏軍的方陣萬一給破了,從這川川道道跑到後面去,一個整隊,立時就是一個新陣,你打碎魏軍十個魏武方陣,他說不定回過頭來就組回了八個方陣,打殺不絕,戰力無窮,可怕就在於此。

第34章 沒有主人的奴隸第492章 老夫人一口應了第408章 第三次晉諫第233章 身不由己的追思第113章 突然的襲擊第759章 太子語……第119章 開端第803章 太陽神行宮第549章 勸牧從農第115章 只能如此第751章 中原大戰第418章 絲綢之路第64章 甘龍的試探第65章 嬴虔讓位第667章 鬱郅宮的規矩第329章 北信男君第79章 遊浪在安邑第693章 無奈的後宮第367章 槍比劍長第324章 前奏之曲第449章 東騎金融危機第759章 太子語……第746章 刺殺時代的到來第496章 入教第328章 龐涓的鏽銅劍第248章 再擊夾山道第441章 崩潰的禺支人第765章 天命難違第69章 拿下第687章 威脅論第92章 大軍訓第290章 求賢令與求商令第388章 海西的第一刑法第42章 侃大山騙人第810章 最後的武功第53章 櫟陽城下第612章 白牛破陣第34章 沒有主人的奴隸第168章 問案第402章 大遷徙第542章 燕公的無奈第440章 東夷之射第175章 青堡會議(四)第37章 反哺第176章 公子卬回國第691章 各國的反應第284章 選擇第687章 威脅論第383章 斜道口的夾擊戰第588章 趙國戰前的出使第389章 北信君的演講第180章 魏王見公叔第454章 誰道女子不如男第287章 立教之基第356章 北信君大鬧學宮第370章 法學殿說法第796章 龐涓的戰爭藝術第349章 衛鞅,還是走了第445章 最後的反擊第256章 雪地舞槍第668章 東部軍區第457章 破城大勝第484章 渭南慘案第633章 賺六千萬金?第547章 北秦伯很窮第28章 且歌行第435章 甬道有人第745章 充華宮求情第627章 求魏之說第561章 步軍的唱響第509章 女相制度第462章 東騎威脅論第334章 武無第二,可我不在意第120章 大總管第583章 戰前巡閱第272章 東騎有使第271章 秦國早朝第738章 會見秦太子第548章 黃天之死第184章 白雪到東騎第594章 請太子大人盡興第649章 北秦的國書第314章 催糧第534章 談述舊情第615章 難以打掃的戰場第189章 大商入秦第605章 援兵到來了第452章 逐漸穩定的戰局第49章 一曲情心第626章 晉陽血案第740章 熒玉悲劇的開始第411章 唱響的征服第620章 擴大影響乘勝追擊第205章 河西將軍第706章 命不相同第181章 殺衛鞅第148章 會戎第405章 衛鞅面君第491章 關於和平第163章 花田議商
第34章 沒有主人的奴隸第492章 老夫人一口應了第408章 第三次晉諫第233章 身不由己的追思第113章 突然的襲擊第759章 太子語……第119章 開端第803章 太陽神行宮第549章 勸牧從農第115章 只能如此第751章 中原大戰第418章 絲綢之路第64章 甘龍的試探第65章 嬴虔讓位第667章 鬱郅宮的規矩第329章 北信男君第79章 遊浪在安邑第693章 無奈的後宮第367章 槍比劍長第324章 前奏之曲第449章 東騎金融危機第759章 太子語……第746章 刺殺時代的到來第496章 入教第328章 龐涓的鏽銅劍第248章 再擊夾山道第441章 崩潰的禺支人第765章 天命難違第69章 拿下第687章 威脅論第92章 大軍訓第290章 求賢令與求商令第388章 海西的第一刑法第42章 侃大山騙人第810章 最後的武功第53章 櫟陽城下第612章 白牛破陣第34章 沒有主人的奴隸第168章 問案第402章 大遷徙第542章 燕公的無奈第440章 東夷之射第175章 青堡會議(四)第37章 反哺第176章 公子卬回國第691章 各國的反應第284章 選擇第687章 威脅論第383章 斜道口的夾擊戰第588章 趙國戰前的出使第389章 北信君的演講第180章 魏王見公叔第454章 誰道女子不如男第287章 立教之基第356章 北信君大鬧學宮第370章 法學殿說法第796章 龐涓的戰爭藝術第349章 衛鞅,還是走了第445章 最後的反擊第256章 雪地舞槍第668章 東部軍區第457章 破城大勝第484章 渭南慘案第633章 賺六千萬金?第547章 北秦伯很窮第28章 且歌行第435章 甬道有人第745章 充華宮求情第627章 求魏之說第561章 步軍的唱響第509章 女相制度第462章 東騎威脅論第334章 武無第二,可我不在意第120章 大總管第583章 戰前巡閱第272章 東騎有使第271章 秦國早朝第738章 會見秦太子第548章 黃天之死第184章 白雪到東騎第594章 請太子大人盡興第649章 北秦的國書第314章 催糧第534章 談述舊情第615章 難以打掃的戰場第189章 大商入秦第605章 援兵到來了第452章 逐漸穩定的戰局第49章 一曲情心第626章 晉陽血案第740章 熒玉悲劇的開始第411章 唱響的征服第620章 擴大影響乘勝追擊第205章 河西將軍第706章 命不相同第181章 殺衛鞅第148章 會戎第405章 衛鞅面君第491章 關於和平第163章 花田議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