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法學殿說法

任弗沒有學過儒,性情上有些自由開放,而善愈學過儒,在氣度上就有些平穩沉靜。笑起來揚眉勾嘴,一副的平和之氣。北信君搶上道:“沒有,任小弟很不錯呢!”善愈笑道:“那是君上沒有看過他搗鬼的時候。”然後微一讓身道:“老師久候君上了。”

一入館,在此,有七八十人都在,慎到高居上首,見北信君來招手笑道:“北信君請坐!”

這是慎到右手邊的下座,北信君高高興興的坐過去,几案上朱鱉、百碧、西海鰩、肥燕尾巴、犛牛、大象的腰子膾、鹿膾、豆餳、甘瓠……雖然齊國重金養士,但也是可以見出慎到在齊國的地位,一般的學子是斷然打弄不到這樣一場宴席的。同時,北信君也是知道,這是慎到給自己的門下一次餞行宴。在此,慎到要把自己n個弟子推到東騎去進行法治,到東騎當官執法,甚至還要執政。因爲東騎就是缺少文治的文官。

慎到哈哈大笑,對弟子門道:“還不,見過北信君?”衆弟子齊聲道:“見過北信君!”北信君大喜,道:“不必多禮,不必多禮!請起,請起!”慎到笑道:“還不聽北信君之言,也不想想,這樣多禮,豈不是和那些腐儒之學一樣了?”衆弟子一併起身。

慎到指點門下弟子道:“此我大弟子愚飾邪,此人從法學尚直,愚飾邪,還不見過北信君!”愚飾邪不敢怠慢,道:“愚飾邪見過北信君!”北信君回禮:“有禮,有禮。”

慎到再道:“此人是叫紀治綱,爲老夫二弟子。”不待多言,紀治綱道:“紀治綱見過北信君。”北信君回執以禮。此後,慎到陸續把善愈、任弗、樸鄙、令考其、因之然、勢必齊、韓多、比正、缺也子、避純粹等一一介紹。大禮過罷,慎子道:“先大饗!”然後對北信君道:“一起來!”北信君大感滿意,吃飯,吃完飯談公事,當然是一件好事。當下開懷大咥。

酒足飯飽,慎到慨然,頓了一會兒,由末學弟子把食宴撤了下去,換上了美酒,加了幾盞鶴燈,這是一鶴七燈的青銅鶴燈。頓時,原本因天黑而暗下去的法學殿堂又明亮了起來。

“你們想必都已經知道了,北信君此次來齊,主要是想要尋訪大才,到東騎一展所學,所謂學必致以用,不然學之爲何?東騎雖小,但一無老族舊貴,二無已有之法,是一個全新的無法之國,北信君大才,治理小國,然力有窮時,這纔來我大齊求才,現在北信君求到了法學家,這足可以證明我們所學,是真正可以經世濟民之學,是真正可以匡扶天下的學說!”

在慎到的這一緩下,衆弟子在愚飾邪、紀治綱、善愈、任弗、樸鄙、令考其、因之然、勢必齊、韓多、比正、缺也子、避純粹一班骨心學子的帶領下喝道:“大哉!法家之學,經世濟民、匡扶天下、爲天下先——”

“變法是革新,變法是逆天,逆——一國之天!其兇險處,雖可強國富民,也可能會……身死族滅

!吳起變楚法,楚王薨而吳起死!這足以說明一切。是以,老夫提出了勢說!”慎到道:“所謂勢,是借勢,我們變法者無權無勢,要想變法,要想立法,就要有自己的權力,沒有權力,就要借勢!不得勢而變,縱法有成,而自身也是難保也!殉死衛道固然可觀,但未必身死就可以衛得了道,所以老夫一意治學,而不受官,不理政!然天下大變,法家之幸也!北信君起建東騎國,國雖小,但無法,無貴,一如白帛,可以隨意使畫,縱不能持大國牛耳,也可以持小國之器!現在東騎北信君來求賢去東騎國,立法,建法,執法,治法!正是各位……大展所學!法家之學,各位大至已經明白,縱不能相國,也可以爲官任職一方,相信各位不會負老夫之所望,現可有願去東騎國的學子士人?”

愚飾邪上前道:“愚飾邪請問北信君,東騎國欲立何法?是申子法,還是老師法?”因爲申不害已經當了丞相,韓國的起色加上他的身份,再加上他在稷下闖出的名聲,所以叫一聲申子名正言順!他這問是有學問的,是要看看北信君是不是懂法,是不是值得他們去效力。

北信君沉吟一下道:“申子講術,有法後有術,東騎無法,自然不能行術法,要先有法纔好術治。至於慎到大師的法……這點本君難說,雖然本君來求慎子大師,可是大師並沒有答應本君入東騎,大師不入東騎,自然不能說行大師的法,所以真正說起來,東騎要立法,要治法,要行法,是立你們的法,治你們的法,行你們的法,現在的東騎法說上就是一塊白地,萬丈高樓從地起,東騎的法是什麼法,不取決於別人,而是在你們,本君相信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別國,如魏,行李悝之法,韓國行申子法,而本君,行衆君之法!本君相信,你們一個兩個自然不如申子李悝,但所謂後學者居於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你們衆人的力量一定會勝過一兩個賢人!未知諸君以爲何?”

善愈道:“北信君說的好,不過立法有章,管子立法重商,李悝變法重農,申子變法正在新鄭大練兵,北信君要立什麼的章法,有什麼樣的側重?”北信君道:“東騎是小國,人少,地廣,所以東騎行富民之法,一切只求富民,本君要人人家有百畝田,人人家養牛馬羊,人人穿衣暖而新,人人飽食日日有肉!只要達到這個目的,什麼法都行!本君立法,不僅要管百姓,也要管百官,還要管本君!在東騎國,但有犯法者,人人當刑!不過本君認爲,肉刑必須廢止,不能再有肉刑這種東西的存在,可以全數改其爲勞役。”

肉刑,廣義的肉刑,指括黥(刺面並着墨)、劓(割鼻)、刖(斬足)、宮(割勢)、大辟(即死刑)等五種刑罰。起源於“殺人者死,傷人者創”的原始同態復仇論。至夏商周成爲國家常刑,有三典五刑之說,秦及漢初相沿不改。《荀子·正論》:“世俗之爲說者曰:治古無肉刑。”所謂“治古”,指的是堯、舜太平盛世

《漢書·刑法志》:“禹承堯、舜之後,自以德衰而制肉刑,湯、武順而行之者,以俗薄於唐、虞故也。”這是說,肉刑始於夏、商、週三代。漢文帝在位期間,先後廢除了肉刑中的墨、劓、斬左右趾(實即剕刑)和宮刑,被後人譽爲“千古之仁政”。

北信君的話震動了所有的人,特別是善愈,善愈雖是法家學子,但他也入過儒家,對儒家的仁義還是有着自己的看法,聽到北信君的話激動不已道:“自上古無肉刑,北信君敢除肉刑治世?不怕民不服管而生其亂也?”衆人也驚動了,齊聲道:“願聞北信君廢肉刑說法!”

北信君點點頭道:“治世,當有法,但有什麼法?這很重要。本君以爲,法的目的,不是殘民害民,儒家以殘民害民說法是苛政,此大謬也!以個別兇狠毒辣的刑法讓百姓知道其是非過錯,本無厚非,但在東騎不一樣!東騎是小國,國小民寡,如果行這種法,一個不好,就會有無數的殘肢斷手之徒,此大不仁也,同時,也會影響國力,影響生產,國家的財力有可能會因爲這些喪失了勞力的人而流失,所以本君以爲,可以用勞役代替肉刑,行爲不當,罰奴!愈惡者罰愈重也!小過數月,大過經年,大罪大惡,十以數年,百以計年,算至千年!”

“哈哈哈哈……”任弗笑道:“君上,如此一來,一個人要是犯下了十年之罪,還好說,但他要是犯下了千年罪,一個人還能活上千年麼?”北信君冷然道:“所謂父債子還,無論是誰犯了罪,當奴,如是千年罪,當罰!一人之命不夠,總有子孫後代,縱是他無後,也可以尋女子與他配種,但有後傳下,便要替他償罪!相信如果是大罪,本君怎麼樣都是要替他留後的!”任弗本想笑,但不知怎麼的,心裡發寒,卻是說不出話來。

所有法學者都進行了沉思,廢除肉刑的好處可以看出來,但問題是北信君的這種勞役刑法雖然好,可卻是與北信君的個人品德無關,他之所以廢除肉刑的根本原因是不想破壞自己手下的勞動力,東騎人少,不能浪費,但勞役千年……萬一一個人犯下了千年罪,自己死還是小的,可是他的後人……一個個,從小到大,都是奴,這未免太不公平了!人生而無罪,豈有生下孩子卻是要受刑法的?這也可以說明了,在此情況下,一個人犯罪,他就要想想後果,小罪也就算了,但是大罪,也就是意味着經年!全家死光光也就算了,但要是不死,豈不是永生永世的爲奴?只是可怕的問題來了,人都是怕死的,正常情況下誰會想去死呢?能夠不死,那豈不是太幸運了?可若然不死,那生生世世的爲奴,又怎麼算?

一時間,法學弟子不知道北信君是一個仁君還是一個惡君了。

“哈哈哈哈……”卻是慎到笑了起來,然後他對北信君道:“孩子們覺得這樣太過了,北信君如何覺得?”北信君道:“過!是當然的,不如此,不足以震懾不法者!如果犯了法,只是輕輕的發落,豈不是說他們可以隨意的犯法?若是能震住他們,豈不就是好了?再說,本君以爲,法學真正的精義在於公平

!執法唯公!則法無嚴之說!本君會和願赴東騎的學子一起研究討論法學,本君曾經說過拿來主義,墨家有尚同之說,我們不妨可以借鑑一下麼,如果一個法說不好,必然大家反對,如果沒有了反對的意見,那豈不是說這個法說的成立?本君立法,只求公平,但詳細之情,還要請諸君原諒,因爲本君不能同不去東騎者談!”

令考其發言道:“君上說的對,執法唯公而已!但不知君上,如果以執法說,怎麼纔可以保證這個公呢?”北信君笑語道:“此說本君已經和慎到大師說過了,我們都有自己的主見,但本君現在不能說,待爾等與本君入住東騎後,必可得知!”

缺也子道:“請問君上,我們在齊國,三日有宴,五日有舞,夜夜有宵,但不知在東騎會如何?”北信君點頭道:“話說的不錯,任何一個國家都要有此樂舞之樂,有歡宴之美,東騎也不例外,但是東騎的時間短,所以在樂舞方面,爲了國計民生,不能大花錢到外面請舞姬團入境,只能自己培養,所以想要見到,還是要時間的,但宴席歌會必不會少,本君必須說明,想要一下子在東騎就過上好日子,這是不可能的,一定要經過三兩年後,纔可以步入到諸君的所想,至不濟,也不會比齊國差!”比正指責道:“缺也子,如果我們進入東騎,那是要治政的,不是享受的!”缺也子不理,只是道:“請問君上,您這是不是說,只要三兩年,東騎的繁華就能趕上齊國臨淄?”

本來衆人對缺也子不恥,但聽到這話,立時看向北信君。

北信君頓了一下,似是在回味,然後道:“本君不知道要如何回答你,但本君可以這樣說,在本君立族之初,身邊三百餘人,童子居多……”說到這裡,北信君感慨良多,他細細品味了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後道:“我們東騎用半年的時候建立了自己的一個小家園,那裡是鮮花之地,有吃不完的奶與蜜,隨後我們一年後,有了成羣的馬匹,又在一年的時間裡,本君向義渠進軍,在次年也就是今年的三月,進入鬱郅城!我們東騎人是勞動的人民,我們不停的勞動,讓我們的居住環境美好,我們不停的做着,在東騎,沒有人是停止不做事的,我們做的比別人多,我們得到的就比別人多,爲了保護自己,我們建立軍隊,爲了讓人可以用自己的勞動過自己的好日子,我們要制定法律,爲此,本君來到了齊國!本君想要說的是,東騎會變得怎麼樣,鬱郅會變得怎麼樣,不是本君的決定,而是各位,只有各位的才學真正的發揮出來,讓東騎得到安穩平靜的治理,那在三兩年裡,使鬱郅比過臨淄,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就算人口不多,可是我們的歡笑與歡樂不會少!”

是夜,北信君侃侃而談,他細數古今,道明是非,在他與慎到一唱一合之下,竟然有愚飾邪、善愈、任弗、樸鄙、令考其、因之然、勢必齊、韓多、比正、避純粹五十餘子願意入東騎。對此,慎到問北信君道:“會不會多了?”法學館有八十餘人,其中有二十人左右是慎子的門徒,其它人也是奉其爲師,現在北信君一下子把這麼多人都帶走,這感覺上的確是多了一點

。可北信君笑道:“本君要做的是把官位給他們,而官位不夠,那就是本君的問題了,可本君在此要告訴你們,不夠,不夠!本君在東騎也要開辦法學館,法學,是一國的大學,是顯學,東騎沒有法學士,這次可以從齊國拉人,但是下一次呢?東騎的北面,有着太大太多廣袤無邊的領土,在這麼多的土地上安置官員,區區五十人怎麼夠?一個國家,對於人才,永不言夠!國家不夠大,打!只要有足夠的人才,還怕國家大麼?人才足而國家治!沒有人才,一個小部族也會在草原上自行消失!”

北信君的話得到了法學館的好感,慎到更是高度讚揚了北信君的這番話,他把北信君“一個國家,對於人才,永不言夠!國家不夠大,打!只要有足夠的人才,還怕國家大麼?人才足而國家治!”這句話解釋成了“於國者,人才也,才足而國再大亦可治也!”北信君更是在最後,以一句:“東騎國的人才,永不言夠!”來結尾。在一片的掌聲中,諸子退去,打點自己的行裝,他們要做離開齊國的準備。

慎到和北信君一起入了慎子的小居,還是那次見面的地方,兩人一起叫了小茶,細細品着,好一會兒,慎子道:“聞君有神靈庇佑?真假乎?”北信君笑道:“世人無知,不知也,本君非是神靈庇佑,而是本君自小習武,能捱打罷了!”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499章 軍費的龐大第115章 只能如此第306章 調皮的小狐狸第254章 遇賢第299章 再回安邑第68章 黑羊當災第574章 蘋果第318章 故人之女第546章 相夫子的兩個請求第18章 死戰不休第495章 史上第一次刺妖第199章 征服天國第712章 學習殘忍第366章 電光火石的戰鬥第189章 大商入秦第10章 贏師隰的報恩第407章 衛鞅第二次晉諫第492章 老夫人一口應了第45章 生存法則第547章 北秦伯很窮第498章 軍中之花,北信君的小九九第413章 進入西域的第一國第635章 再見積屍堡第44章 殺人,誰殺誰?第349章 衛鞅,還是走了第183章 借第771章 琉璃宮第296章 小狐射鹿第440章 東夷之射第156章 白露的病第139章 二入雍城第56章 二向虎山行第778章 齊國找扁第430章 下山下山第172章 青堡會議(一)第33章 一拳的威力第549章 勸牧從農第685章 強國的態度問題第173章 青堡會議(二)第526章 丞相的態度第332章 大導演公子卬第737章 治國定新都第405章 衛鞅面君第113章 突然的襲擊第552章 神秘的黑衣女子第119章 開端第348章 百里老人VS衛鞅第217章 王良注太公第786章 秦燕之治第554章 過河、過河第286章 終始克鬱郅第190章 雍容典雅大商號第526章 丞相的態度第665章 巫山起雲雨,龍鳳要呈祥第540章 再進一步望公侯第689章 北秦的科舉制第601章 飛鴿的呼喚第192章 不容第566章 北秦伯至第350章 秦越人大扁鵲第240章 新的計劃第244章 夜下渭南城第600章 快速死亡戰第657章 秦國的紙元第467章 還有一個孩子的第125章 鬼第138章 陳五獻計,豐盛的回報!第591章 見君不易第359章 被識破了第371章 趙茗的行刺第56章 二向虎山行第44章 殺人,誰殺誰?第629章 清風山下第497章 新的戰略第792章 人工湖太難造了第76章 再關三天第211章 立約第797章 孫田的再次聯合第264章 軍法第482章 您罰我去吃屎第618章 要和平不要戰爭第413章 進入西域的第一國第279章 打不起來的最後一戰(二)第441章 崩潰的禺支人第1章 路有遺第19章 輕車敢獨行第674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五)第576章 糧食大豐收第123章 兵鋒下櫟陽第393章 求仕於墨第229章 女劍奇英第204章 箭支的重要第419章 禺支的使者第482章 您罰我去吃屎第181章 殺衛鞅第95章 六國密探第760章 熒玉的鬱悶第162章 劉羲的財產第407章 衛鞅第二次晉諫第256章 雪地舞槍
第499章 軍費的龐大第115章 只能如此第306章 調皮的小狐狸第254章 遇賢第299章 再回安邑第68章 黑羊當災第574章 蘋果第318章 故人之女第546章 相夫子的兩個請求第18章 死戰不休第495章 史上第一次刺妖第199章 征服天國第712章 學習殘忍第366章 電光火石的戰鬥第189章 大商入秦第10章 贏師隰的報恩第407章 衛鞅第二次晉諫第492章 老夫人一口應了第45章 生存法則第547章 北秦伯很窮第498章 軍中之花,北信君的小九九第413章 進入西域的第一國第635章 再見積屍堡第44章 殺人,誰殺誰?第349章 衛鞅,還是走了第183章 借第771章 琉璃宮第296章 小狐射鹿第440章 東夷之射第156章 白露的病第139章 二入雍城第56章 二向虎山行第778章 齊國找扁第430章 下山下山第172章 青堡會議(一)第33章 一拳的威力第549章 勸牧從農第685章 強國的態度問題第173章 青堡會議(二)第526章 丞相的態度第332章 大導演公子卬第737章 治國定新都第405章 衛鞅面君第113章 突然的襲擊第552章 神秘的黑衣女子第119章 開端第348章 百里老人VS衛鞅第217章 王良注太公第786章 秦燕之治第554章 過河、過河第286章 終始克鬱郅第190章 雍容典雅大商號第526章 丞相的態度第665章 巫山起雲雨,龍鳳要呈祥第540章 再進一步望公侯第689章 北秦的科舉制第601章 飛鴿的呼喚第192章 不容第566章 北秦伯至第350章 秦越人大扁鵲第240章 新的計劃第244章 夜下渭南城第600章 快速死亡戰第657章 秦國的紙元第467章 還有一個孩子的第125章 鬼第138章 陳五獻計,豐盛的回報!第591章 見君不易第359章 被識破了第371章 趙茗的行刺第56章 二向虎山行第44章 殺人,誰殺誰?第629章 清風山下第497章 新的戰略第792章 人工湖太難造了第76章 再關三天第211章 立約第797章 孫田的再次聯合第264章 軍法第482章 您罰我去吃屎第618章 要和平不要戰爭第413章 進入西域的第一國第279章 打不起來的最後一戰(二)第441章 崩潰的禺支人第1章 路有遺第19章 輕車敢獨行第674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五)第576章 糧食大豐收第123章 兵鋒下櫟陽第393章 求仕於墨第229章 女劍奇英第204章 箭支的重要第419章 禺支的使者第482章 您罰我去吃屎第181章 殺衛鞅第95章 六國密探第760章 熒玉的鬱悶第162章 劉羲的財產第407章 衛鞅第二次晉諫第256章 雪地舞槍